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脉宽Er:YAG激光处理对牙本质表层性质及粘接界面的影响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短脉冲Er:YAG激光处理后人牙本质表层化学成分、显微硬度的改变及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的改变.方法:以人无龋磨牙为实验样品,制备牙本质圆盘,50μs、300μs短脉宽单脉冲Er:YAG激光分别垂直照射牙本质表面(激光组),球钻组采用金刚砂球钻处理.切削后的牙本质表面涂布自酸蚀粘接剂或分别在不酸蚀、酸蚀15、30 s后涂布全酸蚀粘接剂,扫描电镜观察混合层的表面形貌,筛选更有利于粘接的激光脉宽,进一步测量激光组与球钻组表层钙磷比例,显微硬度仪测量两者表面下层30μm处的硬度.结果:扫描电镜显示,激光组牙本质表面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开放,自酸蚀粘接系统或直接涂布全酸蚀粘接系统后的牙本质表面可见均匀的粘接界面,而在磷酸蚀刻后涂布粘接剂时,牙本质表面均可见散在的孔隙,300μs激光组的牙本质表面较50μs激光组有更多孔隙.能谱仪显示,50μs激光组与球钻组间牙本质下层0~30μm范围内钙磷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度测试显示,50μs激光组牙本质下层30μm处显微硬度高于球钻组(P<0.05).结论:与传统机械预备方法相比,短脉宽50μs Er:YAG激光处理未改变牙本质的表层性质,相对于磷酸蚀刻后涂布全酸蚀粘接系统,自酸蚀粘接系统或直接涂布全酸蚀粘接系统在与铒激光处理后牙本质结合中提供了更好的粘接性能.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赤芍治疗新冠肺炎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赤芍有效成分及的靶点信息,基于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新冠肺炎并凝血功能障碍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中药一靶点网络及应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用Cytoscape软件的ClueGO APP及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50个赤芍有效成分与PH相关靶点,PP
目的:分析男性患者精子DNA碎片率和年龄、精液常规参数(精子数、浓度、前向动力、总活力、形态)及临床因素(糖化血红蛋白,乙肝表面抗原,精浆弹性蛋白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2020年12月到2021年3月男性精液标本142例.按照精子DNA碎片率(DFI)将患者分为组1:0%~15%,组2:15%~30%,及组3:>30%组.采用基于吖啶橙染色法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DNA碎片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检测精液各项参数.采用Graph prism7.0及R语言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图片绘制,分析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