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留守学困生数量也随之增长。农村留守学困生的心理问题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群体的关注和关爱。
关键词:留守学困生;心理问题;对策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留守学困生的主要问题以及教育对策,结合了笔者的实践经验和一些想法,特别分享如下:
一、 留守学困生的现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谋生。因此各种问题的出现和限制,使得他们不得以将子女留在农村,这就是“留守儿童”的由来。这些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家庭的温暖,学习上得不到应有的辅导和督促,许多孩子存在心理上的问题,成绩偏低不甚理想,沦为了留守学困生。
二、 留守学困生心理问题分析
1. 性格的缺陷。孩子最初的教育是父母,最好的学校是家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和他们的联系还有陪伴少之又少,他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容易形成孤独、自卑甚至是消极的心理。而由于监护的不力,留守学困生对学习无望,这在无形中让他们的性格变得更加自私、霸道还有逆反。
2. 认知的水平较差。孩子的人生观、道德观的最早形成是父母的影响,这些最初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自己以外的世界非常的敏感,再加上缺少父母的教育,使得他们很容易在思想和观念上认识的水平较差,甚至是有所偏差,以至于将来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
3. 行为的偏差。父母外出打工,造成的结果往往是隔代教育或者是亲戚抚养,这样孩子的基本生活虽然得到了保障,但是孩子与他们有着代沟和隔阂,心中的烦恼不能诉说,心中的痛苦不能发泄,便有可能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来宣泄。而对于孩子,祖父母和孩子的亲戚,只要孩子不犯特别严重的错误,一般不会进行有效的管束,这就让孩子的恶习愈演愈烈,造成行为上的偏差。
三、 “留守学困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留守学困生”这个问题是长期存在的,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未来的道路如何,牵动着广大家庭的心,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作为一线教师,要把这当成一种责任和义务,勇敢的面对,积极的行动。
1. 家庭对“留守学困生”教育措施
(1)父母应经常性地与孩子联系,或者至少保证父母一方在家,和孩子多做一些沟通,听听他们的心里话,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并且督促他们好好学习,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做一名优秀的少年。
(2)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代理监护人不能熟视无睹,要学会及时的处理和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可以联系孩子的父母,还有孩子的老师,不能让孩子一直处于困恼之中。
2. 学校对“留守学困生”教育措施
(1)发挥集体的力量,温暖孩子的內心。孩子远离自己的父母,肯定会有孤单无助的感觉,所以要发挥班级的力量,让孩子们多在一起沟通和玩耍,让孩子不感到孤单。除老师热心辅导外,班级也应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内建立相互交流、帮助机制,以便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2)成立心理咨询角,制定宣传一些符合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心理课程,聘请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为留守学困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教育,让他们的内心阳光起来,活泼起来。让他们清楚的认识生活和学习,树立信心,寻找解决困难的途径,勇敢的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艰辛。
(3)建立档案。在开展调查分析基础上,我们为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建立专门档案,把留守学困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段变化情况记录下来,落实重点对象的帮“困”措施,开展个案研究。根据学生表现实行奖励。关注留守学困生中的“问题学生”的教育。我们应该把问题学生按学习、行为、心理等三大类建立个案研究档案,并落实重点对象的帮“困”措施,进行跟踪帮扶,努力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 社会对“留守学困生”教育措施
(1)在社会环境上来说,要建立健全留守学困生的教育和监管体系。明确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社会义务辅导员,鼓励身边没有小孩的父母进行义务教育。还可以举办多种的社团活动来丰富留守学困生的生活,并且对游戏室、网吧等等场所进行制度管理,严禁青少年进入。
(2)对于法制建设要加强力度,建设良好社会风气,让学困留守学生少接触消极文化。留守学困生大多有很多自由的时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他们比较多的兴趣就是看电视、打游戏、游玩闹事,这些都要得到有效的监管,让监护人担负好职责。
总之,留守学困生是目前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们温暖他们,让他们可以顺利健康的成长,更好的推动教育的开展,以及和谐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晓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中国市场,2007,(2).
