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 岁以下的宝宝很容易被传染上手足口病。怎么护理?怎么预防?让我们来告诉你。
丫丫从幼儿园回家后,妈妈发现她不像平日那样说个不停,有点儿蔫蔫的,连最爱吃的小点心也提不起她的兴趣。摸她的额头,有点儿热,问她哪儿不舒服,她说嘴巴疼。妈妈想起小朋友的家长说过,丫丫她们幼儿园有好几个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难道丫丫也被传染上了?
以下数字特别重要
3大部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口腔溃疡、手掌和足底的水疱样皮疹这3 大部位出现症状为特征,而且还伴有发烧。这种病在热带地区可以常年发生,而在温暖、寒冷的地区则一般以夏季和初秋多见。
4不特征在手上和脚上出现的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还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5岁以下手足口病欺小怕大,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小宝宝。
3~6天潜伏期当孩子受到病毒感染后,先有3 ~ 6 天的潜伏期,然后会出现低热、不舒服、胃口差、喉咙痛等症状。1 ~ 2 天后,孩子的口腔中出现红色水疱疹并很快破溃成2 ~ 3 毫米的小溃疡,分布在舌、牙龈、颊部等处,造成孩子口腔疼痛,流口水,拒绝进食等,随后在手掌、足底出现红色的斑丘疹,有些中间还出现含有浑浊液体的水疱,同样的疹子也可以出现在臀部。一般孩子的体温在38.5℃左右,持续2 ~ 3 天。
7~10天自愈手足口病是一种比较轻微的传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患病的孩子能在7 ~ 10 天左右自愈,预后良好。通常口腔溃疡在发病一周左右愈合,手掌和足底等处的皮疹在发病10 天左右自愈,不会留有疤痕。手足口病很少有并发症发生,但也有极少数孩子可能会有高热、全身皮疹、腹泻、心肌炎、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居家护理要点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不是一种,而是有好几种,比较多见的如柯萨奇病毒A16、肠道病毒71 等。这些病毒可以侵犯所有的人,但是因为成年人相对抵抗力较强,一般只是病毒携带者,而婴幼儿受到这些病毒侵犯后就容易发病。
由于是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针对性地进行退热、减轻口腔溃疡疼痛等处理,所以主要还是以居家护理为主。护理方法类似于护理感冒的孩子,比如注意休息、多喝开水。不要戳破孩子手掌、足底的疱疹,这些疱疹中聚集着较多的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戳破容易引起继发感染。同时,口腔溃疡的疼痛会影响到孩子食欲,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比较凉的食物,饮食以清淡、细软为主,避免吃过热、过酸、辛辣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不要戳破孩子手掌、足底的疱疹,这些疱疹中聚集着较多的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戳破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 一般来说,孩子发热越高、发热持续时间越长,病情就越严重。如果发现孩子有高热持续不退(超过39℃)、呕吐、头痛、呼吸急促、精神委靡等症状,要尽快去医院就诊,以防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 除了有明显的继发感染,抗生素对治疗没有任何效果。
勤洗手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病毒可以潜伏在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接触病人的口腔或鼻腔分泌物、破溃的疱疹、粪便以及被污染的衣物、玩具等物品都可能引起传染。
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特别是勤洗手,可以明显减少这种疾病的传播。由于成人常常是病毒的携带者,因此除了督促孩子勤洗手外,成人自己也要注意勤洗手。
在幼儿园和托儿所等托幼机构中发生的手足口病极其容易造成整个园所的流行。患病第一周的病人传染性最强,因此当孩子染上这种疾病后最好能在家隔离一个星期,一方面是能让孩子多休息以促进尽快恢复,另一方面也能减少疾病的传播。如果孩子所在的幼儿园里或班里出现手足口病,有条件的话,那几天最好先别送去幼儿园了。如果需要送的话,可以提醒老师多开窗通风,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来自妈妈的疑问
得过一次手足口病是不是就能获得终身免疫了?
一次得病后, 虽然孩子能对引起此次感染的肠道病毒产生一定的抵抗力, 但是多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这种疾病。所以,得过一次手足口病的孩子,以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
目前有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
由于每次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病毒不确定,而且这种病的病程轻微,预后良好,因此没有特别针对这种疾病的预防接种疫苗。
手足口病和口蹄疫有关系吗?
