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有一个女孩L一直想让我教她训练口才,她说她表达能力不好,工作中总是很吃亏。我问她,具体怎么吃亏了?她说领导总是注意不到她,因为她说话声音小,而且口才不行。遇到大客户的时候也不交给她,发奖金的时候也总想不到她。她说这都是她表达能力不行惹的祸。所以,她希望我能教她训练一下口才,我没有答应。她于是自己参加了一些口才培训班,虽然她自认为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她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后来她又找到我,希望我能给她做一次心理咨询。她说她想明白了,其实问题不在口才,而是她骨子里的不自信。她总是用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劣势相比,越比较就越自卑。
之后她离开了销售岗位,去做了更适合自己的财务工作。因为不需要再和人比较自己不擅长的销售技巧,现在的工作让她找到了自信,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踏实。
提到L的故事,让我不禁又想起武志红老师讲过的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武老师曾经参加过一个活动,请了好多小孩表演。其中一個藏族小女孩歌唱得非常好,大家给予了热情的掌声。之后上来一个小男孩,贵州的,八九岁的样子。他也唱了一首歌,因为五音不全,唱了没几句,底下好多人就都笑了。但小男孩丝毫不受影响,依然照着自己的调子完整地唱完,到最后全场都安静了,掌声雷动,而小男孩神态如常,气定神闲地走下台。很显然,这个小男孩是一个气场相当强大的人,甚至他的气场已经震慑了所有的人。
一个气场强大的人,是有定力的。他们不会轻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也许这个人讲话的声音不高,还有严重的口音,也不会说起话来就滔滔不绝,也许他五音不全,歌唱得走调,但他照样能吸引到听众,这就是气场的力量。
好多推销员口才都很好,可是能够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完整讲完的人并不多。更多时候,他们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很多人气场不够强大,往往没有办法把听众吸引到自己身边。
一直觉得一个人想要变强大,绝不是努力做一个完美的人,而是首先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并通过努力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进而提升自己的自信。
但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很多人却被木桶定律严重洗脑了,就像前面提到的女孩L。那么什么是木桶定律?百度百科如是说:
木桶定律是指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因此,整个社会与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并尽早补足它。
这个理论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实际上却犯了一个逻辑上的根本错误。因为人不是木桶,而由人群组成的组织也不是木桶。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也不可能是发展无比均衡的,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它天然的缺陷。但不完美不代表就不能做成事情,更不代表就不能做好事情。木桶要每块板都完整,都高度平均,才能装满最多的水,但如果一个人这么要求自己,凡事都面面俱到,就只能成为一个没有特色且平庸的人。而如果一个组织把资源集中在最弱的部门上,这个组织也必定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组织,更不可能发挥出它的优势。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领域的侧重点都是不同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些全知全能的人才根本不存在。比如有人擅长文史类,有人擅长理工类,有人擅长艺术类,有人擅长推理,有人擅长计算,有人擅长记忆。如果把时间花在补足最短的那块板,就是逼着所有人都花时间去提高自己最弱的部分上,而不是让长处发挥到极致。但这么做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其实这么做根本是没意义的。因为人生当中真正能决定你成功的恰恰不是短板,而是你的长板。
就像马云,他高考数学是零分,这应当算是他最短的板了。如果他上学期间把所有精力全用在补数学上,很可能高考三年连大专也不能考上。而如果他工作以后也照着这个思路去做,把所有时间用来补习数学知识,或许他的数学成绩会从零分提高到三十分,但那样就不会有淘宝和阿里巴巴了。同样数学成绩很差的新东方校长俞敏洪,他自称中学期间,数学从来没有及格过。显然,数学应当是他所有科目中最短的那块板了。只是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甚至和马云一样把自己的劣势当成笑谈,他并没有因为数学不好而感到自卑,而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自己最感兴趣也最擅长的事情上,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新东方。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总觉得别人各方面都比自己强,而自己总是不如别人。实际上,这只是你的主观认知,事实是那个别人并非事事处处都很完美,而是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长项,同时很好地展现出来,让其他人看到了,所以那个别人在自己的优势方面就明显强过其他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一无是处。
你和别人的区别,并不是别人处处都比你强,而你处处都落下风。事实上真正的差别是,别人并没有被木桶理论洗脑,错误地去盯住自己最短的那块板,更没有因为想要改变那个最薄弱部分而自卑,就像女孩L。
相反优秀的人很早就看到了自己的长项,同时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发展自己的优势上。就像马云和俞敏洪。而如果你是木桶理论的忠实信奉者,一直认为只有全面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那么你就会一直盯着自己的不足,甚至试图把它变成自己的长项。只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你全用在了补不足上,就没有多余的能量用来深挖优势。所以,你越是极力想成为一个完美的、没有缺点的人,越不可能成功,反而会让自己活得很累却最终一事无成。
