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高云淡,秋日吐金。每年金秋时节,山西省运城市都要举办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关公文化节,2018年是第二十九届。令人期待的是,关公的乡党、我国著名书法家赵望进先生将于文化节期间在运城市水墨河东美术馆举行大型书法展览。
赵望进先生是我相识30多年的师长和老朋友。听闻先生要在故乡举办书展,我特意到位于太原市青年宫的先生工作室看望他。绝对求是地讲,我每次到先生的工作室都能看到他不是在书台前写字,便是在书台前绘画。仅此一点,就让我每每感动。七秩有九的望进先生的勤奋身影,对我实在是一种教诲、激励、敦促和鼓舞。想起我多次向先生索要墨寶,他都有求必应,我发自内心地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说,没什么事儿,去年11月在北京,今年4月在太原的书展,你们都帮了不少忙,这次就不麻烦了。如果有时间的话,欢迎到运城看看,那里有许多名胜,是我的故乡。”我决定陪望进先生去一趟运城。“到运城看看,有许多名胜……”,这不是旅游吗?书法布展,爬高下低,我老胳膊老腿儿帮不上忙,但到运城观看先生的书艺展,观看久已闻名的先生书法碑廊,再到先生的故乡临猗县潘家庄游览一番,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0号中午到运城,先生派车接我便餐后,我就急切地前往临猗县先生的书法艺术碑廊参观。
望进先生的书法艺术碑廊位于临猗县城西北的含光山庄,于2008年建成。含光山庄建在一条南北狭长的小土沟里。在全省一百多个县中,唯临猗境内无一座山。所以,峨嵋岭边沿冲刷的沟壑就显得风韵独具。这条地势奇俏的小沟里,花木繁盛,绿树成荫。碑廊所在的入口处,还有一座小停车场。进门一看,这里是一座布局精美、别具匠心的小公园。园里曲径通幽,亭榭巧设,花香木翠,鸟鸣蝶舞。特别是小园里还建有一池边长约百十米的方形水面,使园内愈加显得生气灵动。水面四周还修有整洁平整的水泥小径,同园里南北方向的主路相连,可供游人择径穿插去往不同方向。一位精明的张姓中年人接待我们,他正在整理园内环境,介绍说准备把这里再整修一番,将山沟北向的几十亩地开发利用,建成一座集传统文化、国防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乐园,以丰富城乡居民的新时代新生活。
我重点关注的碑廊位于小园入门左侧。碑廊制式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红瓦廊檐,呈弧形,长百米。统观碑廊,红顶净墙,墨石白字,碑体宽窄不一,高度均为0.6米。廊道曲折有度,迂转前行,移步见景,时空有换,古色古香的碑廊显得布局质朴,秀气得体,景象雅观。先生隶篆行草各体书艺,刻于青石,矗立廊墙,总计有60多通。这些书艺作品都是先生65岁以前的精心之作。可以见得先生的这座书艺碑廊,得到了各位书法巨匠的倾情关怀———书坛巨擘沈鹏先生题写了碑廊名称,国学大师姚奠中先生撰写了序言,古文字大家张颔先生题匾“厚积薄发”。碑文的内容以励志为主,仅一个表达中华精神的“龙”字,就有两米见方。还有苏东坡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先生自撰的《学书有感》等等。可以毫不夸张地形容,这碑廊就是浓缩的赵望进书法艺术展。
在一池水面的东侧,还矗立着二十多通书碑。我近前一看,是望进先生题写的《含光诗文书法碑廊》。各通书碑上都是临猗县或运城市的书法名家的书艺作品,内容为清代临猗籍文学大家王含光先生的诗文摘句。王含光(1606—1681),清崇祯进士,官至河南安察使。主要著作有《易学三述》《易图直解》《谷口诗集》《蒲州府志》等。望进先生和运城书法名家把先贤的诗文书于石碑纪念传颂,足见运城的父老乡亲念先贤,敬先贤,学先贤的崇贤之情。
9月22日上午10时整,展览开幕。来自省内外的著名书法家、楹联家及慕名而来的各界人士近千人参加了开幕式。
耳闻每位发言嘉宾对先生人品书品发自内心的赞美,目睹中国书协原主席沈鹏、张海及现任主席苏士澍等书法大家为先生书展撰写的序言、贺词、贺信,我又特别注意到从展厅大门入口到开幕式讲坛两侧摆满了几十个艳丽鲜花制作的各式花篮。可以感触到,这些寄托满腔情意的序言、贺词、贺信和花篮不仅表达了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对先生书艺学识的欣赏与盛赞,而且抒发了人们对先生仁义为人的赞赏与深情。仅此,就使我深切感受到人们对先生精彩人生的全面褒奖。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能得到省内外人士及乡党们的如此厚爱,足以表明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根植百姓的艺术大家。
这次展览分为“积步为学”“写心为道”“用世为归”三个主题共360余幅(件)作品。集中展现了望进先生的书法艺术及其多年来为社会服务的轨迹,内容积极向上,形式多彩多姿,为其历次展览之最。其书法内容多为自撰诗词、对联,新鲜而丰富,向上而实用。以中堂、对联、横幅、斗方、条幅多种形式呈现。国画涉及梅兰竹菊,藤萝、蔬果,用笔率意洒脱,生活气息浓郁。1500字的长篇巨制《运城赋》、唐太宗的《晋祠之铭并序》、柳宗元的《晋问》、专为运城关公文化节创作的诗联等作品气势磅礴,独具特色,彰显出山西厚重的文化底蕴,反映出先生的文化修养及家乡情怀。
我穿行在墨香氤氲、花团锦簇、人潮如涌的3个大型展厅中,如同品味着一场盛大的书香豪宴,不时为先生从书六十余年取得的卓越成就而感慨!
