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如何有尊严地老去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61005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龄化困境


  2001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这一比例将在未来几年内上升到14%。
  65岁以上人口比重从7%增长到14%,法国用了115年,英国用了47年,日本用了24年,有些机构推测中国可能需要26年。我算了一下,2019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1.9%,2018年65岁以上人口的增长率是0.8%,2017年是0.5%,2016年是0.4%,按照这个速度,我们可能只需要21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在2022年左右就达到14%,在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上超过日本。
  所以,我们面临着艰巨的养老难题。因为中国为应对老龄化社会做准备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和西方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相比,我们的老龄化进程太快了。
  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政府做出了一系列安排,但现在看来,这些安排可能还是赶不上老龄化的速度。按照规划,我国城市90%的老人在家里由子女养老,6%的老年人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社区养老关怀,4%的老年人住在养老机构,农村老人则几乎全部在家里养老。



  先说家庭养老的问题。目前,在大中城市,70%的老年人家庭是空巢家庭;而在农村,留守老人有1600万。全国共有4000多万失能老人。失能有程度差异,有的是轻度失能,比如耳聋,有的是完全失能,躺在床上。据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专家估计,全国完全失能的老年人有四五百万。对这些家庭来说,只能期待社会化养老的支持,全靠家庭养老十分困难。
  机构养老的问题是什么?大多数养老机构不接受失能老人,或者没有接受失能老人的条件。全国养老网的数据显示,能够接受失能老人并提供长期照料的床位只有80多万张。
  更主要的一个问题是,要把养老机构变成医保定点单位。我们的研究发现,只有不到5%的养老机构属于医保定点单位。假如医保不能报销养老机构的费用,会阻止很多中国老年人转到养老院去。
  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普遍建立了敬老院,服务对象是无子女的老年人和残疾的老年人,给一张床、供三顿饭,并不算是精心照料。城市社会福利院创建之初针对的也是“三无”老人,虽然后来不断出台新政策,但养老院的功能更新很慢。面对迅速老龄化的现状,养老机构的护理功能严重不足。

安宁疗护事业亟待普及


  老年人总是逃离不了死亡这个话题。
  《经济学人》杂志对全球人类死亡质量进行了调查。2015年的调查共有80个国家参与,中国的排名是第71位。这类排名可能有些不公平,因为每个国家的人口、面积、历史以及风俗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从排名中确实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们缺少大量的安宁疗护机构。所谓安宁疗护,也称为临终关怀或者姑息治疗。安宁疗护最主要的3个功能是缓解躯体疼痛、减少精神困扰、疏导心理情绪。
  我国的安宁疗护刚刚起步。根据官方透露的数据,2018年全国接受安宁疗护的患者共有28.3万人。要知道,我国每年有200多万癌症患者去世,再加上全国每年因慢性病去世的900多万人,这28.3万真的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目前,全国的安宁疗护机构仅有276家。
  为了论证安宁疗护的必要性,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联合进行了有关临终期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因为全国近年来每年新发癌症病例350多万,每年癌症死亡病例200多萬,在所有病人中,癌症患者是最需要安宁疗护的。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号召学校的医学生在暑假时回到自己家乡,每个人寻访5至10位已故患者的亲属,这些亲属家里至少有一个病人在过去两年中死于癌症。
  在我们的研究中,寻访到的癌症患者共有776人,以男性居多,平均年龄为64岁,这意味着大多数患者是中老年人。我们的样本与国家癌症调查的样本不太一样,因为其中76%的癌症患者是农村居民。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
  第一,大多数的农村癌症患者最后是在家里去世的,城里的患者则多数死在医院里。我们发现,农村癌症患者的两年存活率仅仅在15%上下,这意味着他们确诊癌症的时间太晚了。
  第二,越是偏远地区,越是西部地区,病人的医疗费用反而越高。我曾经在课堂上问学生,为什么偏远地区的人们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反而承担了更高的医疗费用?有一个同学这样回答:“老师,很简单,我们家就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千里迢迢到北京或上海去请大夫做手术。”根据我们的调查,在病人最后3个月的医药费用支出上,假如一个人在医院去世,最高要花费10万元左右,假如在家里去世,最低的也要花费3万元左右。
  其中涉及一个“灾难性医疗支出”的问题。所谓灾难性医疗支出,有3个判别标准,即由于患有重病,落在贫困线之下、借钱支付医药费、短期内很难偿还。在我们的调查中,灾难性支出的比例超过94%。花费最多的是一位农村的中学校长,生病3年,他到处看病,一共花了55万元,有一次到大城市找专家看病,几天就花了6万元。
  第三,近70%的癌症末期患者无法平静地与医生讨论自己的病情,也无法和亲人讨论自己的身后事。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疼痛。调查发现,感到相当疼痛和非常疼痛的病人占62%。死于家中的农村患者中,有近1/3的人经历了无法忍受的疼痛。
  因此,普及安宁疗护事业,正是希望在减少患者身体病痛的同时,疏导他们的内心,最终帮助患者从容、有尊严地迈向死亡。

