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状况,山西师范大学“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深入山西晋南某劳务输出大乡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该乡2.2万人口中,约有6500人外出务工。该乡农民外出务工者多半从事家庭小作坊式的面食行业,基本上都是夫妻二人同时离家。大量人员长期外出务工,使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均年收入4076元,远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但相伴而生的突出问题就是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以该乡中学(寄宿制初中)为例,全校近千名学生中,有420余名学生的父母全部或一方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3%。
一、该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1. 留守儿童的受监护状况
(1)祖辈监护。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家庭,基本上都采取这种监护方式。接受此类监护的儿童占该校留守儿童的83%。年迈的监护人在抚养留守儿童的同时,还要料理家务,管理农田。这种监护方式对于孩子的发展有很多不利之处:
① 祖辈监护人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在辅导留守儿童学习上无能为力。
②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祖辈监护人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多娇惯溺爱孩子,容易使孩子形成放纵、任性的行为方式。
③ 老年人精力有限,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周到的监管,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使留守儿童比其他同龄人更容易受到伤害。
(2)上代监护。是指由父母一方亲戚,或与父母同辈的朋友、邻居监护的方式。调查中上代监护比例是15%。亲戚朋友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主要体现在物质上,照顾留守儿童吃饱穿暖,不发生意外,但较少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忽视对孩子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3)同辈监护。同辈监护是指由与留守儿童辈分相同或年龄相仿的人(多为留守儿童的哥哥、姐姐)监护的方式。同辈监护占调查对象的2%。同辈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年龄差异不大,容易与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沟通,学习上能够给予相应的辅导,但在生活中不能给予较细致的照顾。
此外,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该乡还存在着留守儿童逆向监护的现象,即留守儿童形式上由祖辈抚养,但事实上扮演着照顾祖辈的角色。这种情况虽然仅有几例,但与前三种监护类型相比,这种监护状态下的留守儿童压力最大。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一方面要安排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还要照顾年老体弱的祖辈,并协助祖辈管理农田。这些孩子经受着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的双重考验。
【例1】晓天,女,14岁,父母在其1岁时外出打工,一年中只有过年才回来,留下她和患有糖尿病且耳聋的奶奶相依为命。平时晓天既要上学读书,还要洗衣、做饭,照顾病中的奶奶。
2.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
调查显示,95%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后无人辅导功课,学习遇到困难时感到无助。较大比例的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不高,上课精力不集中,成绩一般,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存在辍学的隐患,其中一小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成绩都较差,不服从监护人及教师管教,自我放任,有逃学经历,成为问题学生。
另有一小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很强,自我要求严格,能够体谅成人的辛苦,学习成绩优异。
3.留守儿童的心理情况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存在较普遍的心理问题。
(1)有较强烈的社会不公平感。在对父母打工的认识方面,一些留守儿童认为,给人打工就是做苦力、受人剥削,家里没钱只能出去给人干活,受苦受累。
(2)有较强的孤独感。大多数留守儿童与其身边的监护人存在隔阂,父母一年只能回来一两次,这些孩子有心事或遇到困难时,往往没有可倾诉的对象。
【例2】 留守儿童作文节选:“我渴望早点过年,因为到过年时,爸爸妈妈就会回家,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常在家里住啊!可是过了年,爸爸妈妈还是会离开我的,我多么希望时光停留在过年,那样的话,爸爸妈妈再也不会离开我了!”
(3)有一定的抑郁心理。留守儿童中社会交往较少、性格内向者居多,不善于与人沟通。
(4)自卑感严重。大部分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平时与同学在一起不常讲话,总是在听别人说,感觉自信心不足。
(5)逆反心理较强。与长期有父母直接照料的儿童相比,留守儿童逆反心理较强,内心比较敏感。往往会因一点小事而有强烈的反应,对监护人或教师的批评比一般同学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在被调查对象中,上述各种心理问题女生比男生突出,年龄越小者越突出。
4. 留守儿童的行为情况
调查显示,该乡留守儿童没有比较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但存在着通宵上网、逃学、撒谎等不良行为。老人们对此往往束手无策,实在无法管教时,只有让孩子的父母停止打工回家。在该乡,近几年因孩子教养问题而不再外出打工的人日益增多。
【例3】 小昆,男,15岁,父母在其6个月时外出打工,小昆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在外经营有方,家境在当地算是中上等。小学阶段,小昆学习尚可,上初中后迷上网络游戏,经常彻夜不归,成绩急剧下降,并不服从爷爷奶奶的管教。无奈之下,小昆的父母放弃了十几年的经营心血回家乡专心照顾孩子。小昆的父亲说:“孩子毁了,赚钱有什么用?”