在先生书写的篆书关公精神赞“忠义、仁勇、诚信”前,我思索着:关公,由人而圣而神,是集历史上的名将、文学艺术典型和后人意愿三者为一体的复合体。他因义而忠,因义而仁,因义而勇,其精神对今世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公信仰群体的精神和理念超国籍、超信仰,超民族、超时空,歌颂关公的墨迹体现了先生对关公文化的深刻解读和对关公精神的一脉传承。
望着1500字满占一面墙的《运城赋》(运城市文化局局长黄勋会先生撰文),我想起了前不久先生在青年宫工作室书写时的情形。常年不辍的书写,让他患上了颈椎病,右臂举不起来。看他带着护腕书字,我多次劝他歇息一下再写。他说,“展期已定,不抓紧时间怕误事儿。”他是忍着病痛的折磨完成这幅书法巨制的。此时我又想起了他在答谢词中所讲,“这次展览对领导是汇报,对同行是请教,对家乡则是反哺的感恩报告”,更加理解了这位河东之子的报恩情怀。是的,报告盛于汇报,报告是全面的、系统的、完整的,先生以自己一生追求的特殊载体,向家乡致敬,向家乡报告,向家乡感恩! 望进先生是位资深且富有成就的艺术家,他从事书法创作60多年来,始终沿着崇尚经典、学习传统、广泛涉猎、自成一家的道路前行。他的隶书往往以篆结体,以行书笔意运之,典雅厚重,灵动多变;篆书常常掺进隶书笔意,圆笔变方,线条结实,奕奕生动;草书狂放大气,遒劲自然,于端庄中见灵性、见变化、见精神。这次书展,无疑展现了先生书法艺术的个性追求。布满三大展厅的书法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无论站在哪幅作品前都能给观众以震撼的视觉冲击,都能使观众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我深切地感到,观望进先生的书展不仅是一次中华传统艺术的文化之旅,耳闻目睹,让我更加清晰地明辨并读懂了先生的内心世界,正如他在《七十抒怀》中要求自己的那样:“莫言夕照重山远,永作峰峦守猎人”。是的,在辉煌成就面前,先生还有他努力不懈的新追求,他还要“一字一中华,一字一乾坤”地续写下去。
这几天,望进先生实在是繁而又忙,因他和儿子枫涛忙于各种展事,特别委托老伴素云女士和大女儿枫岭、小女儿枫竹陪我到潘家庄,司机是望进先生的外孙刘旸。先生一家老小陪着我这位“游客”,实在让我不好意思。他说,“各忙各事,诸事不误,咱们分头忙吧!”
