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学生比西子 师生互动总相宜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mo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受现代哲学、社会学的影响,教育研究者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在学生发展和教育中的意义。时至今日师生互动已成为实现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该怎样进行师生互动呢?笔者根据自己执教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的体会,发表拙见,以与同行交流探讨。
   一、时刻铭记“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师生互动的前提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新课改摈弃传统单一的“灌鸭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单一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知识传播的引导者。充满活力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师生互相沟通、互相交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的活动。语文课堂尤其如此,对一篇课文,每个人有不同的感悟,如果没有师生的对话、沟通,仅将教师对文章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学生会觉得生硬而难以接受,教学效果也将不尽如人意。要让课堂充满互动,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主体作用缺一不可。教师作为主体,要立足一个“导”字,而学生作为主体,则体现于一个“动”字。这样一来,全方位的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实现,互动面越广,互动层次越深,课堂教学就越有效,课堂教学就越有生命力。
   二、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师生互动活动的质量
   有语文教师认为一堂课教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热热闹闹,就算完成了师生互动活动,其实这是一种粗浅的理解。“设一问而激思维,牵一发而动全身”,课堂上的互动,绝不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考”,这是课堂互动的深层阶段。这个阶段的师生互动中,老师的设疑意识与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
   在教《套中人》时我主要抓住两个问题:(一)为什么别里科夫这样一个整天战战兢兢、脸色苍白的普通教师,全城的人都害怕他?而且怕了整整十五年?(二)别里科夫如果结婚,会幸福吗?课堂上组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生讨论积极热烈,通过讨论突破教学重难点,这样避免对小说的常规分析,学生学得有兴趣又轻松。
   当然,老师不仅要善于设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很重要。几乎每篇课文学习进入尾声的时候,我都会留有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汇总分类,课堂上师生、生生一起探讨,堂课精彩纷呈,学生发言妙语连珠,甚至形成小辩论,处处闪耀着思维的火花。
   三、与学生平等对话,态度亲和,善于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总是高高在上,而要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居高临下的提问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甚至畏惧自己的回答会令老师不满意,会遭来同学们的讥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注意自己的语言措辞及语气语态,要有一种亲和力,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同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这样学生才会抛开一切顾虑,走近老师,放飞自己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师无论对学生的回答满不满意,都应尽量避免言语的刺伤、态度的轻慢,应充满激情、充满赏识和期待,耐心倾听和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巧妙地因势利导,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机会。
   “欲把学生比西子 ,师生互动总相宜”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渗透新课改理念是无数同仁为之努力,不断探索的事业,而教无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多加指教。
  
其他文献
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   从高中阶段来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在新教材中,每年级段阅读能力层次的训练和审美能力层次的培养是吻合的,我认为将二者结合起来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过程是比较恰当的。   高一阶段:突出审美感知力培养   学生由初中升
期刊
一篇文章的中心是从作者所占有的具体材料分析提炼出来的,它是作者观察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体现,反映了作者分析、概括的能力。立意正确,是写作文的起码要求;立意积极,是作文质量的重要标志。话题作文的外延往往具有宽、广、大的特点,能表现多个主题。面对这类话题,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落笔难于集中,这就须要从其内涵入手,进行准确、深刻地立意,确立好文章要表达的中心。   一、狠抓要点,中心明确   1.多角度构思
期刊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总抱怨时间不够或是花了时间没有收到什么好的效果。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设计的问题太多、太杂,学生听得晕头转向。一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往往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实施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其实,语文的有效阅读教学最重要是对每篇文章都必须解决3个母问题:什么内容;什么用意;什么写法
期刊
新课标下,朗读已经成为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课堂上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有利于挖掘课文深层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为改革语文课堂做着积极尝试的我认为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一、朗读指导要实在   新课标对所有年级都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但在不少课堂教学中,朗读流于形式,训练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出现。一句一句读、分层读、一段连
期刊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越来越接近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已逐渐走进中学语文课堂。多媒体技术以其科学性、直观性、趣味性以及较高的教学效益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前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以具体图像取代语言文字,剥夺了学生的自由想象   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文学艺术注重形象可感,
期刊
当语文与经学、史学分离,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时,它就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踏上了现代化道路。然而,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却是一段坎坷而漫长的行程。百年来,语文教育虽在无数志士仁人的探索实践中前进,取得过辉煌,但也的确犯过一些错误,甚至是方向性的,这致使语文教育长期处于“少、慢、差、费”的尴尬境地。   中国的现代语文教育从清末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和“读经讲经”,到“五四”以后的“国语”和“国文”,再到
期刊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闪耀着情感、智慧和审美的光辉,在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古典诗词用的是古汉语,写作的内容距离学生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很大,学生对古诗词感到陌生。学生学习兴致不高,甚至产生了畏惧、
期刊
和谐师生关系是一种融洽、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帮助的良好气氛。它的构建,是一项需要多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有效实施教育的前提。但是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画面: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得当,把对学生的讽刺挖苦和处罚、体罚当作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其实对于那些受到讽刺和体罚的学生,这种教学手段,会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对立情
期刊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鲁迅曾经担任过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教员,教育部佥事,还担任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的讲师或教授。教育工作是他一生中从事的唯一的一个社会职业。1927年定居上海以后,虽然不再从事教育工作而专心于文学创作,但他丝毫没有减少对教育的热情和关心。他曾经多次到学校去讲演,发表了许多有关教育的杂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先后结识的国文老师不在少数,这些老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作文是种徒劳无功的工作。”确实,作文批改难、效果差,相信多数语文教师都深有体会,但是作文教学回避不了作文修改,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改作文时,不妨小试一些妙招奇招,走出这样的死胡同。   一、议   学生完成作文后,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各自的作文,然后议一议,这次作文孰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