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能成为家庭教育高手

来源 :孩子宝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gale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生孩子王
  
  “我有一个独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最初,我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点。在后来的若干年里,偶尔和朋友聊起小时候的故事,他们的惊奇和佩服让我重新回顾这段历程。那时候,我常常带着十来个孩子玩耍,最多的一次,好像有17个!我们和睦相处,玩的神采飞扬、花样百出。这些孩子喜欢我,听我的话,我们在一起非常快乐。我对孩子有种无法形容的热爱,这促使我去探索如何才能让小孩子更快乐,遇到矛盾纠纷怎样解决才不会伤害他们。我也留心身边大人对待孩子的方式。因为留心和热爱,这一路走来,我积累了很多真实的家庭教育故事。这些故事有悲有喜,有笑有泪,有成有败,它们真实、琐碎、亲切,我写下来,是为了纪念,也是为了给别人借鉴,这些文章发到网上,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居然还有一个无心插柳的收获——这些故事被出版社看中,准备结集出版。也是因为这独特的经历,我考取了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做了几年编辑。但心中的家庭教育梦想仍在,2007年,成了中国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师,目前专职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
  这是杨杰的自我介绍,这个看起来有些稚气的女孩,一心扑在家庭教育指导上,她喜欢小朋友,她喜欢教育,她喜欢为有困难的家长做一对一的咨询服务。
  据杨杰介绍,家庭教育指导师是2006年才提出来的,真正实行认证是在2007年,虽然家庭教育指导师看起来是挺专业的名称,但它的门槛其实不高,挺容易考,好多人都是为了多拿一个证,现在也有挺多家长为了更好地教育宝宝所以去考这个证了。“这个职业是考证容易从业难,现在还属于比较新的领域,知道的人不太多。不过我觉得,这个职业在未来定会发挥出它的优势的。”
  在目前的教育领域里,很多专家会倾向于采用影响力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举办讲座撰写著作等等,虽然也有一对一的咨询服务,但相对较少。杨杰比较认同一对一的咨询服务,虽然她自己也认为对精力耗费大收益又小,但每次解决一件案例时,她的成就感都很强烈。“家长通常是能理解教育理论,但苦恼的是不知道怎么运用,而且难以明白自己家庭教育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所以也就无从解决。”
  一对一的咨询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付出的时间精力都很多,收益却不定很高。“我给家庭提供咨询都是这样的:听家长讲述家庭情况,就其中某一个点提出自己的建议,家长去实践我的建议,觉得有效的话, 对的关系才建立起来,反之则失败。有时我给家长的建议,家长尝试之后会发现没有效果,那我还要跟家长做详细沟通,让家长仔细描述当时的情形,重推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家长找出事情的结,让家长再去尝试。下次家长遇见同样问题就会心中有数。”
  
  读懂孩子的思考方式
  
  很多家长在求助于杨杰之后,都会特别惊讶杨杰的专业能力,明明自己怎么说都说不听的宝宝,跟杨杰相处一段时间后,无一例外地变得乖巧和懂事,对于杨杰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感到不可思议。
  杨杰却认为,只要家长们都肯花心思花时间,个个都能跟她样,成为孩子的好伙伴。在杨杰看来,亲子沟通出现问题时,00%的责任都要由家长承担。现在生活节奏忙碌,大人有自己的工作娱乐和生活方式,回家之后,虽然也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但却流于表面。
  “家长对孩子缺乏连续的观察,经常只是看到孩子做事情的某个片段就开始下结论,很少去从头到尾地观察孩子整个行为的全过程,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做到一半他/她遇到什么问题,他/她是如何解决的?就是因为缺乏连续的观察,一旦孩子造成的结果不如预期,很多家长就会插手或者训斥孩子。所以要和孩子沟通的第步,必须少责骂多观察,做到眼里有孩子,心里有孩子。第二步,就是通过观察去判断孩子的行为。孩子的动机很少是‘坏’的,那为什么会出现个‘坏’的结果呢?这就有赖于家长的观察和判断。第三就是倾听孩子,和孩子分享他的心理活动。如果家长上来就批评,孩子就会慢慢拒绝分享他的心理活动了。”
  在采访中,杨杰举了个例子,家长让宝宝自己去穿鞋,宝宝刚开始也很乐意自己去完成,但到了穿鞋的具体动作时,宝宝可能会由于动作还不够稳定和精细,会出现鞋子老套不进,或者没办法扣扣子等问题,他自己无法解决这个过程又还不懂得求助,到了最后,往往就开始发脾气了,如果家长只注意到孩子发脾气的结果就会采取批评的态度。“这个例子的重点应该是怎样帮孩子学会穿鞋,又不过度包办。”
  “其实只要家长保持联系的关注,他是完全可以发现孩子这些行为的,他的手是不是还不够灵活?他的表情是不是已经开始不耐烦?我是不是应该及时提供帮助?”
  
