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硫酸预处理高丹草秸秆条件的优化研究

来源 :西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ughty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处理是利用生物质原料制备燃料乙醇的工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文章以高丹草秸秆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稀硫酸预处理高丹草秸秆优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研究温度、时间、稀硫酸质量分数和固液质量比4个单因素对预处理效果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稀硫酸预处理高丹草秸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稀硫酸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2h,稀硫酸质量分数1.5%,固液质量比1:10,在此条件下,预处理水解液还原糖得率32.59%,糠醛得率为0.45%。
其他文献
本文以比例坝铝土矿为对象,研究了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U、Th等沉积地球化学标志元素特征,进而对其成矿物质来源、沉积环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矿石中稀土配分模式为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陇棉3号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研究有机肥与化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棉花生育期、营养器官和
非洲猪瘟首次发现在非洲国家,之后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先后流传到西欧、拉美等国家.在2007年之后非洲猪瘟在多个国家发生与扩散,尤其是俄罗斯等周边地区.随着我国与其
阿勒泰是新疆主要的草原畜牧业地区之一[1],草畜产业又是阿勒泰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党委政府坚持培育的"精准扶贫"战略性主导产业,对农牧业增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
为了解广西7个地方猪种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关系和群体的遗传结构,利用4对微卫星引物(SW2415、SW2623、SW742、SW1118)对7个广西地方猪种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群体多态信息含量
本文对湘西地区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中学校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概述,并对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各阶段的教学特点进行了归纳,展现了学校教育在湘西州土家族民俗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