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巡礼者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lil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润声(右)在美国接受IEEE奖项并与电子器件协会(EDS)主席合影

  2013年,美国IEEE电子器件青年科学家奖(IEEE EDS Early Career Award)公布获奖名单,一位中国青年学者的名字出现在其中,他就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润声。
  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有五十多年历史。多年来,该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电子和信息技术在理论发展和应用方面的进步,它被认为是科技革新的催化剂,也是太空、计算机、生物医学、电气及电子工程领域的权威组织。
  经过了推荐、提名、网评、专家讨论等考核环节后,王润声成为IEEE该奖项历史上首位来自非美国机构的获奖者。“学校和实验室的平台好,加上近期国家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很大,甚至一些美国同行也都羡慕我们。”王润声说,“只要平台是良性发展的、机制是不断完善的,换作其他科学家,也一样能取得成果、获得奖励。”
  在王润声尚年轻的学术生涯中,IEEE电子器件青年科学家奖是重要节点,直接促使他在半导体新器件研究领域的地位更加令人关注。对于这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学者来说,一场在晶体管研究领域的漫长巡礼才刚刚开始。
  北大人的成长
  王润声是北大“土著”,从小成绩优秀,是令人艳羡的“别人家的孩子”。起初,王润声的兴趣是物理学,但当年北大物理系在安徽不招收高考生,考虑到当时物理系与微电子系有部分课程交叉共享,王润声因此认为,由微电子专业转向物理专业应该“比较容易”。凭借这个朴素的判断,王润声憧憬着一个物理学家的梦,成了北京大学2001级微电子专业的学生。然而,此后一直到他读博乃至后来成为北大老师,他却都没有再换专业,反倒在微电子的路上越走越远。
  王润声是他这一代青年科学家成长之路的典型代表:少了许多国家计划层面的约束,基本可以轻松自由地选择发展方向。他聪明,兴趣广,喜欢对新鲜事物跃跃欲试。在北大,他担任了一年的乒乓球协会会长,后来又加入了学校网球队。这时,王润声常常思考的问题是,“我的专业究竟有什么用?未来有什么发展?”那是青年学子一个迷茫善变的阶段,他的目标不再局限于转战物理专业,还专门用了大半年时间跑到中文系听课,甚至还打算考到中文系读研。他困惑于选择,思考一条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之路。
  回忆起那段日子,王润声说,人之所以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也许是因为不用面对任何压力,可以自由地做,因为你不必依赖这些有创造性的业余爱好来谋生。但是,如果把兴趣变成工作,你的爱好受到了物质刺激,也许会发现自己逐渐不那么喜欢做这些事了。爱好也不再是用来放松头脑的富有创造性的追求,它变成了养家糊口的工具。而这些压力最终会充满抱怨与不满,最后你会发现自己不但没有工作好,还失去了一个爱好。正如麦克劳德告诫我们的:不要把自己在闲暇时的消遣变成从早八点到晚五点要做的正常工作。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王润声彻底打消了转专业的念头,继续学习微电子学。
  2005年,王润声获推免资格,成为北大微电子专业硕士生。王润声的导师、时任系主任的黄如教授是微纳电子学领域的权威学者。在她的影响和指导下,王润声开启了一段全新的科研之旅。不久后,他的论文先后在学科顶级期刊TED和顶级会议IEDM上发表,当时这在学生中尚属罕見。黄如发现了他的天赋和科研潜力,着意栽培他;于是,王润声选择继续攻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博士学位。
  2008年,国家通过教育部“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计划”向国外输送第二批公派研究生,王润声也是其中的一员。他访问的是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电子与计算机工程(ECE)学院。普渡大学的微电子专业在全美排名靠前,并且很早就与北京大学建立了交流关系。“我是国内培养的‘土鳖’,但在美国,我发现国内微电子领域研究条件其实不错;与国外同行相比,发现自己的专业水平也不错。这说明我们国家自己培养的科研人员并不比别人差,因此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王润声说。
  因为心系国内未完成的研究项目,王润声在普渡大学访问一年后回到北大,于2010年4月师从王阳元院士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深造,并得到了中国博士后基金的特别资助。2012年3月,王润声被聘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讲师。至此,他由一名北大学生变成了北大的老师,成为一名“彻底”的北大人。
  瓶颈与变革
  王润声认为,微电子学科发展正处于瓶颈期。最突出的表现是,不论个人电脑、移动通信,还是智能手机,制造商都在拼功耗,因为功耗是目前最大的难题。“什么时候一块手机电池能用一周?”王润声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晶体管器件层面创新,做出更好的晶体管。“产业技术发展不能停滞,否则就变成了传统行业。”
