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的有效渗透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onw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美育教育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项教学工作。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初步建立美感,并且也在逐步形成鑒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然而,目前在学校教育中,美育缺失的现象较为普遍,使得很多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足,这直接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明确美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与此同时,要针对数学学科的特征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到美育渗透的有效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推动学校美育的创新与发展,还能够将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美育因素挖掘出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美育教学;有效渗透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教师对美育重视程度不高、教师在美育知识方面有所欠缺、教师忽视对生活经验中美育元素的挖掘以及现行评价体系中忽视对美育的考量等问题。本文建议通过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知识素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等措施,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一、挖掘知识特征
  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很多美育因素。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的结构特征,并将这种隐性的特征以显性的方式呈现到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抽象美、符号美等等。然而,数学都是以抽象的形式存在,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容易出现枯燥感。甚至对小学生而言,数学公式、概念会使学生本能地产生学习的抵触心理。鉴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挖掘数学本身的知识特征是十分重要的。
  以“对称”为例,为了使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感知对称现象,并帮助学生欣赏、感受对称美,以此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我首先展示“建筑物、脸谱”等情境图,紧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发现建筑物两边的形状是一样的,同时,脸谱左右两边的形状也是一样的,进而对“对称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通过挖掘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认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还能一步加强学生的视觉体验,进而使他们体验到数学美的发生过程。
  二、联系文学艺术
  数学看上去与文学艺术联系不密切,但数学知识在本质上与文学艺术却有着互通的联系。其中,数学知识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与音乐的互动性方面,而图形所展现出的美主要与绘画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数学的美学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基于数学知识的特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数学知识与文学艺术相联系,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数学之美,还能强化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以此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
  以“分数的意义与性质”为例,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分数的重要性,我首先拓展教学内容,并提出:“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指的是音乐,数指的是数学,在这个时候,音乐与数学就被并列在一起”,这一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此外,我再次介绍:“我国的古琴取弦长等等,是很理想的乐器。可见,想要学好古琴,必须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将古琴弦长与分数相联系,给了学生一定的情感冲击。由此可见,数学的抽象美以及音乐的艺术美是相互渗透的,因此,将音乐的相关知识作用到数学课堂中,不仅能够使课堂焕发艺术气息,还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确数学之美。
  三、构建具体情境
  在小学阶段,各学科都需要情境教学,数学学科也同样需要情境教学。除此之外,小学生好奇心强烈,他们更加适宜在体验中感受美。因此,教师需要创造种种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验美的过程中,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还能够使学生由“奇”生“趣”,由“趣”生“惑”,以此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以“统计”为例,我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大象伯伯过生日”的情境,于是让学生观察“哪些动物来得多、哪些动物来得少”,这不仅渗透了统计的知识,还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的知识以图片、声音等方式呈现出来,以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知觉的共同参与,使他们产生了较为高涨的学习兴趣。此外,这种新奇的情境引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进而使他们感受到了数学美。
  四、数学本质的美
  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现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时,感受到的是数学知识的结构美、数学模型的抽象美、数学想象的奇异美,这些美是和真理、正确联系在一起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挖掘整理,创设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从中体验事物表面的美观和数学本质的美好。太极图里有很多圆的因素,学生在画图前,主动关注大、中、小圆的圆心位置、半径长短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圆的基本特征。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太极图外在的美观源于大、中、小三种圆形的圆心和半径的位置关系和半径的倍比关系。这样透过现象、怀着好奇与欣赏的心理去探寻图形构造的本质,是让学生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之美的一条蹊径。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美育,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使他们在美的陶冶中主动、生动的发展,以此使他们的智力与非智力实现有机统一。教师应发觉数学之美,给学生感觉以及情感上的体验,这样能够使课堂具有更加强烈的美育氛围,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
  参考文献:
  [1]刘天林.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有效途径[J].吉林教育,2017(38).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有效获得。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便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具有实践性意义的课堂教学方法,它以其独有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受到了初中学生的喜爱,因此,教师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加深入,凸显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
期刊
摘要:我们的世界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各种高科技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也是当下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如此,它也迅速融入人类社会中,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时代的发展趋势,而且已有不少教育界的先驱,在这条道路上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与策略进行阐述与论述,以期给各位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思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实验中的小组合作教学对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为其他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小组合作教学缺少科学性,教学内容复杂烦琐,这并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针对当前小组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够有效的促进小组合作教学质量以及小组合作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小组;合作教学;问题;解决策略;小
期刊
摘要: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环节,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将趣味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环节,已经是必然的教育发展趋势,为此需要我们开展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应用途径与策略,推动整体小学数学教学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教学方法;应用策略  教育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主要的教学
期刊
摘要:物理学主要包含声、光、热、电、力五部分大内容,物理学是源于实际生活的学科,并且物理学所有的学术成果最终都会服务于生活。初中教育阶段,许多同学刚刚接触物理知识时较为新奇,但是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实现物理学习的生活化,提升物理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教育;物理学;声学;生活经验  进入初中阶段,大部分地区在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对学生展开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养,对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从小学三年级阶段教育出发,教师围绕音乐教育目标,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多元化呈现音乐教育内容,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理解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实现小学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三年级;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强化教学效果呈现,给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视,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讲,越来越侧重于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积极心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施策略  根据目前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面的现状分析,借助于创新教学模式以及充分利用古诗词情境创设和相关的朗诵比赛,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
期刊
摘要: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渐渐取代传统枯燥的英语教学模式。从教师的黑板书写作为传授知识的载体,到英语角的埋头苦练口语,互联网络中的与外国友人互动,一直到今天的平板的教学。教学方式的载体无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板教学模式更体现出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也展现出教师们对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的改变正在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合理地利用科学的产物更能满足学生的身心特点。这种教学
期刊
摘要:任务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赋予任务以明确的目标,让学生了解任务的具体内容,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任务来调整自己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和关系。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任务教学法具备高度的契合性。原因在于高中物理实验本身就具备了任务的性质,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明确进行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以及实验过程需要的人员参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它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家长心理和幼教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幼教小学化现象突出。本文作者结合自身从教经验将从幼教的现状、幼教小学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和针对幼教小学化的应对策略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幼教小学化;主要原因;应对策略  一个人一生中的启蒙阶段无疑是幼儿教育,毫无疑问,幼教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