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已全面推进,《音乐鉴赏》课作为高中音乐的一门必修课,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不能单纯地去讲解书中现有的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能力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选择,创造性地设计学习过程、教学形式和学习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将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只有这样做,学生才喜欢上音乐课,我们才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收获更多,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对音乐鉴赏有名副其实的认识和突破。
关键词:音乐鉴赏;音乐;歌曲;舞蹈;画面;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220-02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以音乐文化为编写主线,由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创作音乐、亚非拉美欧民间音乐和西方专业创作音乐四个版块构成,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价值观。然而学生普遍喜欢音乐的"流行美"、"直观美",他们对时尚的旋律、明星的表演、浪漫的意境、动听的配器等方面充满期待。他们想通过直观的方式学习音乐,渴望在音乐课堂上得到音、画、舞等方面的全方位欣赏,以满足他们的感观需求。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依据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文化水平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整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兴趣的音乐作品,更好的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我认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
1音乐与歌曲相结合
"超级女生"是学生们普遍喜爱和熟悉的明星,在"高亢的西北腔"一节,我用超女演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陕北民歌引出西北地区民歌,教材中只选择了三首原生态的民歌,演唱老土,一句还没唱完,学生们就笑得前仰后合,我趁机问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民间歌手演唱很土,却流传至今呢?"顿时戛然而止。教学中我让学生上讲台演唱自己熟悉的西北民歌,大家兴趣盎然,唱出了《黄土高坡》,《信天游》等歌曲的曲调片段,其他学生自发地鼓起了掌。我认为这节课上得很丰富,既拓展了教学内容,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和能力。
在"独特的民族风"一节里,教材中只选取了一首内蒙古长调歌曲《辽阔的草原》,在教学中,我先不让学生一上课就鉴赏它,而也是运用了音乐与歌曲相结合的方法,用蒙古族歌曲《吉祥三宝》导入新课,问学生:从演唱者的服装来看,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学生立刻回答出是蒙古族。接着又播放流行歌曲《月亮之上》,说《月亮之上》取材于一首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素材,那到底是哪首呢?今天我带大家到内蒙古的四个景点去参观,每到一个景点都将听到流传于那里的民歌。在欣赏时请同学们感受内蒙古民歌在曲调、节奏、结构、旋律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每讲一个景点时,我适时播放课前下载的《敖包相会》,《牧歌》等民歌,再比较《敖包相会》与《月亮之上》的相同点,最后我用钢琴弹唱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原来教材中只有一首蒙古族长调歌曲的内容拓展到了多首。有教、有学、有参与、有互动,学生们兴趣很大,印象深刻。我想这恰是本教材所倡导的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设计思想。
在"醇厚的中原韵"一节中, 教学的重点是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把握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教材中选取了《孟姜女哭长城》,这个音乐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我先请同学上台讲故事,随后唱出《小白菜》的曲调 ,再播放流行歌曲《山不转水转》,让这三首歌曲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分析原因,最后拓展到我们当地吕家河的民歌《小白菜》和《十杯子酒》(《十杯子酒》的旋律与《孟姜女哭长城》的曲调基本相同) ,学生参与性很高,很快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2音乐与舞蹈相结合
由于音乐和舞蹈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忌讳对他们进行孤立的欣赏,而要让音乐与舞蹈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作品的思想情绪。在"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节中,我没有在一上课就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京剧唱段,而是让学生观看春节歌舞晚会上的双人舞表演《江山美人》,看完舞蹈后请学生结合历史课中学到的知识讲《霸王别姬》的故事情节,再听京剧唱段,而后又拓展到了京剧的唱腔和行当,认识了脸谱的起源和意义,学生感受到了京剧的韵味和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纷纷表示要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国粹民魂,以后要关注京剧,将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街舞是全世界青少年欢迎,适合年青人张扬个性的一个舞种,街舞起源于非洲,在"非洲歌舞音乐"一节中,我让会跳街舞的同学上台先跳一段,学生积极踊跃,接着播放了《探索与发现》中非洲的尼日利亚舞和阿杰舞片段,让学生自己总结非洲舞蹈的特点,捕捉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模仿,随后让学生分成几组上台表演,对跳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学生收获很大。我深刻的意识到:教材只是给了我们教师一个"纲",让我们自己去整合教学内容,是学生的需求,也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这不正是新课改提出的教育理念吗?
