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张力带技术 骨科 应用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211-01
近年来,随着骨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生物力学原理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张力带技术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技术,它充分应用生物力学原理解决了不同部位骨折固定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就张力带技术的固定原理,作用机制,特点,局限性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张力带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前景。
1 张力带技术的固定原理
张力带(Tension Band,简称TB)是工程学上的原则,指材料弯曲时的内应力的减少,这一原则应用于骨折内固定称为张力带固定(tension band fixation,简称TBF)[1]。骨科手术中的张力带固定是在骨折张力侧使用内固定材料固定对抗生物张力,从而稳定骨折。其固定必须满足几个条件:①骨折端能够承受一定压力。②应力一侧具有支撑作用骨皮质。③固定物能承受一定的张力作用。张力带在骨折中是各种力在骨折端形成一种轴向压力作用,并达到动力平衡状态,使骨折端更加稳定。
2 张力带技术的固定特点
在骨折张力带固定方面,我们通常使用,钢丝,克氏针,环扎带,吸收或不吸线收等。近年还有使用人工韧带加克氏针,螺钉加钢丝固定的方法,但其原理都是一样的。在骨折治疗方面,AO学派主张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但术后部分患者因为过强固定骨折端缺少应力刺激而出现骨质萎缩,骨不连,延迟愈合等问题。而是AO理论逐渐向更加注重减少创伤的BO理论演变[2,3]。张力带固定时,切口小,不需要剥离骨膜,固定相对牢固。由于对骨膜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小,减少了骨折端血运对骨折的影响。由于张力带固定后由于钢丝或环扎带等固定物有一定弹性,故而骨折端在早期锻炼过程中有一定的微动,这种微动在刺激骨折端愈合中起到了加快骨折愈合作用。同时,张力带固定后可以早期活动,减少了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张力带固定牢固有可以达到良好复位,又减少由于骨折端缺少应力而发生的骨萎缩,骨不连等情况,另外张力带固定创伤小,减少了手术对骨折端血供破坏。它在适应范围内既符合AO原则又符合BO原则。同时对于关节处骨折早起锻炼方面提供保障,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加快了骨折愈合,减少了并发症。另外,在二次手术内固定取出时较方便,手术创伤小。
3 张力带技术使用的局限性
虽然张力带固定骨折方面有诸多优点,它符合了AO的复位固定,又符合BO的减少创伤要求。但是,在骨科手术中他有一定的局限性:①张力带固定仅适用于近关节处骨折。对于四肢管状骨干部骨折固定困难,且固定不牢固。另外对于高能量损伤引起的复杂性骨折,张力带固定也较为困难,因为骨折处不能承受压力和应力作用。②张力带固定功能锻炼时易发生克氏针退针,钢丝脱落失去固定作用,引起骨折再移位。近年来有使用带有螺纹克氏针,骨片钉,空心螺纹钉等替代克氏针防止退针,钢丝脱落取得了一定效果。③张力带固定内置物断裂可能。根据张力大小不同,选用适当的克氏针,钢丝,吸收线等。另外,张力带固定耗材便宜,给医院及医生带来收益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4 张力带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
虽然张力带在骨科中的应用,有诸多因素影响。但是,张力带固定在许多骨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在外踝,内踝,尺骨鹰嘴,髌骨,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肱骨大结节,股骨大转子等部位骨折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经过临床医生不断探索使用了新型材料,新的张力带固定方法。王培信,曾波为了减少创伤,采用经皮改良张力带固定髌骨骨折方法,实现了髌骨骨折的微创治疗[4]。陈大勇,王永刚等使用螺纹钉加钢丝代替传统克氏针加钢丝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减少了退钉的可能性,增加了骨折端的稳定性[5]。艾昌淼,张勇华等对带孔克氏针于可吸收线固定骨折的生物力学进行了评价,结果在最大张力和牵拉力无明显区别。两者的生物力学效果相当,临床上可相互替代使用[6]。这一系列新材料新方法,为张力带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所以,笔者认为抛开经济利益方面,张力带固定在骨科手术应用有着明显的优势,随着张力带固定材料及方法的改进和革新,张力带固定的优势将在更多类型骨折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晓明.张力带在骨科的临床应用体会.医学信息,2011,24(4):2446-2447
[2] 王亦璁.如何合理理解骨折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4(1):6-9
[3] 李英,费攀,等.再议小夹板弹性固定骨折先进性和科学性[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1):3-4
[4] 王培信,曾波,等.经皮改良张力带固定髌骨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6,12,(6):556--557:
[5] 陈大勇,王永刚,等.带垫片的空心加压螺纹钉加钢丝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11)