但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很强,意志品质坚定,比其他孩子更懂事和体贴他人等。他们非常理解父母打工的辛苦,经常自觉、主动地承担一些家务劳动,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各方面表现良好。这种情况虽然在留守儿童中所占比例较小,却也提示我们,对留守儿童来说,其成长和生活环境是辩证的。如何将留守儿童的不利处境转化为积极因素,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例4】 留守儿童作文节选:“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为了供我上学,你们好像把所有的生命都献出去了。爸爸、妈妈,我只想对你们说,我爱你们!我要好好学习来报答你们。”
二、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结构事实上的不完整使家庭教育功能弱化
家庭结构完整与否对子女的教育甚为重要。多数家长在孩子年幼时便外出打工,一年中难得与孩子相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普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家庭的教育功能被人为弱化,非常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偏差,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社会化过程。
2.学校管理缺乏应有的留守儿童问题意识
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失父母亲情的状态中,更渴望在学校生活中受到关爱和重视。然而,粗放的农村学校教育和管理方式,使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还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
此外,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不在家,学校与留守儿童家庭之间难以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合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进行有机的衔接,无形中助长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3.农村社区监护不力,存在监管隐患
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农村社区在留守儿童管理教育方面处于无人员、无设施、无场所的“三无”状态,甚至使许多违规经营的网吧、录像厅等成为一些留守儿童打发时光和缓解心理压力的场所。
三、对策与建议
1. 增强家庭教育功能
(1)父母应加强与留守儿童以及相关人员的联系。
(2)提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认识。
2.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1)学校应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及社区的联系和沟通。如开设亲情专用电话,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座谈会等等。还应加强同社区的合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干预对策。
(2)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实行温情管理,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心灵上的关怀。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根据每一位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指导。
3.建立农村社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和学校,共同构建有助于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网络体系。还可建立“家长学校”之类的机构,帮助留守儿童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4. 政府要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政策手段
如河南等省市鼓励和支持基层社区或社会组织开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假期学校,实施关爱工程等,弥补现有的制度缺陷。此外,相关部门要大力整治社区及校园周边环境,使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村青少年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该乡2.2万人口中,约有6500人外出务工。该乡农民外出务工者多半从事家庭小作坊式的面食行业,基本上都是夫妻二人同时离家。大量人员长期外出务工,使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均年收入4076元,远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但相伴而生的突出问题就是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以该乡中学(寄宿制初中)为例,全校近千名学生中,有420余名学生的父母全部或一方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3%。
一、该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1. 留守儿童的受监护状况
(1)祖辈监护。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家庭,基本上都采取这种监护方式。接受此类监护的儿童占该校留守儿童的83%。年迈的监护人在抚养留守儿童的同时,还要料理家务,管理农田。这种监护方式对于孩子的发展有很多不利之处:
① 祖辈监护人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在辅导留守儿童学习上无能为力。
②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祖辈监护人出于一种补偿心理,多娇惯溺爱孩子,容易使孩子形成放纵、任性的行为方式。
③ 老年人精力有限,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周到的监管,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使留守儿童比其他同龄人更容易受到伤害。
(2)上代监护。是指由父母一方亲戚,或与父母同辈的朋友、邻居监护的方式。调查中上代监护比例是15%。亲戚朋友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主要体现在物质上,照顾留守儿童吃饱穿暖,不发生意外,但较少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忽视对孩子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
(3)同辈监护。同辈监护是指由与留守儿童辈分相同或年龄相仿的人(多为留守儿童的哥哥、姐姐)监护的方式。同辈监护占调查对象的2%。同辈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年龄差异不大,容易与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沟通,学习上能够给予相应的辅导,但在生活中不能给予较细致的照顾。
此外,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该乡还存在着留守儿童逆向监护的现象,即留守儿童形式上由祖辈抚养,但事实上扮演着照顾祖辈的角色。这种情况虽然仅有几例,但与前三种监护类型相比,这种监护状态下的留守儿童压力最大。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一方面要安排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还要照顾年老体弱的祖辈,并协助祖辈管理农田。这些孩子经受着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的双重考验。
【例1】晓天,女,14岁,父母在其1岁时外出打工,一年中只有过年才回来,留下她和患有糖尿病且耳聋的奶奶相依为命。平时晓天既要上学读书,还要洗衣、做饭,照顾病中的奶奶。
2.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
调查显示,95%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后无人辅导功课,学习遇到困难时感到无助。较大比例的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不高,上课精力不集中,成绩一般,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存在辍学的隐患,其中一小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成绩都较差,不服从监护人及教师管教,自我放任,有逃学经历,成为问题学生。
另有一小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很强,自我要求严格,能够体谅成人的辛苦,学习成绩优异。
3.留守儿童的心理情况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存在较普遍的心理问题。
(1)有较强烈的社会不公平感。在对父母打工的认识方面,一些留守儿童认为,给人打工就是做苦力、受人剥削,家里没钱只能出去给人干活,受苦受累。
(2)有较强的孤独感。大多数留守儿童与其身边的监护人存在隔阂,父母一年只能回来一两次,这些孩子有心事或遇到困难时,往往没有可倾诉的对象。
【例2】 留守儿童作文节选:“我渴望早点过年,因为到过年时,爸爸妈妈就会回家,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常在家里住啊!可是过了年,爸爸妈妈还是会离开我的,我多么希望时光停留在过年,那样的话,爸爸妈妈再也不会离开我了!”