要充分尊重个体的自主权和决定权


  我们有必要借鉴一下国际经验。
  世界上最早的安宁疗护运动起源于英国,随后很多国家开始效仿。目前全球总共有1.6万家安宁疗护机构,每年有2000多万人需要接受安宁疗护。
  我查了一下死亡质量排名第一的英国的情况。2016年,英国有60万人死亡,其中,20万人得到了安宁疗护(近14万人是在家庭和社区诊所中获得安宁疗护的)。他们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因为英国有大量的退休护士和志愿者队伍,会打针的护理志愿者共有12万人,这是英国能够实现安宁疗护社会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中国这几年也积极探索了一些安宁疗护模式。比如,首都医科大学的李义庭教授倡导在每一座城市建立一个安宁疗护指导中心,然后在每一个社区建立安宁疗护分中心,并在家庭建立病房。还比如,医生施榕看到中国很多农村现在只剩下老人,建议对农村的乡村医生进行集体培训,让他们掌握安宁疗护的基本技能。因为在农村,临终期的老人需要在家里得到照护。
  我们以前只讲优生,而往往忽略了优逝。所谓优逝,就是安详地面对死亡。我认为,在现代社会,优逝还应该有新的含义。第一,我觉得最基本的一点,就是采用现代的医学技术减少病人的疼痛。第二,借助心理学,帮助患者稳定情绪。第三,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尊重患者个体的自主权和决定权。
  我有一个朋友,几年前他告诉我最后送走自己父亲的一段经历。他是一位教授,他的父亲也是教授。他的父亲生前说临终不插管,但是父亲昏迷的时候,两个儿子犹豫再三,还是和医生说插管吧。因为插着很多管子,老教授醒来后再也没有和家人说一句话,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件事情成为我朋友很大的遗憾,因为他没有听到父亲走之前想说的话。
  我的另一个在云南的朋友,前段时间告诉我,她的父亲得了癌症,已经是晚期,于是回到家乡医院进行保守治疗。她父亲拒绝了不必要的治疗,说不要再花钱了,最主要的是保持充分的清醒来安排身后事,包括葬礼怎么办、请哪些朋友到场等等,这些细节全都安排好了。去世的那天凌晨4点,他在医院对家人说,我要走了,把我抬回家,给我穿上准备好的衣服,把我放在自己的床上。6点17分,老人有尊严地离去了。
  对前者来说,我觉得那是一种无奈的死亡,而后者则是相对有尊严的死亡。所以,我的观点是,抵制“野蛮的死亡”,维护每个个体生命末期的尊严。
  (大浪淘沙摘自《解放日报》2020年1月10日,王 青图)
其他文献
潘妮是一只猫。  我见到潘妮时,它正处于风韵犹存的徐娘年代。那时它身材匀称、肥瘦适中,一身红铜色的皮毛,带有些许虎斑。在我刚进大门时,它高冷地瞥了我一眼——它蹲坐在楼梯上,地理位置高于我,社会地位似乎也高于漂泊他乡的我。西方人觉得,女人若长一张似猫的脸,一定是一个漂亮女人,因而我想,潘妮若是一个女人,肯定是绝代佳人。  潘妮的全名是Penelope(潘尼洛普),好名字,源自《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王
期刊
图画与音乐有相通之处,因此,画家多有热衷于音乐的。首先应当提一下安格尔画的那几幅音乐家素描。帕格尼尼那一幅是最常见的。安格尔还画过柏辽兹。  安格尔在美术方面是一个古典主义者,所画的却是浪漫派乐人。他很喜欢音乐,而且内行,从14岁起在乐队中做过两年第二小提琴手,最喜歡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他将莫扎特比作音乐家中的拉斐尔。两个人在他心目中都是神圣的。  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亚,最欣赏的也是古
期刊