[6] 艾昌淼,张勇华,等.带孔克氏针与可吸收线固定髌骨横断骨折的生物力学评价.实用骨科杂志[J],2009,15(12)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211-01
近年来,随着骨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生物力学原理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张力带技术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技术,它充分应用生物力学原理解决了不同部位骨折固定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就张力带技术的固定原理,作用机制,特点,局限性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张力带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前景。
1 张力带技术的固定原理
张力带(Tension Band,简称TB)是工程学上的原则,指材料弯曲时的内应力的减少,这一原则应用于骨折内固定称为张力带固定(tension band fixation,简称TBF)[1]。骨科手术中的张力带固定是在骨折张力侧使用内固定材料固定对抗生物张力,从而稳定骨折。其固定必须满足几个条件:①骨折端能够承受一定压力。②应力一侧具有支撑作用骨皮质。③固定物能承受一定的张力作用。张力带在骨折中是各种力在骨折端形成一种轴向压力作用,并达到动力平衡状态,使骨折端更加稳定。
2 张力带技术的固定特点
在骨折张力带固定方面,我们通常使用,钢丝,克氏针,环扎带,吸收或不吸线收等。近年还有使用人工韧带加克氏针,螺钉加钢丝固定的方法,但其原理都是一样的。在骨折治疗方面,AO学派主张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但术后部分患者因为过强固定骨折端缺少应力刺激而出现骨质萎缩,骨不连,延迟愈合等问题。而是AO理论逐渐向更加注重减少创伤的BO理论演变[2,3]。张力带固定时,切口小,不需要剥离骨膜,固定相对牢固。由于对骨膜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小,减少了骨折端血运对骨折的影响。由于张力带固定后由于钢丝或环扎带等固定物有一定弹性,故而骨折端在早期锻炼过程中有一定的微动,这种微动在刺激骨折端愈合中起到了加快骨折愈合作用。同时,张力带固定后可以早期活动,减少了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张力带固定牢固有可以达到良好复位,又减少由于骨折端缺少应力而发生的骨萎缩,骨不连等情况,另外张力带固定创伤小,减少了手术对骨折端血供破坏。它在适应范围内既符合AO原则又符合BO原则。同时对于关节处骨折早起锻炼方面提供保障,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加快了骨折愈合,减少了并发症。另外,在二次手术内固定取出时较方便,手术创伤小。
3 张力带技术使用的局限性
虽然张力带固定骨折方面有诸多优点,它符合了AO的复位固定,又符合BO的减少创伤要求。但是,在骨科手术中他有一定的局限性:①张力带固定仅适用于近关节处骨折。对于四肢管状骨干部骨折固定困难,且固定不牢固。另外对于高能量损伤引起的复杂性骨折,张力带固定也较为困难,因为骨折处不能承受压力和应力作用。②张力带固定功能锻炼时易发生克氏针退针,钢丝脱落失去固定作用,引起骨折再移位。近年来有使用带有螺纹克氏针,骨片钉,空心螺纹钉等替代克氏针防止退针,钢丝脱落取得了一定效果。③张力带固定内置物断裂可能。根据张力大小不同,选用适当的克氏针,钢丝,吸收线等。另外,张力带固定耗材便宜,给医院及医生带来收益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4 张力带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
虽然张力带在骨科中的应用,有诸多因素影响。但是,张力带固定在许多骨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在外踝,内踝,尺骨鹰嘴,髌骨,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肱骨大结节,股骨大转子等部位骨折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经过临床医生不断探索使用了新型材料,新的张力带固定方法。王培信,曾波为了减少创伤,采用经皮改良张力带固定髌骨骨折方法,实现了髌骨骨折的微创治疗[4]。陈大勇,王永刚等使用螺纹钉加钢丝代替传统克氏针加钢丝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减少了退钉的可能性,增加了骨折端的稳定性[5]。艾昌淼,张勇华等对带孔克氏针于可吸收线固定骨折的生物力学进行了评价,结果在最大张力和牵拉力无明显区别。两者的生物力学效果相当,临床上可相互替代使用[6]。这一系列新材料新方法,为张力带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所以,笔者认为抛开经济利益方面,张力带固定在骨科手术应用有着明显的优势,随着张力带固定材料及方法的改进和革新,张力带固定的优势将在更多类型骨折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晓明.张力带在骨科的临床应用体会.医学信息,2011,24(4):2446-2447
[2] 王亦璁.如何合理理解骨折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4(1):6-9
[3] 李英,费攀,等.再议小夹板弹性固定骨折先进性和科学性[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1):3-4
[4] 王培信,曾波,等.经皮改良张力带固定髌骨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6,12,(6):556--557:
[5] 陈大勇,王永刚,等.带垫片的空心加压螺纹钉加钢丝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11)
[6] 艾昌淼,张勇华,等.带孔克氏针与可吸收线固定髌骨横断骨折的生物力学评价.实用骨科杂志[J],2009,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