老话讲,三晋富源数晋南,晋南富饶属临猗。临猗是山西百余县中唯一没有山区的平川县,位于运城盆地(运城因位黄河之东,又称河东地区),她西临黄河,东望太行,北屏峨嵋岭,南面中条山。全县近60万质朴百姓经多年拼搏,把临猗建成了全国文化先进工作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和全国水果十强县。临猗是传统农业县,是山西商品粮和商品棉生产基地。粮棉分别占全省产量的七分之一和八分之一。300余户千余口人的潘家庄,自然也为全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因工作原因,山西的山庄窝铺我去过不少。山西的东南西北不说,就连山西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的许多县、许多村我都去过或路经过。潘家庄给我的直观感受太深刻了,说这村人杰地灵,一点也不夸张。你看这里:
交通便捷———从运城市到潘家庄,省道下来走县道,县道下来走乡道,乡道下来走村道。路面平整,路标清晰,白线完整不说,路两边排列齐整的各种绿树随风微拂,像一位位温情腼腆的村嫂、村姑在向你微笑招手,礼貌地欢迎客人的到来。早在十多年前,全县已形成了“一级路过境,二级路环乡,三级路通村,水泥路通户”的道路骨架。得益于道路优化的便民福祉,潘家庄的父老乡亲,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晴天扬土、雨天踏泥”地艰辛行路了。
生态宜居———我曾向许多人炫耀过我的故乡河南省舞阳县大宋村,小村的南边紧挨着澧河(淮河支流),这里“小河清清流,炊烟袅袅升,万亩庄禾翠,满眼百花香”。去过的同事直赞我的家乡是盈溢眼福的大花园。到了潘家庄,才知道黄土高坡的山西竟然还有可与我的家乡媲美的村庄。行车到潘家庄简直就是在枝肥叶稠的苹果园里穿行,在平整洁净的水泥道路上左拐右行,右行左拐,满眼果木,满眼硕果,满眼绿色,满眼美景。行车此地此景中,我突然想起了太原的pm2.5,断言潘家庄肯定没有;想起了负氧离子,又断定潘家庄肯定多多。还想起了多年前随中国新闻考察团到澳大利亚悉尼访问时,当地官员所介绍的绿色城市的概念为“不是有多少高楼大厦,也不是有多少私家小车,而是拥有多少绿色,拥有怎样的生态环境。悉尼被联合国评定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她的满眼花香木翠,绿树林总!”看着横竖成行,树壮果硕的苹果林(称果园似乎太小了),我贪婪地吸入着负氧离子,总想着多带走一点儿潘家庄的新鲜空气。
村美人善———汽车拐了个弯儿,素云女士告诉我到家了。我下车一看,似乎到了太原的某高档小区。一条整洁的水泥道通往西向,路两边有条型小花池,种植着矮矮的丛丛绿树。花池间栽植着数米高的各色树木。放眼望去,花木满街,一家家院门连接主路,真可谓全县道路骨架所称的“水泥路入户”。枫竹还领我到村文化广场转了一圈儿。站在这里四处张望,排排农家小院房舍有序,院落齐整。绿树下几位老婆婆聊家常,幼儿孙辈追逐戏耍。米黄色的院墙上面书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境保护、村落卫生等内容的标语。一处向南的墙面上画着一幅像是牡丹的巨大花朵,花朵旁书写着“大美耽子镇,文化名村潘家庄”。文化广场前有一棵碗口粗的新杨树,绿叶繁茂地从一棵古杨树的枯杆空壳中挺拔长出,仿佛依偎在母亲温馨的怀抱。古杨树的躯壳上用红漆书写着“神杨”两个大字。枫竹介绍说,“村里老人讲枯树原是一棵500多年的老杨树,树身高大威壮,3个成人方能合围。古杨树主干上端长着一个大树瘤,树瘤上新枝挺健,翠叶繁稠;古树根部也长着一个巨大的树瘤,可供二三十人同座乘凉。”枫竹又说:“古杨树根植潘家庄几百年,她是村史的见证,是村情的记忆,是村民的乡愁。不料有一年雷电鸣闪,树躯着火,‘神杨’逝去。后来父老乡亲们又在枯树躯壳中新植了一棵杨树,盼望新树茁壮,再成神杨,以福荫潘家庄。”“神杨”的南面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门的左侧是赵先生书写的“潘家庄文体广场”。走进院门,对面是一块五米多长近两米高的赫红色纹理巨石,上书赵先生一米见方篆书大字“和”。“和”字居中,右书“人和益寿,家和纳祥”,左书“民和固本,国和兴邦”,这无疑表达了先生愿家乡和和美美,兴旺发达的美好祝福。进门右望,是一座台口开阔的大戏台,台口上方有先生书写的“辉光日新”四个巨大金色行书。村里每年都邀请知名的剧团和演员在这里演戏,以欢庆村中盛事。我想,在每年喜庆的节日里,潘家庄的父老乡亲一定在这壮阔的戏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歌颂新生活,扮靓潘家庄的精彩节目,并将这“辉光日新”的时代歌舞子子孙孙常演不谢!
