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其人才培养模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高职办学目标主要是向社会各个行业领域提供高质量人才,因此这无形中就要求人才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现状,将就业作为目标导向。本文从现实出发,主要围绕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中心,明确专业教学中人才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及培养方向等多个方面,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正朝着全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食品行业岗位来源人才主要通过两类专业:一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以食品理论知识和食品工程技术为核心;二是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明确将生物学理论和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1]。这两种专业毕业的高职学生是食品产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但是从高职食品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高职教育无法让毕业生直接从事生产一线岗位工作,理论和实践两者的对接融合差距较大,因此必须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实践,符合新时代食品产业发展的要求。
一、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特色不明显
食品生物技术属于一个新兴专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其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人才培养手段等还不够成熟,正处于起步探索杰顿,同时随着食品行业形势的不断转变和调整,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跟不上变化步伐,课程改革和建设目标不明确,不能形成自身办学特色,长期以来容易被忽视,多数人不了解其专业就业走向,以致形成了和食品加工技术或者生物技术等相互混淆的局面。
(二)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变化的需要
专业发展要适应时代社会发展节奏,专业的适应性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人们跳槽、变换职业变得越来越频繁[2],能够适应岗位变动的职业迁移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还不能满足职业能力的变化,原有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三)传统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
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内容仍然保留着传统发酵食品的生产,和现代食品生产相脱节,实验中学生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教师教学方式落后,高职实验室设施不够先进,不能完全对接课程教学实验教学秩序混乱,管理无序,学生难以真正做到言行自律,其实验操作不够规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新时代下食品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行创新和实践。
二、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途径
(一)明确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决定了一种教育的性质,同时还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方向。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对生物产业技能型人才需要更多。在这种背景下要加快培育生物产业,为前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因此人才需要具备生物发酵产品和食用菌栽培与加工技术、检验技术和质量管理三种职业能力[3],将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于从事企业一线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适应食品行业对多种职业岗位的需要,首先让学生掌握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基本操作技能,发展其综合素养,树立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核心,养成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积极使用和维护生物制品生产到操作的一系列流程。随着食品产业近年来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人才培养要不仅掌握传统发酵调味品及酿造产品等制造,还应该进行营养配餐,掌握现代膳食搭配结构,從产品的运输、营销、物流等系统化程序入手,从事新产品开发等一般的技术企业研发工作,提高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优化创新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内容
随着生物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利用生物技术来促进相关产业的进步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例如食品工业中使用新型添加剂、保鲜剂,发展多功能的食品等[4]。通过现代生物技术,降低传统酱油、醋等调料的生产成本,食品生物技术和我国工业产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那么高职院校食品生物技术培养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发展趋势,课程培养内容应该深入到传统发酵生产企业的产业链条中,让学生学习保健营养食品,到各个单位企业中进行调研,发展当代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例如筛选菌种及组织细胞培养、生物产品的发酵生产、微生物操作、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及生物产品的分析检验等,辅助产品研发和生物产品销售等岗位工作。
(三)丰富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手段
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到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内容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及人才培养方式等多种。在人才培养方式的选择上应该深入到食品公司企业内部展开调研,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实训教学力度,着眼于行业发展,将人才需求确立为基本依据,坚持市场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能力,将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培养食品生物技术产业一线人才。首先分析食品专业岗位工作任务,重新划分专业课程类别,通过构建新课程体系,达到“校企合作,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5]。其次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内授课,落实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帮助学生培养社会能力。最后制定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实施细则,参照职业能力来选择课程教学方式,大胆展开创新与探索,在实践中紧密联系市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已经在社会掀起热潮,根据食品产业特征,定期展开岗位需求调研活动,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通过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及方式等,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形成专业技能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江津津, 赖鹏立. "创新创业"融入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6, 10(4):72-75.
[2] 邓林, 方燕, 刘延岭. 高职教育下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2(6):95-97.
[3] 余奇飞, 陈健旋. 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J]. 食品安全导刊, 2014(26):48-50.
[4] 邓林, 岳文喜, 朱克永, et al.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J]. 四川农业科技, 2015(6):62-64.
