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体育课是高职学习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质量。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和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提出相应的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当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和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
(一)当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
朱俊杰教授在研究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中,提到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存在很多问题:课程设置不科学,不按照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来设置课程和上课时间;课程设置不考虑学生的喜好程度;上课采用大班制班级人数过多,基本上属于放羊教学[1]。
(二)当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
传统的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主要强调“运动的技能”这一单一的指标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尺度。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将运动参与的积极性、身心的健康成长、体质的不断增强流于了形式,在这样的考核下不仅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不现实的,要培养能承受职业考验的身心合格的人才也是相当困难的[2]。根据对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实际情况調查,发现当前体育教学指标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评价内容。在评价内容上过于看重体育成绩,为此而注重体育科学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践环节,如参与度、身心健康的指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体育健康的科学精神等综合素质的考评,重视评价的一般共性的趋势,而忽视个体发展与独立性[3]。(2)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单一,像其他学科一样,自上而下的做出主观的判断,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强调自我评价,但往往不被重视,学生处在消极的被评价的地位上,忽略了同级和自下而上的立体交叉的评价体系,难以实现教学效果。(3)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只是重视最终的成绩,而忽视了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过程性平评价,这样也导致了学生为考试而进行体育活动,同时由于缺乏中间的过程性考核,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督导。(4)评价方法。评价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虽然注重“量化指标”的考核,但这个量化指标本身就缺乏科学的依据,只是一些常规的基于传统的成绩考核拟订的指标,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缺乏“质性指标”很多指标既然是无法量化的如“态度”“习惯”等,但又没有相应的质性指标予以纠正或补充,使得整个评价方法缺乏创新思想,整个评价过程呆板、封闭、静态没有灵活性和动态性
二、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科学性原则是事物发展创新所要依据的首要原则,它包括了理论、实践以及所采用的科学方法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要按照科学性原则才能使所构建的体系在结构上,逻辑上都具有科学性。
(二)可操作性原则
就是结果的可知性,应当把抽象的目标描述变为可以量化的指标单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指标体系的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所有指标必须具备可以测量的特征,就是说通过相关的检测工具和检测手段可以得出学生明确的指标达标数值。如百米的成绩可以用秒表检测、投篮可以观测到命中率等。
(三)系统优化原则
由于体育活动本身要求的多样性,在建立考核指标的时候也体现这一特点,因此就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另外,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过程,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包含的各级指标之间尽可能的界限分明,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联系,这体现了体系中很强的系统性。只有各级指标各司其职,互不干扰,才能在评价中使整个体系的功能最优,得出最好的、最准确的结果。
(四)主观与客观指标相结合原则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同样的事物不同角度的观察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同一角度同一事物但观察者对事物信息了解的程度不一样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在基于信息充分的基础上将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相结合,全面的考虑各种因素,是评价体系所得结果更加具有公平性。
三、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一)客观评价
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多方面的评价过程,评价过程中不能根据片面的评价结果来判定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应根据高校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评价手段进行合理的针对性的评价。
(二)以人为本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专家评价和学生评价两方面,目前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进而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对学生评价予以重视,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要包含评价目标各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因此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集要不断扩充。
(三)因地制宜
质量评价体系不是绝对的,应当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由于各地区,不同性别、年龄的师生情况均存在个体差异性,如果简单地用统一不变的评价标准来要求,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所以各校应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选择评价内容和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四)发展理念
建立和实施新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教师思想观念更新是关键,必须大力推进教育观念的转变。使评价体系的制定和实施成为教师的自觉的行动,成为推动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过程。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是服务于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发展的,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学习进步所必需的一种反馈、诊断与激励的手段。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陈权,1970年生,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体育教育、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国庆.聊城大学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聊城大学,2015.
[2]夏飞.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D].山东体育学院,2013.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当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和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
(一)当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
朱俊杰教授在研究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中,提到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存在很多问题:课程设置不科学,不按照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来设置课程和上课时间;课程设置不考虑学生的喜好程度;上课采用大班制班级人数过多,基本上属于放羊教学[1]。
(二)当前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
传统的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主要强调“运动的技能”这一单一的指标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尺度。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将运动参与的积极性、身心的健康成长、体质的不断增强流于了形式,在这样的考核下不仅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不现实的,要培养能承受职业考验的身心合格的人才也是相当困难的[2]。根据对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实际情况調查,发现当前体育教学指标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评价内容。在评价内容上过于看重体育成绩,为此而注重体育科学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践环节,如参与度、身心健康的指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体育健康的科学精神等综合素质的考评,重视评价的一般共性的趋势,而忽视个体发展与独立性[3]。(2)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单一,像其他学科一样,自上而下的做出主观的判断,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强调自我评价,但往往不被重视,学生处在消极的被评价的地位上,忽略了同级和自下而上的立体交叉的评价体系,难以实现教学效果。(3)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只是重视最终的成绩,而忽视了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过程性平评价,这样也导致了学生为考试而进行体育活动,同时由于缺乏中间的过程性考核,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督导。(4)评价方法。评价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虽然注重“量化指标”的考核,但这个量化指标本身就缺乏科学的依据,只是一些常规的基于传统的成绩考核拟订的指标,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缺乏“质性指标”很多指标既然是无法量化的如“态度”“习惯”等,但又没有相应的质性指标予以纠正或补充,使得整个评价方法缺乏创新思想,整个评价过程呆板、封闭、静态没有灵活性和动态性
二、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科学性原则是事物发展创新所要依据的首要原则,它包括了理论、实践以及所采用的科学方法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要按照科学性原则才能使所构建的体系在结构上,逻辑上都具有科学性。
(二)可操作性原则
就是结果的可知性,应当把抽象的目标描述变为可以量化的指标单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指标体系的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所有指标必须具备可以测量的特征,就是说通过相关的检测工具和检测手段可以得出学生明确的指标达标数值。如百米的成绩可以用秒表检测、投篮可以观测到命中率等。
(三)系统优化原则
由于体育活动本身要求的多样性,在建立考核指标的时候也体现这一特点,因此就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另外,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过程,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包含的各级指标之间尽可能的界限分明,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联系,这体现了体系中很强的系统性。只有各级指标各司其职,互不干扰,才能在评价中使整个体系的功能最优,得出最好的、最准确的结果。
(四)主观与客观指标相结合原则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同样的事物不同角度的观察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同一角度同一事物但观察者对事物信息了解的程度不一样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在基于信息充分的基础上将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相结合,全面的考虑各种因素,是评价体系所得结果更加具有公平性。
三、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一)客观评价
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多方面的评价过程,评价过程中不能根据片面的评价结果来判定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应根据高校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评价手段进行合理的针对性的评价。
(二)以人为本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专家评价和学生评价两方面,目前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进而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对学生评价予以重视,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要包含评价目标各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因此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集要不断扩充。
(三)因地制宜
质量评价体系不是绝对的,应当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由于各地区,不同性别、年龄的师生情况均存在个体差异性,如果简单地用统一不变的评价标准来要求,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所以各校应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选择评价内容和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四)发展理念
建立和实施新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教师思想观念更新是关键,必须大力推进教育观念的转变。使评价体系的制定和实施成为教师的自觉的行动,成为推动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过程。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是服务于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发展的,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学习进步所必需的一种反馈、诊断与激励的手段。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陈权,1970年生,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体育教育、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国庆.聊城大学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聊城大学,2015.
[2]夏飞.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D].山东体育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