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专业聚向性,中职化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教育内容。从生活视域出发,通过专业生活信息元素融入、翻转课堂引入,师生有效沟通,案例分析探索中职生生活视域的化学学习。
【关键词】生活教育 中职学生、化学学习、沟通障碍
【中图分类号】G633.8
中职学生具有明确的专业聚向性,自主知识建构呈现出明显的专业特征,为以后社会工作和生活而学是基本需求。中职化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教育内容。从生活视域出发,通过有效沟通、信息元素融入、翻转课堂引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进而使化学学习成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中职教育着关注的对象。
一、 中职生对化学失趣成因
1.学习价值取向
对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说,化学仅是公共基础课程,是学分课程;各类生活污染事件、化工生产、存储或运输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在媒体的“关注”中产生的避而远之的心理却成“共识”;专业是我主动选择的,工作谋生所必需的,所以我必需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和从事。这种现象的存在,从心理角度让化学从公共基础课程褪化成边缘学科。
2.教材编写的学科体系取向。
对化学来说,教材编写时更多关注学科知识体系。虽然增加了 “化学史话”“生活中的化学”等栏目,但总体篇幅偏少,所提供了内容仅限于阅读,缺少思维引领,与所需呈现的重难点知识相关性小,没能从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角度,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去精心建构教材体系。
3.师生沟通的障碍
如果在作出决策前不了解对方,你的决策就是失败的,如果教师不充分了解学生,就进行教学设计,你的教学设计是存在问题的。
数字时代,中职学生的基本情况已由缺乏学习信心,厌学现象严重等外显特征趋向表现为较高的智商、认知的专著性与心理挫折复杂性揉合集体,渴望信任与尊重,期望通过专业或兴趣的成果获得价值体现与社会的认同。
师生面对同等的信息平台,与以往任何阶段相比,教师的先知性和权威性均受到挑战;学生获取信息便捷性、多样性、主动性等特点开始凸现。师生间的无充分了解,没有心灵的融合,产生的沟通障碍成为影响学生化学学习的主导因素之一。
二、中职化学生活化策略思考
(一)巧妙沟通,突破交流的心理障碍
1.情感沟通,坚冰消融
中职学生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集合体,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赏识,需要老师能走进他们内心,帮助他们解开心结。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仔细观察,用心倾听,充分交流,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人性关怀;通过与学生的有效情感沟通,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为有效开展中职化学教学工作就创造亲近、乐道、自我融合的氛围。
2.现场认同,意飞志扬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斯认为“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通过课堂交流、业余活动等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认可和赏识。学生会因为你的欣赏而走向自信和坚强。
3.巧用媒介,强化交流
沟通内容呈现方式是影响沟通效果的重要方面。同样的文字,在不同声音和行为下,表现出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充分合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实现抽象内容具体化,静态内容动态化,游戏化等,实现音频、视频同步,教学评价多元化,即时呈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引力,实现学生自主参与。
(二)社会生活视域下化学知识体系重构,唤醒沉睡的需求
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是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自学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实践型技术人才,这要求公共基础化学课程同样必需遵循“能力本位、需求为依据”原则,重视化学知识技术与生活、实践、专业的联系,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主动进行化学知识体系重构,从生活需要角度唤醒学生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与交流。
(三)专业生活融合,兼顾职业学校学生的价值取向
化学教学如果离开专业价值取向,对中职学生来说,常常会引起误判:认为这是一门“路人”学科,匆匆“过客”,没有必要关注。只有兼顾学生价值取向,实现与专业有机融合,在专业实践中不断感悟化学的存在,才能真正激发和维持持久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发自内心的真正参与。
三、中职生生活视域下化学课堂建构
中职生生活视域下的化学课堂建构只有在大纲教材的引领下,充分融合学生生活与专业需求,教学信息化,才能真正活化化学课堂,实现学生的自主参与。
糖类是生命的基本能源物质,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单糖。本部分内容公共基础课程要求: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理解葡萄糖的还原性的用途。医药卫生类:要求了解糖的分类及生理意义;理解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了解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结构和用途,烹饪基础化学中要求了解单糖及其相关性质。
基础化学教学设计中可以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特点,将相关因素融入其中,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糖类组成与分类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自主学习时明确学习目标要求,在教材阅读、网络知识学习基础上,通过游戏、自主练习、糖类思维导图的绘制达成目标。
课堂通过生活中应用案例引入,医药卫生类:可以通过葡萄糖注射液的组成、糖尿病病人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片断,烹饪专业则可以通过乳酸发酵、蜂蜜蛋糕的制作,其他专业则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地方特色产品如董糖的来源与制作等。
课堂学习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对糖类的组成及分类思维导图绘制进行进一步完善。对单糖的结构则可以通过游戏方式,通过结构分析,反复搭建等实现结构的认知难点突破。对单糖的性质如还原性:可以通过银镜反应实验、糖尿病人的尿液检测等融入分析;对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维生素C的合成,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的制备进行分析与思考,对烹饪专业可以通过蜂蜜中果糖的焦糖化反應在烤鸭中的应用视频欣赏分析完成。
课外拓展可以通过学生试着做:蜂蜜南瓜糕,葡萄酒的酿制等实践操作视频欣赏与成品制作,实现课堂内外的融合,在做中学。
四、结束语
信息时代,将生活融入学习,通过师生有效沟通,一般生活、专业生活元素的融入,激发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学习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石甜甜.“用心架起沟通的桥梁”--一例人际沟通障碍学生的沙盘游戏案例分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0);2-3