先生的故居是祖上留下的老宅,院落坐北朝南。进院有正房三间,东房三间,尽管风雨多年,但房体结实,简朴适用。院落不算大,但方正规矩,洁净有序,并不显得局促拥挤。引人注目的是正房门顶悬有一匾额,定睛一看是望进先生老父亲赵存昌先生90大寿时,望进先生的老友、著名楹联家马长泰先生赠送的贺匾,上书“寿同山永”。正房居住的高龄96岁的老人是望进先生的继母。望着这位整整比我年长28岁的寿星老人,见她体态硬朗,衣着整洁,心想她一定得到了各方面的极好服侍。我问,“老人的日常生活怎么办?谁照应?”素云女士说,“老人这几年不愿意去太原住了,怕有个事儿给我们添麻烦,只好每月给她些零用钱,由本村老赵的外甥赵绵更照料,最近又每月1500元请了一位亲戚照料她。有特别的事儿,再给我们往太原报信”。枫岭插话说,“我奶奶90岁前,每年冬天都要到太原住几个月。90岁后不愿到太原住了,只好找人帮忙照顾她”。看完聽完有关老人的一切,我想起了望进先生常写的榜书“孝”字,他认为“孝是百善之先,伦理之端,做人之本,为政之要”。望进先生不但书写了,也身体力行了。我知道,亲母去世时望进先生已30多岁,参加工作了,继母并没有对他有多少抚育之恩,仅是为照顾老父亲的生活在赵家生活了二三十年。面对这位继母,先生一家确实尽到了自己的孝道,仅此先生人品人格的高贵,就值得大书特书。 进出潘家庄,我发现这里的乡亲们都很和善。在村里转转,素不相识的潘家庄人,对我总是笑脸相迎。一位带着幼儿的青年妇女还和我聊了一阵天儿。即使行车路上,不管是电动车、小货车、载人的、拉货的与我们的车辆相遇,不是主动停车便是路边相让,让我感到了潘家庄人还有许多邻村百姓的文明、礼貌、谦让、随和……
人才辈出———潘家庄村美人善,一方厚土滋育出风清气正。300来户的村庄,家家户户信奉耕读传家继世长的古训。仅说赵家,新中国成立前,望进先生的爷爷是自学成才,名声远扬的针灸名医。父亲能写会算,受聘于陕西华县的一个老字号当账房先生。新中国成立后的高考中,潘家庄第一批高考生中唯一考上大学的是先生的四叔赵存义。1960年望进先生在当时不到百分之一录取率的严酷高考中,他是全村继四叔之后第二个考上大学的赵家子弟。当时全省的考生中,唯他语文试卷以毛笔作答,引起阅卷老师极高重视,后以优异成绩被山西大学中文系录取,还当了班长,得到了国学大师姚奠中先生的厚爱和亲传。先生学文贯通古今,诗文联墨俱佳,由于精深书法艺术成为名扬华夏、专著等身的书法大家,广受多位中国书坛巨匠的盛赞。先生之子赵枫涛,现任山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艺已具相当功力。熟悉的各界朋友激励枫涛持续奋搏,潜心努力,盼其十年后成为赵望进第二。对于孙辈,望进先生从无苛求,他说,“时代进步,观念多元,人各有志,不求统一,仅望他们文武各道,专攻一术,成为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的有用之才。”
再看看潘家庄各户百姓,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村里调整产业结构,农田从麦浪滚滚到今天经济效益更高的硕果累累。生活好了,钱包鼓了,乡亲们不攀奢靡,勤俭以恒,唯耕读传家为上,严教子弟,苦学上进。望进先生说:“潘家庄民性纯朴,风清气正,唯才是赞,村风民意一代传一代,代代更盛强。解放至今,我的故乡小村潘家庄考上大学的子弟有60多人,还有考上清华的,有的还读了研究生”。他还说,“我身在太原,具体细情不了解,每次高考录取完,总有乡亲告诉我村里孩子有几个考上了大学,能让我兴奋好一阵子,潘家庄的子弟一代比一代有出息。”看得出,潘家庄的好消息在先生古铜色的脸庞上泛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幸福涟漪。望进先生的情怀,正如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景雪变在《山村母亲》中所唱的那样:“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情是故乡浓”。
望进先生故乡游,安排的内容太丰富了———还有永济葫芦园、运城美食小镇、关公文化展、高新区、舜帝陵……看不完,说不尽,写不全。还有,望进先生故乡游的几日中,不管是在农村,在乡镇,在县城,还是在市区,总能不时看到先生以各种字体书写的村名、校名、企业名,还有他为许多名胜、古迹、老字号书写的楹联、牌匾,这一道道亮丽的书艺风景线,映衬出河东大地丰厚的文化底蕴,鑄就为先生“情是故乡浓”的生动写照。
(作者补记:本文发表前,欣闻赵望进先生喜获“2018中国书画报十大年度人物”称号,特致祝贺!)
