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 年的央视春晚中没有出现六小龄童的身影,引发了一阵风波。但他在地方台的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演出视频在朋友圈广为传播。
对于很多人来说,六小龄童就等于孙悟空。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在人们的记忆里挥之不去,这部在日后看来拍摄简陋、四处都是漏洞的电视剧却是中国重播次数最多的一部电视剧,重播超过3000遍,从70后的暑假播到00后的暑假,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对于中国人来说,孙悟空就是一个英雄形象的集大成者。
流行文化中的传统元素
“齐天大圣孙悟空!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去年,一部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看哭不少大银幕前的年轻人。
《大圣归来》宣传营销方面的资金部分来自于众筹。电影结束后,109名众筹者的名字全部出现,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
而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有着相似的情结——他们的童年,少不了孙悟空的陪伴。“爸爸小时候也喜欢看《西游记》。这是给他的一个礼物,希望他一辈子都能够坚持做自己。”这是一名投资人的寄语。
对于中国人来说,孙悟空是一个可以代际传承的符号。每个时代的人心中的孙悟空各不相同——而80年代之后,这种传承则更加具有集体记忆的特征,成为流行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传统元素之一。
为什么孙悟空这个传统形象从80年代开始不断进入流行文化?我们可以从孙悟空这个人物本身个性找到些许答案。他神通、乐观、憎恶分明,蔑视皇权和等级观念——可以说,经历过市场经济洗礼的人,都能在这个猴子身上找到自己向往的人格。
随改革开放后的思想解放而来的正是流行文化。80年代出生的人,比他们的父辈更进一步强调个体的权利和力量,而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遇到了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以及周星驰饰演的至尊宝。
再看《西游记》的成书年代,会发现一些历史在微妙地相互呼应。它诞生于明代中后期,彼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产生的一些新的社会现象。明中期以后,思想界形成了一种反对理学、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潮。孙悟空的身上,则体现了那样一种思潮特征。他无父无母,是一个没有受到过假道学思想污染的“真人”。
这个“真人”形象在之后的中国人生活里一直不断传承、变化,但总有一些核心元素一直保留着。到了80年代,这个猴子身上的“真人”精神,和这一代的时代精神又是契合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一种不同于当时主流的全新的造物,都在争议之中成长。
于是,我们可以说,80年代之后,流行文化中的悟空不仅是人们心中的理想英雄,也是他们自身精神世界的映射——我们今天所说的猴子身上的“个性”“叛逆”等等,不都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样出现于人们身上的一种追求?
变化中的“猢狲”
孙悟空的形象从来不是固定的。在《西游记》成书之前,唐、元、宋所流传的猴子传说各不相同,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都是孙悟空的原型。元末的六本杂剧《西游记》里,猴行者正式改名叫孙悟空——如同电影《大话西游》中那样,这个孙悟空是个“混蛋”。
在不同的时代,孙悟空身上所突出的特点各不相同。就以近几十年来说,每个时代的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孙悟空。
1941年,万氏兄弟创作动画片《铁扇公主》,此时的孙悟空是一个抵抗外辱的符号。万氏兄弟怀着“以动画为武器”的信念,将动画创作开展为一次抗日宣传活动。虽然日本军部很快就下令禁映《铁扇公主》,但彼时人们希望抗争强权、争取自由,而心中的孙悟空正是腾云驾雾、无所不能。
毛泽东一生中对《西游记》百读不厌,在其著作、讲话、谈话和诗词当中,引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最多的,大概就要数孙悟空了。当年他观看六龄童演出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写下的“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更是成为名句。
六龄童的精彩演出后来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戏曲片,发行72个国家,这也成为建国以后《西游记》衍生的第一部经典影视作品。即使1964年出品的万氏兄弟动画片《大闹天宫》中,依然可以看到吸取了不少传统戏曲的元素,齐天大圣一张京剧式脸谱的表情瞬息万变,机灵过人。
50、60后受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可能对这一类悟空的感情最深。他们成长于中国正处于物质匮乏的年代,集体主义是那个时代的烙印之一。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正义凛然的孙悟空,他更加接近于“神”而不是“人”,与他对立的就是全然的邪恶和堕落。在他们眼中,孙悟空的身上多少有一种“侠气”——侠肝义胆、光明磊落、神通广大、英勇不屈……可以说,是没有多少“人”的味道的。
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像社会各个领域一样,人们对孙悟空形象的感受和创造,也趋向于多元化发展。在一些人心中,六小龄童就意味着孙悟空,在另一些人心中,至尊宝才是孙悟空的本质。但总的说来,人们越来越看重孙悟空身上的“人性”而非“神性”。
70、80后心目中的大圣,便比上一代更接近于“人”。这在《大话西游》中达到空前。周星驰扮演的孙悟空被收去法力后,也是个普通的人。他也会贪财、自私、胆小和有感情,甚至需要女人来拯救。但大家觉得,这样的“猴子”就是有血有肉,他们爱看。
而《大圣归来》则在唤起不少国人记忆的同时,也笼络了90后和00后。它最初在时下的“二次元”文化中传播,借由一批动漫迷的热情发酵。90后,尤其是90年代初的一批人,本来就有不少因为漫画《七龙珠》成为“悟空迷”,这一次《大圣归来》的传播途径,就正好击中他们。
于是我们看到,90后和00后心中的大圣,可能比上一代更多了一层“二次元”色彩。这里的大圣,更多意味着“热血”“青春”,并且成为二次元人相互抱团的一个社交符号——他们会在网络上传播各类与大圣相关的“同人”作品,主动构建自己心目中的大圣形象。
孙悟空如同一面镜子,倒映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它早已杂糅着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也许,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大圣,可它作为一个集体记忆的符号,将长久留存。
