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日来,多阳纳米光和促长液应用技术、防虫网应用技术、反光地膜应用技术等10项新技术成为山东沾化全县枣农挂在嘴边的话题,这是县、乡、村要求他们今春的“必修课”。10项新技术的推广培训,元宵节前后已在全县全面启动。
为推动沾化冬枣产业科学健康发展,持续长久造福全县人民,同时解决部分枣农质量意识不强,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品牌保护措施不到位,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沾化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沾化冬枣产业创新年”活动。以打造中华民族名水果品牌为目标,按照“重点在特色、关键在管理、根本在龙头”的思路,抓质量、抓销售,落实好“管理、品牌、宣传、企业”4个创新。
管理创新。以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大力推广“四统一”管理模式为重点,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推进在冬枣管理上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由片面管理向系统管理,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由个体管理向群体管理的转变,加快推进标准化。充分利用《冬枣科技风》专栏、《冬枣产业快讯》、易事通视频、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班等培训形式,强化对广大枣农的培训;成立沾化冬枣技术专家组,切实搞好“科技下乡”活动,开展“万名枣农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广大枣农从事标准化生产管理的技术水平;深入开展“沾化冬枣标准化进万家”活动,大力推广大棚冬枣、套袋冬枣、地膜覆盖、反光地膜、粘虫胶、防虫网、测土配方施肥、多阳纳米光合促长液应用、秸秆返田、春冬防寒10 项新技术新成果。同时倡导科学施肥、配方平衡施肥,引导广大枣农科学用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降低生产成本;强化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适时对冬枣进行检测,不断提高沾化冬枣质量安全水平。年内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万亩,示范村60个,示范园100个。
品牌创新。以争创名牌和优化品种为重点,加大品牌保护力度,永葆沾化冬枣品牌。创建“全国冬枣标准化示范区”和申报“中国名牌林产品”,搞好奥运会、残奥会推荐果品生产基地建设;狠抓选优复壮工作,建设和完善优质沾化冬枣采穗圃,培育优良冬枣接穗,引导枣农逐步淘汰劣质冬枣树,年内改良冬枣5万亩,建设优良品种基地一处;加大品牌保护力度,根据气候条件及冬枣成熟度,引导广大枣农适时采摘,杜绝采青卖青、出售劣质冬枣等现象的发生;充分利用好原产地域保护和证明商标,继续加强与各级工商部门的联系,加大打假维权力度,建立沾化冬枣品牌保护安全网络,切实维护沾化冬枣品牌。
宣传创新。以搭建有效平台和宣传推介为重点,拓展宣传渠道,切实提升沾化冬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设立“中国冬枣网”,及时提供各类信息及市场预测分析;深入挖掘、开发沾化冬枣文化,增强沾化冬枣的文化内涵,努力办好第十届沾化冬枣节及冬枣赛会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市场宣传推介活动,到沾化冬枣终端市场举办大型新闻推介会。规范完善县内原有产地市场,根据需要建设新市场,努力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内部环境;组织实施“百家超市联沾化”活动,在全国建立连锁店,实行直供、直销,推动沾化冬枣逐步向中小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延伸;引导各市场主体建立出口基地,在开拓国际市场上有新突破。
企业创新。以培植龙头企业和三产服务业为重点,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枣农受益”的原则,创新营销模式,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经营模式,促进村企互动营销创新,延长产业链条。重点扶持浩华果汁项目,积极吸引外资新上冬枣深加工项目;组织有关乡镇、企业及枣农外出参观考察,借鉴外地先进现代农业管理经验,结合实际探索冬枣产业发展新路子;协调发展与沾化冬枣密切相关的运输、包装、餐饮、销售、旅游等产业,推动各个环节和谐共赢。
为推动沾化冬枣产业科学健康发展,持续长久造福全县人民,同时解决部分枣农质量意识不强,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品牌保护措施不到位,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沾化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沾化冬枣产业创新年”活动。以打造中华民族名水果品牌为目标,按照“重点在特色、关键在管理、根本在龙头”的思路,抓质量、抓销售,落实好“管理、品牌、宣传、企业”4个创新。
管理创新。以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大力推广“四统一”管理模式为重点,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推进在冬枣管理上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由片面管理向系统管理,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由个体管理向群体管理的转变,加快推进标准化。充分利用《冬枣科技风》专栏、《冬枣产业快讯》、易事通视频、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班等培训形式,强化对广大枣农的培训;成立沾化冬枣技术专家组,切实搞好“科技下乡”活动,开展“万名枣农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广大枣农从事标准化生产管理的技术水平;深入开展“沾化冬枣标准化进万家”活动,大力推广大棚冬枣、套袋冬枣、地膜覆盖、反光地膜、粘虫胶、防虫网、测土配方施肥、多阳纳米光合促长液应用、秸秆返田、春冬防寒10 项新技术新成果。同时倡导科学施肥、配方平衡施肥,引导广大枣农科学用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降低生产成本;强化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适时对冬枣进行检测,不断提高沾化冬枣质量安全水平。年内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万亩,示范村60个,示范园100个。
品牌创新。以争创名牌和优化品种为重点,加大品牌保护力度,永葆沾化冬枣品牌。创建“全国冬枣标准化示范区”和申报“中国名牌林产品”,搞好奥运会、残奥会推荐果品生产基地建设;狠抓选优复壮工作,建设和完善优质沾化冬枣采穗圃,培育优良冬枣接穗,引导枣农逐步淘汰劣质冬枣树,年内改良冬枣5万亩,建设优良品种基地一处;加大品牌保护力度,根据气候条件及冬枣成熟度,引导广大枣农适时采摘,杜绝采青卖青、出售劣质冬枣等现象的发生;充分利用好原产地域保护和证明商标,继续加强与各级工商部门的联系,加大打假维权力度,建立沾化冬枣品牌保护安全网络,切实维护沾化冬枣品牌。
宣传创新。以搭建有效平台和宣传推介为重点,拓展宣传渠道,切实提升沾化冬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设立“中国冬枣网”,及时提供各类信息及市场预测分析;深入挖掘、开发沾化冬枣文化,增强沾化冬枣的文化内涵,努力办好第十届沾化冬枣节及冬枣赛会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市场宣传推介活动,到沾化冬枣终端市场举办大型新闻推介会。规范完善县内原有产地市场,根据需要建设新市场,努力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内部环境;组织实施“百家超市联沾化”活动,在全国建立连锁店,实行直供、直销,推动沾化冬枣逐步向中小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延伸;引导各市场主体建立出口基地,在开拓国际市场上有新突破。
企业创新。以培植龙头企业和三产服务业为重点,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枣农受益”的原则,创新营销模式,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经营模式,促进村企互动营销创新,延长产业链条。重点扶持浩华果汁项目,积极吸引外资新上冬枣深加工项目;组织有关乡镇、企业及枣农外出参观考察,借鉴外地先进现代农业管理经验,结合实际探索冬枣产业发展新路子;协调发展与沾化冬枣密切相关的运输、包装、餐饮、销售、旅游等产业,推动各个环节和谐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