  孩子的思考方式有以下4个特点:
  
  1,好奇心驱动一切,孩子对世界的切都充满好奇,但家长容易忽略孩子的动机,只注重孩子行为的后果特别是不好的后果,认为孩子是在搞破坏。
  2,跟着感觉走,做很多事情包括搞破坏都是因为“好玩”,孩子的心里是没有“价值”这个概念的,所以他很难知道哪些东西弄坏会有严重后果。
  3,边界意识不强,该做和不该做,心里没有概念。很多后果不好的事情,其实是因为家长没有事先跟孩子说明,所以家长要反复给孩子强化规则。
  4,孩子的理性思维不强,思维链条比较短。所以跟孩子沟通时,要翻译成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最好是用具体行为代替道理。
  “家长要学习着理解孩子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用成人的思考方式去评判孩子的行为,这样对孩子不公平,也很难达到有效教育的愿景。”
  
  孩子有向上向阳的本能
  
  “每个孩子都像向日葵一样,有向上向阳的本能,孩子的愿望通常都是好的,只要家长加以适当引导,孩子的进步是非常快的。”
  杨杰特别不主张用功利的方式去鼓励和驱动孩子,很多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时,总是跟孩子说好好念书长大就会本事能赚大钱,在杨杰看来,这样的鼓励虽然有效,但过于功利,在乎结果而非过程,孩子的压力也会比较大,容易感觉到痛苦。而且孩子的思维链条本来就短,十几年后才能取得的回报在看起来没什么吸引力,所以孩子的成绩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鼓励孩子,要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动力,在孩子在学习的当时就感觉有回报,强化成就的感觉,让孩子本能去追求这种被赞扬的感觉。所以的表扬都应该是具体的,让孩子收获一份实实在在的成就感。
  如果孩子今天认真完成作业了,就不要用“有进步”这么笼统的语言表达,而是可以换成“宝宝真厉害,今天完成的时间比昨天快了一分钟”或者是“宝宝真厉害,今天的错别字只有三个,比昨天少了两个。”孩子被表扬之后,就会知道“速度快”和“错别字少”是被表扬的标准,他的内心就会自动去追求完成得更快错得更少。这样的肯定,比十几年后的回报更能吸引孩子。
  “家长要从宝宝开始懂事时,就逐渐给孩子建立边界意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订规矩。孩子的记忆比较短暂,所以边界意识的建立需要一个 反复加深的过程。”在宝宝开始尝试做某些事情时,要抓住时机让宝宝建立起做这件事是好还是不好,允许还是不被允许的概念。然后跟孩子做好“约定”,让孩子自动遵循诺言。等到边界意识建立起来后,家长们会发现,操心事少了,孩子变乖了。“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动力,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对好品质好习惯的追求,你会发现,教育孩子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杨杰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她有一个小表妹,在厨房发现了包开了的面粉,她就很好奇地伸手去摸这些面粉。一般的家长通常都会斥责或者告诉宝宝不要碰面粉。但杨杰是这样做的,她先问小表妹在干什么?是不是对面粉感兴趣?小表妹马上点头,杨杰顺势跟宝宝解释说这是面粉,是拿来吃的,可以做成包子馒头之类的食物,然后再慢慢引导孩子食物是不可以拿来玩的。到了最后,杨杰又问小表妹是不是对面粉还是感兴趣,小表妹依然点头,于是杨杰就跟小表妹做了一个“只能看不能玩”的约定,小女孩答应之后,果然只是待在一边看面粉而不是玩面粉。
  这个过程,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知道这个白色的东西是什么,有什么用,又给孩子初步建立了面粉乃至食物都不可以玩的概念。这样的过程多了,孩子就慢慢养成自动自发的习惯,知道哪些是能做哪些是不能做的。
  在制定规矩的过程中,少不了出现心理对抗的过程,也就是孩子犯错了。这个时候,“惩罚”就必不可少。
  “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惩罚最好是事先约定好,而不是家长临时起意的。”杨杰特别强调了这个前提,这也是边界意识强化的必要过程。如果和孩子事先约定好,孩子的心理就会有一个认知:被罚是因为自己没有遵守诺言,是自己的错。会逐渐养成检讨自己的习惯,不会演变成与家长对抗。
  家长言而有信,不要经常口头给孩子许诺好的事情又不去实现,不要吓唬孩子不靠谱的事情(如妈妈不要你,大灰狼会抓不乖的孩子之类),家长最初的每句话,孩子都是百分之百相信的,如果承诺了给孩子却没做到,或者吓唬孩子却没实现(家长不可能真的不要孩子,大灰狼也不会出现),孩子慢慢就会觉得父母的话也不可靠,所以就会更加不听话。
  第二,“惩罚”是可以执行的,当事人也能够执行的。不要立下了惩罚手段,到了最后关头却心疼孩子执行不了,更加不能在惩罚之后觉得对不起孩子,又去讨好孩子,这样的惩罚是没有意义的。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推测孩子遭受惩罚时可能有的反应,走一步看三步,预测孩子的反应。整个惩罚过程要滴水不漏。不要给孩子钻空子的机会。
  