3音乐与画面相结合
在欣赏"西出阳关无故人"和"高山流水志家国"两节时,我根据音乐所蕴涵的意境,选择《唐之韵》等视频音乐文件进行播放,使学生在听觉中领悟意境,在视频中理解音乐。这样就让较难的音乐变得直观简单、一目了然。
在欣赏内容和意境取胜的音乐作品时,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希望通过音画舞的结合,简化音乐欣赏的难度系数,从而更好的进行音乐鉴赏。在欣赏"爵士乐"一节时,我找到了著名爵士舞的视频片断进行欣赏,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观看,一边模仿舞蹈,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使课堂得到了良好互动。
在鉴赏器乐作品时,我总是让学生多看视频上的乐队演奏表演,这样既可以直观地让他们了解乐器种类和音色特点,又可以直接感受作品的思想情绪,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在"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一节中,我让学生听歌曲《星星索》时先在脑海中构建画面,然后看视频表演,
感受歌曲的曲调特点,与单纯的听歌曲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4音乐与兴趣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兴趣是关键。在"钢琴音乐的奇葩"一节,我们欣赏了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两首音乐都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杰作。但学生更喜欢《爱之梦》,因为《爱之梦》更让他们觉得"浪漫",更适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由浅入深,选择书本以外的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逐步过渡到对他们来说较"难"的音乐,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堂乐歌"一节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陌生,缺乏兴趣,甚至认为其旋律老土,没有新意。课前,我认真地思考并作出了调整,将"学堂乐歌'和 "校园民谣"结合起来,课堂上简略的聆听"学堂乐歌",重点是欣赏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比如 《同桌的你》、《外婆的澎湖湾》、《童年》等,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地进行了同类音乐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流行风"一节中,我们欣赏的是毛阿敏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思念》,学生反映普遍较差,随后我立即播放了同样是毛阿敏在"同一首歌"上演唱的《思念》,学生马上兴奋起来。因为音乐家对这首歌曲进行了重新配器,使其在音色、和声上更富于流行美。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适当的辅助内容进行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兴趣,又能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效果。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对整个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导航"作用。我们要以教学大纲为方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适当地选择一些适合本地区、本学校文化背景的教学内容,做好教学反思,力求把高中音乐鉴赏课上出新意,上出美感。
参考文献
[1]李征康,屈崇丽主编;《武当山吕家河村民歌集》,2003年10月第一版
[2]赵文斌;浅谈音乐课程改革[J]. 教育艺术 2006年06期
[3]吴跃跃;音乐教育学的发展方向与课程构建[J]. 中国音乐教育 1996年01期转
关键词:音乐鉴赏;音乐;歌曲;舞蹈;画面;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220-02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以音乐文化为编写主线,由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创作音乐、亚非拉美欧民间音乐和西方专业创作音乐四个版块构成,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价值观。然而学生普遍喜欢音乐的"流行美"、"直观美",他们对时尚的旋律、明星的表演、浪漫的意境、动听的配器等方面充满期待。他们想通过直观的方式学习音乐,渴望在音乐课堂上得到音、画、舞等方面的全方位欣赏,以满足他们的感观需求。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依据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文化水平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整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兴趣的音乐作品,更好的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我认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
1音乐与歌曲相结合
"超级女生"是学生们普遍喜爱和熟悉的明星,在"高亢的西北腔"一节,我用超女演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陕北民歌引出西北地区民歌,教材中只选择了三首原生态的民歌,演唱老土,一句还没唱完,学生们就笑得前仰后合,我趁机问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民间歌手演唱很土,却流传至今呢?"顿时戛然而止。教学中我让学生上讲台演唱自己熟悉的西北民歌,大家兴趣盎然,唱出了《黄土高坡》,《信天游》等歌曲的曲调片段,其他学生自发地鼓起了掌。我认为这节课上得很丰富,既拓展了教学内容,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和能力。
在"独特的民族风"一节里,教材中只选取了一首内蒙古长调歌曲《辽阔的草原》,在教学中,我先不让学生一上课就鉴赏它,而也是运用了音乐与歌曲相结合的方法,用蒙古族歌曲《吉祥三宝》导入新课,问学生:从演唱者的服装来看,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学生立刻回答出是蒙古族。接着又播放流行歌曲《月亮之上》,说《月亮之上》取材于一首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素材,那到底是哪首呢?今天我带大家到内蒙古的四个景点去参观,每到一个景点都将听到流传于那里的民歌。在欣赏时请同学们感受内蒙古民歌在曲调、节奏、结构、旋律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每讲一个景点时,我适时播放课前下载的《敖包相会》,《牧歌》等民歌,再比较《敖包相会》与《月亮之上》的相同点,最后我用钢琴弹唱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原来教材中只有一首蒙古族长调歌曲的内容拓展到了多首。有教、有学、有参与、有互动,学生们兴趣很大,印象深刻。我想这恰是本教材所倡导的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设计思想。
