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早稻恢复系中恢复基因的遗传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2个早稻恢复系(R402和测48-2)对水稻矮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结果表明,恢复系R402中存在一对显性恢复基因R1R1,而测48-2中有两对显性恢复基因R1R1R2R2,R1和R2间表现显性上位作用。追溯恢复基因R1和R2的来源,它们分别来自我国晚籼品种仙那和印度品种SLO17。
其他文献
采用根箱隔网磋根的盆栽方法模拟研究小麦/大豆间作对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累积与利用的影响及其在改善大豆铁营养中的作用,分别用30μm和0.45μm的尼龙网将聚氯乙烯制作的根箱分
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中,随着模型的扩展,估计成分分布参数算法显示其局限性。本文在ECM算法和剖分成分分布方差为主基因、多基因及环境三种方差组分基础上,推广演出S个CM步骤的
利用mRNA差别显示方法分析经250mmol/L NaCl处理3d的黑麦幼苗,14个差异cDNA片段,包括8个诱导表达片段,2个增强表达片段和4个抑制表达片段被检测到。Northern Blot分析证实,其中0.
人工霜箱的控制试验表明,冬小麦叶片冻结后是否受到伤害取决于最低叶温。拔节后第1-20天,叶片的霜冻临界叶温由-6.5℃提高到-4.5℃。幼惠是否受伤与最低叶温的关系相当密切,同期幼穗轻度伤害
在籽粒形成期,大豆不同叶位^14C-同化物的运转和分配具有明显的“局部供应性”供应中心是本叶腋内荚粒,然而,植株不同节位叶片的^14C-同化物在各器官的分配又具一定差异,倒13叶分配到茎和荚粒
本文介绍栽培大麦与球茎大麦种 种的产生及其细胞学鉴定结果。二者杂交成胚率平均可达48.43%,胚培成苗率平均可达25.64%。杂种F1染色体数为21,通过C-带鉴定表明,7条为母本栽培大麦染色体,14条为父本球
应用五室分隔法研究了玉米和花生根间菌丝桥对氮的传递作用,研究表明,供体接种菌根,对花生,玉米的生长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对玉米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花生的促进作用。此外,无论是
比较了耐铝性不同的两品种小麦Altas66和Scout66根呼吸速率,线粒体H^+-ATP酶,Ca^2+-ATP酶和焦磷酸酶活性变化,铝处理后,两品种小麦根呼吸速率均下降,随处理铝浓度增加而加剧,但对照
对5个类型的水稻不育系进行了幼穗培养,在红源A、包源A和W6154s中,共获得了10例雄性不育变异株,水稻花粉败育可分为无花粉,典败、圆败和染败四种类型。发现了不育花粉败育类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