  家庭教育常见问题
  
  杨杰的帖子在天涯上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也有不少的读者跟贴提出自己家庭中出现的亲子问题,杨杰都一细心解答了。
  在被问及则当下普通家庭的儿童教育存在着哪些问题时,杨杰想了下,总结出一下六点:
  1,很多家长分不清楚“爱”和“溺爱”之间的差别。爱与溺爱有个明显的界限:爱孩子,但不被孩子控制,而是站在孩子的长远利益和能力发展上去培养孩子;溺爱是被孩子的欲望所控制,被迫满足孩子的愿望。
  2,家里没有清晰的规则,也就是没有及时给宝宝建立边界意识,宝宝越大,建立起规则越难。
  3,孩子缺乏丰富交往的环境。这是受到目前居住环境的影响,不像以前都是熟人社区,同龄人和熟人都多,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创造交往环境,多带宝宝去人多的地方,如小区的活动中;积极带宝宝亲朋好友家玩;除此之外,家长还要经常扮演孩子同伴的角色,多跟宝宝交流。
  4,行为习惯养成时没有给予引导,从宝宝出生,就应该考虑宝宝的行为习惯养成,睡眠习惯、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等,从小让宝宝学习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为自己负责任,甚至还要让宝宝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宝宝习惯了这样行为方式后,他长大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变得较有主见,主动性也强,不会被动地等别人安排。
  5,学习态度和习惯养成时没有给予引导。如果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一般也不会太差。在宝宝刚开始上学时,要特别留意宝宝的学习习惯,及时给予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6,亲子关系紧张。这个是最严重的后果,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要及时修补,而不是寄望于孩子长大后就能明白家长苦心。
  “家庭教育是没有回头路的。”杨杰下了如是总结。如果当宝宝生下来以后,家长老想着顺其自然,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孩子的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只要你真的肯多花些心思在孩子身上,你会发现,教孩子真的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而且,孩子的回报远比你想象得要多。”
其他文献
按摩是益智的,新生儿脑重350克,一岁时脑重达950克,增长将近三倍。大脑的发育直接关系到婴儿智力的发展。
期刊
每天有无数的爸爸妈妈都在精疲力尽地和宝宝们的“拖沓”或“混乱”作战,有没有双赢的法子让大家携起手来,轻松愉快地珍惜时间、合理清醒地安排时间呢?  培养宝宝的时间观念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父母首先要重视,态度要平和,行为要耐心,言语要温和。最重要是要以身作则,言行致,定下了规矩就不能因为节假日的来临或者父母的情绪变化而变动。还要善用智慧,讲究方法,日积月累,宝宝的时间观念形成规律、秩序,稳定且有效,这
期刊