赵望进先生是我相识30多年的师长和老朋友。听闻先生要在故乡举办书展,我特意到位于太原市青年宫的先生工作室看望他。绝对求是地讲,我每次到先生的工作室都能看到他不是在书台前写字,便是在书台前绘画。仅此一点,就让我每每感动。七秩有九的望进先生的勤奋身影,对我实在是一种教诲、激励、敦促和鼓舞。想起我多次向先生索要墨寶,他都有求必应,我发自内心地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说,没什么事儿,去年11月在北京,今年4月在太原的书展,你们都帮了不少忙,这次就不麻烦了。如果有时间的话,欢迎到运城看看,那里有许多名胜,是我的故乡。”我决定陪望进先生去一趟运城。“到运城看看,有许多名胜……”,这不是旅游吗?书法布展,爬高下低,我老胳膊老腿儿帮不上忙,但到运城观看先生的书艺展,观看久已闻名的先生书法碑廊,再到先生的故乡临猗县潘家庄游览一番,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20号中午到运城,先生派车接我便餐后,我就急切地前往临猗县先生的书法艺术碑廊参观。
望进先生的书法艺术碑廊位于临猗县城西北的含光山庄,于2008年建成。含光山庄建在一条南北狭长的小土沟里。在全省一百多个县中,唯临猗境内无一座山。所以,峨嵋岭边沿冲刷的沟壑就显得风韵独具。这条地势奇俏的小沟里,花木繁盛,绿树成荫。碑廊所在的入口处,还有一座小停车场。进门一看,这里是一座布局精美、别具匠心的小公园。园里曲径通幽,亭榭巧设,花香木翠,鸟鸣蝶舞。特别是小园里还建有一池边长约百十米的方形水面,使园内愈加显得生气灵动。水面四周还修有整洁平整的水泥小径,同园里南北方向的主路相连,可供游人择径穿插去往不同方向。一位精明的张姓中年人接待我们,他正在整理园内环境,介绍说准备把这里再整修一番,将山沟北向的几十亩地开发利用,建成一座集传统文化、国防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乐园,以丰富城乡居民的新时代新生活。
我重点关注的碑廊位于小园入门左侧。碑廊制式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红瓦廊檐,呈弧形,长百米。统观碑廊,红顶净墙,墨石白字,碑体宽窄不一,高度均为0.6米。廊道曲折有度,迂转前行,移步见景,时空有换,古色古香的碑廊显得布局质朴,秀气得体,景象雅观。先生隶篆行草各体书艺,刻于青石,矗立廊墙,总计有60多通。这些书艺作品都是先生65岁以前的精心之作。可以见得先生的这座书艺碑廊,得到了各位书法巨匠的倾情关怀———书坛巨擘沈鹏先生题写了碑廊名称,国学大师姚奠中先生撰写了序言,古文字大家张颔先生题匾“厚积薄发”。碑文的内容以励志为主,仅一个表达中华精神的“龙”字,就有两米见方。还有苏东坡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先生自撰的《学书有感》等等。可以毫不夸张地形容,这碑廊就是浓缩的赵望进书法艺术展。
在一池水面的东侧,还矗立着二十多通书碑。我近前一看,是望进先生题写的《含光诗文书法碑廊》。各通书碑上都是临猗县或运城市的书法名家的书艺作品,内容为清代临猗籍文学大家王含光先生的诗文摘句。王含光(1606—1681),清崇祯进士,官至河南安察使。主要著作有《易学三述》《易图直解》《谷口诗集》《蒲州府志》等。望进先生和运城书法名家把先贤的诗文书于石碑纪念传颂,足见运城的父老乡亲念先贤,敬先贤,学先贤的崇贤之情。
9月22日上午10时整,展览开幕。来自省内外的著名书法家、楹联家及慕名而来的各界人士近千人参加了开幕式。
耳闻每位发言嘉宾对先生人品书品发自内心的赞美,目睹中国书协原主席沈鹏、张海及现任主席苏士澍等书法大家为先生书展撰写的序言、贺词、贺信,我又特别注意到从展厅大门入口到开幕式讲坛两侧摆满了几十个艳丽鲜花制作的各式花篮。可以感触到,这些寄托满腔情意的序言、贺词、贺信和花篮不仅表达了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对先生书艺学识的欣赏与盛赞,而且抒发了人们对先生仁义为人的赞赏与深情。仅此,就使我深切感受到人们对先生精彩人生的全面褒奖。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能得到省内外人士及乡党们的如此厚爱,足以表明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根植百姓的艺术大家。
这次展览分为“积步为学”“写心为道”“用世为归”三个主题共360余幅(件)作品。集中展现了望进先生的书法艺术及其多年来为社会服务的轨迹,内容积极向上,形式多彩多姿,为其历次展览之最。其书法内容多为自撰诗词、对联,新鲜而丰富,向上而实用。以中堂、对联、横幅、斗方、条幅多种形式呈现。国画涉及梅兰竹菊,藤萝、蔬果,用笔率意洒脱,生活气息浓郁。1500字的长篇巨制《运城赋》、唐太宗的《晋祠之铭并序》、柳宗元的《晋问》、专为运城关公文化节创作的诗联等作品气势磅礴,独具特色,彰显出山西厚重的文化底蕴,反映出先生的文化修养及家乡情怀。
我穿行在墨香氤氲、花团锦簇、人潮如涌的3个大型展厅中,如同品味着一场盛大的书香豪宴,不时为先生从书六十余年取得的卓越成就而感慨!
