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要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做起。然而,审视今天的学校德育尤其是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我们就会发现一些“人为造成”的问题和不足,致使学校养成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和目标。
一、现状分析
1.学校常规教育方面。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指导训练往往是堵的多、疏导的少,说教批评多、引导践行少,教育形式较为单一、枯燥,对学生支配行为能力差异和心理素质差异,缺少全面分析和疏导。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只会说、不会做,实践能力较差,受挫能力差。
2.教师教育观念方面。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教师中或多或少存在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忽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重视部分学生的发展,忽视对后进生关爱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当前深化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3.家庭教育方面。当今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使得部分家庭教育“溺爱有加、关爱不足”、“重智轻德”,导致孩子唯我独尊,脆弱娇气,缺乏为他人、为父母着想的意识和受挫能力、动手能力等。
4.社会环境方面。当今社会,影视文化和网络等传媒快速发展,各种信息不断冲击着学生。这些信息中,既有健康向上的,也有低级趣味的。久而久之,学生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主要对策
1.明确要求,坚持引导激励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加强引导激励。首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各年级段养成教育目标要求,使养成教育首先做到“有规可依”。其次,通过开展评比校园文明之星、读书之星、劳动之星等,树立学习榜样,激励学生比进步比学习,增强上进心,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之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展现学生个性特长。
2.精心设计,细化德育内容。近年来,我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以及《守则》、《规范》和德育目标,从文明礼仪、学习纪律、安全卫生、劳动生活等“一日行为规范”训练入手,分年级、分学期设计了具体的养成教育内容,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措施,周而复始、螺旋上升式的进行教育,从而使养成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3.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学校要充分发挥德育主阵地作用,比如开展“讲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主题教育活动和特色活动,运用“诚信讨论”、“道德实践‘五个一’活动”、“手拉手活动”等方式方法,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或者创设道德践行和情感交流的平台,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4.家校携手,形成育人合力。首先,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制订家庭教育常规、举办家长会和家長开放日、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形式,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同时让教师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其次,要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和各部门的支持,整治、净化周围社会环境,谋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步进行,形成合力,发挥德育整体教育功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5.与时俱进,增强德育工作时代感。目前,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吃苦精神、合作精神、诚信教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较为薄弱的环节。为此,我们要针对现状,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有重点地分年级确立教育重点,加大教育力度,同时结合新增内容要开设一些特色活动课程。另外,心理健康问题在小学高年级呈现出趋升态势。为此,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为更好地建设青少年的精神家园不断努力。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班人。高度重视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品德修养是我们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对于个体的终身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国家的日益强盛担当和负责。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实验小学
编辑 聂蕾
一、现状分析
1.学校常规教育方面。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指导训练往往是堵的多、疏导的少,说教批评多、引导践行少,教育形式较为单一、枯燥,对学生支配行为能力差异和心理素质差异,缺少全面分析和疏导。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只会说、不会做,实践能力较差,受挫能力差。
2.教师教育观念方面。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教师中或多或少存在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忽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重视部分学生的发展,忽视对后进生关爱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当前深化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3.家庭教育方面。当今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使得部分家庭教育“溺爱有加、关爱不足”、“重智轻德”,导致孩子唯我独尊,脆弱娇气,缺乏为他人、为父母着想的意识和受挫能力、动手能力等。
4.社会环境方面。当今社会,影视文化和网络等传媒快速发展,各种信息不断冲击着学生。这些信息中,既有健康向上的,也有低级趣味的。久而久之,学生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主要对策
1.明确要求,坚持引导激励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加强引导激励。首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各年级段养成教育目标要求,使养成教育首先做到“有规可依”。其次,通过开展评比校园文明之星、读书之星、劳动之星等,树立学习榜样,激励学生比进步比学习,增强上进心,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之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展现学生个性特长。
2.精心设计,细化德育内容。近年来,我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以及《守则》、《规范》和德育目标,从文明礼仪、学习纪律、安全卫生、劳动生活等“一日行为规范”训练入手,分年级、分学期设计了具体的养成教育内容,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措施,周而复始、螺旋上升式的进行教育,从而使养成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3.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学校要充分发挥德育主阵地作用,比如开展“讲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主题教育活动和特色活动,运用“诚信讨论”、“道德实践‘五个一’活动”、“手拉手活动”等方式方法,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或者创设道德践行和情感交流的平台,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4.家校携手,形成育人合力。首先,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制订家庭教育常规、举办家长会和家長开放日、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形式,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同时让教师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其次,要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和各部门的支持,整治、净化周围社会环境,谋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步进行,形成合力,发挥德育整体教育功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5.与时俱进,增强德育工作时代感。目前,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吃苦精神、合作精神、诚信教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较为薄弱的环节。为此,我们要针对现状,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有重点地分年级确立教育重点,加大教育力度,同时结合新增内容要开设一些特色活动课程。另外,心理健康问题在小学高年级呈现出趋升态势。为此,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为更好地建设青少年的精神家园不断努力。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班人。高度重视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品德修养是我们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对于个体的终身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国家的日益强盛担当和负责。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实验小学
编辑 聂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