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部的奏鸣曲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艾芜早年的小说集《南行记》,是一部极具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作品,书中所涉及的流民世界,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贫苦民众的一个边缘缩影,他们身上印刻着时代与历史的痕迹,艾芜在赞叹他们原始粗朴但又顽强峥嵘的生命力、生命意志的同时,又向我们展示着他们身处异乡无处依托的痛苦和绝望,以及一直被压抑着的希望和梦想。本文以《南行记》中的具体篇章为例,从三个角度梳理《南行记》的主题脉络。
  关键词:艾芜 《南行记》 扭曲的人生 复杂的人性 顽强的生存意志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南行记》让艾芜一举成名,书中描绘的边陲之地表现出与内陆完全不同的世态人情和风俗习惯。笔者试图在更为宏观的视野中,抓住下层流民的生存状态,从三个方面把握小说的主题内涵。
  一 扭曲异化的人生主题
  在《南行记》中,艾芜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去描写边陲流民的凄苦人生。特殊年代中的流民是一个被人遗忘的群体,他们的人生或凄苦艰难、忍饥挨饿;或刀光剑影、险象丛生;或麻木无谓、随波逐流。流民们无论怎样挣扎、抵抗,都始终无法摆脱惨淡辛酸、充满血泪的人生图景。他们始终都被各种惨烈无望的命运捆缚着:
  1 担负重压、挣扎求活的人生。这一类人大多胆小怕事,对生活没有过多的渴求,怀着渺小的希望在边陲流浪。代表性的人物如:老朱、老何(《我的旅伴》)、胡三爸(《快活的人》)等。像《我的旅伴》中的两个中年汉子——老何、老朱,他们没钱没势,居无定所,拥有的只是一身的牛劲和善良的禀性。然而边境的生活犹为难熬,但两个人不论怎样腹饥难耐,却从未动过伤人性命、谋人钱财的歹念,靠着出苦力、抬滑竿的普通活计养活自己。在贫苦的境遇中他们依然积极乐观,对待朋友真诚友善,尽管自己生活落魄不堪,依然能够雪中送炭,帮助仅有一面之缘的“读书人”。令人遗憾的是,善良的秉性和强健的体魄并不能改变他们绝望的人生,光靠出蛮力是无法在凶险之境求生的,繁重的体力付出、陀螺般的忙碌也难于求得简单的温饱。善良的老朱、老何也好,乐观的胡三爸也好,他们始终在饥饿与疾病、贫穷与死亡的临界线上游走匍匐,自己的人生无从掌握,一不小心就会沦为强者的美食,被吞噬得尸骨无存、片甲不留。
  2 彪悍粗野、险中求生的人生。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是强盗魏大爷、野猫子(《山峡中》);偷马贼大老杨(《山中送客记》)等,这些人奉行的是江湖原则,过着刀口上舔血的日子,虽然谈不上罪大恶极,可也绝不是善男信女。
  《山峡中》中的强盗们白日里在集市上行窃,黑夜里在破庙中躲藏。小说中的女贼野猫子是这一群体中的另类,她的身上混合着强悍和脆弱、野性和单纯的复杂血液。一方面,作为强盗头子的女儿,她必须心狠手辣实行强盗的生存原则:她违背良心出卖同伙,她苦练功夫耍弄飞刀,她应对盘查机智从容……。当死亡的威胁来临的那一刻,她做了最坏的打算,就像她说的:“我还怕么?……在刀上过日子,迟早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们很难想象,是怎样的人生将这本应纯真的少女磨砺得如此洒脱超然;另一方面,野猫子不论多么江湖老练,她毕竟只有十七八岁,本能的稚气与灵秀又使得她不经意间流露出模糊的憧憬与幻想。她常常拿着一个木头人,当成婴孩爱护,这一刻的单纯足以证明她还是一个渴望温暖向往母爱的孩子。在故事中她还时常哼唱着那首歌:
  “江水啊/慢慢流/流呀流/流到东边大海头/那儿呀,没有忧/那儿呀,没有愁/……这儿呀,没有忧/这儿呀,没有愁。”
  这是一首属于流浪民众的歌谣,在他们强悍不羁、凶神恶煞的面具及行径背后,忧愁像江水一样不息流淌,他们一直都是带着不堪忍受的创伤和孤独走在人生路上,这歌声中舒缓、忧伤的旋律曲折执拗地表达着他们的希望与梦想。
  其实,《南行记》中被迫险中求生、劫掠偷盗的流浪者比比皆是,无数个像野猫子一样被挤压出正常人生轨迹的流民们,在体味自身的苦难伤痛的同时又不得不伪装刚强,他们的未来早已消逝,等待他们的只有逃亡和陨灭。
  3 得过且过、麻木无觉的人生。这一类人的代表者如《松岭上》中的小商贩,《流浪人》中的花鼓母女及算命先生等。他们的人生中总是埋伏着欺压敲诈和蹂躏勒索,所有的幸福全被剥夺殆尽,剩下的只有空虚和麻木。《松岭上》中那个挑着担子卖杂货的白发老人,没有亲人、没有同伴,他闲暇时总是欢喜地摆弄着一副烟枪和酒杯,因为烟能让他放松、酒能让他沉睡,他的人生只有这两样乐趣。他强迫自己不去回忆,他假装自己忘记过往,每日陶醉在卖杂货、耍小伎俩而获取的蝇头小利之中。可谁又曾想到,今日孤独的老叟当年竟犯下惊天的血案:因地主侮辱了妻子,而将老婆、地主砍杀后,还折回家中将自己的一双亲生儿女也一并杀死泄愤。血案之后,他四处逃亡、漂泊半生,最终被岁月蹉跎到花甲之年,人生无法重来、生活还要继续,老人只能苦中作乐、得过且过地度过每一个日出与日落,在孤独和忏悔中消磨自己的人生。