  “瓶颈就意味着新的变革即将产生。”王润声的主要工作是新型晶体管研究,这需要同时透彻了解电子学和物理学,并且及时跟进行业前沿最新成果。近年来,以英特尔、IBM、台积电等巨头为代表的微纳电子新技术在行业内持续发布,产品功耗不断降低。“对未来,5年后、10年后的技术,该如何设计、如何制作,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是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王润声说。
  2014年,王润声的“新型低功耗多栅MOS器件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获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个人排名第二。这是一项适用于未来集成电路技术的研究,揭示了纳米尺度多栅器件中的系列特殊物理现象及根源,提出了新的实验与特性表征方法,并延拓了低功耗应用能力,得到了国际半导体产业界的关注。
  根据王润声介绍,在技术层面降低晶体管的功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革:一是做新的器件结构,二是用更合适的材料替换原有材料,三是改变其工作原理。王润声从本科毕业论文即开始针对新结构器件展开研究。他告诉记者,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一项成果是从英特尔22纳米技术代的CPU芯片开始采用的三维晶体管,业内叫做FinFET,外形像鱼鳍(Fin)一样,所以叫作鳍式晶体管;这种结构具有很强的静电学控制能力,从而功耗很低。新材料方面,从英特尔45纳米技术代开始,业界采用氧化铪取代了传统的氧化硅作为栅极绝缘介质材料,从而大大降低了栅极泄漏电流产生的功耗。新原理方面,目前北大正在研究利用量子力学隧穿原理改进原有晶体管的开关机制,以期从物理本质上进一步降低器件功耗。
  后摩尔时代的创新
  晶体管在传统的电子产品应用中,遵循著名的“摩尔定律”不断地等比例缩小以提高集成度,但如前所述,现在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在后摩尔时代,除了传统的应用,晶体管还可以在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生物医疗(比如可穿戴和可植入的芯片)等新应用中大展身手。在后摩尔时代,晶体管该如何创新、如何发展、如何提高性价比?王润声同黄如教授等组成的团队针对上述问题做技术研究,并有中芯国际等多个大型企业作为合作对象。“产业应用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王润声说,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基石,它的出现使电子设备向着微型化、智能化、高性能和低功耗的方向发展。
  像多数科学家一样,王润声也时常陷入困境。比如“有时会陷入一个问题,不停地绕圈”,他的经验是,这时不能轻易放弃,坚持下去才会有突破。“就像打乒乓球。”他说:“有的时候,某一阶段练球会觉得不仅进步缓慢、甚至还有退步,这种情况往往表明是快要‘长球’了,再坚持一下水平就会有明显提高。”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有句话对王润声影响很大,“把问题直观化,吸收理解,才能想出新的东西。”王润声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捷径。他说他的很多老师,比如黄如教授也是这种风格,她提倡大家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
  作为大学教师,王润声鼓励学生与老师多沟通。他认为,学生与老师自由的思想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创造性;同时,教学相长,基础理论知识与前沿科技联系起来,也会为科研提供灵感。
其他文献
2014年9月12日,历时两天的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展览会在北京降下帷幕。这次展会的一大亮点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百城百联百用”。它在不动产登记、组合导航、燃气领域、“两客一危”汽车,以及车载前装导航、海洋渔业、居家养老、儿童关爱、北斗授时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一一亮相于展会,北斗导航的魅力体验、北斗产业的勃勃生机在这里层出叠现。  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这届展会还设置了多个奖项
西北高寒冰雪,自古以来就堪称是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西北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荒漠遍布。西北地区是中国很多河流的发源地,西北也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  中国科学院寒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锦奎认为:“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水资源及其配置对区域发展有着控制性的作用。水资源的变化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工产业的占有比例,甚至城市规模的大小等。”在他的眼中,监测对气候异常敏感的寒旱区水资
