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因而没有德育的教育或不重视德育的教育只能称得上是畸形教育或不完整的教育。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定向和奠基作用,因此,德育教育要实抓细做。目前,农村中学生德育工作已初步取得进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受自身条件的影响,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具体表现在:1.学校德育内容脱离实际,只是空洞说教,缺乏有效性和实用性。并且目标制定过高而不切实际,没有贴近学生的思想品德基础,存在“假、大、空”的弊端,德育室只是摆设,只为应付检查,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与引导作用,使德育工作走了形式。2.德育方式方法老化、单一,缺乏大胆创造、改革和创新,普遍采用榜样示范法,说理疏通法,自我教育法,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形式只是单一的听听讲座,偶尔看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缺乏实践,很难引起共鸣,这些都不利于促进学生品德素质发展。因此,如何结合现在农村中学生的实际,对德育工作实抓细做,改进德育方式,真正有效地把德育引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是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提高德育认识,加强德育工作的指导
  要切实有效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深化对德育地位的认识,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从校情出发,树立“加强德育,全面发展”的思想,充分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学校教育中的指导地位,认真研究学校德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提出新思路、新方略,构建规范有序的学校德育活动体系,保证德育工作从小处着眼、细处抓起,以促进育人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以高尚的师德教育感召学生
  教师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体,其思想、言行特别是师德,对处于良好品行形成的关键期的中学生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狠抓以“正己、敬业、爱生、奉献”为重要内容的师德工程,不断提高师德水平,这样才能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取得学生的信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改进德育方式,促进学生品德素质发展
  1.情感育人,增强实效。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心灵接触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对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思想道德信念起催化作用。所以,老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在师生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教师才能拥有学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塑造出真、善、美。
  2.改变空洞说教,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传统的德育方式多是填鸭式说教,不管学生的思想、情绪和需求,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容易引起被教育者的反感,德育工作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应寓德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教育、感染。一是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教育。二是形成制度的长期性活动。诸如在三月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新生入校参观德育室谈感受活动,开展社会调查、感恩父母等活动。三是根据不同阶段需要,组织阶段教育活动。如在初一做好新生的衔接教育和常规教育,初二进一步完善实施班级民主管理,初三年纪做好人生观、价值观、理想教育。四是优化校园育人环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如举办一些诸如时事政治报告会、百科知识竞赛、师生书画展、普通话演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报告会,积极高效地利用好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站等,全方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调动学校积极性,把德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五是走出校园活动。如暑假的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等,以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教育强度。六是开展心里咨询活动,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学会学习,人際交往,学会对社会和生活的适应。
  3.挖掘传统道德资源,学习传统道德文化。中国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道德教育的精髓,传统道德文化从产生到现在,能经受历史的考验一直流传至今,表明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人们的承认,并产生了积极作用,如“孝顺”、“诚信”等思想。
  四、开展德育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德育工作要抓反复和反复抓。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往往比较直观机械和肤浅零碎,对道德规范很容易动摇反复,并且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变化,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也会相应改变。因此,思想教育工作应从长计议,艰苦细致地从正面反复地进行教育。
  2.注重随机教育。应根据情景、内容和对象,创造性地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教育,这样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我校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一直在寻求适合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无疑为学校开辟了一条蹊径。学校从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开发了系列校本课程,为学生成长搭建了广阔舞台,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走出了一条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要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即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让学生身边熟知的、亲近的生活数学引进课堂,创设生活情境,构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着力于开发人的各种潜能的教育。而素质中首当其冲就是对创造能力潜能的开发。学前期正是个体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因而培养学前期儿童的创造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而影响学前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等。  关键词:个性教育 学前儿童 创造能力  学前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话
期刊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高中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世界观的形成和知识的积累大多是在高中阶段完成。因此,发挥高中语文学科的德育作用,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奠基工程。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大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使之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现结合本人语文教学体会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对初中政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接着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最后对人文精神培育的作用进行了说明,希望本文能够为初中政治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 人文精神 培育  初中政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情感、社会责任、国家政策、时事政治的系统的、整体的教育过程,政治教学很大程度上决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在实施中得到了普遍关注。许多学校的活动不仅关注到了社会、自然方面的主题,更关注到了学生身边的问题,综合实践实施中不论主题的大、小,只要是能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就能够作为小学生的研究主题。  一、活动主题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授课模式,这给教师的授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有时
期刊
摘 要: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由教师立“疑”设“障”,创设一种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场景,以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以问题为载体创设学习契机,点燃学生思维的激情。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通过问题的设计,将学生置于似会非会、似懂非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趣味盎然地进行学習。  关键词:针对性 实效性 创新性  在问题化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为一个教师,只要把功课教好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教文育人,要利用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挖掘从文内涵和美学情趣,以美怡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成为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  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低
期刊
摘 要:《中学德育纲要》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这一规定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和要求。在学校里,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作者主要从立足教材抓住“德育”点、以
期刊
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是要让所有学生都得到进步,得到提高。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自然要经常与后进生交往。但在交往的过程中后进生很容易产生一些抵触情绪,这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剖析从宏观上看,通常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从微观上看,由于每个人的气质特点不同,其心理状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