在先生书写的篆书关公精神赞“忠义、仁勇、诚信”前,我思索着:关公,由人而圣而神,是集历史上的名将、文学艺术典型和后人意愿三者为一体的复合体。他因义而忠,因义而仁,因义而勇,其精神对今世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公信仰群体的精神和理念超国籍、超信仰,超民族、超时空,歌颂关公的墨迹体现了先生对关公文化的深刻解读和对关公精神的一脉传承。
望着1500字满占一面墙的《运城赋》(运城市文化局局长黄勋会先生撰文),我想起了前不久先生在青年宫工作室书写时的情形。常年不辍的书写,让他患上了颈椎病,右臂举不起来。看他带着护腕书字,我多次劝他歇息一下再写。他说,“展期已定,不抓紧时间怕误事儿。”他是忍着病痛的折磨完成这幅书法巨制的。此时我又想起了他在答谢词中所讲,“这次展览对领导是汇报,对同行是请教,对家乡则是反哺的感恩报告”,更加理解了这位河东之子的报恩情怀。是的,报告盛于汇报,报告是全面的、系统的、完整的,先生以自己一生追求的特殊载体,向家乡致敬,向家乡报告,向家乡感恩! 望进先生是位资深且富有成就的艺术家,他从事书法创作60多年来,始终沿着崇尚经典、学习传统、广泛涉猎、自成一家的道路前行。他的隶书往往以篆结体,以行书笔意运之,典雅厚重,灵动多变;篆书常常掺进隶书笔意,圆笔变方,线条结实,奕奕生动;草书狂放大气,遒劲自然,于端庄中见灵性、见变化、见精神。这次书展,无疑展现了先生书法艺术的个性追求。布满三大展厅的书法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无论站在哪幅作品前都能给观众以震撼的视觉冲击,都能使观众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我深切地感到,观望进先生的书展不仅是一次中华传统艺术的文化之旅,耳闻目睹,让我更加清晰地明辨并读懂了先生的内心世界,正如他在《七十抒怀》中要求自己的那样:“莫言夕照重山远,永作峰峦守猎人”。是的,在辉煌成就面前,先生还有他努力不懈的新追求,他还要“一字一中华,一字一乾坤”地续写下去。
这几天,望进先生实在是繁而又忙,因他和儿子枫涛忙于各种展事,特别委托老伴素云女士和大女儿枫岭、小女儿枫竹陪我到潘家庄,司机是望进先生的外孙刘旸。先生一家老小陪着我这位“游客”,实在让我不好意思。他说,“各忙各事,诸事不误,咱们分头忙吧!”