2019年12月26日,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以中文形式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篇中国医生的文章——《给父亲的一封信》,这篇文章获得了《柳叶刀》于2019年设立的“威克利-伍连德奖”。这封信讲述了两代中国医生的行医故事。1  1975年出生的谭文斐是辽宁省大连人。如今定居沈阳的他,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副主任,而给父亲写信的时候,正是他从事麻醉工作的第20年。  谭文斐的父亲生前是一名外科医生
期刊
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很多医院里都能看到这样的警告:不要对医务人员使用暴力,这是一种犯罪!  我在得克萨斯州西南医学中心牙科实习期间,就遇到了美国“医闹”。  一个炎热的午后,一名患者来医院进行初诊。他办好登记,接诊的医生开始例行问询,包括病史和过敏史等,还包括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问题——体重。  在得州,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民俗,造就了数量庞大的超重人群。医院的牙椅都有最大载重,超重患者有压断牙椅
期刊
有一句话是“注意脚下”。  这句话源自古时候那些以旅人为顾客的商家。这些商家会通过观察旅人的鞋子,由鞋子上的脏污、受损程度来判断对方是不是因为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或对方在旅途中遭遇了什么。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鞋子,判断他身上盘缠的多少、想要什么东西,这是商人独有的智慧。  前几天,和经营美甲沙龙的朋友见面,朋友也说到自己会第一时间观察客人拿的东西以及身上的服装。这里面没有什么坏心思,也不是要给客人
期刊
有一种父亲,是赵佶式父亲,关键时刻让儿子顶包。  赵佶就是宋徽宗,一个不适合当皇帝的艺术家与鉴赏家。金兵第一次大军南下,他想逃到南方去,但京城怎么办?于是他把皇位让给太子赵桓。太子也不是傻子啊,不从,哭昏过去。就在他昏倒时,黄袍加身了,老爹跑路了。  等到金兵退去,已经成为皇帝的赵桓把太上皇从南方接回来。这个太上皇够无耻的,感觉危险过去了,又想当皇帝了,于是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在某次规格极高的宫廷
期刊
书怎么读?有两个说法值得推荐。一是清末文人孙宝瑄说的,他在《忘山庐日记》中说: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  林語堂说的更有趣:只读极上流的,以及极下流的书。中流的书不读,因为那些书没有自家面目,人云亦云。  最上流的书必须读,这不用说,谁都会这么认为。可为什么要读极下流的书呢?极下流的书里,泥沙混杂,你可以沙里淘金——因为社会偏见,很多
期刊
期刊
场景:丈夫、妻子和一群人。  丈夫颇有些立场,喜欢出风头。妻子不说话,但会用一些无情的短句来拆她那亲爱的丈夫的台。一直以来,她都是这样凸显她的高人一等。丈夫都忍住了,但会觉得屈辱、痛苦,于是开始恨妻子。  譬如,妻子笑着说:“老伴儿,不要让自己看起来比你实际上还笨,好吗?”  人群起了一阵骚动,传出尴尬的笑声。他脸涨得通红,走过去吻她的手,笑道:“您说得对,亲爱的。”  面子是保住了,但恨意更濃了
期刊
李渔的人生有一大恨。  当年他住在西湖湖畔时,很有些想法:买一只画舫,旁的不求标新立异,只需在窗子上做做文章。在《闲情偶寄》里,李渔把他的设想写得清清楚楚:画舫四面包裹严实了,只在左右两侧留下虚位,“为‘便面’之形”。“便面”这个词听起来有些费解,说白了就是“扇面”。  于是舟行湖上:  “则两岸之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之樵人牧竖、醉翁游女,连人带马,尽入便面之中,作我天然图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