冬季天气寒冷,小孩的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油脂分泌减少,容易失去湿润,致使皮肤干燥,失去了弹性,从而产生皲裂。此外儿童的皮肤含水量明显高于成年人,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冬春季节孩子的皮肤容易失水,而且。小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差,平时手足活动多,很容易发生皲裂。另外小孩一般比较偏食,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致使营养不平衡也是引起皮肤皲裂的原因,也可能因患手足湿疹、真菌感染而并发皲裂。最容易出现皲裂的地
期刊
天气冷了,爸妈们给宝宝穿上又暖又舒服的衣服。给宝宝吃能抵抗寒冷的食物,但是,面对宝宝红通通的脸蛋,又该怎么办呢?    第一招提高皮肤抵抗力    外面寒风呼啸,所以把宝宝放在暖洋洋的屋子里,但这种做法并不是特别推荐。人体是非常奇妙的组成,会根据环境做相应的调节,如果能够适当让宝宝吹吹风,感受外界气温变化所带来的不同,那么宝宝娇嫩的皮肤也会对外界产生一定“记忆”和抗体,不会真的变成温室里的花朵。 
期刊
语言的教育问题在孩子的学语期内直是家庭教育中备受争议的问题之一。每一个家庭都会因为不同原因,有看自己独立的语言教育理念。    说方言——进了幼儿园听不懂普通话怎么办?    土生土长的本地家庭  家庭观点:能说地道方言最重要  家庭语言:四川方言  婷婷的爸爸妈妈都是地道的四川人。婷婷妈妈坚持认为:“说方言才有亲切感,开口闭口普通话,特别是在外面的场合时,别人会说我们家的孩子‘假’,本地人居然不
期刊
生活实例:  今天妈妈给女儿玲玲把尿的时候,玲玲闹别扭不肯把。妈妈也没强迫她,可给她穿裤子时,她却撒尿了。妈妈当时生气了,就数落了女儿,说话的声音有些大。接下来,妈妈抱着女儿到了客厅里,女儿拿着装硬币的罐子要妈妈帮忙打开盖,拿硬币出来玩。妈妈当时还在生气,就对她说:“你叫妈妈做什么,妈妈就做什么。可妈妈说的话你都不听,妈妈生气了。”玲玲看妈妈没帮她打开罐子。就哭,看她这样,妈妈狠了狠心,没理玲玲。
期刊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人生的历程好似个向时飘升的风筝,不管风筝飞多高,只要还未断线,他总是通过那恨几乎看不见的线与地面放风筝人的那双手紧紧地连在起,那双手就足人的童年。中国民间也有“从小看苗,三岁知老”这句有极强科学性和丰富的内涵的俗语,可见3岁以前的养育质量在孩子整个人格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故事一:  土先生无论身高、长相、才气还是经济状况都应是女孩了心中的白马王子,可不知为什么,谈
期刊
宝宝力量训练
期刊
案例    佳佳2岁了。因为佳佳妈妈要上班。整个白天都不在家里,而爸爸又在外地工作,所以佳佳从小一直主要由姥姥带。最近,妈妈发现佳佳特别爱哭。有时妈妈说话声音大点或稍微带点责备的语气,她就会委屈地哭起来。有一次妈妈带佳佳上超市,佳佳蹲在地上看商品。售货员阿姨只淡淡说了一句“哎呀。别在地上蹭着玩,会把裤子弄脏的”,她就又哭了,胆子特别小。看着这个“小泪包”似的女儿,佳佳妈妈很是担忧:佳佳怎么会变成这
期刊
坐月子是每个女人的头等大事,月子坐得好,就会为后半辈子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月子坐得不好,可能会落下许多病痛,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折磨”你。所以坐月子,选择由谁来照顾自己,就非常关键。  有人说,坐月子当然是自己的妈妈最好啦;也有人有说自己的婆婆照顾很悉心,胜过亲妈;当然,有人既没麻烦妈妈也没辛苦婆婆,请了月嫂,一样坐得很爽……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如果你正为谁来照顾自己坐月子而为难,不妨看看下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