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诞生的来龙去脉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1982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彭真,在领导起草制定《民事诉讼法》的时候,听到群众有一种说法:“官告民,一告一个准,民告官没门。”他当即表态:“这个问题要解决!”此后,彭真指示相关同志开展对行政诉讼问题的研究。后来,在《民事诉讼法》总则第三条中增加一款:“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适用本规定。”
  正是这短短的一句话,为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实现“民可告官”的制度性突破留下了切入点,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完善创造了条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虽然制度上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最困难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打破根深蒂固的官贵民贱的思想束缚,使得行政诉讼制度切实可行,保证人民因为政府违反合法行政原则的行政行为而受到的损失能够通过法定程序得到实实在在的补偿?
  各方面的阻力很大,甚至行政部门有人曾经要联名给中央写信,害怕有了《行政诉讼法》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力,害怕自己因行政违法而上被告席。甚至有人認为,行政诉讼会动摇政府的权威与公信力,从而影响大局的稳定。
  为此,彭真亲自召开协调会,并向与会同志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参会的法工委同志对此做了详细解释,指出宪法规定的“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而“控告”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法(试行)》中涉及行政诉讼的规定是完全根据宪法制定出来的。
  从1982年建立行政诉讼制度后,法院的行政案件审判工作稳步开展,行政诉讼制度逐渐完善。
  1986年10月,由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局、法院系统、高校法学专家等成员组成行政立法研究小组,专门开展立法研究与行政诉讼法草案的起草工作。
  1987年,行政立法研究小组起草了《行政诉讼法》的试拟稿,全国人大法工委将试拟稿发放到有关部门和地方征求意见,并根据各方面意见作出修改。1988年将修改后的征求意见稿下发,结合反馈意见做进一步完善后形成草案。
  同年10月,《行政诉讼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常委会审议决定,公布《行政诉讼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人民日报》在11月10日刊载了草案。草案向社会公布后,全国人大法工委多次召集各方面专家学者与部门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面意见,研究修改方案。
  这些意见牵涉多方利益,甚至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在某些问题上也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法院能否以判决形式变更行政行为。法院的同志普遍支持判决变更,从而对行政机关工作进行监督与制约;而政府行政机关的同志则坚决反对这一司法权扩张的行为。
  虽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阻力,但经过各方面,《行政诉讼法》终于在1989年正式通过。
  (摘自《党史信息报》)
其他文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独秀于1938年8月来到重庆,应好友邓仲纯之邀,由重庆移居江津。  当时的陈独秀,生活极度贫困,他把自己撰写的《小学识字教本》拿去出版,获得预付稿费2万元。可在送审时,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要求将书名改为“中国文字基本形义”,陈独秀说,一个字都不能动,因而该書未能被出版。  有一天,家中因无钱买米,妻子潘兰珍对陈独秀说:“老先生,钞票没有了,动一动那笔钱吧(指那预付的2万元书
期刊
1956年12月,蒋介石命张学良回忆西安事变时,曾特别指问杨虎城的情况。当时,张学良的回答是:“平心而論,西安之变,杨虎城乃受良之牵累,彼不过陪衬而已。”  但是,到了1990年代,张学良却说:“西安事变就是杨虎城,当然我们两个人,那是杨虎城不平啊。”又说:“那西安事变……那可以说他是主角哇,不过名义是我,我是主角了。当然由我负责任。”  根据张学良所写《西安事变反省录》,在事变前,杨虎城曾两次向
期刊
在中国体育史上,“铁榔头”郎平是一个特殊的人物。1983年,中国女排神话颠至顶峰,全世界都为她喝彩。此后,她却选择了退役。2015年,郎平带领中国队重夺亚锦赛冠军。同年在女排世界杯中夺冠,这也是中国女排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时隔11年重返世界之巅。  宋世雄亲送绰号“铁榔头”  1960年,郎平出生于天津市。7岁那年,郎平迈进了小学的门槛。郎平的父亲是个体育迷,父亲对体育的酷爱,影响着郎平。在
期刊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战士、民盟早期领导人李公朴惨遭杀害,闻一多处境极端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参加7月15日为挚友李公朴举行的追悼会,并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闻一多惨遭暗杀,其死成为国共内战转折的重要关键,国内国际舆论纷纷谴责国民政府……  在清华求学10年才毕业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学名“闻多”,1899年生于湖北浠水县(今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闻家铺的
期刊
1980年代,台湾出版的《民国人物小传》在《杨虎城》一文中,透露出蒋介石诱捕杨虎城的秘密:“二十七年八月,军统局长戴笠获悉杨与共党勾结,疑返陕发动政变阴谋后,经周密计划,于是年囚之于南昌,后解往长沙、益阳监禁。”这件事是真是假?  蒋介石对事变耿耿于怀  西安事变结束后,蒋介石被迫改变了政治政策,对其他政治力量的压制也有所放松,但对其内部持不同意见者的压制与迫害却丝毫没有减少。对待西安事变的发起者
期刊
在法制健全的今天,老百姓状告政府似乎是很正常的事。但在1988年,那可是天塌地陷、不可思议的事。1987年7月,浙江省苍南县农民包郑照因为不服县有关部门强行拆除其房屋的处罚,把县政府推上了被告席。1988年8月25日,该案在苍南县影剧院开庭。于是,这起案件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开报道的第一起农民状告县政府案件。  农民将县长告上法庭  1988年8月25日,有上千个座位的苍南电影院被改成了法院的模样
期刊
1964年,随着毛泽东“农业学大寨”的提出,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一支由23名少女组成的“铁姑娘战斗队”,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也成了许多人年少时的偶像。她们用挑肩扛的大无畏精神,大战狼窝掌,领头的队长就是郭凤莲,人称“铁肩膀”。  “穷山沟里出好文章”  郭凤莲出生于昔阳县武家坪村,因为母亲早逝,而且家里姊妹太多,3岁时被父亲送到大寨村的姥姥家寄养,从此她就成了大寨村人。  1955年,郭凤莲进入
期刊
彭钢曾有个雅号叫“军中女包公”,从总后勤部的专职纪委副书记到总政治部纪检部部长、中央军委纪委副书记,彭钢干了整整10年,她的认真、较劲,远近闻名。人们都说这个官最难当,很烫手。特别是对于彭钢来讲,更难,因为她说:“总有一面镜子在那里照着”,这面“镜子”就是她的伯伯彭德怀。  最早明白“沉默是金”  彭钢本名彭玉兰,是彭德怀最小的侄女。彭德怀一生没有子女,彭钢是和他生活时间最长,也是交流最多的晚辈。
期刊
1992年以前,特区一直处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旋涡中。  在时任上海《世界经济导报》的编委韩耀根的记忆里,最深的往事,是他第一次见到袁庚(1917- 2016,1979年任深圳蛇口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负责蛇口工业区的开发)时的事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  “那一次新闻界组织中国11家新闻媒体赴深圳考察,我是其中之一,时间是1983年3月份。”韩耀根回忆说,“深圳当时情况非常复杂,建特区要不要
期刊
1990年辞去在南京的干部工作,36岁的董明珠从当时还叫海利的基层业务员做起,业绩不断突破业界的营销纪录,创造多个营销神话,后逐步升任格力总裁。竞争对手用“董明珠走过的路不长草”,来形容其作风强硬果断……  36岁的“打工妹”  董明珠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毕业于安徽省芜湖干部教育学院统计学专业,1975年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在同学和邻居的眼里,少年时的董明珠是个文静可爱的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