[2]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3]陈文德.学习困难儿童指导手册——感觉统合积极疗法[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胡泰山,权玉龙,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留守学困生;心理问题;对策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留守学困生的主要问题以及教育对策,结合了笔者的实践经验和一些想法,特别分享如下:
一、 留守学困生的现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到城市谋生。因此各种问题的出现和限制,使得他们不得以将子女留在农村,这就是“留守儿童”的由来。这些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家庭的温暖,学习上得不到应有的辅导和督促,许多孩子存在心理上的问题,成绩偏低不甚理想,沦为了留守学困生。
二、 留守学困生心理问题分析
1. 性格的缺陷。孩子最初的教育是父母,最好的学校是家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和他们的联系还有陪伴少之又少,他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容易形成孤独、自卑甚至是消极的心理。而由于监护的不力,留守学困生对学习无望,这在无形中让他们的性格变得更加自私、霸道还有逆反。
2. 认知的水平较差。孩子的人生观、道德观的最早形成是父母的影响,这些最初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自己以外的世界非常的敏感,再加上缺少父母的教育,使得他们很容易在思想和观念上认识的水平较差,甚至是有所偏差,以至于将来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
3. 行为的偏差。父母外出打工,造成的结果往往是隔代教育或者是亲戚抚养,这样孩子的基本生活虽然得到了保障,但是孩子与他们有着代沟和隔阂,心中的烦恼不能诉说,心中的痛苦不能发泄,便有可能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来宣泄。而对于孩子,祖父母和孩子的亲戚,只要孩子不犯特别严重的错误,一般不会进行有效的管束,这就让孩子的恶习愈演愈烈,造成行为上的偏差。
三、 “留守学困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留守学困生”这个问题是长期存在的,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未来的道路如何,牵动着广大家庭的心,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作为一线教师,要把这当成一种责任和义务,勇敢的面对,积极的行动。
1. 家庭对“留守学困生”教育措施
(1)父母应经常性地与孩子联系,或者至少保证父母一方在家,和孩子多做一些沟通,听听他们的心里话,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并且督促他们好好学习,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做一名优秀的少年。
(2)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代理监护人不能熟视无睹,要学会及时的处理和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可以联系孩子的父母,还有孩子的老师,不能让孩子一直处于困恼之中。
2. 学校对“留守学困生”教育措施
(1)发挥集体的力量,温暖孩子的內心。孩子远离自己的父母,肯定会有孤单无助的感觉,所以要发挥班级的力量,让孩子们多在一起沟通和玩耍,让孩子不感到孤单。除老师热心辅导外,班级也应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内建立相互交流、帮助机制,以便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2)成立心理咨询角,制定宣传一些符合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心理课程,聘请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为留守学困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教育,让他们的内心阳光起来,活泼起来。让他们清楚的认识生活和学习,树立信心,寻找解决困难的途径,勇敢的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艰辛。
(3)建立档案。在开展调查分析基础上,我们为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建立专门档案,把留守学困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段变化情况记录下来,落实重点对象的帮“困”措施,开展个案研究。根据学生表现实行奖励。关注留守学困生中的“问题学生”的教育。我们应该把问题学生按学习、行为、心理等三大类建立个案研究档案,并落实重点对象的帮“困”措施,进行跟踪帮扶,努力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 社会对“留守学困生”教育措施
(1)在社会环境上来说,要建立健全留守学困生的教育和监管体系。明确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社会义务辅导员,鼓励身边没有小孩的父母进行义务教育。还可以举办多种的社团活动来丰富留守学困生的生活,并且对游戏室、网吧等等场所进行制度管理,严禁青少年进入。
(2)对于法制建设要加强力度,建设良好社会风气,让学困留守学生少接触消极文化。留守学困生大多有很多自由的时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他们比较多的兴趣就是看电视、打游戏、游玩闹事,这些都要得到有效的监管,让监护人担负好职责。
总之,留守学困生是目前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们温暖他们,让他们可以顺利健康的成长,更好的推动教育的开展,以及和谐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晓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中国市场,2007,(2).
[2]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3]陈文德.学习困难儿童指导手册——感觉统合积极疗法[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胡泰山,权玉龙,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