“口蹄疫”是一种在家禽、家畜中流行的疾病。虽然两种病在名称上非常相似,但事实上是完全不同的疾病,引起这两种疾病的病毒完全不同,传播的途径也完全不同。
丫丫从幼儿园回家后,妈妈发现她不像平日那样说个不停,有点儿蔫蔫的,连最爱吃的小点心也提不起她的兴趣。摸她的额头,有点儿热,问她哪儿不舒服,她说嘴巴疼。妈妈想起小朋友的家长说过,丫丫她们幼儿园有好几个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难道丫丫也被传染上了?
以下数字特别重要
3大部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口腔溃疡、手掌和足底的水疱样皮疹这3 大部位出现症状为特征,而且还伴有发烧。这种病在热带地区可以常年发生,而在温暖、寒冷的地区则一般以夏季和初秋多见。
4不特征在手上和脚上出现的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还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5岁以下手足口病欺小怕大,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小宝宝。
3~6天潜伏期当孩子受到病毒感染后,先有3 ~ 6 天的潜伏期,然后会出现低热、不舒服、胃口差、喉咙痛等症状。1 ~ 2 天后,孩子的口腔中出现红色水疱疹并很快破溃成2 ~ 3 毫米的小溃疡,分布在舌、牙龈、颊部等处,造成孩子口腔疼痛,流口水,拒绝进食等,随后在手掌、足底出现红色的斑丘疹,有些中间还出现含有浑浊液体的水疱,同样的疹子也可以出现在臀部。一般孩子的体温在38.5℃左右,持续2 ~ 3 天。
7~10天自愈手足口病是一种比较轻微的传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患病的孩子能在7 ~ 10 天左右自愈,预后良好。通常口腔溃疡在发病一周左右愈合,手掌和足底等处的皮疹在发病10 天左右自愈,不会留有疤痕。手足口病很少有并发症发生,但也有极少数孩子可能会有高热、全身皮疹、腹泻、心肌炎、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居家护理要点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不是一种,而是有好几种,比较多见的如柯萨奇病毒A16、肠道病毒71 等。这些病毒可以侵犯所有的人,但是因为成年人相对抵抗力较强,一般只是病毒携带者,而婴幼儿受到这些病毒侵犯后就容易发病。
由于是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针对性地进行退热、减轻口腔溃疡疼痛等处理,所以主要还是以居家护理为主。护理方法类似于护理感冒的孩子,比如注意休息、多喝开水。不要戳破孩子手掌、足底的疱疹,这些疱疹中聚集着较多的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戳破容易引起继发感染。同时,口腔溃疡的疼痛会影响到孩子食欲,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比较凉的食物,饮食以清淡、细软为主,避免吃过热、过酸、辛辣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不要戳破孩子手掌、足底的疱疹,这些疱疹中聚集着较多的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戳破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 一般来说,孩子发热越高、发热持续时间越长,病情就越严重。如果发现孩子有高热持续不退(超过39℃)、呕吐、头痛、呼吸急促、精神委靡等症状,要尽快去医院就诊,以防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 除了有明显的继发感染,抗生素对治疗没有任何效果。
勤洗手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病毒可以潜伏在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接触病人的口腔或鼻腔分泌物、破溃的疱疹、粪便以及被污染的衣物、玩具等物品都可能引起传染。
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特别是勤洗手,可以明显减少这种疾病的传播。由于成人常常是病毒的携带者,因此除了督促孩子勤洗手外,成人自己也要注意勤洗手。
在幼儿园和托儿所等托幼机构中发生的手足口病极其容易造成整个园所的流行。患病第一周的病人传染性最强,因此当孩子染上这种疾病后最好能在家隔离一个星期,一方面是能让孩子多休息以促进尽快恢复,另一方面也能减少疾病的传播。如果孩子所在的幼儿园里或班里出现手足口病,有条件的话,那几天最好先别送去幼儿园了。如果需要送的话,可以提醒老师多开窗通风,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来自妈妈的疑问
得过一次手足口病是不是就能获得终身免疫了?
一次得病后, 虽然孩子能对引起此次感染的肠道病毒产生一定的抵抗力, 但是多种肠道病毒都可以引起这种疾病。所以,得过一次手足口病的孩子,以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
目前有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
由于每次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病毒不确定,而且这种病的病程轻微,预后良好,因此没有特别针对这种疾病的预防接种疫苗。
手足口病和口蹄疫有关系吗?
“口蹄疫”是一种在家禽、家畜中流行的疾病。虽然两种病在名称上非常相似,但事实上是完全不同的疾病,引起这两种疾病的病毒完全不同,传播的途径也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