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怎么被小伙伴们给带坏的?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nery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青春期,生理和社会成熟度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被称为“成熟度差距”。这种差距会造成一定的压力或紧张,导致青少年通过使用“成熟”的行为来展示他们的独立和自主性,其中包括危险和反社会行为,如犯罪、吸烟和饮酒等。在青少年时期,反社会行为尤其有助于缩小成熟度差距,是一种在同龄人群体中实现自主和获得地位的常见方式,显示出青春期反社会行为的暂时增加。

Sijtsema和Lindenberg(2018)通过对青少年反社会行为中的同伴影响的众多研究进行梳理,提出了同伴影响过程的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反社会青少年更有可能被同龄人拒绝,从而减少友谊选择,更倾向于寻找那些同样可能具有反社会特征的同龄人作为朋友。随后,反社会同伴通过偏差培训等过程相互强化对方的反社会行为。这一过程与偏离态度和价值观方向的转变有关,因为这些转变会在社会交往中得到回报(如被同伴接纳,获得和维持在同龄人群体中的中心地位)。
  其次,同伴影响可能取决于性别、年龄、病态人格特质和自尊等差异。在一项研究中,同伴对暴力行为的影响仅在女孩中观察到,男孩中则没有。此外,在年龄较大的青少年中观察到同伴对暴力行为的影响,在年龄较小的青少年中则没有。与同龄人相比,对自己的病态人格特质评价更高的年轻人往往更有影响力,因此同伴更有可能在自我报告的暴力行为中与他们相似。自尊心、同伴地位较低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改變他们的行为并与暴力朋友的方向保持一致,尽一切努力获得地位或同伴的认可,因此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这些影响过程可能会使低地位青少年面临更多发展问题的风险,例如帮派参与。
  再者,地位和归属的需要(例如,认可、从属关系或情感)似乎都是这些同伴影响的重要驱动力。这两种需求是普遍的,但在青春期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在青少年时期,个体对同伴评价更为敏感,同伴行为往往成为规范和奖励行为的准则。因此,努力融入到更大或更受欢迎的同龄人群体中是青少年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基于地位需求的社会选择可能先于由归属需求驱动的同伴影响过程。
  此外,自我控制能力、亲子关系等也是同伴影响过程的重要调节因素。在一项瑞典社区社交网络的研究中,发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影响了同伴对反社会行为的效应程度,父母的沟通、反对降低了越轨青年的同伴影响力。然而,不良沟通也可能产生负面后果,因为青少年因逆反心理更可能会主动接受不良同伴的影响。

