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学》指出:学困生是指智力在正常范围内,但学习基础差,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和上进心,上课注意力易分散,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由于一定的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部分数学学困生。从笔者多年的观察发现,该类学生的智力及感官条件与数学学习优异生一样正常,但数学学困生学习的成效低于其智力潜能的正常期望水平,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学习效果长期未能达到教学目标的一般要求。从学习困难的概念上看,学困生的智力水平都属于正常范围,其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智力因素造成的,虽然目前在数学学习的成效上暂时落后于教学目标的要求,但从其智力水准上看,其数学学习的能力水准是可以提高的。因此,作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应当秉承这样的理念:目前学困生在数学学习的成效上暂时落后于教学目标的要求,但只要教导得法,转化得法,学困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水准是可以提高的。由此,教师应当更为关心学困生,把学困生当成重点培养转化对象,不断灌输数学学习的正能量,帮助学困生克服数学学习困难,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常见心理问题
首先,高中数学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是枯燥的、无味的,与实际生活脱离较大,没有实际用处,而且数学抽象,不容易学。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对待数学学习、数学作业态度上十分消极,甚至抱有抵触等情绪,对教师交代的课程任务应付了事。长此以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形成的知识断层越来越大,甚至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其次,学生对学好高中数学缺乏足够的自信心。高中数学相对于小学、初中数学学习来说,在难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和摆脱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方法,很容易造成数学难以学好的误区。特别是高中数学阶段增加的集合概念、逻辑运算语言、函数、空间立体几何等相对来说十分抽象的知识,一旦学生没有下工夫学习,很容易形成高中数学学不好的错觉,自信心相对不足的学生一旦在数学学习中屡次受挫,往往很容易放弃高中数学的学习。第三,学生对数学考试等考核活动比较惧怕。特别是期中、期末考试及各类会考、摸底考试,学生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多表现为惧怕考试发挥失常,由此常出现内心急躁而形成的审题不够细心,造成审题失误,答题速度较慢甚至漏题等现象出现。
二、针对高中数学学困生心理现象采取的对策
教师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不能只偏重于课程内容的教学辅导,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引导学困生树立起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坚强的意志。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数学学习积极性
数学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内容,也是高考选拔人才的主要考试科目,让学生从大局出发,正确认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从而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这点出发,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与学生多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多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根据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教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在学生转变观念,接受数学学习的同时,要从学生主体出发,分析了解好学生的学习诉求。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不外乎思想观念和学习方法。在学生转变观念的同时,学习方法要跟进,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数学学习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因材施教,对学习困难群体进行特殊指导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青年初期的以学习理论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具有十分复杂的理论课程内容。由于高中阶段学生来自于不同的生源地,个体之间存在着数学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习惯和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差异,由此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课堂接受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了解所教授的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并且熟悉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基础,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进行有差别地教学,引导基础不好的学生多复习多巩固,在课堂作业上布置些针对性的任务,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因势利导,从小的进步逐渐培养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发展成大的进步。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承认数学学困生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并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引导在数学学习中迷途的学生,以博爱之心关爱每一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真正的导师。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常见心理问题
首先,高中数学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是枯燥的、无味的,与实际生活脱离较大,没有实际用处,而且数学抽象,不容易学。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对待数学学习、数学作业态度上十分消极,甚至抱有抵触等情绪,对教师交代的课程任务应付了事。长此以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形成的知识断层越来越大,甚至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其次,学生对学好高中数学缺乏足够的自信心。高中数学相对于小学、初中数学学习来说,在难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和摆脱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方法,很容易造成数学难以学好的误区。特别是高中数学阶段增加的集合概念、逻辑运算语言、函数、空间立体几何等相对来说十分抽象的知识,一旦学生没有下工夫学习,很容易形成高中数学学不好的错觉,自信心相对不足的学生一旦在数学学习中屡次受挫,往往很容易放弃高中数学的学习。第三,学生对数学考试等考核活动比较惧怕。特别是期中、期末考试及各类会考、摸底考试,学生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多表现为惧怕考试发挥失常,由此常出现内心急躁而形成的审题不够细心,造成审题失误,答题速度较慢甚至漏题等现象出现。
二、针对高中数学学困生心理现象采取的对策
教师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不能只偏重于课程内容的教学辅导,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引导学困生树立起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并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坚强的意志。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数学学习积极性
数学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内容,也是高考选拔人才的主要考试科目,让学生从大局出发,正确认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从而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这点出发,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与学生多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多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根据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教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在学生转变观念,接受数学学习的同时,要从学生主体出发,分析了解好学生的学习诉求。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不外乎思想观念和学习方法。在学生转变观念的同时,学习方法要跟进,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数学学习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因材施教,对学习困难群体进行特殊指导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青年初期的以学习理论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具有十分复杂的理论课程内容。由于高中阶段学生来自于不同的生源地,个体之间存在着数学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习惯和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差异,由此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课堂接受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了解所教授的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并且熟悉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基础,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进行有差别地教学,引导基础不好的学生多复习多巩固,在课堂作业上布置些针对性的任务,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因势利导,从小的进步逐渐培养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发展成大的进步。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承认数学学困生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并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引导在数学学习中迷途的学生,以博爱之心关爱每一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真正的导师。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