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管理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qwo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中介效应、门槛效应,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差异性、专业化和多样化两种集聚模式以及地区人口规模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东-中-西-东北依次递减特征;地区人口规模在多样化集聚和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地区人口规模视角下,专业化集聚阻碍绿色创新效率且阻碍作用逐渐扩大,多样化集聚促进绿色创新效率且促进作用先缓慢扩大后逐渐减弱.因此,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战略;根据各地人口规模引导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挥产业集聚模式的正外部性,协同推进各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采用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增加公司战略激进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两职合一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战略激进度的关系会更显著.再者,研究发现控制权维护条件下激进的战略调整会相应增加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操纵程度.最后,基于综合评估经济后果的视角,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形下,公司激进的战略调整并不利于公司的未来价值提升.
监测金融市场运行状况对于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金融压力溢出对宏观经济的时变非线性效应,采用广义方差分解模型构建金融压力溢出指数;结合MS-VAR模型监测金融压力溢出,进一步实证检验金融压力溢出对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是金融压力溢出的重要传递者,而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是跨市场金融压力溢出的重要接收者.第二,金融压力溢出指数存在较为明显的两区制,大多数时间处于平稳状态,只有出现极端压力事件时导致金融压力溢出指数急剧上升.第三,金融压力溢出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效应
用上市公司网络新闻数据构建了媒体情绪变量,用公司盈余信息估计媒体合理情绪,发现超过合理情绪的媒体过度乐观情绪显著增加了公司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这种效应主要是由于网络媒体对正面新闻大量跟风转载,使投资者过度乐观导致的.在垄断型公司中、盈余操纵程度较大的公司中,以及市场情绪乐观时这种效应更加显著.
使用中国上市公司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较强;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较弱,通过一系列检验之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结论表明,应当构建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环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引导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
中国房地产价格不仅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更体现出了城市群与非城市群的差异以及城市群内城市间的差异.因此,基于城市群视角审视经济增长对房价变动的影响有重要的理论与政策意义.本文以中国最具代表性且发展最为成熟的长三角、京津冀及珠三角等三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以探讨城市群视角下,经济增长对房价上涨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发现:在考虑城市群空间效应背景下,经济增长率对房价上涨率的正向影响弱化,甚至变得不再显著.这是城市群内城市间房价的空间效应、经济增长与房价变动的交叉效应作用的结果.这启示
从“混资本”向“改机制”转变,标志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rn作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的关键举措.混改不仅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还要做强做精主业和实业.所以“混资本”是第一步,“改机制”才是关键.
期刊
从中广核百亿混改大单落地到广汽埃安混改全面提速,新一轮混改浪潮在2021年中下旬就开始蓄积着澎湃的力量.rn“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在新能源、储能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增量混改.”2021年10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司长徐善长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透漏出的信号,更是让国企混改“浪涨船高”.
期刊
基于CHFS数据,构建链式中介模型探讨多重社会网络与居民家庭财产安全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横向网络与纵向网络均会显著降低家庭财产安全风险.在间接影响路径中,多重社会网络可通过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控制力的独立中介渠道以及“主观幸福感→自我控制力”的链式中介渠道发挥负向影响作用.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以280名新生代员工为调查对象,本文探讨差序式领导对新生代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同时也验证了创新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与组织结构有机性、雇佣关系氛围的双重调节作用.
有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必答题.本文探索性提出的“六个全覆盖”模式,不失为一种全面从严治党深度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