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的法制教育网络化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batian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是高校法制教育,事实证明,高校传统的法制教育手段和模式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网络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手段。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已是一种趋势,应着重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化的重视、网络和传统模式的结合。
  【关键词】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完善途径
  对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塑造的过程就是法制教育,目的就是提高个体自身的素质修养,认真行使权力,积极履行义务,奠定法治国家的民众基础。大学生是社会的建设者,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因为长期在校园内,很少接触社会,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所以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有很强的意义。
  1.传统的高校法制教育不足之处
  我国社会法制建设仍处于起步和初级的发展阶段,高校法制教育也是社会建设的一部分,也处于基础发展阶段。从整体上看,体系还不完整,力度还不深入,手段和措施处于不断探索发展完善的过程。
  法制教育指的是通过多种形式,让公民知法、守法、用法,培养并提高其法律素质,树立法律权威。高校法制教育是法制教育的子概念,有学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指的是教授给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学基础理论和知识。但我认为教育对象应为全体大学生。高校法制教育应该为在国家法制教育方针指导下,高校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法制教育活动。其作用就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更多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思想和权威,自觉的守法和护法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勇于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近几年,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增多,犯罪率升高。云南大学2006年马加爵案震惊全国:北京大学2005年安某连砍同学80多刀,致其身亡;武汉工程大学2008年一名学生将室友杀死;一个个令人震惊的事件背后反映出大学生法证观念淡薄,以及高校传统的法制教育存在不足和缺陷:
  第一、法制教育手段单一,将法律知识传授和法制教育等通。教育应综合多种途径和形式。知识的传授只是其中的一种。法制教育是实践性强的素质培养,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学会守法用法,培养法律素质和修养,形成量好的学法、守法、护法、用法的习惯。
  高校法制教育呈现出单一化、表面化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高校目标的转变,这一模式呈现出弊端。大多高校把传授法律知识看做教育的唯一途径,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培养意识和观念,使得法制教育成为一种形式。
  第二、法制教育缺乏了解大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和宣传的角度出现偏颇。国家教委指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学校法制教育。这使得高校将法制教育视为德育的一部分。虽然法制教育和德育有联系,但本质还是有差异的。
  在意识错位影响下高校法制教育缺乏了解大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和宣传的角度出现偏颇。随着社会发展,学生接触到的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客观环境,这对大学生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网络对社会和大学生的影响更大。现在高校在法制教育过程中队网络的重视度不够,不能充分预料和加大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法制教育;有时受限于资金、人力资源和重视程度,很少有高校开展网络形式的法制教育。
  第三、法制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内容枯燥,很难引起学生兴趣。法制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法律、掌握法律,运用法律,激发学生的法律兴趣。传统的板书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讲授知识受限于个人爱好、能力和课时,缺乏和学生的互动机会。有时教师用的教材陈旧,不能和最新的法律法规配套,举得案例过时老套,没有现实参考意义,激发不出学生的兴趣。如此以来,网络的便捷性、全面性、及时性特点就吸引了学生,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学生就是“双刃剑”。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是传统法制教育的败笔。
  2.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的优势和必要性
  高校法制教育引入网络化模式尤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一方面,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可改变传统法制教育中现实与理论脱节弊端,通过网络。学生接触到生动具体的现实例子,案例具有新颖性、现实性、真实性。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要求教育内容革新和改进,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参与。大学生喜欢接触互联网,这可使高校学生更迅速广泛的学习法制教育的理论知识。
  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的发挥依赖于自身优势。一方面,网络资源丰富,便于检索。网络知识的普及使网上冲浪走入日常生活,网络搜索降低了学习成本,节约了时间,实现了资源共享。另一方面,网络把纸质文献化为生动的声、光、色等,吸引大学生。同时,网络的交互式沟通和传输及时使个人从容选择并吸收信息,弱化了个体的依赖性。
  3.实现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的途径
  途径一、在思想上,认识到加强网络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行动的基础就是思想意识,思想上对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有清醒认识,才会对其重视和推进,才能实现真正的法制教育网络化。高校应采用网络加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普法学习,通过视频案例更好的掌握法律知识。
  途径二、将传统法制教育模式和网络化结合,共同发挥作用。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创制了新的学习模式,可激发学生积极性,但应注意加强管理网络信息。一方面,强化校园网络文化的行政管理和依法管理。另一方面,建设经营者自律和上网者自律制度。 [科]
  【参考文献】
  [1]张智.论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完善.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3.
  [2]张美琴,章淑兰.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的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
  [3]王静.关于高校法制教育网络化的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6).
其他文献
在群英四起、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每一个企业都在思考着如何应对自如并脱颖而出。现在的企业发展趋势越来越趋近于市场化、规模化,强调高效益和差异性,而只有将企业的所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文化的建立与发展对政治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所以正确认识我国的政治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政治文化密不可分。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结构;中国特色  1.政治文化的涵义和特点  1.1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