  世上没有桃花源可以躲避,《南行记》中的边陲之地早已变成了阴森的人间地狱,逃命至此的人们无法得到救赎和宽恕。正如 “一切的拖累都消逝了,仿佛拥有无边的自由,却也失去了人世间的依傍、关心和热闹”。只有解读这种扭曲异化的人生,才能理解艾芜的写作意义。
  二 善恶并存的人性主题
  人性是复杂难辨的,越是恶劣的境况越能显出人性的真实。而对于人性的书写则是《南行记》表达的又一主题。滇缅边境偏僻混杂,那里的人生很现实而残酷,是在朝不保夕的生存中变得冷硬僵硬,还是坚守自己最后的道德底线,这群流民做出了不同的取舍。
  1 活着,有时就要牺牲弱小
  在边陲之地的特殊环境中,斗狠强悍才是完美,胆怯懦弱则被人唾弃。将活着的机会留给自己抑或他人——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这种选择也使得人性中残酷、自私的因子不断地在每个流民的血液中叫嚣、沸腾。
  《山峡中》中的小黑牛,是个被所有人抛弃的可怜虫。野猫子在集市上偷窃得手,为了引开人们的注意力,关键时刻竟将行窃中的小黑牛出卖了,小黑牛因此遭打致残,变成了废人。面对呻吟哀嚎的小黑牛,野猫子和魏大爷没有怜悯同情,只有鄙视和愤恨,因为在强盗的世界中一个人倘若无法自保,就注定要被丢弃虐杀。在魏大爷的授意下,重伤的小黑牛被同伙投入到滚滚的江流中。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忠诚和侠义都变得无足轻重,谁当英雄谁就是傻瓜,一切都可以交换,一切都可以背叛。这些都说明了人在现实黑暗的压榨下,良知与正义早被砍杀殆尽。残酷的人性选择正应和了一句话:“卑微者理解自己处境时,仇恨与自怜毗邻而居,它可以可能引发有目的的或盲目的反抗与背叛。”当黑暗遮蔽一切的时候,处在最低层的卑微者只能选择与那黑暗一同混染。
  2 活着,有时也要相互扶携
  庆幸的是我们不必因此而绝望,“以恶抗恶”生存原则毕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流民的身上我们也会偶然窥见到纯朴仗义的人性之美,这珍贵的发现为苍白荒蛮的滇缅边境质地写下了柔和诗意的一笔。
  《山峡中》中的盗匪们也不全然是一坏到底的人,魏大爷为人虽然蛮横冷酷,但“女儿每一次总能使他无可奈何地屈服”,对自己的女儿他始终保有一份温暖的父爱。而作为强盗女儿的野猫子虽然野蛮狡诈,但也重人情、知回报:故事中的“我”表示要离开这群盗匪时,她认为这是可耻的背叛,手里的飞刀毫不迟疑地瞄向了“我”,可突然而至的官兵打乱她的计划,而“我”又不计前嫌地掩护,帮她躲过了官兵的盘查,这使野猫子懵懂地认识到人性中温情的一面。她最终偷偷地留给“我”三块银元后和群盗们悄然离去。故事中小黑牛的死,也并非让所有人无动于衷,那一晚,小黑牛被抛入江中后,盗贼们都沉默无语地悄然睡下,沉寂的氛围里弥漫着无声的悔恨,每个人的良知都承受着被撕裂的剧痛。《南行记》中还不乏盗亦有道的偷儿:《海岛上》中的那个小偷得知他偷来的是钱是老人拿来治病救命的希望,又悄悄把钱归还给了老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他灰蒙的内心深处仍然跳跃着灿烂的人性花火。
  艾芜始终在不遗余力地证明着流民们的内心深处保留着一块不容僭越的纯净之地!正像李健吾在《里门拾记》中说的:
  “多粗野,多残忍,多温存,多忠厚,多可爱,一句话,多原始!读过《南行记》,我们爱那群野人、穷人、苦人。”
  这种人性可能狰狞、可能美好,但却真实鲜活、绝不虚伪。
  三 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主题
  边陲之地苦中求生的流民们,在扭曲异化的人生中,演绎复杂惊叹的人性之变,与此相应地,他们的骨血中自然也发出一种顽强砥砺、坚如磐石的生命意志。这些彪悍粗野的流民们“在生活重压下酝酿着强烈求生的欲望、朦胧反抗的行动”。《南行记》的许多篇什,都能让我们深切地感悟到他们身上迸发出的坚韧顽强和永不低头的决心和力量。
  《人生哲学的一课》中的主人公被逼无奈,落魄到要出售自己脚上仅有的一双草鞋,尽管最初的吆喝仍有几分幼稚和胆怯,但一想到要被赶出旅店的窘迫,便立刻以一个“小生意人”的形象出在我们的面前,没有任何经商的经验的他,卖掉草鞋后并没有赚到几个铜板,随后的遭遇更是落魄无比,但耐人寻味的是:主人公的生存意志在经历了一次次绝望之后,反倒愈发的昂扬起来。他在一落千丈的境遇变迁中顺利地完成了身份的转变——由一个穷讲究的读书人变成了一个现实流浪者,他不再做梦、不再幻想,学会了用油滑面对冷漠的嘲笑,学会了用耍赖去应对恶意的敲诈。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至少我得坚持到明天,看见鲜明的太阳,晴美的秋空。”这个人物的境遇很落魄,但从他的身上我们却看不到颓废。
