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以读带听、说、写进行综合训练
学会读书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本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获取信息的来源之一,所以训练学生读的能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基础。为此,我在抓好学生读书的教学活动中,同时对学生进行听、说、写的训练。我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除出示阅读提纲外,有时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有时提出问题学生阅读后讲台演示(板书)。这就要求学生听得明白,回答准确流利,写好稿子上台板书。这样以读为主的综合训练,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以问带读、写、听、说进行综合训练
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体现和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许多教师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的内容。但这毕竟还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提问。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我除了采用教师设计问题的方法,还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向老师发问的方法。一是在读或讲较简单的内容时,让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请老师解答,借此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如在讲文言文时,我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按要求读完课文有关内容,然后让学生向老师提问字、词、句不懂的地方或段落难于理解的内容。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有利于教师获取教学信息,讲好课。二是当学生不会发问时,教师提示刚才学生所读过的或听过的内容,诱导他们发问。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选读及跳读等能力。如讲授阅读课文《满井游记》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前面两篇游记《小石潭记》《承天寺夜游》的写景抒情的方法及作者的遭遇,然后介绍《满井游记》作者袁宏道的一些人生经历、思想志趣,再由学生讨论这几篇文章作者的一些区别。在讲授《满井游记》文中的景物特点时,我又提示学生回忆《春》这篇文章中的景物特点,然后让学生思考其中景物的异同、写作方法的异同并回答,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来。最后,我再给予归纳总结。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读和说及独立思考能力。课后,我还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心得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讲的权利
在教学中,讲是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关键。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教,教学生知道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去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适时地抓住讲,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但这种教和学,毕竟还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仍处于被动局面。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采用精讲或点讲方法,把讲的权利适度让给学生。有关的重点、难点、知识点、疑点,我认真做到精讲或系统性的点讲,然后启发诱导学生动脑动口讲,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并使他们从中获取知识。如我在课上经常让学生复述或概括课文内容,分析评价问题,谈体会,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等。例如,《吴汉杀妻》一文,在教学论证方法时,我点讲了文章第四段引用史书《后汉书·吴汉传》资料作论据的论证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第六段的论证方法,以及所引用的每一处史书资料所论证的具体观点,最后还要他们谈学了此文后的感想。这样,用适量的时间、适度的权力让学生讲,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技能,还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和综述能力。
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练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很注意课堂上对学生的练习训练。课堂上练习不只是使学生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发挥创造能力,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因此这几年来,我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时,不停留在做练习题等一般动笔作答的训练上,而是在加强说话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带动听、写的能力训练。例如,一篇课文讲授完后,过去是由我总结讲述有关知识,现在则是指导学生总结讲述。对课后的思考与练习,我也要求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或自由讨论,然后把自己的思考结果或跟同学讨论的结果写下来,我再叫个别同学回答。当这位学生回答完以后,我还让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同时又能对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进行综合的训练。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训练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之中。
(责编 张翼翔)
一、以读带听、说、写进行综合训练
学会读书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本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获取信息的来源之一,所以训练学生读的能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基础。为此,我在抓好学生读书的教学活动中,同时对学生进行听、说、写的训练。我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除出示阅读提纲外,有时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有时提出问题学生阅读后讲台演示(板书)。这就要求学生听得明白,回答准确流利,写好稿子上台板书。这样以读为主的综合训练,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以问带读、写、听、说进行综合训练
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体现和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许多教师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的内容。但这毕竟还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提问。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我除了采用教师设计问题的方法,还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向老师发问的方法。一是在读或讲较简单的内容时,让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请老师解答,借此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如在讲文言文时,我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按要求读完课文有关内容,然后让学生向老师提问字、词、句不懂的地方或段落难于理解的内容。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有利于教师获取教学信息,讲好课。二是当学生不会发问时,教师提示刚才学生所读过的或听过的内容,诱导他们发问。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选读及跳读等能力。如讲授阅读课文《满井游记》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前面两篇游记《小石潭记》《承天寺夜游》的写景抒情的方法及作者的遭遇,然后介绍《满井游记》作者袁宏道的一些人生经历、思想志趣,再由学生讨论这几篇文章作者的一些区别。在讲授《满井游记》文中的景物特点时,我又提示学生回忆《春》这篇文章中的景物特点,然后让学生思考其中景物的异同、写作方法的异同并回答,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来。最后,我再给予归纳总结。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读和说及独立思考能力。课后,我还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心得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讲的权利
在教学中,讲是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关键。讲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教,教学生知道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去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适时地抓住讲,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但这种教和学,毕竟还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仍处于被动局面。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我采用精讲或点讲方法,把讲的权利适度让给学生。有关的重点、难点、知识点、疑点,我认真做到精讲或系统性的点讲,然后启发诱导学生动脑动口讲,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并使他们从中获取知识。如我在课上经常让学生复述或概括课文内容,分析评价问题,谈体会,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等。例如,《吴汉杀妻》一文,在教学论证方法时,我点讲了文章第四段引用史书《后汉书·吴汉传》资料作论据的论证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第六段的论证方法,以及所引用的每一处史书资料所论证的具体观点,最后还要他们谈学了此文后的感想。这样,用适量的时间、适度的权力让学生讲,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技能,还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和综述能力。
四、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练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很注意课堂上对学生的练习训练。课堂上练习不只是使学生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发挥创造能力,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因此这几年来,我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时,不停留在做练习题等一般动笔作答的训练上,而是在加强说话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带动听、写的能力训练。例如,一篇课文讲授完后,过去是由我总结讲述有关知识,现在则是指导学生总结讲述。对课后的思考与练习,我也要求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或自由讨论,然后把自己的思考结果或跟同学讨论的结果写下来,我再叫个别同学回答。当这位学生回答完以后,我还让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同时又能对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进行综合的训练。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训练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之中。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