[2]刘海燕.有效沟通--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学周刊:中旬,2014,(4);8-8
【关键词】生活教育 中职学生、化学学习、沟通障碍
【中图分类号】G633.8
中职学生具有明确的专业聚向性,自主知识建构呈现出明显的专业特征,为以后社会工作和生活而学是基本需求。中职化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教育内容。从生活视域出发,通过有效沟通、信息元素融入、翻转课堂引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进而使化学学习成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中职教育着关注的对象。
一、 中职生对化学失趣成因
1.学习价值取向
对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说,化学仅是公共基础课程,是学分课程;各类生活污染事件、化工生产、存储或运输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在媒体的“关注”中产生的避而远之的心理却成“共识”;专业是我主动选择的,工作谋生所必需的,所以我必需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和从事。这种现象的存在,从心理角度让化学从公共基础课程褪化成边缘学科。
2.教材编写的学科体系取向。
对化学来说,教材编写时更多关注学科知识体系。虽然增加了 “化学史话”“生活中的化学”等栏目,但总体篇幅偏少,所提供了内容仅限于阅读,缺少思维引领,与所需呈现的重难点知识相关性小,没能从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角度,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去精心建构教材体系。
3.师生沟通的障碍
如果在作出决策前不了解对方,你的决策就是失败的,如果教师不充分了解学生,就进行教学设计,你的教学设计是存在问题的。
数字时代,中职学生的基本情况已由缺乏学习信心,厌学现象严重等外显特征趋向表现为较高的智商、认知的专著性与心理挫折复杂性揉合集体,渴望信任与尊重,期望通过专业或兴趣的成果获得价值体现与社会的认同。
师生面对同等的信息平台,与以往任何阶段相比,教师的先知性和权威性均受到挑战;学生获取信息便捷性、多样性、主动性等特点开始凸现。师生间的无充分了解,没有心灵的融合,产生的沟通障碍成为影响学生化学学习的主导因素之一。
二、中职化学生活化策略思考
(一)巧妙沟通,突破交流的心理障碍
1.情感沟通,坚冰消融
中职学生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集合体,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赏识,需要老师能走进他们内心,帮助他们解开心结。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仔细观察,用心倾听,充分交流,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人性关怀;通过与学生的有效情感沟通,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为有效开展中职化学教学工作就创造亲近、乐道、自我融合的氛围。
2.现场认同,意飞志扬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斯认为“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通过课堂交流、业余活动等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认可和赏识。学生会因为你的欣赏而走向自信和坚强。
3.巧用媒介,强化交流
沟通内容呈现方式是影响沟通效果的重要方面。同样的文字,在不同声音和行为下,表现出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充分合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实现抽象内容具体化,静态内容动态化,游戏化等,实现音频、视频同步,教学评价多元化,即时呈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引力,实现学生自主参与。
(二)社会生活视域下化学知识体系重构,唤醒沉睡的需求
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是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自学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实践型技术人才,这要求公共基础化学课程同样必需遵循“能力本位、需求为依据”原则,重视化学知识技术与生活、实践、专业的联系,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主动进行化学知识体系重构,从生活需要角度唤醒学生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与交流。
(三)专业生活融合,兼顾职业学校学生的价值取向
化学教学如果离开专业价值取向,对中职学生来说,常常会引起误判:认为这是一门“路人”学科,匆匆“过客”,没有必要关注。只有兼顾学生价值取向,实现与专业有机融合,在专业实践中不断感悟化学的存在,才能真正激发和维持持久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发自内心的真正参与。
三、中职生生活视域下化学课堂建构
中职生生活视域下的化学课堂建构只有在大纲教材的引领下,充分融合学生生活与专业需求,教学信息化,才能真正活化化学课堂,实现学生的自主参与。
糖类是生命的基本能源物质,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单糖。本部分内容公共基础课程要求: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理解葡萄糖的还原性的用途。医药卫生类:要求了解糖的分类及生理意义;理解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了解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结构和用途,烹饪基础化学中要求了解单糖及其相关性质。
基础化学教学设计中可以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特点,将相关因素融入其中,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糖类组成与分类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自主学习时明确学习目标要求,在教材阅读、网络知识学习基础上,通过游戏、自主练习、糖类思维导图的绘制达成目标。
课堂通过生活中应用案例引入,医药卫生类:可以通过葡萄糖注射液的组成、糖尿病病人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片断,烹饪专业则可以通过乳酸发酵、蜂蜜蛋糕的制作,其他专业则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地方特色产品如董糖的来源与制作等。
课堂学习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对糖类的组成及分类思维导图绘制进行进一步完善。对单糖的结构则可以通过游戏方式,通过结构分析,反复搭建等实现结构的认知难点突破。对单糖的性质如还原性:可以通过银镜反应实验、糖尿病人的尿液检测等融入分析;对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维生素C的合成,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的制备进行分析与思考,对烹饪专业可以通过蜂蜜中果糖的焦糖化反應在烤鸭中的应用视频欣赏分析完成。
课外拓展可以通过学生试着做:蜂蜜南瓜糕,葡萄酒的酿制等实践操作视频欣赏与成品制作,实现课堂内外的融合,在做中学。
四、结束语
信息时代,将生活融入学习,通过师生有效沟通,一般生活、专业生活元素的融入,激发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学习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石甜甜.“用心架起沟通的桥梁”--一例人际沟通障碍学生的沙盘游戏案例分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0);2-3
[2]刘海燕.有效沟通--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学周刊:中旬,201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