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是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京郊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障碍。因此,当务之急是应建立健全稳定的、经常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年来,市科委大力实施旨在把城区创新要素和成果向郊区强力辐射,充分发挥科技资源“溢出效应”的“涌泉行动”,力求使科技成为带动区县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动机。“涌泉行动”的实施,在农村科技推广主体的培育,农村科技推广内容的丰富,以及农村科技推广模式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不懈的探索。
三大问题制约体系建设
从整体上看,京郊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成果有效供给不足
服务资源整合不够
农村科技创造的主体仍然是高校和院所。在价值取向上重学术轻应用,在操作能力上强研发弱推广,造成提供的农村科技成果技术集成度差,与现实生产有距离,有效供给不足,并使农村科技成果难以推广和扩散。
原有推广渠道不畅
目前,京郊现有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是单纯由政府部门兴办的科技推广部门组成的、与当时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四级农科网”。它集中了市、县(区)、乡、村的主要科技力量,这些机构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几年,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还面临推广经费不足,硬件设施配置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等难题。因此,推广服务形式单一。
从事农村科技推广的主体,不是农村科技成果的拥有者、经营者,而是政府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这导致政府行为联结农村科技的供给与需求。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科技扩散的基本规律,也限制了良好机制的建立与有效功能的发挥。
农民直接接受技术“水土不服”
首先,作为个体的农民接受技术能力弱。一家一户,生产能力弱、分散,缺乏再生产能力。在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运作困难的情况下,要求直接将科技成果向农民进行传播,收效难以保障。其次,具有专业性、吸纳技术积极性较高的农民经济合作服务组织规模小、技术辐射覆盖面小、服务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缺乏技术源头,利益性推广行为较重,发展缓慢。
北京市科委针对原有体系存在的问题,依托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在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以农村科技协调员为骨干,以市场化的机制为基础,以社会化为背景,以官产研商农为多元主体,以现代信息设施和技术为手段,进行企业化的运行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经出现在京郊大地。该体系聚焦四个难点,实现四个突破,是对传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极大丰富,是解决农村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大措施推进体系建设
对于农业科技如何进村入户,政府在科技管理中如何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及农村科技协调员如何创新等问题,北京市科委进行了积极探索。
从转变思路上
创新科技协调员体系
北京市科委树立“新农村科技人才观”,以培养科技协调员作为创新体系的关键。首先从破解难题、创新体系入手。从2004年以来,市科委努力创造使科技资源更大程度发挥支撑首都发展作用的机制、体制和环境。把城区科技资源向农村的输出和转化作为科技服务“三农”的突破口,积极建设新型首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政府支持与农民需求之间良性互动。当前,农村产业形态多样,农民需求千变万化,原有的至上而下的推广体系不能适应农民多元化、多变化的科技需求,急需建立一种需求调研和互动反馈的机制,使政府能够及时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为农民提供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科技服务,使农民能够更多收获政府有益科技资源信息,为自己生产生活所用,解决技术难题。
二是让农民自觉依赖科技谋求发展。在旧体制下,农民主要是等候科技人员上门服务,但是难以形成自觉依靠科技全面改变农村面貌的意识。因此,需要建立将科技渗透到农民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机制,让农民真正感受到科技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收益,在谋求发展中主动形成对科技的全面依赖和需求。
三是建立科技资源畅通、持续涌入农村的渠道。一直存在的城乡差距,使城市和农村生产生活中有很大差距。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建立宽阔、顺畅、稳固的城区到郊区的科技传输渠道,保证城市科技资源持续不断地涌入农村,使农民真正利用丰富首都科技资源为自己所用的“神话”变为现实,为农村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四是提高科技服务效率,为农民提供“规模化”服务。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是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协调资源,以全市科技资源作为坚实后盾,同时又因为它始终扎根于农村,以乡土科技人才为核心,完全可以根据农民需求进行大规模资源和信息的组合和配置,为农民提供“规模化”高品质的服务。
以突破为主线进行
体制与机制创新
北京市科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把握“让农民服务农民”、“引入市场化机制”、“突破资源输入瓶颈”、“强化信息服务手段”四个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顺利推进,实现了四个突破:
一是培养植根乡土科技人才服务农民。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培养一支稳定有效的乡土化人才队伍。2004年,市科委按照“人才是第一资源”、“农民服务农民”的思路,开始着手培育和发展乡土人才—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这批农村科技协调员来自农民、植根农民、又服务农民。
二是市场化运行富于生命力,社会化机制多元主体广泛参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律,在建设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过程中,改过去的“政府办”为“企业办”,委托联通、网通、农信通等公司进行运作,政府给予支持,充分引入了市场化、社会化机制。
三是搭建科技需求与科技资源对接平台普惠京郊。市科委和北京市农科院联合打造农村科技服务港和爱农信息驿站这些科技服务平台,它们上联高校院所,下接“三农”需求,成为城乡科技交流互动的畅通、稳定渠道。
四是以信息化手段强化科技服务功能。通过组织实施农村信息化Ⅰ期、Ⅱ期和Ⅲ期工程,改善了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强化了信息服务手段。在信息服务中不再单纯着眼于技术推广,而大大拓展了信息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为京郊农民提供从生产到经营、从学习到生活、从工作到精神文化的全方位快捷服务。
农村科技协调员的启示:
益在当前,志在长远
科委构建首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实践,是落实中央培养新农村科技人才战略深化细化的探索,正在并将进一步改变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势必对中国农民产生重要的影响。有几点启示:
一是开发新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当前,推进农村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科委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造就一支有内在动力、有外在能力的能够生活在农村农民中间,背靠城市科技资源的人才队伍。培养来自农民、植根农民、服务农民的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并给他们以强有力的科技后盾,充分发挥农村科技协调员“穿针引线”的作用,变“科技下乡”为“科技驻乡”,实现科技成果一步到田。
二是催生新农村科技推广体制。在培养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的过程中,引入市场化、社会化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律,用“乡土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四个原则,进行体制创新。
三是发挥农村乡土人才的辐射作用。农村科技协调员顺势而谋,应时而生,几年来,市科委坚持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科技服务港,设立爱农信息驿站,实施推广教授等多方促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并以建设创新型乡镇加以进一步推动,有效地发挥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显现出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 邓爱华)
三大问题制约体系建设
从整体上看,京郊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成果有效供给不足
服务资源整合不够
农村科技创造的主体仍然是高校和院所。在价值取向上重学术轻应用,在操作能力上强研发弱推广,造成提供的农村科技成果技术集成度差,与现实生产有距离,有效供给不足,并使农村科技成果难以推广和扩散。
原有推广渠道不畅
目前,京郊现有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是单纯由政府部门兴办的科技推广部门组成的、与当时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四级农科网”。它集中了市、县(区)、乡、村的主要科技力量,这些机构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几年,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还面临推广经费不足,硬件设施配置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等难题。因此,推广服务形式单一。
从事农村科技推广的主体,不是农村科技成果的拥有者、经营者,而是政府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这导致政府行为联结农村科技的供给与需求。这种现象不仅违背了科技扩散的基本规律,也限制了良好机制的建立与有效功能的发挥。
农民直接接受技术“水土不服”
首先,作为个体的农民接受技术能力弱。一家一户,生产能力弱、分散,缺乏再生产能力。在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运作困难的情况下,要求直接将科技成果向农民进行传播,收效难以保障。其次,具有专业性、吸纳技术积极性较高的农民经济合作服务组织规模小、技术辐射覆盖面小、服务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缺乏技术源头,利益性推广行为较重,发展缓慢。
北京市科委针对原有体系存在的问题,依托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在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以农村科技协调员为骨干,以市场化的机制为基础,以社会化为背景,以官产研商农为多元主体,以现代信息设施和技术为手段,进行企业化的运行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经出现在京郊大地。该体系聚焦四个难点,实现四个突破,是对传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极大丰富,是解决农村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大措施推进体系建设