在"醇厚的中原韵"一节中, 教学的重点是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把握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教材中选取了《孟姜女哭长城》,这个音乐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我先请同学上台讲故事,随后唱出《小白菜》的曲调 ,再播放流行歌曲《山不转水转》,让这三首歌曲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分析原因,最后拓展到我们当地吕家河的民歌《小白菜》和《十杯子酒》(《十杯子酒》的旋律与《孟姜女哭长城》的曲调基本相同) ,学生参与性很高,很快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2音乐与舞蹈相结合
由于音乐和舞蹈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忌讳对他们进行孤立的欣赏,而要让音乐与舞蹈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作品的思想情绪。在"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节中,我没有在一上课就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京剧唱段,而是让学生观看春节歌舞晚会上的双人舞表演《江山美人》,看完舞蹈后请学生结合历史课中学到的知识讲《霸王别姬》的故事情节,再听京剧唱段,而后又拓展到了京剧的唱腔和行当,认识了脸谱的起源和意义,学生感受到了京剧的韵味和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纷纷表示要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国粹民魂,以后要关注京剧,将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街舞是全世界青少年欢迎,适合年青人张扬个性的一个舞种,街舞起源于非洲,在"非洲歌舞音乐"一节中,我让会跳街舞的同学上台先跳一段,学生积极踊跃,接着播放了《探索与发现》中非洲的尼日利亚舞和阿杰舞片段,让学生自己总结非洲舞蹈的特点,捕捉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模仿,随后让学生分成几组上台表演,对跳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学生收获很大。我深刻的意识到:教材只是给了我们教师一个"纲",让我们自己去整合教学内容,是学生的需求,也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这不正是新课改提出的教育理念吗?
3音乐与画面相结合
在欣赏"西出阳关无故人"和"高山流水志家国"两节时,我根据音乐所蕴涵的意境,选择《唐之韵》等视频音乐文件进行播放,使学生在听觉中领悟意境,在视频中理解音乐。这样就让较难的音乐变得直观简单、一目了然。
在欣赏内容和意境取胜的音乐作品时,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希望通过音画舞的结合,简化音乐欣赏的难度系数,从而更好的进行音乐鉴赏。在欣赏"爵士乐"一节时,我找到了著名爵士舞的视频片断进行欣赏,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观看,一边模仿舞蹈,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使课堂得到了良好互动。
在鉴赏器乐作品时,我总是让学生多看视频上的乐队演奏表演,这样既可以直观地让他们了解乐器种类和音色特点,又可以直接感受作品的思想情绪,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在"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一节中,我让学生听歌曲《星星索》时先在脑海中构建画面,然后看视频表演,
感受歌曲的曲调特点,与单纯的听歌曲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4音乐与兴趣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兴趣是关键。在"钢琴音乐的奇葩"一节,我们欣赏了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两首音乐都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杰作。但学生更喜欢《爱之梦》,因为《爱之梦》更让他们觉得"浪漫",更适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由浅入深,选择书本以外的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逐步过渡到对他们来说较"难"的音乐,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堂乐歌"一节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陌生,缺乏兴趣,甚至认为其旋律老土,没有新意。课前,我认真地思考并作出了调整,将"学堂乐歌'和 "校园民谣"结合起来,课堂上简略的聆听"学堂乐歌",重点是欣赏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比如 《同桌的你》、《外婆的澎湖湾》、《童年》等,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地进行了同类音乐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流行风"一节中,我们欣赏的是毛阿敏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思念》,学生反映普遍较差,随后我立即播放了同样是毛阿敏在"同一首歌"上演唱的《思念》,学生马上兴奋起来。因为音乐家对这首歌曲进行了重新配器,使其在音色、和声上更富于流行美。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适当的辅助内容进行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兴趣,又能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效果。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对整个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导航"作用。我们要以教学大纲为方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适当地选择一些适合本地区、本学校文化背景的教学内容,做好教学反思,力求把高中音乐鉴赏课上出新意,上出美感。
参考文献
[1]李征康,屈崇丽主编;《武当山吕家河村民歌集》,2003年10月第一版
[2]赵文斌;浅谈音乐课程改革[J]. 教育艺术 2006年06期
[3]吴跃跃;音乐教育学的发展方向与课程构建[J]. 中国音乐教育 1996年01期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