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沅,字湘衡,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出生于江苏太仓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好学,10岁已能写诗。他以《续资治通鉴》而名扬学林,学识渊博,著述浩繁,留有《传经表》、《经典文字辨证书》、《关中胜迹图记》、关中、山左、中州《金石记》等著作。
清乾隆31年(1766),毕沅在甘肃任巩秦阶道,后升为陕西按察使、布政使。38年任陕西巡捕。50年调河南巡抚,不久升为湖广总督。
他在陜西时间最长,先后约达10余年。他为官清正廉洁,深得民心。人们称赞他是一位“能以民物为一体”体恤民情、造福一方的清官。
赈济灾民拯苍生
甘肃、陕西两省地处内陆,大部地区降雨量偏少,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冬春易旱,且有风沙,寒潮侵袭,两地灾情不断,尤以水旱两灾为甚。
乾隆35年(1770)甘肃连年旱荒,各县官仓已空,急需拨粮救济。“四年三遇旱,十室九关门”。灾情十分严重。毕沅心急如焚,他及时向朝廷详奏了连年苦旱,粮食匮乏,农田干枯等困难情况,不但得到大量粮食对百姓实施赈济,并将全省积欠的种籽、口粮银400万两全部豁免,使百姓得到实惠。
乾隆38年(1773),黄河、渭水、洛水三条大河洪水泛滥,陕西大荔境内有27个村庄受灾,冲塌民房8900余间,受灾人口高达2万余人。在这紧急关头,毕沅多次亲自赶赴灾区,察看灾情,探访灾民,进行赈济,把很多人从死亡线上拯救出来。
面对连年不断发生的水旱、冰雹、霜冻,风灾等灾情,毕沅始终镇定自若地积极筹划,尽力赈济,使百姓能够最大限度地得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兴修水利防灾害
我国历史上,水旱两灾最为频繁、猖獗,遗害也大。单纯靠赈济,只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兴修水利,从灌溉和浚治两方面下手根治。这样才能使农民安于田亩,努力生产,有了积蓄,即使再遭灾害,也可避免饥荒流离之苦。清代河患频仍,治河官吏往往乘治河之机中饱私囊,国家尽管投入财力、物力,但收效甚微。以致河防日弛,河患日剧,增加了更多灾难。毕沅对此种弊端深恶痛绝。他一方面致力于赈济灾民,另一方面则督饬地方兴利除弊加紧水利建设,防患未然。先后下大力量浚治泾阳龙洞渠,灌溉民田;疏通睢州龙门滩、荆州窖金洲;修襄阳老龙堤、常德石柜堤、潜江仙人堤;凿通四川、湖北大江的险滩,大大便利了云南铜矿产品的运输。
开垦拓荒还耕地
荒地多则耕地少,耕地少则生产不足。所以历代政府多致力于垦荒。历代政府虽把垦荒列为要政之一,但增加的垦田,大部分都被豪强势力所占有。由于他们的榨取,既不能增加农业生产力,更徒然加重了农民生活的恶化程度。加之,不少地方官吏,多善于粉饰太平,甚至虚报加赋,反而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毕沅除对这些问题多方严加督饬查办外,极力主张并号召农民积极投入垦荒行动。他经常大讲 “足民之要,农田为上,此关国家大计”的道理,并曾召募百姓,开垦陕西兴平、扶风、周至、武功等处的荒地。还曾向上力奏:“关右大川,如泾、渭、灞、浐洋、滈、潏、河、洛、漆、沮、汧、汭诸水,流长源远。若能就近疏引,筑堰开渠,以时蓄泄,自无水旱之虞。古来云中、五原、北地,上郡诸处畜牧,为天下饶,若酌筹闲款,市牛羊驼马,为畀民试牧;俟有孳生,交还官项,余则畀其人以为资本。耕作与畜牧相兼,实为边土无穷之利。”(《清史稿》)遗憾的是,他这一建议并未被皇帝所采纳,但他的一片为民造福的良苦用心,可谓天人共见。
保护环境传后世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西安更是世人公认的历史文化名城。“秦中自古帝王州”(杜甫诗)。周、秦、汉、唐均曾在此建都,名胜古迹遍及全省,对于祖先留下的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毕沅以他敏锐的战略眼光,多次上奏修葺华山华岳庙及其它古迹。他胸怀热爱中华悠久传统文化的情感,认为:“关中为外藩朝觐必经之所,沿途古迹如灞桥、温泉、崇仁、慈恩两寺(即大、小雁塔)俱汉唐名胜。名胜既多,不宜任其荒颓。”(《弇山毕公年谱》)毕沅对碑林、乾陵、茂陵、西安明城墙兴庆宫等古迹名胜均曾下大力进行整理重修。既保护了环境,又使它们造福子孙,功垂后世。今天,当我们尽情游览观瞻这些光辉夺目的名胜古迹时,真的要好好感谢当年毕公修葺保持之功呢。
