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中宁县将按照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县委“1236”工作计划,坚持“一轴两翼”产业发展定位,大力弘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宁夏精神,统筹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加快开放富裕和谐美丽中宁建设。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力促天元锰业2×350MW自备电厂、100万吨高硅硅锰一期、黄河二桥、沿黄生态连城、宁夏中部干旱带特困地区西线供水工程(中宁片区)等25个项目早日动工建设,确保隆基硅1000MW单晶硅棒、棚户区改造二期、黄河沿线水系连通、第三污水处理厂等50个项目建成运行。积极破解土地、资金、供电等瓶颈制约,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自治区产业基金投向,全面推行PPP新型投融资模式,吸引和融合更多的社会资本。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业态培育,实行以商招商、全员招商、定向招商,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及时捕捉招商信息,加强与锦江、广药、正大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沟通联系,争取“王老吉+枸杞”、石墨烯、锂离子电池等项目尽快签约落地。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引导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电解铝、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谋划实施天元锰业五期30万吨电解金属锰、10万吨锰酸锂、1亿只锂电池项目,进一步壮大金属锰产业。加快佳盛远达110万吨铝镁合金、锦宁铝镁120万吨铝镁合金二期、锦宁巨科80万吨铝板带箔二期项目进程,延伸铝型材深加工产业链。开工建设光伏产业园二期、晶隆石英坩埚扩建等项目,积极推进兴尔泰120万吨硝基复合肥循环经济项目,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产业。
加强品质品牌保护,力促产业提质增效。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修订“中宁枸杞”标准。健全质量溯源体系,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电子档案,实行产品质量全程追溯。大力开展品牌保护及市场整治专项行动,强化“中宁枸杞”证明商标、包装物使用监管,严格审批核准,确保中宁枸杞正本清源。加快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中宁枸杞”国外商标注册进程,推进有机枸杞认证试点,助推中宁枸杞走向国际市场。推动枸杞产业提质增效,增强市场品牌影响力,拉动全产业链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借力优农协会枸杞产业分会、中药协会枸杞专业委员会,深化与中科院、宁夏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筹建中宁枸杞院士工作站。支持宁夏红、杞泰、早康等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开发养生保健型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依托中宁枸杞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拓展融资渠道,助推枸杞企业上市。推广“电商+实体店体验消费”模式,加快实施“百城千店”计划,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孵化中心、枸杞电子交易中心等平台作用,引导企业进一步拓展营销网络。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强化龙头示范带动。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一特三高”发展理念,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主导,强化技术创新示范作用,繁荣农村特色经济。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契机,实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完善输配水渠系、量水设施,打造高标准农田5万亩。开展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试点工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稳步提高绿色防控覆盖率,建立高标准融合示范基地10个。以新水农产品加工园区、枸杞加工城为重点,积极引进枸杞、硒砂瓜、红枣、苹果、清真牛羊肉等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推进英联集团70万吨饲料、禾润公司枸杞系列深加工、正大集团桃产业基地等项目,新培育家庭农场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增强商贸服务活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接区内外优势产业资源,整合运输、仓储、信息等要素,实施金银岛大宗商品交割库二期、宇通冷链物流等项目,促进陆路口岸与天津港、银川综合保税区跨区域合作,构建快速畅通的物流体系。配合做好城际铁路中宁段、乌玛高速过境段等通道建设,推进公铁联运,打造宁夏中南部现代物流仓储服务基地。健全菜篮子超市、农村市场等商贸体系,扩大石空机电市场、滚泉坡服务区、大战场畜禽活体交易规模。加快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拓宽电商发展渠道,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组团参加国内外商品博览会、展销会、订货会,不断扩大市场销售份额,带动更多的优质产品汇集中宁、扩散周边。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环境。深度融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引导支持国盛生态旅游园、小盐池滩枸杞观光园等争创星级旅游景点,启动建设黄羊民俗文化村。围绕黄河沿线和枸杞主产区,发展枸杞采摘观光游,培育特色农家乐、渔家乐,加快推进星级宾馆建设,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中卫大景区观光旅游接待服务基地和枸杞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扎实开展“蓝天碧水、绿色城乡”专项行动,综合整治重点区域、主要地段、国省干道沿线,建立农村卫生保洁长效化管理机制,美化净化城乡环境。实施中瀛御景等17个重点城镇建设项目,推进宁安、新堡、石空三大片区棚户区改造,建设宁安西街延伸段、宁丰路等市政道路,启动实施鸣雁路、平安东街延伸段等街道改造工程,完成4.5公里老旧供热管网、8个老旧小区和1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快恩和、白马等特色小城镇建设,改造农村危房1300户,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15个,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竭力推进民生工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认真办好县城双回路供电、公共区域免费wifi、南河子治理、中宁六小迁建、改善老城区饮用水水质、阳光沐浴工程、建立老年人、妇女儿童关爱中心等15件民生计划。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生态绿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力度。强化黄河生态治理,打造沿黄景观廊道。切实抓好大气、土壤、水资源污染预防和治理,做好污染源普查、环境现状调查和风险评估,严厉打击惩处环境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
加快完善教育文化医疗保障体系,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推进学校标准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统筹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和校级差距。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杞乡黄河体育中心面向社会开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物陳列馆免费开放,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探索构建居家养老、社区托管、社会服务等新型社会养老服务格局。加强食药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饮食医药安全。坚持维权和维稳相统一,完善危机干预预警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切实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增强社会安全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维护宗教和顺、民族和谐。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遏制重大事故发生。