  《偷马贼》中的老三为求生,主动选择去做响马贼。他初次偷马就失手被抓,被打得血肉模糊丢弃在草丛中,但重伤的他却满心欢喜,为别人认出自己马贼的身份而感到高兴,因为在当地马贼是没人敢欺负的。当了马贼后可以吃吃喝喝,到处赊账。果不其然,当他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变成一个吃得油光满面、矮壮的汉子了。借着马贼的身份去骗吃骗喝,尽管手段可能会不光彩、为人所不齿,但毕竟每个人都有选择活着的权利,贫困的边陲之地早已没路可走了,穷人想要活命就得在乱世中寻找一切可能求生的缝隙,为生存而做出种种努力,我们不能随意给予否定和蔑视。这群流浪者的身上始终涌动着一种热切的、不屈服的生存愿望。
  以上是《南行记》三重主题的梳理与分析,综合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艾芜笔下的人物与故事情节充满传奇色彩,表现出与内陆完全不同的世态人情和风俗习惯。作家始终是用悲悯之心看乱世,用悲痛之心看历史,在他缓慢平静的叙述中我们仍可感受到他激越的情怀、强烈的理想主义和主观介入意识,既表达了作家对黑暗现状的反抗,对消极迷茫情绪的挣脱,对自然、人生、社会中一切美好事物的真诚向往,同时也鼓励了当时的广大读者要努力积极超越身边沉闷压抑的社会氛围,产生一种健康昂扬的生命意志、一种生气勃勃的人生理想。所以《南行记》中的故事虽然残酷现实,但我们感受不到灰暗与悲伤。小人物们的身上集结了张扬、自然的生命意象,他们认真的求生欲望是“一切生命肯定自身,确证自身,保持自身和发展自身的内在驱力”。尽管这种生存很残忍,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被挤垮、没有被压瘪。他们的人生始终让人感动、让人惊叹,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部为生存而战斗的史诗。
  
   参考文献:
   [1] 艾芜:《南行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费勇:《张爱玲传奇》,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 时川:《沙汀艾芜作品欣赏》,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 李健吾:《里门拾记》,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年版。
   [5] 艾芜:《沙汀艾芜关于小说题材与鲁迅的通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6] 弗兰克:《活出意义来》,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7] 罗洛梅:《爱与意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
  
   作者简介:谢辉,女,1978—,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工作单位:吉林省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浪漫主义音乐追求“诗意的整体”,特别是19世纪末,后期浪漫主义渴望“综合艺术”的理想。因此,音乐结构方式的自由化、半音化和声的创作手法、复杂的织体结构以及丰富的配器手段,成为这一时期音乐语言的显著特征。成长于这个时期的理查·斯特劳斯,其音乐语言既延续了后期浪漫派的风格,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表达。本文将从音乐结构、配器风格方面分析其《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独具特色的内涵。  关键词:浪漫主义后期音
期刊
摘要对“种的退化”问题的追问贯穿了莫言全部长篇家族小说的创作过程,这种索解在《檀香刑》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民族悲剧是个体命运异化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檀香刑》 种的退化 狂欢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每一次的家族创作,莫言一定都是痛苦的,因为他既对现实不满意,但在寻梦的过程中,最终让他在敬佩自己祖先的同时,也产生了深深的失落感。无论是个体的、还是社会的原因,制度和压迫
期刊
摘要台湾女作家朱天文的自传《击壤歌》以书中塑造的纯真、热情、叛逆,富有梦想的年轻人形象和飞扬烂漫的青春气质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为我们今天了解70年代真实的台湾社会提供了参照。而其充沛的生活质感,蓬勃健康的精神风貌更为大陆“80后”的青春文学写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青春世界 台湾现实 大陆“80后”的青春文学写作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朱天心,台湾著名作家,1958
期刊