对于农业科技如何进村入户,政府在科技管理中如何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及农村科技协调员如何创新等问题,北京市科委进行了积极探索。
从转变思路上
创新科技协调员体系
北京市科委树立“新农村科技人才观”,以培养科技协调员作为创新体系的关键。首先从破解难题、创新体系入手。从2004年以来,市科委努力创造使科技资源更大程度发挥支撑首都发展作用的机制、体制和环境。把城区科技资源向农村的输出和转化作为科技服务“三农”的突破口,积极建设新型首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政府支持与农民需求之间良性互动。当前,农村产业形态多样,农民需求千变万化,原有的至上而下的推广体系不能适应农民多元化、多变化的科技需求,急需建立一种需求调研和互动反馈的机制,使政府能够及时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为农民提供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科技服务,使农民能够更多收获政府有益科技资源信息,为自己生产生活所用,解决技术难题。
二是让农民自觉依赖科技谋求发展。在旧体制下,农民主要是等候科技人员上门服务,但是难以形成自觉依靠科技全面改变农村面貌的意识。因此,需要建立将科技渗透到农民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机制,让农民真正感受到科技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收益,在谋求发展中主动形成对科技的全面依赖和需求。
三是建立科技资源畅通、持续涌入农村的渠道。一直存在的城乡差距,使城市和农村生产生活中有很大差距。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建立宽阔、顺畅、稳固的城区到郊区的科技传输渠道,保证城市科技资源持续不断地涌入农村,使农民真正利用丰富首都科技资源为自己所用的“神话”变为现实,为农村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四是提高科技服务效率,为农民提供“规模化”服务。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是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协调资源,以全市科技资源作为坚实后盾,同时又因为它始终扎根于农村,以乡土科技人才为核心,完全可以根据农民需求进行大规模资源和信息的组合和配置,为农民提供“规模化”高品质的服务。
以突破为主线进行
体制与机制创新
北京市科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把握“让农民服务农民”、“引入市场化机制”、“突破资源输入瓶颈”、“强化信息服务手段”四个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顺利推进,实现了四个突破:
一是培养植根乡土科技人才服务农民。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培养一支稳定有效的乡土化人才队伍。2004年,市科委按照“人才是第一资源”、“农民服务农民”的思路,开始着手培育和发展乡土人才—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这批农村科技协调员来自农民、植根农民、又服务农民。
二是市场化运行富于生命力,社会化机制多元主体广泛参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律,在建设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的过程中,改过去的“政府办”为“企业办”,委托联通、网通、农信通等公司进行运作,政府给予支持,充分引入了市场化、社会化机制。
三是搭建科技需求与科技资源对接平台普惠京郊。市科委和北京市农科院联合打造农村科技服务港和爱农信息驿站这些科技服务平台,它们上联高校院所,下接“三农”需求,成为城乡科技交流互动的畅通、稳定渠道。
四是以信息化手段强化科技服务功能。通过组织实施农村信息化Ⅰ期、Ⅱ期和Ⅲ期工程,改善了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强化了信息服务手段。在信息服务中不再单纯着眼于技术推广,而大大拓展了信息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为京郊农民提供从生产到经营、从学习到生活、从工作到精神文化的全方位快捷服务。
农村科技协调员的启示:
益在当前,志在长远
科委构建首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实践,是落实中央培养新农村科技人才战略深化细化的探索,正在并将进一步改变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势必对中国农民产生重要的影响。有几点启示:
一是开发新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当前,推进农村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科委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造就一支有内在动力、有外在能力的能够生活在农村农民中间,背靠城市科技资源的人才队伍。培养来自农民、植根农民、服务农民的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并给他们以强有力的科技后盾,充分发挥农村科技协调员“穿针引线”的作用,变“科技下乡”为“科技驻乡”,实现科技成果一步到田。
二是催生新农村科技推广体制。在培养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的过程中,引入市场化、社会化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律,用“乡土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四个原则,进行体制创新。
三是发挥农村乡土人才的辐射作用。农村科技协调员顺势而谋,应时而生,几年来,市科委坚持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科技服务港,设立爱农信息驿站,实施推广教授等多方促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并以建设创新型乡镇加以进一步推动,有效地发挥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显现出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 邓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