[5] 杨庆伟, 王芃, 揣玉多. 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J].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5(6):9-11.
基金项目: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HYJG16004))
关键词: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正朝着全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食品行业岗位来源人才主要通过两类专业:一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以食品理论知识和食品工程技术为核心;二是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明确将生物学理论和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1]。这两种专业毕业的高职学生是食品产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但是从高职食品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高职教育无法让毕业生直接从事生产一线岗位工作,理论和实践两者的对接融合差距较大,因此必须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实践,符合新时代食品产业发展的要求。
一、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特色不明显
食品生物技术属于一个新兴专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其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人才培养手段等还不够成熟,正处于起步探索杰顿,同时随着食品行业形势的不断转变和调整,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跟不上变化步伐,课程改革和建设目标不明确,不能形成自身办学特色,长期以来容易被忽视,多数人不了解其专业就业走向,以致形成了和食品加工技术或者生物技术等相互混淆的局面。
(二)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变化的需要
专业发展要适应时代社会发展节奏,专业的适应性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人们跳槽、变换职业变得越来越频繁[2],能够适应岗位变动的职业迁移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还不能满足职业能力的变化,原有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三)传统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
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内容仍然保留着传统发酵食品的生产,和现代食品生产相脱节,实验中学生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教师教学方式落后,高职实验室设施不够先进,不能完全对接课程教学实验教学秩序混乱,管理无序,学生难以真正做到言行自律,其实验操作不够规范,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新时代下食品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行创新和实践。
二、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途径
(一)明确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决定了一种教育的性质,同时还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方向。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对生物产业技能型人才需要更多。在这种背景下要加快培育生物产业,为前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因此人才需要具备生物发酵产品和食用菌栽培与加工技术、检验技术和质量管理三种职业能力[3],将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于从事企业一线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适应食品行业对多种职业岗位的需要,首先让学生掌握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基本操作技能,发展其综合素养,树立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核心,养成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积极使用和维护生物制品生产到操作的一系列流程。随着食品产业近年来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人才培养要不仅掌握传统发酵调味品及酿造产品等制造,还应该进行营养配餐,掌握现代膳食搭配结构,從产品的运输、营销、物流等系统化程序入手,从事新产品开发等一般的技术企业研发工作,提高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优化创新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内容
随着生物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利用生物技术来促进相关产业的进步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例如食品工业中使用新型添加剂、保鲜剂,发展多功能的食品等[4]。通过现代生物技术,降低传统酱油、醋等调料的生产成本,食品生物技术和我国工业产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那么高职院校食品生物技术培养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发展趋势,课程培养内容应该深入到传统发酵生产企业的产业链条中,让学生学习保健营养食品,到各个单位企业中进行调研,发展当代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例如筛选菌种及组织细胞培养、生物产品的发酵生产、微生物操作、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及生物产品的分析检验等,辅助产品研发和生物产品销售等岗位工作。
(三)丰富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手段
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到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内容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及人才培养方式等多种。在人才培养方式的选择上应该深入到食品公司企业内部展开调研,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实训教学力度,着眼于行业发展,将人才需求确立为基本依据,坚持市场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能力,将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培养食品生物技术产业一线人才。首先分析食品专业岗位工作任务,重新划分专业课程类别,通过构建新课程体系,达到“校企合作,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5]。其次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内授课,落实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帮助学生培养社会能力。最后制定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实施细则,参照职业能力来选择课程教学方式,大胆展开创新与探索,在实践中紧密联系市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已经在社会掀起热潮,根据食品产业特征,定期展开岗位需求调研活动,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通过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及方式等,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形成专业技能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江津津, 赖鹏立. "创新创业"融入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6, 10(4):72-75.
[2] 邓林, 方燕, 刘延岭. 高职教育下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2(6):95-97.
[3] 余奇飞, 陈健旋. 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J]. 食品安全导刊, 2014(26):48-50.
[4] 邓林, 岳文喜, 朱克永, et al.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J]. 四川农业科技, 2015(6):62-64.
[5] 杨庆伟, 王芃, 揣玉多. 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J].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5(6):9-11.
基金项目: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HYJG1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