老话讲,三晋富源数晋南,晋南富饶属临猗。临猗是山西百余县中唯一没有山区的平川县,位于运城盆地(运城因位黄河之东,又称河东地区),她西临黄河,东望太行,北屏峨嵋岭,南面中条山。全县近60万质朴百姓经多年拼搏,把临猗建成了全国文化先进工作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和全国水果十强县。临猗是传统农业县,是山西商品粮和商品棉生产基地。粮棉分别占全省产量的七分之一和八分之一。300余户千余口人的潘家庄,自然也为全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因工作原因,山西的山庄窝铺我去过不少。山西的东南西北不说,就连山西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的许多县、许多村我都去过或路经过。潘家庄给我的直观感受太深刻了,说这村人杰地灵,一点也不夸张。你看这里:
交通便捷———从运城市到潘家庄,省道下来走县道,县道下来走乡道,乡道下来走村道。路面平整,路标清晰,白线完整不说,路两边排列齐整的各种绿树随风微拂,像一位位温情腼腆的村嫂、村姑在向你微笑招手,礼貌地欢迎客人的到来。早在十多年前,全县已形成了“一级路过境,二级路环乡,三级路通村,水泥路通户”的道路骨架。得益于道路优化的便民福祉,潘家庄的父老乡亲,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晴天扬土、雨天踏泥”地艰辛行路了。
生态宜居———我曾向许多人炫耀过我的故乡河南省舞阳县大宋村,小村的南边紧挨着澧河(淮河支流),这里“小河清清流,炊烟袅袅升,万亩庄禾翠,满眼百花香”。去过的同事直赞我的家乡是盈溢眼福的大花园。到了潘家庄,才知道黄土高坡的山西竟然还有可与我的家乡媲美的村庄。行车到潘家庄简直就是在枝肥叶稠的苹果园里穿行,在平整洁净的水泥道路上左拐右行,右行左拐,满眼果木,满眼硕果,满眼绿色,满眼美景。行车此地此景中,我突然想起了太原的pm2.5,断言潘家庄肯定没有;想起了负氧离子,又断定潘家庄肯定多多。还想起了多年前随中国新闻考察团到澳大利亚悉尼访问时,当地官员所介绍的绿色城市的概念为“不是有多少高楼大厦,也不是有多少私家小车,而是拥有多少绿色,拥有怎样的生态环境。悉尼被联合国评定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她的满眼花香木翠,绿树林总!”看着横竖成行,树壮果硕的苹果林(称果园似乎太小了),我贪婪地吸入着负氧离子,总想着多带走一点儿潘家庄的新鲜空气。
村美人善———汽车拐了个弯儿,素云女士告诉我到家了。我下车一看,似乎到了太原的某高档小区。一条整洁的水泥道通往西向,路两边有条型小花池,种植着矮矮的丛丛绿树。花池间栽植着数米高的各色树木。放眼望去,花木满街,一家家院门连接主路,真可谓全县道路骨架所称的“水泥路入户”。枫竹还领我到村文化广场转了一圈儿。站在这里四处张望,排排农家小院房舍有序,院落齐整。绿树下几位老婆婆聊家常,幼儿孙辈追逐戏耍。米黄色的院墙上面书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环境保护、村落卫生等内容的标语。一处向南的墙面上画着一幅像是牡丹的巨大花朵,花朵旁书写着“大美耽子镇,文化名村潘家庄”。文化广场前有一棵碗口粗的新杨树,绿叶繁茂地从一棵古杨树的枯杆空壳中挺拔长出,仿佛依偎在母亲温馨的怀抱。古杨树的躯壳上用红漆书写着“神杨”两个大字。枫竹介绍说,“村里老人讲枯树原是一棵500多年的老杨树,树身高大威壮,3个成人方能合围。古杨树主干上端长着一个大树瘤,树瘤上新枝挺健,翠叶繁稠;古树根部也长着一个巨大的树瘤,可供二三十人同座乘凉。”枫竹又说:“古杨树根植潘家庄几百年,她是村史的见证,是村情的记忆,是村民的乡愁。不料有一年雷电鸣闪,树躯着火,‘神杨’逝去。后来父老乡亲们又在枯树躯壳中新植了一棵杨树,盼望新树茁壮,再成神杨,以福荫潘家庄。”“神杨”的南面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门的左侧是赵先生书写的“潘家庄文体广场”。走进院门,对面是一块五米多长近两米高的赫红色纹理巨石,上书赵先生一米见方篆书大字“和”。“和”字居中,右书“人和益寿,家和纳祥”,左书“民和固本,国和兴邦”,这无疑表达了先生愿家乡和和美美,兴旺发达的美好祝福。进门右望,是一座台口开阔的大戏台,台口上方有先生书写的“辉光日新”四个巨大金色行书。村里每年都邀请知名的剧团和演员在这里演戏,以欢庆村中盛事。我想,在每年喜庆的节日里,潘家庄的父老乡亲一定在这壮阔的戏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歌颂新生活,扮靓潘家庄的精彩节目,并将这“辉光日新”的时代歌舞子子孙孙常演不谢!