就像有些人用一生的时间来打一口井,那口井一定会挖得非常深。而你想着打十口井,甚至几十口井,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口井也打不好。
所以,当我们明白了木桶理论的局限性,就可以坦然地放下自己最不擅长的部分,而不必感到自卑和难堪。就像武志红老师课程中提到的贵州小男孩,就像马云和俞敏洪,不介意自己有短板,更不介意让别人知道。如此一来,强大的自信和气场就会让大家忽略你的不足,同时还让你显得极其真实而可爱。
之后她离开了销售岗位,去做了更适合自己的财务工作。因为不需要再和人比较自己不擅长的销售技巧,现在的工作让她找到了自信,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踏实。
提到L的故事,让我不禁又想起武志红老师讲过的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武老师曾经参加过一个活动,请了好多小孩表演。其中一個藏族小女孩歌唱得非常好,大家给予了热情的掌声。之后上来一个小男孩,贵州的,八九岁的样子。他也唱了一首歌,因为五音不全,唱了没几句,底下好多人就都笑了。但小男孩丝毫不受影响,依然照着自己的调子完整地唱完,到最后全场都安静了,掌声雷动,而小男孩神态如常,气定神闲地走下台。很显然,这个小男孩是一个气场相当强大的人,甚至他的气场已经震慑了所有的人。
一个气场强大的人,是有定力的。他们不会轻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也许这个人讲话的声音不高,还有严重的口音,也不会说起话来就滔滔不绝,也许他五音不全,歌唱得走调,但他照样能吸引到听众,这就是气场的力量。
好多推销员口才都很好,可是能够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完整讲完的人并不多。更多时候,他们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很多人气场不够强大,往往没有办法把听众吸引到自己身边。
一直觉得一个人想要变强大,绝不是努力做一个完美的人,而是首先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并通过努力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进而提升自己的自信。
但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很多人却被木桶定律严重洗脑了,就像前面提到的女孩L。那么什么是木桶定律?百度百科如是说:
木桶定律是指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因此,整个社会与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并尽早补足它。
这个理论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实际上却犯了一个逻辑上的根本错误。因为人不是木桶,而由人群组成的组织也不是木桶。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也不可能是发展无比均衡的,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它天然的缺陷。但不完美不代表就不能做成事情,更不代表就不能做好事情。木桶要每块板都完整,都高度平均,才能装满最多的水,但如果一个人这么要求自己,凡事都面面俱到,就只能成为一个没有特色且平庸的人。而如果一个组织把资源集中在最弱的部门上,这个组织也必定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组织,更不可能发挥出它的优势。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领域的侧重点都是不同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些全知全能的人才根本不存在。比如有人擅长文史类,有人擅长理工类,有人擅长艺术类,有人擅长推理,有人擅长计算,有人擅长记忆。如果把时间花在补足最短的那块板,就是逼着所有人都花时间去提高自己最弱的部分上,而不是让长处发挥到极致。但这么做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其实这么做根本是没意义的。因为人生当中真正能决定你成功的恰恰不是短板,而是你的长板。
就像马云,他高考数学是零分,这应当算是他最短的板了。如果他上学期间把所有精力全用在补数学上,很可能高考三年连大专也不能考上。而如果他工作以后也照着这个思路去做,把所有时间用来补习数学知识,或许他的数学成绩会从零分提高到三十分,但那样就不会有淘宝和阿里巴巴了。同样数学成绩很差的新东方校长俞敏洪,他自称中学期间,数学从来没有及格过。显然,数学应当是他所有科目中最短的那块板了。只是他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甚至和马云一样把自己的劣势当成笑谈,他并没有因为数学不好而感到自卑,而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自己最感兴趣也最擅长的事情上,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新东方。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总觉得别人各方面都比自己强,而自己总是不如别人。实际上,这只是你的主观认知,事实是那个别人并非事事处处都很完美,而是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长项,同时很好地展现出来,让其他人看到了,所以那个别人在自己的优势方面就明显强过其他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一无是处。
你和别人的区别,并不是别人处处都比你强,而你处处都落下风。事实上真正的差别是,别人并没有被木桶理论洗脑,错误地去盯住自己最短的那块板,更没有因为想要改变那个最薄弱部分而自卑,就像女孩L。
相反优秀的人很早就看到了自己的长项,同时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发展自己的优势上。就像马云和俞敏洪。而如果你是木桶理论的忠实信奉者,一直认为只有全面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那么你就会一直盯着自己的不足,甚至试图把它变成自己的长项。只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你全用在了补不足上,就没有多余的能量用来深挖优势。所以,你越是极力想成为一个完美的、没有缺点的人,越不可能成功,反而会让自己活得很累却最终一事无成。
就像有些人用一生的时间来打一口井,那口井一定会挖得非常深。而你想着打十口井,甚至几十口井,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口井也打不好。
所以,当我们明白了木桶理论的局限性,就可以坦然地放下自己最不擅长的部分,而不必感到自卑和难堪。就像武志红老师课程中提到的贵州小男孩,就像马云和俞敏洪,不介意自己有短板,更不介意让别人知道。如此一来,强大的自信和气场就会让大家忽略你的不足,同时还让你显得极其真实而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