摘要作为当代文坛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王朔的小说因其对于正统文化及思想的调侃而受到人们的热议。王朔小说的调侃意味是凭借它特殊的语言运用方式而实现的。王朔往往通过故意违背语言的通顺原则以及语言的异常搭配来达到调侃的目的。  关键词:调侃 语言运用 通顺 搭配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王朔是中国当代文坛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小说如《顽主》、《一点正经也没有》、《千万别把我当人》、《
期刊
摘要本文以邱华栋的小说《流浪者之家》为例,在分析了邱华栋都市小说的特质的同时,着重论述了生活在这个物化都市中的女性们的情感上的迷失状态和精神上的无所归依以及自我救赎。  关键词:邱华栋 物化都市 情感 迷失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一 邱华栋笔下的物化都市  邱华栋被誉为90年代“新生代”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描写都市前沿的人群和前沿的生活而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
期刊
摘要铁凝是以《哦,香雪》、《孕妇和牛》的诗意化书写著称于文坛的,但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她同样关注阴暗与丑陋的存在,并且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认真书写着。以丑衬美、在戏谑与嘲讽中表达同情与悲悯,是铁凝书写丑的主要方式,她通过这种方式为中国20世纪文坛呈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关键词:丑 美 戏谑 悲悯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
期刊
摘要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深受巫楚文化的影响,而巫楚文化对贾平凹产生影响之原因,主要体现在他的出生地——商洛特有地理环境之影响、秦风楚韵的民风民俗之熏陶、作家性情之契合三方面;巫楚文化对贾平凹创作影响则具体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对巫舞祭神之迷恋、对神秘主义之嗜好、对浪漫灵秀的文学特质之钟爱三个方面。  关键词:贾平凹 巫楚文化 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贾平凹的创作受秦汉文
期刊
摘要都市生存现实而又残酷,人人都在为此而忙活,《封锁》中的男女主人公心无旁骛,无疑是物质生存大戏中的佼佼者。封锁中放纵情爱,只是因为他们一直“被忙”得远离情爱,精神上的贫乏与饥渴让两人尽享人间的片刻呢喃。然而,物质俗欲的现实性远远大于精神追求的紧迫性,只会觅食的“乌壳虫”写尽了强势俗欲压迫下都市人的无奈和卑微。  关键词:都市生存 物质俗欲 精神饥渴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文学作品的美是艺术美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主客观的统一。一部美的艺术作品,不仅要反映出客观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还必须具有完美生动的艺术表达形式。沈从文作为成功的乡土文学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完美的文艺作品应当具有的审美品位,本文将就此做一详细探讨。  关键词:沈从文 美学 内涵 体现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沈从文的作品以优美的文笔描绘出了富有诗情画意
期刊
摘要鲁迅是一位文学巨人,《故乡》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丰富的内涵让许多读者可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本文着眼于文化思考的角度,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切入,继而引出自然和社会二元对立的观点,并阐发在这种二元对立的境况面前鲁迅的选择。  关键词:自然 社会 对立 希望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故乡》是鲁迅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过去的研究一般着眼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