1962年,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的EMC(电磁兼容)实验室建立,成为国内最早从事电磁兼容专业研究及测试的机构。  1992年,上海三基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基电子”)创立,并自主研发国内首台电磁兼容测试设备,打破进口依赖。  2008年,三基电子成为我国首家EMC设备出口供应商,产品热销日本、韩国、埃及等国。  2014年,凭借雷击浪涌发生器、静电放电发生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等新一系列
没上过大学,却拥有多项技术专利;研发创新,小公司惊讶了大国企。助力油田企业提升环保,每一次出手都创造奇迹。  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结识了这位老家在山东、创业在陕西的民营企业家。  他,当过兵、从过政、开过出租、干过央视编导、做过外企大区经理,不惑之年创业,专注工业安全与环保,立志续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他,敢为人先,大胆革新国外技术,创新性的研发出了世界首例全自动水面浮油监测报警装置——鹰眼200
上世纪70年代半导体激光器研制成功,之后随着各种类型激光器的出现,性能不断提高,互联网和通信业得以飞速发展。半导体激光器具有波长范围宽,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兼容性强等特性,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成就背后是无数科学工作者默默的努力和不断创新。  作为少数具有多领域与学术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王卓然教授在以半导体微环激光器为代表的光
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如今,在“一带一路”发展倡仪下,我国承建的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仅2015年,我国企业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走出去”已成为“一带一路”的标杆,而在标杆上还悬挂着两张不得不提的“名片”——高铁和核电。  清华大学核研院助理教授李泽光就一直专注于其中一张“名片
据权威媒体报道,从全球市场来看,2000~2010年,抗体药物在全球生物制药中所占份额从10.50%扩张到56.41%,成为生物制药行业中占比最大的子行业,被认为是未来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主旋律,预计2015年全球抗体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80亿美元。由此看来,抗体药物将会越来越经常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么抗体药物究竟是什么药物呢?在它的研发过程中又有着怎样的奥秘呢?今天,让我们走近中国抗体制药的
奔  自从一次偶然的喂饲  猫伸出倔强的爪  在反方向把我逐步扯回  一秒回眸  下一秒翩然跃过  长满利益和是非的栅栏  再次对上那温柔眼眸  以为距离在蓝天下可以目测  我拔腿奔向你  碰上栅栏的暗刺  然后刺出几滴鲜红  犹如遭到劫匪抢掠  心存余悸还是 庆幸  苦心藏起的证件抢不去  当伤口重新扯动时间的发条  把栅栏逐步抛在身后  我仍然可以  把痛意 把你的名字  如珠宝般紧锁喉间  
金秋十月,北京师范大学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医学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共赴此地,是为了参加第二届全国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学术会议。  2015年是全国近红外光谱脑功能成像学术会议举办的第二年,会议成立时间虽短,却声名远播。会议发起者叫朱朝喆,作为国内近红外光谱脑成像研究的学者以及此项新技术的积极推动者,在这个新兴领域里,从填补国内外理论空白到走向应用实践,朱朝喆
专家简介:  李明慧,汉族,山东鱼台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就读于山东科技大学(原山东矿业学院)、北京大学和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2010年在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下在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湖泊沉积与环境矿物学,主要是利用湖泊沉积物中不同类型的矿物及晶体化学和同位素等,讨论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盐湖矿产资源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演化,涉及的领域包括自然地理学、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