清乾隆31年(1766),毕沅在甘肃任巩秦阶道,后升为陕西按察使、布政使。38年任陕西巡捕。50年调河南巡抚,不久升为湖广总督。
他在陜西时间最长,先后约达10余年。他为官清正廉洁,深得民心。人们称赞他是一位“能以民物为一体”体恤民情、造福一方的清官。
赈济灾民拯苍生
甘肃、陕西两省地处内陆,大部地区降雨量偏少,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冬春易旱,且有风沙,寒潮侵袭,两地灾情不断,尤以水旱两灾为甚。
乾隆35年(1770)甘肃连年旱荒,各县官仓已空,急需拨粮救济。“四年三遇旱,十室九关门”。灾情十分严重。毕沅心急如焚,他及时向朝廷详奏了连年苦旱,粮食匮乏,农田干枯等困难情况,不但得到大量粮食对百姓实施赈济,并将全省积欠的种籽、口粮银400万两全部豁免,使百姓得到实惠。
乾隆38年(1773),黄河、渭水、洛水三条大河洪水泛滥,陕西大荔境内有27个村庄受灾,冲塌民房8900余间,受灾人口高达2万余人。在这紧急关头,毕沅多次亲自赶赴灾区,察看灾情,探访灾民,进行赈济,把很多人从死亡线上拯救出来。
面对连年不断发生的水旱、冰雹、霜冻,风灾等灾情,毕沅始终镇定自若地积极筹划,尽力赈济,使百姓能够最大限度地得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兴修水利防灾害
我国历史上,水旱两灾最为频繁、猖獗,遗害也大。单纯靠赈济,只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兴修水利,从灌溉和浚治两方面下手根治。这样才能使农民安于田亩,努力生产,有了积蓄,即使再遭灾害,也可避免饥荒流离之苦。清代河患频仍,治河官吏往往乘治河之机中饱私囊,国家尽管投入财力、物力,但收效甚微。以致河防日弛,河患日剧,增加了更多灾难。毕沅对此种弊端深恶痛绝。他一方面致力于赈济灾民,另一方面则督饬地方兴利除弊加紧水利建设,防患未然。先后下大力量浚治泾阳龙洞渠,灌溉民田;疏通睢州龙门滩、荆州窖金洲;修襄阳老龙堤、常德石柜堤、潜江仙人堤;凿通四川、湖北大江的险滩,大大便利了云南铜矿产品的运输。
开垦拓荒还耕地
荒地多则耕地少,耕地少则生产不足。所以历代政府多致力于垦荒。历代政府虽把垦荒列为要政之一,但增加的垦田,大部分都被豪强势力所占有。由于他们的榨取,既不能增加农业生产力,更徒然加重了农民生活的恶化程度。加之,不少地方官吏,多善于粉饰太平,甚至虚报加赋,反而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毕沅除对这些问题多方严加督饬查办外,极力主张并号召农民积极投入垦荒行动。他经常大讲 “足民之要,农田为上,此关国家大计”的道理,并曾召募百姓,开垦陕西兴平、扶风、周至、武功等处的荒地。还曾向上力奏:“关右大川,如泾、渭、灞、浐洋、滈、潏、河、洛、漆、沮、汧、汭诸水,流长源远。若能就近疏引,筑堰开渠,以时蓄泄,自无水旱之虞。古来云中、五原、北地,上郡诸处畜牧,为天下饶,若酌筹闲款,市牛羊驼马,为畀民试牧;俟有孳生,交还官项,余则畀其人以为资本。耕作与畜牧相兼,实为边土无穷之利。”(《清史稿》)遗憾的是,他这一建议并未被皇帝所采纳,但他的一片为民造福的良苦用心,可谓天人共见。
保护环境传后世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西安更是世人公认的历史文化名城。“秦中自古帝王州”(杜甫诗)。周、秦、汉、唐均曾在此建都,名胜古迹遍及全省,对于祖先留下的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毕沅以他敏锐的战略眼光,多次上奏修葺华山华岳庙及其它古迹。他胸怀热爱中华悠久传统文化的情感,认为:“关中为外藩朝觐必经之所,沿途古迹如灞桥、温泉、崇仁、慈恩两寺(即大、小雁塔)俱汉唐名胜。名胜既多,不宜任其荒颓。”(《弇山毕公年谱》)毕沅对碑林、乾陵、茂陵、西安明城墙兴庆宫等古迹名胜均曾下大力进行整理重修。既保护了环境,又使它们造福子孙,功垂后世。今天,当我们尽情游览观瞻这些光辉夺目的名胜古迹时,真的要好好感谢当年毕公修葺保持之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