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与圆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判》

  《审判》的开篇“肯定是有人诬告了约瑟夫·K,因为他什么坏事也没干,一天早晨却被捕了”,莫须有的罪名,没有原告,只有被告,没有法官,只有被告。为了证明自己清白无罪,约瑟夫·K用尽各种方法,试图走入法院为自己申辩,可是“他从未见到过法官在哪里?那个他永远无法企及的高级法院又在哪儿”。最后他等到的却是在郊外的采石场像一条狗一样被处死。约瑟夫·K在“外部”做的所有努力,最后都无法证明自己无罪。“法院”在那崇高的位置上,俯视着约瑟夫·K的一切行动,“微笑”着看他走到生命的尽头。约瑟夫·K在法院的周边画着无休止的圆,却始终无法真正地踏入法院的大门。
  不曾重合的圆——乡下人与《在法的门前》
  “在法的门前”是《审判》中神父讲给约瑟夫·K的一则故事。乡下人想要进入“法门”,却被守门人拦截,乡下人也做过努力,希望守门人可以让他进入“法门”,结果得到的竟是痴痴的等待。在临终时,乡下人终于鼓足勇气问守门人,为何只有他一人想进入“法门”,却不见其他人靠近。守门人告诉他因为此门是专为他而设。“近在咫尺,却不曾踏入”,犹如乡下人在不停地围着“法门”跑,有时靠近,但不曾重合。
  周而复始的圆——格里高尔与《变形记》
  格里高尔原本是一家公司的销售员,为了替父还债,维持生活,他担起责任,向前走着。他希望家里的生活能够好一些,妹妹可以去音乐学院上学,所以他的忙碌都是为了这个家。可这一切皆因他的变形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奔跑的他停了下来,家庭成员则为了生计开始跑起来。他们做着周而复始的旋转,却不曾注意格里高尔,当这只甲虫默默地死去时,他给亲人留下的不是悲痛欲绝,而是如释重负。人性的冷漠被卡夫卡展现得淋漓尽致。
  失望的圆——卡尔与《美国》
卡夫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一把尘土》主人公托尼矛盾心理的表现: 一方面他愿意爱恋和信任其妻子布伦达,相信她是讲原则的不会轻易把别人甩掉,但是另一方面,自己又没有对爱情做到完全的忠贞,酗酒,还到妓院和妓女跳舞,最终灰心丧气的托尼决定去寻找一座城市而在南美冲林中历险。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出发,论述托尼这一矛盾情绪的心理成因即本我、超我与自我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的,超我的规训使他正视自己的责任,顾全大局,本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