先生的故居是祖上留下的老宅,院落坐北朝南。进院有正房三间,东房三间,尽管风雨多年,但房体结实,简朴适用。院落不算大,但方正规矩,洁净有序,并不显得局促拥挤。引人注目的是正房门顶悬有一匾额,定睛一看是望进先生老父亲赵存昌先生90大寿时,望进先生的老友、著名楹联家马长泰先生赠送的贺匾,上书“寿同山永”。正房居住的高龄96岁的老人是望进先生的继母。望着这位整整比我年长28岁的寿星老人,见她体态硬朗,衣着整洁,心想她一定得到了各方面的极好服侍。我问,“老人的日常生活怎么办?谁照应?”素云女士说,“老人这几年不愿意去太原住了,怕有个事儿给我们添麻烦,只好每月给她些零用钱,由本村老赵的外甥赵绵更照料,最近又每月1500元请了一位亲戚照料她。有特别的事儿,再给我们往太原报信”。枫岭插话说,“我奶奶90岁前,每年冬天都要到太原住几个月。90岁后不愿到太原住了,只好找人帮忙照顾她”。看完聽完有关老人的一切,我想起了望进先生常写的榜书“孝”字,他认为“孝是百善之先,伦理之端,做人之本,为政之要”。望进先生不但书写了,也身体力行了。我知道,亲母去世时望进先生已30多岁,参加工作了,继母并没有对他有多少抚育之恩,仅是为照顾老父亲的生活在赵家生活了二三十年。面对这位继母,先生一家确实尽到了自己的孝道,仅此先生人品人格的高贵,就值得大书特书。 进出潘家庄,我发现这里的乡亲们都很和善。在村里转转,素不相识的潘家庄人,对我总是笑脸相迎。一位带着幼儿的青年妇女还和我聊了一阵天儿。即使行车路上,不管是电动车、小货车、载人的、拉货的与我们的车辆相遇,不是主动停车便是路边相让,让我感到了潘家庄人还有许多邻村百姓的文明、礼貌、谦让、随和……
人才辈出———潘家庄村美人善,一方厚土滋育出风清气正。300来户的村庄,家家户户信奉耕读传家继世长的古训。仅说赵家,新中国成立前,望进先生的爷爷是自学成才,名声远扬的针灸名医。父亲能写会算,受聘于陕西华县的一个老字号当账房先生。新中国成立后的高考中,潘家庄第一批高考生中唯一考上大学的是先生的四叔赵存义。1960年望进先生在当时不到百分之一录取率的严酷高考中,他是全村继四叔之后第二个考上大学的赵家子弟。当时全省的考生中,唯他语文试卷以毛笔作答,引起阅卷老师极高重视,后以优异成绩被山西大学中文系录取,还当了班长,得到了国学大师姚奠中先生的厚爱和亲传。先生学文贯通古今,诗文联墨俱佳,由于精深书法艺术成为名扬华夏、专著等身的书法大家,广受多位中国书坛巨匠的盛赞。先生之子赵枫涛,现任山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艺已具相当功力。熟悉的各界朋友激励枫涛持续奋搏,潜心努力,盼其十年后成为赵望进第二。对于孙辈,望进先生从无苛求,他说,“时代进步,观念多元,人各有志,不求统一,仅望他们文武各道,专攻一术,成为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的有用之才。”
再看看潘家庄各户百姓,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村里调整产业结构,农田从麦浪滚滚到今天经济效益更高的硕果累累。生活好了,钱包鼓了,乡亲们不攀奢靡,勤俭以恒,唯耕读传家为上,严教子弟,苦学上进。望进先生说:“潘家庄民性纯朴,风清气正,唯才是赞,村风民意一代传一代,代代更盛强。解放至今,我的故乡小村潘家庄考上大学的子弟有60多人,还有考上清华的,有的还读了研究生”。他还说,“我身在太原,具体细情不了解,每次高考录取完,总有乡亲告诉我村里孩子有几个考上了大学,能让我兴奋好一阵子,潘家庄的子弟一代比一代有出息。”看得出,潘家庄的好消息在先生古铜色的脸庞上泛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幸福涟漪。望进先生的情怀,正如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景雪变在《山村母亲》中所唱的那样:“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情是故乡浓”。
望进先生故乡游,安排的内容太丰富了———还有永济葫芦园、运城美食小镇、关公文化展、高新区、舜帝陵……看不完,说不尽,写不全。还有,望进先生故乡游的几日中,不管是在农村,在乡镇,在县城,还是在市区,总能不时看到先生以各种字体书写的村名、校名、企业名,还有他为许多名胜、古迹、老字号书写的楹联、牌匾,这一道道亮丽的书艺风景线,映衬出河东大地丰厚的文化底蕴,鑄就为先生“情是故乡浓”的生动写照。
(作者补记:本文发表前,欣闻赵望进先生喜获“2018中国书画报十大年度人物”称号,特致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