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描是造型艺术家的必修课,也是油画艺术的基本课题。就传统素描而言(现代素描另论),它主要解决形体和空间两大基本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正是全国各大美术院校的基本教学目的,不过,如何有效、快速切入本质,不走弯路地将教学带入对素描本质的思考,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素描的理念性问题,才是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素描教学;素描训练;比较
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使得我们的观察力得以深深地抓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美,包括那些被人所忽视的。素描绘画技能的提高最终是审美能力的提高,是思想力的提高。反过来说就是:没有审美力的提高,就没有观察力的提高,也就没有绘画能力的提高。
素描学习的核心是“形”,我们不仅要注重对象的外轮廓,同时还要注重内轮廓,外形呈现的轮廓是物体面的集合或是形体转折的边缘,而内轮廓则是形体的转折和连贯。虽然外轮廓在写生训练中是我们首先关注的,它表现得更直接、更鲜明。但内轮廓在造型的意义中是同等重要。这不仅是对象的三度空间表现的需要:同时由于形体起伏和连贯,也是我们在追求结构内在表达的出发点,有这种认识才能呈现真正意义的“从形体出发”去画素描。我认为在素描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善始善终
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末节而看不到整体的情节气势。而作画时对物象的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一长就有种画烦了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做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
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想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
2、在素描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这里所讲的表现是说:在素描训练时,应要求学生用对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发现来不断地激起表现的愿望,激起类似创作的激情。
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力求形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3、在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处理能力
一切自然的东西不经过艺术的加工和处理,不能成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每一张学生的素描作业,都反映着学生的审美情趣。素描能力的提高,除了靠技巧的熟练外,还要靠艺术的思维,关键是用脑分析。素描训练的目的,不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画家,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整体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造型能力。
以一当十,以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容,这是艺术表现的一个原则。例如,光线照射在形体上,出现了明暗调子千差万别的深浅变化。我们没必要把任何细微的差别都表现出来,只求整体的,或是大体的明暗对比关系的相对正确,使素描形象更加鲜明和生动。
4、在素描教学中,本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素描训练
在素描训练中不仅要有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有分段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样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事物。
学生作品的质量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从而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
另外,要提高教学质量,得依靠教师的力量把全班同学组织起来,根据技能水平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一小组都由画风相近,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几人组成,设一个组长督促本组成员的学习。并把画风差别较大的两组编为一个大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具体的学习中,本组成员在好层次学生的带动下,相互学习(不论好的还是差的都有自己的优点),要求互相指出对方的优缺点,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至始至终贯彻到底。一次作业的完成,不意味着结束,只是学习和交流的开始,进行组员间的相互评价,指出优劣,并把画前的感受、画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及完成后的想法和存在的缺陷写成心得体会,字数不限,说明问题即可,但也不能敷衍了事。大组之间也要交换经验、感受,这种做法应该时时存在。最后由教师进行课毕点评总结。当然教师的启发指导也贯穿始终。下一幅作业也当如此,完成后,再回头看前一幅作品,进行比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应用于下一幅作品中,反复循环进行对比、吸收。长此以往,将有不小的收获。
我们必须保持一颗敏感而尖锐的心,不停地思考一些关于素描的新课题,突破自己,用探索的眼睛去发现美,使素描多样化,如色彩一般不再单调、枯燥。在高职院校里,我们更多的是提高我们自身的艺术素质与造型能力,加强艺术的表现力,让素描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我们对素描不再厌烦。
总之,素描教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它要求我们通过技法和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解决学生在素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点。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地探求更好的教学方法,把更多的学生领入艺术的殿堂。
关键词:素描教学;素描训练;比较
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使得我们的观察力得以深深地抓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美,包括那些被人所忽视的。素描绘画技能的提高最终是审美能力的提高,是思想力的提高。反过来说就是:没有审美力的提高,就没有观察力的提高,也就没有绘画能力的提高。
素描学习的核心是“形”,我们不仅要注重对象的外轮廓,同时还要注重内轮廓,外形呈现的轮廓是物体面的集合或是形体转折的边缘,而内轮廓则是形体的转折和连贯。虽然外轮廓在写生训练中是我们首先关注的,它表现得更直接、更鲜明。但内轮廓在造型的意义中是同等重要。这不仅是对象的三度空间表现的需要:同时由于形体起伏和连贯,也是我们在追求结构内在表达的出发点,有这种认识才能呈现真正意义的“从形体出发”去画素描。我认为在素描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善始善终
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末节而看不到整体的情节气势。而作画时对物象的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一长就有种画烦了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做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
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想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
2、在素描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这里所讲的表现是说:在素描训练时,应要求学生用对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发现来不断地激起表现的愿望,激起类似创作的激情。
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力求形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3、在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处理能力
一切自然的东西不经过艺术的加工和处理,不能成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每一张学生的素描作业,都反映着学生的审美情趣。素描能力的提高,除了靠技巧的熟练外,还要靠艺术的思维,关键是用脑分析。素描训练的目的,不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画家,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整体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造型能力。
以一当十,以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容,这是艺术表现的一个原则。例如,光线照射在形体上,出现了明暗调子千差万别的深浅变化。我们没必要把任何细微的差别都表现出来,只求整体的,或是大体的明暗对比关系的相对正确,使素描形象更加鲜明和生动。
4、在素描教学中,本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素描训练
在素描训练中不仅要有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有分段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样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事物。
学生作品的质量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从而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
另外,要提高教学质量,得依靠教师的力量把全班同学组织起来,根据技能水平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一小组都由画风相近,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几人组成,设一个组长督促本组成员的学习。并把画风差别较大的两组编为一个大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具体的学习中,本组成员在好层次学生的带动下,相互学习(不论好的还是差的都有自己的优点),要求互相指出对方的优缺点,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至始至终贯彻到底。一次作业的完成,不意味着结束,只是学习和交流的开始,进行组员间的相互评价,指出优劣,并把画前的感受、画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及完成后的想法和存在的缺陷写成心得体会,字数不限,说明问题即可,但也不能敷衍了事。大组之间也要交换经验、感受,这种做法应该时时存在。最后由教师进行课毕点评总结。当然教师的启发指导也贯穿始终。下一幅作业也当如此,完成后,再回头看前一幅作品,进行比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应用于下一幅作品中,反复循环进行对比、吸收。长此以往,将有不小的收获。
我们必须保持一颗敏感而尖锐的心,不停地思考一些关于素描的新课题,突破自己,用探索的眼睛去发现美,使素描多样化,如色彩一般不再单调、枯燥。在高职院校里,我们更多的是提高我们自身的艺术素质与造型能力,加强艺术的表现力,让素描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我们对素描不再厌烦。
总之,素描教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它要求我们通过技法和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解决学生在素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点。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地探求更好的教学方法,把更多的学生领入艺术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