对于很多人来说,六小龄童就等于孙悟空。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在人们的记忆里挥之不去,这部在日后看来拍摄简陋、四处都是漏洞的电视剧却是中国重播次数最多的一部电视剧,重播超过3000遍,从70后的暑假播到00后的暑假,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对于中国人来说,孙悟空就是一个英雄形象的集大成者。
流行文化中的传统元素
“齐天大圣孙悟空!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去年,一部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看哭不少大银幕前的年轻人。
《大圣归来》宣传营销方面的资金部分来自于众筹。电影结束后,109名众筹者的名字全部出现,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
而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有着相似的情结——他们的童年,少不了孙悟空的陪伴。“爸爸小时候也喜欢看《西游记》。这是给他的一个礼物,希望他一辈子都能够坚持做自己。”这是一名投资人的寄语。
对于中国人来说,孙悟空是一个可以代际传承的符号。每个时代的人心中的孙悟空各不相同——而80年代之后,这种传承则更加具有集体记忆的特征,成为流行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传统元素之一。
为什么孙悟空这个传统形象从80年代开始不断进入流行文化?我们可以从孙悟空这个人物本身个性找到些许答案。他神通、乐观、憎恶分明,蔑视皇权和等级观念——可以说,经历过市场经济洗礼的人,都能在这个猴子身上找到自己向往的人格。
随改革开放后的思想解放而来的正是流行文化。80年代出生的人,比他们的父辈更进一步强调个体的权利和力量,而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遇到了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以及周星驰饰演的至尊宝。
再看《西游记》的成书年代,会发现一些历史在微妙地相互呼应。它诞生于明代中后期,彼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产生的一些新的社会现象。明中期以后,思想界形成了一种反对理学、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潮。孙悟空的身上,则体现了那样一种思潮特征。他无父无母,是一个没有受到过假道学思想污染的“真人”。
这个“真人”形象在之后的中国人生活里一直不断传承、变化,但总有一些核心元素一直保留着。到了80年代,这个猴子身上的“真人”精神,和这一代的时代精神又是契合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一种不同于当时主流的全新的造物,都在争议之中成长。
于是,我们可以说,80年代之后,流行文化中的悟空不仅是人们心中的理想英雄,也是他们自身精神世界的映射——我们今天所说的猴子身上的“个性”“叛逆”等等,不都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样出现于人们身上的一种追求?
变化中的“猢狲”
孙悟空的形象从来不是固定的。在《西游记》成书之前,唐、元、宋所流传的猴子传说各不相同,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都是孙悟空的原型。元末的六本杂剧《西游记》里,猴行者正式改名叫孙悟空——如同电影《大话西游》中那样,这个孙悟空是个“混蛋”。
在不同的时代,孙悟空身上所突出的特点各不相同。就以近几十年来说,每个时代的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孙悟空。
1941年,万氏兄弟创作动画片《铁扇公主》,此时的孙悟空是一个抵抗外辱的符号。万氏兄弟怀着“以动画为武器”的信念,将动画创作开展为一次抗日宣传活动。虽然日本军部很快就下令禁映《铁扇公主》,但彼时人们希望抗争强权、争取自由,而心中的孙悟空正是腾云驾雾、无所不能。
毛泽东一生中对《西游记》百读不厌,在其著作、讲话、谈话和诗词当中,引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最多的,大概就要数孙悟空了。当年他观看六龄童演出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写下的“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更是成为名句。
六龄童的精彩演出后来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戏曲片,发行72个国家,这也成为建国以后《西游记》衍生的第一部经典影视作品。即使1964年出品的万氏兄弟动画片《大闹天宫》中,依然可以看到吸取了不少传统戏曲的元素,齐天大圣一张京剧式脸谱的表情瞬息万变,机灵过人。
50、60后受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可能对这一类悟空的感情最深。他们成长于中国正处于物质匮乏的年代,集体主义是那个时代的烙印之一。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正义凛然的孙悟空,他更加接近于“神”而不是“人”,与他对立的就是全然的邪恶和堕落。在他们眼中,孙悟空的身上多少有一种“侠气”——侠肝义胆、光明磊落、神通广大、英勇不屈……可以说,是没有多少“人”的味道的。
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像社会各个领域一样,人们对孙悟空形象的感受和创造,也趋向于多元化发展。在一些人心中,六小龄童就意味着孙悟空,在另一些人心中,至尊宝才是孙悟空的本质。但总的说来,人们越来越看重孙悟空身上的“人性”而非“神性”。
70、80后心目中的大圣,便比上一代更接近于“人”。这在《大话西游》中达到空前。周星驰扮演的孙悟空被收去法力后,也是个普通的人。他也会贪财、自私、胆小和有感情,甚至需要女人来拯救。但大家觉得,这样的“猴子”就是有血有肉,他们爱看。
而《大圣归来》则在唤起不少国人记忆的同时,也笼络了90后和00后。它最初在时下的“二次元”文化中传播,借由一批动漫迷的热情发酵。90后,尤其是90年代初的一批人,本来就有不少因为漫画《七龙珠》成为“悟空迷”,这一次《大圣归来》的传播途径,就正好击中他们。
于是我们看到,90后和00后心中的大圣,可能比上一代更多了一层“二次元”色彩。这里的大圣,更多意味着“热血”“青春”,并且成为二次元人相互抱团的一个社交符号——他们会在网络上传播各类与大圣相关的“同人”作品,主动构建自己心目中的大圣形象。
孙悟空如同一面镜子,倒映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它早已杂糅着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也许,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大圣,可它作为一个集体记忆的符号,将长久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