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接受教师的塑造,有时坚硬的像一块合金,难以雕深。怎么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怎样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思想教育之船必须借助感情之水,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才能的人,教师必须把"爱"深深地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里。这里我谈谈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理解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班里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女孩,走起路来头和肩膀都有些歪。分组活动时,她明显不合群。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她缺少女孩子爱美、爱闹的天性呢?通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她是单亲,从小和父亲一起生活。因此她缺少了一些这个年龄女孩子应该有的特征。
以后课上我对她更加严格要求,及时表扬,希望她能感受到美,并愿意体现美。一次课后,我把她留下,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发卡别在她的头上,亲切地说:"你看,美吗?"她高兴极了,甜甜地笑着。我又说:"有个卡子别在头上,不仅漂亮,头发还不会挡眼睛。这个卡子送给你,没有头发挡眼,你的头以后就不会再歪了。"这句话把她逗得不禁笑出声来。从此,她走路的姿势有了明显的变化,同学们也夸她有进步了,在元旦文艺演出中,我大胆地让她担任了一个角色,她不负众望演得出色极了!
我想:我们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们的需要、欲求及人格表现,才能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行为。
二、信任是转化后进生的良方
我班有位学生经常打架,无心向学,但当时我发现其他同学很怕他,见到他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我就利用他的这一优点叫他担任纪律委员,负责管理本班的纪律。不过我对他说:"你要管好别人,首先自己要做好,老师相信你一定行。"而且我经常教他一些管理班级的方法。在他的管理下,我班每月都被评为学校的文明班。他也从中有了很大的转变,组织纪律性加强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即使是犯了错误的时候也不例外。我认为,教育者应该坦露自己的胸怀,用宽容、认同的信任去接纳每一位学生,多努力发现特殊学生的闪光点,用十二分的信任为后进生开出一剂健康成长的良药。
三、亲近和关心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
记得2007年,转到新学校时接手的那个班,有这么一个孩子:上课爱搞小动作,总影响别人学习,没有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任课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纪律,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起先他并不爱理睬我,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真是屡教不改。此时我有点灰心了,想放弃。但转念一想: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啊!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吧!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于是,我就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四、身教是率领学生前进的无声命令
泪眼朦胧中尴尬的一幕又出现了:第一次大扫除,学生磨磨蹭蹭的下来了,但都站在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一个干活的。没经验的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大吼了起来,学生们不情愿的拿起了工具,可那哪是干活呀,整个是在办家家。无奈的我只得拿起工具自己干吧。一旁我带的别的年级的学生说:"看你们班主任都在干活,你们在干嘛呢?""没事,我们班主任有的是力气。"一丝若有若无的细语却又异常清晰的飘进了我的耳朵。我哭笑不得,怎么办?恰巧几个别的年级的孩子扛着工具来帮我了,我们班的第一次集体活动就如此尴尬的以一种狼狈的方式结束。
事后我想了好久,面对这群小刺猬般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到底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把集体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呢?责骂吗?不行,那样孩子们会更对立;讲道理?可我讲了很多了呀。我似乎束手无策时,一件事扭转了局面。教室外的走廊班级自己负责,可轮到哪个组都很不情愿,胡乱打扫一下,应付了事。那天我去班里上课,碰巧看到一个同学在打扫走廊,东扫一下西划一下就算干完了。我二话没说,走进班里,默默地拿起扫把把外面重新扫了一遍,放好工具后平静的对孩子们说到:"上课"。可从此以后班级劳动的事没有再让我说上一句,孩子们总能自觉的完成,因为我相信身教的力量大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学生来说,直接的榜样是他们的老师。老师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甚至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简单的爱抚,一个动作,一句简单赞叹的话,都会荡漾起学生心中的涟漪,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愿每位教师都有一颗赤诚的师爱之心,用师爱荡涤、滋润学生的心田!
一、理解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班里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女孩,走起路来头和肩膀都有些歪。分组活动时,她明显不合群。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她缺少女孩子爱美、爱闹的天性呢?通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她是单亲,从小和父亲一起生活。因此她缺少了一些这个年龄女孩子应该有的特征。
以后课上我对她更加严格要求,及时表扬,希望她能感受到美,并愿意体现美。一次课后,我把她留下,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发卡别在她的头上,亲切地说:"你看,美吗?"她高兴极了,甜甜地笑着。我又说:"有个卡子别在头上,不仅漂亮,头发还不会挡眼睛。这个卡子送给你,没有头发挡眼,你的头以后就不会再歪了。"这句话把她逗得不禁笑出声来。从此,她走路的姿势有了明显的变化,同学们也夸她有进步了,在元旦文艺演出中,我大胆地让她担任了一个角色,她不负众望演得出色极了!
我想:我们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们的需要、欲求及人格表现,才能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行为。
二、信任是转化后进生的良方
我班有位学生经常打架,无心向学,但当时我发现其他同学很怕他,见到他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我就利用他的这一优点叫他担任纪律委员,负责管理本班的纪律。不过我对他说:"你要管好别人,首先自己要做好,老师相信你一定行。"而且我经常教他一些管理班级的方法。在他的管理下,我班每月都被评为学校的文明班。他也从中有了很大的转变,组织纪律性加强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即使是犯了错误的时候也不例外。我认为,教育者应该坦露自己的胸怀,用宽容、认同的信任去接纳每一位学生,多努力发现特殊学生的闪光点,用十二分的信任为后进生开出一剂健康成长的良药。
三、亲近和关心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
记得2007年,转到新学校时接手的那个班,有这么一个孩子:上课爱搞小动作,总影响别人学习,没有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任课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纪律,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起先他并不爱理睬我,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真是屡教不改。此时我有点灰心了,想放弃。但转念一想: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啊!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吧!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于是,我就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四、身教是率领学生前进的无声命令
泪眼朦胧中尴尬的一幕又出现了:第一次大扫除,学生磨磨蹭蹭的下来了,但都站在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一个干活的。没经验的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大吼了起来,学生们不情愿的拿起了工具,可那哪是干活呀,整个是在办家家。无奈的我只得拿起工具自己干吧。一旁我带的别的年级的学生说:"看你们班主任都在干活,你们在干嘛呢?""没事,我们班主任有的是力气。"一丝若有若无的细语却又异常清晰的飘进了我的耳朵。我哭笑不得,怎么办?恰巧几个别的年级的孩子扛着工具来帮我了,我们班的第一次集体活动就如此尴尬的以一种狼狈的方式结束。
事后我想了好久,面对这群小刺猬般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到底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把集体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呢?责骂吗?不行,那样孩子们会更对立;讲道理?可我讲了很多了呀。我似乎束手无策时,一件事扭转了局面。教室外的走廊班级自己负责,可轮到哪个组都很不情愿,胡乱打扫一下,应付了事。那天我去班里上课,碰巧看到一个同学在打扫走廊,东扫一下西划一下就算干完了。我二话没说,走进班里,默默地拿起扫把把外面重新扫了一遍,放好工具后平静的对孩子们说到:"上课"。可从此以后班级劳动的事没有再让我说上一句,孩子们总能自觉的完成,因为我相信身教的力量大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学生来说,直接的榜样是他们的老师。老师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甚至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简单的爱抚,一个动作,一句简单赞叹的话,都会荡漾起学生心中的涟漪,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愿每位教师都有一颗赤诚的师爱之心,用师爱荡涤、滋润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