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教育功利化倾向应善处若干关系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ter_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教育出现了较明显的功利化倾向,产生了教育领域选拔竞争日趋激烈,学生负担日益沉重,教育质量水平难以保证等问题。要通过正确处理当前目标和长远目标,重点发展与全面发展,单一发展和多样发展的关系化解教育功利化倾向。
  [关键词]教育; 功利化; 化解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5—0033—02
  
  现在有一种倾向,即把教育简单地定位于人力资源开发,将知识及技能的取向推向极端与绝对,出现了教育功能和价值工具化、功利化的倾向。这种倾向给教育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弊端,主要表现为:选拔竞争日趋激烈,学生负担压力日益沉重,教育质量水平难以保证等。化解教育发展中功利化倾向,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促进教育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应十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教育发展当前急需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推动教育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奔向新境界。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古人云:教者,政之先也。在中国古代,教育主要担负着教化的任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情感价值、人格伦理等方面的学问。在古代西方,这个任务则主要是由教会来实施的,并且一直延续至今。西方近代学校教育其主流是工业化、近代化的产物,信奉的是工具理性和纯粹的科学实用主义,是世俗的,也是功利的。近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照搬了近代西方的学校教育制度,因而其教化功能有所缺失。作为当代中国的教育,其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理应兼具教化的功能。从根本上说,教育是文明传承的主渠道,是理想、价值与社会精神构建的主要驱动力。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道德继承、文化袭承、历史传承主要应靠教育来实现,这是教育的本质特征。所以,要通过发展教育来修道弘德、取义明礼、和谐图治,使教育成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成为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发展的动力,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助力。这样的教育,在对象上应该是全民的,在过程上应该是终身的,在内容上应该是多样的,在功能上应该是全面的,在领域上应该是全方位的。所以,教育的定位,不能以培养和毕业的学生数量为唯一尺度,应以全面发展为指向,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使教育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学历的社会迈上学习的社会,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达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新境界,努力实现学有所教。
  第二,正确处理突出重点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推动教育全面、均衡发展。在建设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同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以学校教育体系为教育发展的重点,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除了重点发展外,还应该注重全面发展。教育强国不能有教育上的空白点,现代化的教育,更不能出现结构和体系方面的缺陷。教育在对象上要涵盖从婴幼儿到成人;在内容上要既包括学历教育也包括非学历教育,既发展学校教育也发展社会教育、行业企业教育、网络教育等,既倡导正规教育也倡导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不能一讲教育,就是简单的学校教育,就是小学、中学、到大学一个简单的链条。事实上,党和国家多次强调指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但是,目标提了多次,口号喊了多年,始终就是摆不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实在是没能抓住应有的战略机遇,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第三。正确处理单一和多样的关系,既开发人力资源,为经济建设培养大批人才。又推动教育多样化发展,拓宽成才渠道。为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在教育发展战略选择上,既要建设强大的教育主体结构,又要注重多样化发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随着知识与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过去学习主要是在学校进行,而现在则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校外;学习的主要方式以往总是很正规,是与老师、课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现在非正规的学习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特别是在成人阶段,非正规学习甚至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与手段,也更具有了自主性、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为人的全面与自由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一发展趋势昭示我们,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战略空间,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终身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更高阶段。在这一阶段,教育是非选拔、非竞争的,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人,而是选择适合人的教育;只有选择形式的义务,没有选择对象的权利。要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有教无类。这样的教育,将帮助人们理解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追求丰富的情感与高尚的价值,弥合人际之间的隔阂,创造美好的生活,创造和谐。这才是教育的高境界,才接近于教育的理想。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所谓“修道”、“弘德”、“明礼”、“取义”等人本主义的东西才能得到充分伸展。所以,学校教育之长,可能是终身教育之短;而学校教育之短,恰是终身教育之长。两个体系并重并举,才能实现功能互补,使教育焕发出理想的光芒,避免越来越世俗化和功利化。
  只有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成千上万的中小学、大专院校为我们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这是必须充分肯定的。但俗话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凡事有利就有弊,只有明其利害,才能趋利而避害。大教育才是大方向。坚持大教育、践行大教育,教育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责任编辑 沉香
其他文献
[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紧紧扭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围绕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开展自主创新,并且强化企业在推进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自主创新;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4—0070—01    转变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地理标志的保护采用双轨制。在商标法模式下,允许地理标志注册成为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然而商标法对于将地理标志注册为普通商标并未严格禁止,且由于历史原因,相当部分的地理标志被富有丰富市场嗅觉的经营者注册为普通商品商标,从而在法律意义上独占性地享有了该地理标志。这与地理标志的公共产品属性是相冲突的,同时在实践中也发了诸多的争议。  [关键词]地理标志; 商品商标;冲突  [中图
期刊
[关键词]执政60年;历史进程;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4—0081—01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央党校国情国策研究中心、党校系统党史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于2009年10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历史进程与主要经验”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党校系统党史教
期刊
[摘要]完善干部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当前,干部制度建设的着力点,就是要以教育培训制度建设提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以综合考评制度建设引领干部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落到实处;以监督监察制度建设敦促干部用科学发展观规范自己的工作。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干部综合考评制度; 干部监督监察制度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满机遇与挑战,多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卓有成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源于权力难受制约,村官的腐败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只有加强自下而上以及自上而下的监督制约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村官腐败的发生。  [关键词]农村基层组织;监督;制约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16-0043
期刊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西部地区;贵定县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4—0073—02    胡锦涛在今年8月25日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西部民族地区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发展,实现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是实际工作中需要认真对待并进一步地去解决好的大课
期刊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切实赋予农民各项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农民;作用;政府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9)24—0065—0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更应发挥主体作用。然而,由
期刊
[摘要]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的管理者,本身的特殊地位和拥有的权力决定了其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和一些与农用土地相关的社会问题产生,地方政府在推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的道德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必须保证自己的行为在土地流转中代表人民的利益,恪守政府的道德操守,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地方政府; 土地流转;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一直备受关注。本文运用动态数学模型方法,以浙江省2001-2008年的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对高教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拟合分析,揭示两者的相关关系;通过分析这些年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和就业率标准差等数值,初步阐述浙江省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程度,以期为高校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G526.5 [
期刊
[摘要]五年来,价值选择多样化情况下党员自豪感有所下降,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党员自豪感及其变化各具特色。影响党员自豪感的主要因素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民主建设进程、党员权利保障水平、党内腐败现象的存在、党员队伍建设管理质量等。增强党员自豪感,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健全淘汰机制,纯洁党的队伍;积极探索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现实途径,推进民主建设进程。  [关键词]党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