(3)有一定的抑郁心理。留守儿童中社会交往较少、性格内向者居多,不善于与人沟通。
(4)自卑感严重。大部分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平时与同学在一起不常讲话,总是在听别人说,感觉自信心不足。
(5)逆反心理较强。与长期有父母直接照料的儿童相比,留守儿童逆反心理较强,内心比较敏感。往往会因一点小事而有强烈的反应,对监护人或教师的批评比一般同学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在被调查对象中,上述各种心理问题女生比男生突出,年龄越小者越突出。
4. 留守儿童的行为情况
调查显示,该乡留守儿童没有比较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但存在着通宵上网、逃学、撒谎等不良行为。老人们对此往往束手无策,实在无法管教时,只有让孩子的父母停止打工回家。在该乡,近几年因孩子教养问题而不再外出打工的人日益增多。
【例3】 小昆,男,15岁,父母在其6个月时外出打工,小昆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在外经营有方,家境在当地算是中上等。小学阶段,小昆学习尚可,上初中后迷上网络游戏,经常彻夜不归,成绩急剧下降,并不服从爷爷奶奶的管教。无奈之下,小昆的父母放弃了十几年的经营心血回家乡专心照顾孩子。小昆的父亲说:“孩子毁了,赚钱有什么用?”
但也有一部分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很强,意志品质坚定,比其他孩子更懂事和体贴他人等。他们非常理解父母打工的辛苦,经常自觉、主动地承担一些家务劳动,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各方面表现良好。这种情况虽然在留守儿童中所占比例较小,却也提示我们,对留守儿童来说,其成长和生活环境是辩证的。如何将留守儿童的不利处境转化为积极因素,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例4】 留守儿童作文节选:“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为了供我上学,你们好像把所有的生命都献出去了。爸爸、妈妈,我只想对你们说,我爱你们!我要好好学习来报答你们。”
二、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结构事实上的不完整使家庭教育功能弱化
家庭结构完整与否对子女的教育甚为重要。多数家长在孩子年幼时便外出打工,一年中难得与孩子相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普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家庭的教育功能被人为弱化,非常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偏差,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社会化过程。
2.学校管理缺乏应有的留守儿童问题意识
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失父母亲情的状态中,更渴望在学校生活中受到关爱和重视。然而,粗放的农村学校教育和管理方式,使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还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
此外,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不在家,学校与留守儿童家庭之间难以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合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进行有机的衔接,无形中助长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3.农村社区监护不力,存在监管隐患
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农村社区在留守儿童管理教育方面处于无人员、无设施、无场所的“三无”状态,甚至使许多违规经营的网吧、录像厅等成为一些留守儿童打发时光和缓解心理压力的场所。
三、对策与建议
1. 增强家庭教育功能
(1)父母应加强与留守儿童以及相关人员的联系。
(2)提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认识。
2.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1)学校应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及社区的联系和沟通。如开设亲情专用电话,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座谈会等等。还应加强同社区的合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采取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干预对策。
(2)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实行温情管理,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心灵上的关怀。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根据每一位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指导。
3.建立农村社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和学校,共同构建有助于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网络体系。还可建立“家长学校”之类的机构,帮助留守儿童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
4. 政府要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政策手段
如河南等省市鼓励和支持基层社区或社会组织开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假期学校,实施关爱工程等,弥补现有的制度缺陷。此外,相关部门要大力整治社区及校园周边环境,使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村青少年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