(作者系中宁县县长)
责任编辑:艾 宁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力促天元锰业2×350MW自备电厂、100万吨高硅硅锰一期、黄河二桥、沿黄生态连城、宁夏中部干旱带特困地区西线供水工程(中宁片区)等25个项目早日动工建设,确保隆基硅1000MW单晶硅棒、棚户区改造二期、黄河沿线水系连通、第三污水处理厂等50个项目建成运行。积极破解土地、资金、供电等瓶颈制约,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自治区产业基金投向,全面推行PPP新型投融资模式,吸引和融合更多的社会资本。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业态培育,实行以商招商、全员招商、定向招商,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及时捕捉招商信息,加强与锦江、广药、正大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沟通联系,争取“王老吉+枸杞”、石墨烯、锂离子电池等项目尽快签约落地。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引导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电解铝、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谋划实施天元锰业五期30万吨电解金属锰、10万吨锰酸锂、1亿只锂电池项目,进一步壮大金属锰产业。加快佳盛远达110万吨铝镁合金、锦宁铝镁120万吨铝镁合金二期、锦宁巨科80万吨铝板带箔二期项目进程,延伸铝型材深加工产业链。开工建设光伏产业园二期、晶隆石英坩埚扩建等项目,积极推进兴尔泰120万吨硝基复合肥循环经济项目,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产业。
加强品质品牌保护,力促产业提质增效。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修订“中宁枸杞”标准。健全质量溯源体系,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电子档案,实行产品质量全程追溯。大力开展品牌保护及市场整治专项行动,强化“中宁枸杞”证明商标、包装物使用监管,严格审批核准,确保中宁枸杞正本清源。加快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中宁枸杞”国外商标注册进程,推进有机枸杞认证试点,助推中宁枸杞走向国际市场。推动枸杞产业提质增效,增强市场品牌影响力,拉动全产业链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借力优农协会枸杞产业分会、中药协会枸杞专业委员会,深化与中科院、宁夏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筹建中宁枸杞院士工作站。支持宁夏红、杞泰、早康等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开发养生保健型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依托中宁枸杞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拓展融资渠道,助推枸杞企业上市。推广“电商+实体店体验消费”模式,加快实施“百城千店”计划,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孵化中心、枸杞电子交易中心等平台作用,引导企业进一步拓展营销网络。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强化龙头示范带动。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一特三高”发展理念,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主导,强化技术创新示范作用,繁荣农村特色经济。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契机,实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完善输配水渠系、量水设施,打造高标准农田5万亩。开展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试点工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稳步提高绿色防控覆盖率,建立高标准融合示范基地10个。以新水农产品加工园区、枸杞加工城为重点,积极引进枸杞、硒砂瓜、红枣、苹果、清真牛羊肉等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推进英联集团70万吨饲料、禾润公司枸杞系列深加工、正大集团桃产业基地等项目,新培育家庭农场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增强商贸服务活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接区内外优势产业资源,整合运输、仓储、信息等要素,实施金银岛大宗商品交割库二期、宇通冷链物流等项目,促进陆路口岸与天津港、银川综合保税区跨区域合作,构建快速畅通的物流体系。配合做好城际铁路中宁段、乌玛高速过境段等通道建设,推进公铁联运,打造宁夏中南部现代物流仓储服务基地。健全菜篮子超市、农村市场等商贸体系,扩大石空机电市场、滚泉坡服务区、大战场畜禽活体交易规模。加快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拓宽电商发展渠道,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组团参加国内外商品博览会、展销会、订货会,不断扩大市场销售份额,带动更多的优质产品汇集中宁、扩散周边。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环境。深度融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引导支持国盛生态旅游园、小盐池滩枸杞观光园等争创星级旅游景点,启动建设黄羊民俗文化村。围绕黄河沿线和枸杞主产区,发展枸杞采摘观光游,培育特色农家乐、渔家乐,加快推进星级宾馆建设,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中卫大景区观光旅游接待服务基地和枸杞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扎实开展“蓝天碧水、绿色城乡”专项行动,综合整治重点区域、主要地段、国省干道沿线,建立农村卫生保洁长效化管理机制,美化净化城乡环境。实施中瀛御景等17个重点城镇建设项目,推进宁安、新堡、石空三大片区棚户区改造,建设宁安西街延伸段、宁丰路等市政道路,启动实施鸣雁路、平安东街延伸段等街道改造工程,完成4.5公里老旧供热管网、8个老旧小区和1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快恩和、白马等特色小城镇建设,改造农村危房1300户,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15个,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竭力推进民生工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认真办好县城双回路供电、公共区域免费wifi、南河子治理、中宁六小迁建、改善老城区饮用水水质、阳光沐浴工程、建立老年人、妇女儿童关爱中心等15件民生计划。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生态绿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力度。强化黄河生态治理,打造沿黄景观廊道。切实抓好大气、土壤、水资源污染预防和治理,做好污染源普查、环境现状调查和风险评估,严厉打击惩处环境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
加快完善教育文化医疗保障体系,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推进学校标准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统筹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和校级差距。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杞乡黄河体育中心面向社会开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物陳列馆免费开放,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探索构建居家养老、社区托管、社会服务等新型社会养老服务格局。加强食药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饮食医药安全。坚持维权和维稳相统一,完善危机干预预警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切实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增强社会安全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维护宗教和顺、民族和谐。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遏制重大事故发生。
(作者系中宁县县长)
责任编辑:艾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