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西藏正在进行着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通过教学改革,以学生为本,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名一线地理教师,在这几年的实践中切身感受到了课改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新课改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新教材的特点:新教材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读图启发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的地理课本增加了各类图表数量,通过大量的图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和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形成地理知识学习的技能,如教材中关于经纬度的定义、特点、规律的学习,就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活动,自己归纳总结来完成。而旧地理教材是将定义、特点和盘托出,再配上一些图。这就让一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忽视了读图思考,而只是死记硬背各个知识点。新教材的内容组织方式完全有利于学生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2.较好地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例如:时差、方向判别、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从交通图上选择最合理的路线、天气预报、绘制各种图表、人口资源地理调查等。学生无论是在现在的思维训练、意识培养,还是在今后的日常生活、旅游观光、野外考察、工程建设、统计等方面,都可以终身受益。
(2)体现了“新的地理学习方式”和“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的理念。教材采用先进的结构模式是对以往的注入式、自学式、启发式、人物式、讨论式、探究式等诸多模式的优化组合,并十分突出了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自主学习,充分发展其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如教材设计了让学生补充地理资料、对地理现象的片断描写、动手制作各种模型、搜集各方面的地理事实材料等内容,教师可通过分组讨论、辩论、游戏、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自由思维,给教学保留足够的思维和创作空间。
(3)体现了“构建基本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的理念。新教材吸收和应用了现代技术手段,如地球卫星照片、喜马拉雅山电子影像图等遥感图像、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组图等,极大地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富有时代气息。
3.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构建了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新教材主要由文字系统、图像系统和活动内容三部分构成。而“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转变为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这种方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的这种编排,摒弃了“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体现了师生平等、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在西藏实施地理新课改的几点思路
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对学校及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有效问题
营造一种充满诱惑的问题情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善于调动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师生成為互动的统一体。这是教学活动的崇高境界。那么,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弗思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因此,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行为爱好、研究教材、研究课程资源,找准时机,通过提出有效问题,营造一种充满诱惑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学”、“乐动”、乐于探究,从而达到和谐的师生互动和教学共振。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从传承走向创新。
2.教育要“回归生活”
在教学内容上要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的实际,当今中小学教育面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课堂实施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我们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我们传统的教学,尊崇并奉行一个信条,那就是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教学,过早、过分地符号化、抽象化、狭窄化;这种教学,严重违背了学生学习的规律,即联系实际或借助于直观形象,或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新课改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地理学科植根于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地理学科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
3.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素养、思想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心情与成败得失;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还要有角色的转换——从传授者、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更重要的是要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才能受到更多启发,对学生也才会有更多的了解。
总之,教师正面临着一次教学改革的洗礼,一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真正考验。新课程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生长。
一、新课改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新教材的特点:新教材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读图启发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的地理课本增加了各类图表数量,通过大量的图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和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形成地理知识学习的技能,如教材中关于经纬度的定义、特点、规律的学习,就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活动,自己归纳总结来完成。而旧地理教材是将定义、特点和盘托出,再配上一些图。这就让一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忽视了读图思考,而只是死记硬背各个知识点。新教材的内容组织方式完全有利于学生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2.较好地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例如:时差、方向判别、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从交通图上选择最合理的路线、天气预报、绘制各种图表、人口资源地理调查等。学生无论是在现在的思维训练、意识培养,还是在今后的日常生活、旅游观光、野外考察、工程建设、统计等方面,都可以终身受益。
(2)体现了“新的地理学习方式”和“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的理念。教材采用先进的结构模式是对以往的注入式、自学式、启发式、人物式、讨论式、探究式等诸多模式的优化组合,并十分突出了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自主学习,充分发展其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如教材设计了让学生补充地理资料、对地理现象的片断描写、动手制作各种模型、搜集各方面的地理事实材料等内容,教师可通过分组讨论、辩论、游戏、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自由思维,给教学保留足够的思维和创作空间。
(3)体现了“构建基本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的理念。新教材吸收和应用了现代技术手段,如地球卫星照片、喜马拉雅山电子影像图等遥感图像、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组图等,极大地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富有时代气息。
3.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构建了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新教材主要由文字系统、图像系统和活动内容三部分构成。而“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转变为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这种方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的这种编排,摒弃了“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体现了师生平等、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在西藏实施地理新课改的几点思路
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对学校及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有效问题
营造一种充满诱惑的问题情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善于调动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师生成為互动的统一体。这是教学活动的崇高境界。那么,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弗思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因此,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行为爱好、研究教材、研究课程资源,找准时机,通过提出有效问题,营造一种充满诱惑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学”、“乐动”、乐于探究,从而达到和谐的师生互动和教学共振。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从传承走向创新。
2.教育要“回归生活”
在教学内容上要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的实际,当今中小学教育面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课堂实施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我们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我们传统的教学,尊崇并奉行一个信条,那就是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教学,过早、过分地符号化、抽象化、狭窄化;这种教学,严重违背了学生学习的规律,即联系实际或借助于直观形象,或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新课改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地理学科植根于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地理学科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
3.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素养、思想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心情与成败得失;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还要有角色的转换——从传授者、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更重要的是要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才能受到更多启发,对学生也才会有更多的了解。
总之,教师正面临着一次教学改革的洗礼,一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真正考验。新课程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