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目前各类语文考试来看,现代文阅读得分率普遍较低,着重反映了学生解题能力较差,文学鉴赏和读写互动能力较差。究其根本原因,既在于教学方法不甚得法,又在于学生“课内学不好,课外不多读”。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与素养呢?
一、围绕“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说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就是说,“情”字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无论“缀文”还是“观文”,都应当且必须“由情入手”“随情而动”;否则,前者就会“行文不远”,后者就会“虚于鉴赏”。这里所说的“观文”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阅读能力与素养。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应首先从“语言感知”开始。
以《荷塘月色》为例。无论从课题还是内容来看,本文都似在描写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作者在开篇句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看上去好像“随口一说”,然而其中“不宁静”却是一个“奠定情感格调”的关键词语。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作为一个凛然正气的爱国知识分子,面对当前时局,有着想“超然”而不安于这种“超然”的深沉孤独和极端苦闷。这正是让作者“颇不宁静”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朱自清到月下荷塘去走动走动,并非为了赏景,而是为了能够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解脱。它委婉地告诉我们,本文写作目的不是为了“抒情”,而是在于“述志”。由此可见,善于抓住关键性词句,就能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围绕“文路”,培养学生的文思分析能力
叶圣陶说过:“看整篇文章,要善于明白作者的思路。”只有弄懂文章思路,才能培养学生的文思分析能力,这是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抓手。何为“文思”?就是“行文思路”,这是作者或者反映生活或者阐述看法所走的路子。事实表明,只有理清作者思维发展的过程,才能理解文本全貌,更为准确地领会语篇达意的本质。否则,东抓一句,西抓一段,取需弃恶,确是很难准确理解文意的。
那么,如何理清文章(或作者)的行文思路呢?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在实际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分析思路,笔者设计如下几个问题:(1)在讲述马克思逝世情形后,恩格斯强调指出:“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它在课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全文总纲,思路出发点)(2)语篇如何围绕这个“纲”进行阐述的?(在第3—7小节中,先论述“对历史科学贡献”,再论述“对欧美战斗贡献”)(3)文章最后两节写了什么?(敌人嫉恨污蔑马克思,革命战友尊敬、爱戴、悼念他,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与前面的论述有怎样的联系呢?(前面是因,后面是果)在课堂教学中,经过如此条分缕析的思路解析,学生不仅能够领会结构严谨、逻辑雄辩的力量,而且从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的偉大形象。当然,语篇中的段落阅读同样也是如此。
三、围绕“量质”,培养学生的厚积薄发能力
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情节分析”为主的问题讲析模式依然有很大市场。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少量经典范文的反复咀嚼,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之上,能够读懂所有文章。”这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从本质上来说,阅读不只是技能训练,而是在厚积薄发与熟能生巧中提升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进而“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与思维创造之火,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
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开展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活动。如此而为,不仅有利于学生在阅读“量”上的积累与积淀,而且有利于他们从潜移默化中攫取“质”的厚积薄发。比如,除了认真进行课内阅读外,还要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必要性的补充阅读和与之相应的拓展阅读;通过报刊杂志和多媒体等途径,开展日积月累的常规性阅读活动。不仅如此,还要组织并引导学生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相互之间的阅读与讨论、梳理与交流等资源共享活动,如阅读笔记展示、人物现象辩讨、阅读主题演讲、读写互动等,不断放大“以赛激趣促读”的活动效益。从本质上来讲,阅读是一种信息吸纳、心智濡染、心灵净化和情感积淀的“量变质变”过程,只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与日俱升。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善于围绕“情感、文路、量质”元素,积极开展现代文阅读的教学活动,我们就会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素养方面赢得良好效应。
杨健,山东费县第二中学教师。
一、围绕“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说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就是说,“情”字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无论“缀文”还是“观文”,都应当且必须“由情入手”“随情而动”;否则,前者就会“行文不远”,后者就会“虚于鉴赏”。这里所说的“观文”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阅读能力与素养。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应首先从“语言感知”开始。
以《荷塘月色》为例。无论从课题还是内容来看,本文都似在描写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作者在开篇句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看上去好像“随口一说”,然而其中“不宁静”却是一个“奠定情感格调”的关键词语。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作为一个凛然正气的爱国知识分子,面对当前时局,有着想“超然”而不安于这种“超然”的深沉孤独和极端苦闷。这正是让作者“颇不宁静”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朱自清到月下荷塘去走动走动,并非为了赏景,而是为了能够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解脱。它委婉地告诉我们,本文写作目的不是为了“抒情”,而是在于“述志”。由此可见,善于抓住关键性词句,就能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围绕“文路”,培养学生的文思分析能力
叶圣陶说过:“看整篇文章,要善于明白作者的思路。”只有弄懂文章思路,才能培养学生的文思分析能力,这是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抓手。何为“文思”?就是“行文思路”,这是作者或者反映生活或者阐述看法所走的路子。事实表明,只有理清作者思维发展的过程,才能理解文本全貌,更为准确地领会语篇达意的本质。否则,东抓一句,西抓一段,取需弃恶,确是很难准确理解文意的。
那么,如何理清文章(或作者)的行文思路呢?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在实际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分析思路,笔者设计如下几个问题:(1)在讲述马克思逝世情形后,恩格斯强调指出:“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它在课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全文总纲,思路出发点)(2)语篇如何围绕这个“纲”进行阐述的?(在第3—7小节中,先论述“对历史科学贡献”,再论述“对欧美战斗贡献”)(3)文章最后两节写了什么?(敌人嫉恨污蔑马克思,革命战友尊敬、爱戴、悼念他,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与前面的论述有怎样的联系呢?(前面是因,后面是果)在课堂教学中,经过如此条分缕析的思路解析,学生不仅能够领会结构严谨、逻辑雄辩的力量,而且从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的偉大形象。当然,语篇中的段落阅读同样也是如此。
三、围绕“量质”,培养学生的厚积薄发能力
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情节分析”为主的问题讲析模式依然有很大市场。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少量经典范文的反复咀嚼,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之上,能够读懂所有文章。”这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从本质上来说,阅读不只是技能训练,而是在厚积薄发与熟能生巧中提升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进而“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与思维创造之火,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
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开展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活动。如此而为,不仅有利于学生在阅读“量”上的积累与积淀,而且有利于他们从潜移默化中攫取“质”的厚积薄发。比如,除了认真进行课内阅读外,还要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必要性的补充阅读和与之相应的拓展阅读;通过报刊杂志和多媒体等途径,开展日积月累的常规性阅读活动。不仅如此,还要组织并引导学生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相互之间的阅读与讨论、梳理与交流等资源共享活动,如阅读笔记展示、人物现象辩讨、阅读主题演讲、读写互动等,不断放大“以赛激趣促读”的活动效益。从本质上来讲,阅读是一种信息吸纳、心智濡染、心灵净化和情感积淀的“量变质变”过程,只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与日俱升。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善于围绕“情感、文路、量质”元素,积极开展现代文阅读的教学活动,我们就会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素养方面赢得良好效应。
杨健,山东费县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