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结直肠隆性病变的护理干预探讨

来源 :中国医药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rmghgw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结直肠隆性病变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ESD治疗的120例结直肠隆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vs.83.33%,χ^2=5.926)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vs.13.33%,χ^2=3.927)、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thods and nursing effects of endoscopic mucosal dissection (ESD) for colorectal carinal lesions. Methods All 120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rinal lesions treated by ES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6.67% vs. 83.33%, χ^2=5.926)was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33% vs. 13.33%, χ^2=3.927),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 [(37.54±3.92) score vs. (45.81±4.37) score, t=10.912], the Depression Self-Evaluation Scale (SDS) score [(38.51±4.08)score vs. (46.73±5.91)score, t=8.866], pain VAS score [(1.84±0.72) score vs. (2.77±0.85) score, t=6.467]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anal recovery and exhaust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49.37±5.82)hours vs. (62.04±6.31)hours, t=11.433], the ambulation time[(25.43±3.28)hours vs. (36.08±4.46)days, t=14.901]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5.43±1.75) days vs. (7.02±2.04)days, t=4.582]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SD is a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rinal lesions.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surgical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peration risk and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rapid and good recovery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其他文献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能实现复杂形状金属构件的快速整体制造,已成为高性能武器装备复杂构件设计和制造的新方法.本文综述了武器装备制造采用的金属增材制造方法及特点,按照材料分类列举了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武器装备制造领域典型的应用案例.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展望了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武器装备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为更好控制航空产品的表面质量,对生产中遇到的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建立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用模拟样件或实际样件进行磁粉和渗透检测,在UV-A紫外灯下目测,从零件表面荧光显示的分布、外观和形状探究表面粗糙度、油脂、加工工装、零件显微组织等对显示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金相组织.结果表明:显示的快速评定可通过目测显示的分布和形状实现;零件表面全部覆盖荧光,显示为表面不干净或粗糙度导致;位置规律出现的显示为结构上的凹槽或配合界面导致.
采用CHES-FY系统测量织物试样的物理指标,并计算出织物综合触感指数.以织物综合触感指数作为刺激量,对不同模态下对织物综合触感判断的正确率进行心理测量函数的拟合.拟合函数采用Boltzmann方程,通过拟合出的心理测量函数计算出辨别阈值,并得到视觉单模态和触觉单模态在视触觉双模态下所占权重.结果表明,视觉单模态和触觉单模态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辨别织物的综合触感,并且视触觉双模态对于综合触感的感知有加强效果.触觉单模态在感知中所占权重更大,视觉单模态和触觉单模态权重分别为0.32和0.68.
结构面的随机特征是水工边坡岩体稳定性研究的关键,目前一般采用单变量或双变量的概率模型研究,难以实现多参数的联合分析.基于生成对抗神经网络(GAN)和集成学习策略,提出了一种可用于结构面多维参数联合模拟的E-WGAN算法.相比于传统方法,该算法能够准确建立参数间的相关关系,实现岩体结构面形态的精确描述和模拟.实验对一组包含三个参数(迹长、倾向、开度)的结构面进行分析,证实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E-WGAN算法可同时对多维参数联合建模,从而还原结构面的真实分布特征.通过建立离散裂隙网络表明,利用该算法模拟的数
针对服役期水工混凝土在“早期控温、后期保温”措施下温度不可控的现状,为减小表层混凝土内外温差,预防温度裂缝的发生,提出了对服役期水工混凝土进行主动控温的方法,考虑到调控过程中涉及的温湿耦合问题,以温湿应变最小原则为衡量标准,就控温系统中的控温管道埋设深度、间距及调控温度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控温能够有效减小环境温度骤降带来的不利应变,同时调温管道埋设深度与间距在0.3 m左右,调控温度在最大温度降幅36.5%时,调控过程中的温湿应变最小,控温效果最佳.
目的 研究并分析阿卡波糖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到我院治疗的8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1例。分别通过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和单纯阿卡波糖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39例,占95.12%)明显比对照组(33例,占80.49%)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BG、2hPBG以及HbAlc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比对照组短,治疗之后的体质量明显比对照组更低,
真实的全级配混凝土强度参数是准确分析大坝结构工作性态的基础条件.本文提出了一种低热水泥全级配混凝土真实强度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成熟度法对现场浇筑、天然养护条件下大坝混凝土的强度试验结果展开分析,确定全级配和湿筛混凝土强度的换算关系;进而通过环境箱恒温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试验获得湿筛混凝土强度的预测公式;最后结合已确定的强度换算关系,建立全级配混凝土真实强度的预测公式.该预测公式的验证与应用结果表明:预测公式可满足实际大坝工程使用需求,且可为大坝结构分析提供相较于传统方法更为真实的低热水泥全级配混凝
综述了纳米粒子增强涂层耐磨性的强化机制、研究和应用及涂层的制备工艺.纳米粒子的强化机理主要包括细晶强化、Orowan强化、Kelly-Nicholson机制和纳米转移膜,且纳米粒子的增强效果存在尺寸效应.常用的纳米粒子包括金属单质、氧化物、硫化物和碳化物等.不同种类的纳米粒子通过提高致密度、阻碍位错以提高强度和硬度、细化晶粒、提高承载能力、生成润滑釉层等机制增强涂层的耐磨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工业、切削刀具和医学植入物等零部件的表面防护工作.复合纳米粒子可结合多种纳米粒子的增强特性,使涂层在宽温域和
空间设计以及物料的选择作为艺术展览的核心所在,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艺术展览中空间设计以及物料选择的探究,有利于提高相关人员对于艺术展览整体的进一步把握,更有利于促进美学的传播,提高人们的精神层面.文章介绍了艺术展览空间设计以及物料选择,从实用性,艺术性以及安全性三个方面具体去探究艺术展览中空间设计,并从多方面探究了展览物料的选择.
将氧化石墨烯(GO)按照特定的质量分数加入去离子水中,将一定比例的两性高分子加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然后通过涂敷的方式整理到纯棉织物上,还原后得到具有良好柔性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两性高分子(amphoteric polymer)棉织物离子传感器(RGO/AP).两性化合物与石墨烯纳米片充分混合以后,聚均匀的分散到石墨烯片层之间,当不同性质的离子在织物表面传输时,其与两性物质的相互作用强度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离子传输能力,使石墨烯/两性聚合物改性的织物对不同特性的离子表现出特定的响应能力,并且织物的表面电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