资料来源


  Sijtsema, J. J., & Lindenberg, S. M. (2018). Peer influ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antisocial behavior: Advances from dynamic social network studies. Developmental Review, 50, 140–154.
其他文献
潇洒姐王潇曾在《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中写下这样一句话:“你如何度过一天,就将如何度过一生。”  我深以为然。漫长的一生像一场看不到终点的马拉松,但终究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完全部旅程。未来,是由无数个昨天和前天构成的。如何度过当下的每一天,将决定我们如何度过一生。“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是懒惰者的挡箭牌  我一直都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立过无数次早起和健身的Flag,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我
期刊
明明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是个热爱户外活动、很少静下心来认真看书的男孩。不但老师反映他上课时常常走神、做小动作,没有认真听讲及看课本,就连读家人买的童话书也显得心不在焉。在别的小朋友能给父母绘声绘色地讲动画片里的故事时,妈妈让明明把在幼儿园遇到的事情复述出来,他也讲不清楚。  当时爸爸认为这是男孩子性格淘气,自己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后来明明升入了小学,开始系统地学习语数英等科目,因
期刊
封城之下的心愿  武汉封城!单位封门!小区封楼!急需志愿者!  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新冠肺炎新增感染人数,这是桥近期养成的一个习惯,可今天一大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单位组建应急队、招募志愿者的信息。桥精神一振,大喊一声:我要报名当志愿者!  志愿者意味着为大家服务,意味着奉献,同时也意味着感染的风险,而一旦感染又有可能传给家人,这是谁都知道的。所以要当志愿者,一定要征得家人的同意,这是原
期刊
老张最近身体很难受,他总是觉得胸闷、乏力,还总是腹泻。他怀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但是做了四五次检查,医生说啥事没有。可是老张一想起来,全身上下就更难受了。  医生通过询问得知,老张多年前也出现过因躯体不适要求反复检查,而无明显疾病诊断的情况。这种身体不适却在他吃了某种抗抑郁、抗焦虑药物之后被治愈了。结合老张这次的表现,医生决定,带他来认识一下这种用身体说话的精神科疾病—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期刊
当今社会“抑郁”这个词越发大众化,成为年轻群体面对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时的吐槽口头禅,抑郁症也逐漸被构建成一种“流行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感冒”。较有意思的是,不同学派对此也有不同观点: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抑郁是转向自身的攻击;认知行为学派则认为抑郁是一种习得性无助引发的无力感与失控感;人格心理学家则认为,人们是否会抑郁,取决于如何解释自己的无能感;生物学家则认为有些个体对抑郁情绪
期刊
身穿鹅黄色沙滩裙的林悦正惬意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突然,一位穿蓝色连衣裙的少女从眼前走过,那熟悉的款式将她的记忆拉回很多年前的夏天……一  那时,她正上初二,初夏来临的时候,身边的女生纷纷换上漂亮的连衣裙,看得她心里痒痒的。放学经过一家服装店的时候,店铺玻璃门里模特身上穿的那条鹅黄色的背带裙吸引住了她的目光。周日,她拉着妈妈过去买,但妈妈只看了一眼,就果断地否定了:“难看得要死。还是我帮你挑吧,肯定
期刊
在心理门诊遇到一位母亲,她觉得自己的女儿最近有些奇怪,经常会不停地吃东西,体重也迅速增加。昨天看着饭桌上女儿狼吞虎咽的样子就说了一句“你看看你都胖成什么样子了,还吃!”女儿瞬间流下了眼泪,回到自己的房间。这位母亲害怕自己的言语对女儿产生心理影响,所以来心理门诊咨询一下。在我的建议下母亲把女儿带到心理门诊,女儿讲诉了她最近几年的经历。  她讲诉自己曾经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的人,平时学习成绩也比较好,
期刊
哀伤辅导帮助化解直面生死的“内伤”  面对这样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的疫情危机,现阶段最需要关注的是悲伤情绪引起“内伤”,比如亲人去世的人,内心的思念和悲痛可能很容易引起强烈的孤独感,无法接受亲人离世又不得不面对独自生活的现实,如果在生活中不能把内心依恋的感情重新投入到新的关注对象上,很容易陷入对去世亲人的哀思中無法自拔,严重的甚至会有“追随死者而去”的想法。如果出现对亲人死亡的事实过度否认抗拒,严
期刊
問题一你真的胖吗?  胖并非一个单纯的生理概念,它也是一个心理概念。我们都知道可以用BMI来衡量你是否是真的生理意义上的肥胖。但是,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明明已经瘦到风一吹能倒的人还在拼命减肥,那些身材标准的人过分在意自己腰间长出来的一点点肉。这其实就涉及我们对胖的心理感觉,心理学上把个体在心理上对体重上的感觉叫做身体意象(Body Image)。身体意象和实际的体重是有相关性的,但并非完全重叠。比如说
期刊
我们都知道,肥胖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概率,使关节承受更多负担,是健康长寿的大敌。不仅如此,肥胖还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相比于正常人,大多数肥胖者活动不灵活,动作笨拙,在运动中更易出汗疲劳,而安静时易瞌睡,因此很容易被贴上“笨”“呆”“不自律”等标签;很多肥胖者想要减肥却发现看似简单的“管住嘴,迈开腿”做起来是如此困难,在“尝试减肥—放弃—反弹—尝试减肥”的循环中不断往复却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