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欺

来源 :国际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ik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五月,我去杭州,但见西子湖畔,游人摩肩接踵,争着挤着,看那桃红柳绿,吴山脚下的元宝街,却是有点不太一样,躲在喧闹的杭州城里,不贪浮华,不羡艳丽,显得少有的冷寂。胡雪岩故居就坐落在这条小巷中。
  元宝街,长不过百米,有趣的是,这条用石板铺成的小巷,两头低,中间高,细细琢磨,还真有点酷似元宝的意味。元宝街的街名,正是来自这条街的“元宝”形状。
  胡雪岩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虽出身贫寒之家,且又生逢乱世,但他通过办实业、搞洋务,从一个钱庄小伙计跃身成为富可敌国的巨贾,身披黄马褂,头戴红顶冠,被世人誉为“红顶商人”。位于元宝街南端的胡雪岩故居,围墙高耸,其高度与元宝街街面等长。站在高高的围墙下,遥想当年的这位“红顶商人”,家产抵得上半个大清朝廷的“库银”,心中顿时升腾起了一种显赫之感。
  胡雪岩故居占地面积7230平方米,建有13座楼和1座杭州风格、名为芝园的园林。据说,当年为建造这座故居,胡雪岩耗去的白银不下50万两。因此,后人将他的故居形容为江南第一豪宅,其实也是并不为过的。
  我第一次踏访胡雪岩故居,为故居的布局机巧而惊叹。故居内的门楼、正厅、东西四面厅、庭院,乃至明廊暗弄,玲珑剔透,婉约奇丽,秀色点点,可餐可饮。这些建筑,极富中国传统特色,但又兼及西洋风格,一些构件均采用国外流行的材料。据记载,中国传统建筑的檐口,雨水均通过屋瓦自然下落,但故居内所有屋面的接水管和落水管,全部采用黄铜材料,连门臼、窗臼和摇杆,甚至窗户的风钩、插销,也都用黄铜铸造而成,其中最大的一只构件居然重达5千克,让人瞠目结舌。黄铜构件上,英文印章清晰可辨,由此可以断定,这些建筑构件,部是一些舶来品。故居建于1872年,竣工于1875年,迄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不少铜制品或被拆毁,或已流失,1999年修复故居时,为恢复构件“原貌”,用去的黄铜就重达10多吨。时光磨蚀了人的记忆,惟独这些黄铜建筑构件,依然保存了一个时代和一位商贾巨富留下的痕迹。
  我参观胡雪岩故居,并不仅仅在意故居的精巧布局和那些雕刻、彩绘的精美,而是尤其在乎胡雪岩的为人和经商之道。故居南北长东西宽,令人惊奇的是,整座建筑的西北角却明显缺了一块,这和中国建筑的阴阳学说是相悖的。胡雪岩聪明过人,何以如此不讲究阴阳“风水”?读了一份资料,我这才大彻大悟,深明个中玄机。原来,这故居的西北处,有一个小小理发铺,胡雪岩本想以重金购买,其意是想将小理发铺推倒,让出小小地块。但店主不为金银所动,坚持不卖,胡雪岩虽心存不满,但又奈何不得,只好作罢。一位深蒙朝廷倚重的巨商,尽管富可敌国,却并不恃势欺压人,读其人其事,我读出的是他的厚道。这恐怕也与胡雪岩一贯提倡的“戒欺”有关。至于后来有人评说,因故居西北角缺了一块,坏了风水,胡雪岩日后金银山崩溃,在家宅只住了9年,就因破产而将故居典卖用来偿还债务,这样的说法,虽然有点暗扣胡雪岩的命理,却是很有点宿命论意味的。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在上海北京东路上的一家机械商店“学艺徒”,商店对面是一家国药店,坐北朝南,店堂里青砖方墙,画栋雕梁,红木家具琳琅,流苏宫灯张挂,显得十分典雅、古朴,那就是名噪一时的上海四大国药店之一的“胡庆余堂”。彼时,我并不了解“胡庆余堂”,只知道这是一家中药铺,是专门卖膏丸丹散等中药的,及至后来了解了它的来历,不由刮目!“胡庆余堂”内挂有许多匾额,其中高悬的一块匾额,上书两个黑漆大字:“戒欺”。它在无声地提醒店员:不欺客。坊间有个传说,有一次胡雪岩命手下外出抓药,不料,药店店员的态度很坏,欺负前来抓药的百姓。胡雪岩知道后,十分气愤,“胡庆余堂”这才在杭州应运而生。上海北京东路上的这家药店,乃是杭州“胡庆余堂”的分店。改革开放后,从福建中路到浙江中路的北京东路这一带,大兴土木,旧建筑被高楼大厦取而代之,“胡庆余堂”电从北京东路迁出,开到西藏中路上去了。
  杭州的“胡庆余堂”开出后,这位将开药店视若济世于民的富商亲自挥毫,写下“戒欺”两个大字,做成巨匾火额,高悬店堂,用来告诫店员:对前来抓药的人,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年龄无分长幼,地位无分尊卑,一概平等对待。从此,“戒欺”也就成了“胡庆余堂”代代相袭的一条店训。
  100多年来,胡庆余堂一直恪守“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戒律,店训传承,这实在也是胡雪岩留下的一点商业“遗产”。做人,须得厚道,不可盛气凌人;经商,须得诚实,不可坑蒙拐骗。这是我从“戒欺”中悟出的一点道理,想必对他人也是颇有一点警策之意的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