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战疫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snow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早晨,太阳悬挂着寒霜,从豫北黄河滩地平线冉冉升起。人们忙碌着挂灯笼、贴对联,准备过年。
  田书增眉头紧锁,凝视着手机屏,武汉新冠肺炎感染数字跳跃式的攀升使他意识到:“武汉疫情越来越严重,并且快速向全国各地蔓延,像当年的那场非典……”
  此事,事关重大,容不得犹豫,他火急火燎地赶到厂里。
  这天是2020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五。
  农历腊月二十四,长垣健琪卫材公司召开了年会,开启了放假“模式”,职工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准备过个轻松愉快的春节。
  当天,钟南山院士的“钟声”响起,武汉新冠病毒出现了人传人现象,建议人们出门要戴上口罩……
  深夜,田书增紧急召开企业高层会议,心情沉重地说:“凭我的经验,这次新冠病毒疫情可能是场硬仗。武汉乃至湖北需要大量的口罩、防护服,全国各地防疫防控,十几亿人一夜之间就会戴起口罩,肯定会出现‘口罩荒’‘一罩难求’的现象,赶快通知职工复工,越快越好,越多越好。”
  1月21日,8点,长垣市丁栾镇健琪卫材公司办公楼前,200多名职工,32名党员,齐刷刷地站在国旗下。
  疫情就是命令,复产就是战斗。
  昨天放假今天复工。作为口罩、防护服、隔离衣生产企业,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复工,支援武汉、支援湖北;复工,为了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职工们个个热血沸腾,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除夕之夜,华灯璀璨。
  一场瑞雪簌簌而降,这原本是一家人一年中最温馨、最温暖的时刻,万家团圆,情暖融融。
  然而,在厂区内的无菌生产车间,紫光灯下,伴随着机器哒哒哒的声音,口罩机急速运转,流水线上的女工们,从头到脚全副武装,全神贯注,屏气凝神地忙碌着。
  晚上10点,车间主任侯明明接到复工通知,她从许昌赶回厂里,已经是凌晨2点多,她直接到车间报到。她说:“口罩是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关键时刻我不能掉链子。”
  “流水线上的工人,两天一夜都没合眼了,她们争分夺秒,加班加点。为了保障武汉前线医用物资充足,靠一股精神在支撑,24小时日夜不舍,与疫情赛跑、与病毒争夺时间。”总经理田书增体内虚火浮躁,满嘴起泡,眼睛布满了血丝,却时刻关注着生产动态。
  飘安、华西、亚都、驼人等卫材企业的职工们也接到返岗复工通知,有的刚到家端起饭碗,有的刚登上回家的高铁,有的还在机场等待着飞机安检……他们没有任何犹豫,义无反顾地迅速返回企业,当天就生产出一批新的口罩、防护服。
  疫情之下,一些交通“停摆”,公路被堵,村庄被封,开封、新乡、安阳等地的职工不能上班,企业出现了“用工荒”,招工难。
  长垣号召全市妇女参加“口罩会战”,乡镇领导逐村动员,村干部通过大喇叭、微信群,从早到晚一遍遍地号召:“口罩企业需要用工,只要会缝纫、做窗帘、做衣服的,赶快报名,都来为国家做贡献。”
  机器日夜轰鸣“连轴转”,企业围墙外面,政府紧急动员,1000多名放假在家的公务员、教师、餐厅服务员、宾馆经理和经商人员,主动报名当起“志愿工”“临时工”。
  第二天、第三天……长垣44家口罩、防护服生产企业全部复工,大家开足马力,快马加鞭地生产。
  二
  口罩告急,防护服告罄。
  1月24日,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同仁医院等,发布第一批物资告急公告,医用外科口罩、防护口罩、隔离衣等成为主要短缺物资。
  紧接着,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儿童医院、金银潭医院、孝感中医院、黄冈中心医院等定点治疗医院的求助信息如潮水般喷涌。
  1月27日,武汉市一家医院的医生,向采访的记者哭诉:医院最缺的是口罩,一天消耗约3000个,如今储备“零库存”。N95防护口罩、防护服一件也没有了,只能戴着两层医用外科口罩,穿着反复消毒的隔离衣,再加一层手术衣……
  医护人员没有医用口罩、没有防护服、没有隔离衣,无疑是在病毒世界里“裸奔”,如在死亡线上走钢丝,一旦失守,就会被病毒吞噬。
  口罩,为人们筑起一道生命的安全屏障。
  口罩严重短缺,注定成为这个春节最揪心的记忆。
  一夜之间,“一罩难求”成为全国普通老百姓的“热词”,很多人从除夕开始到大年初七,没能抢购到一只口罩。
  战疫主战场在武汉。口罩主战场在长垣。
  长垣市是中国最大的卫生材料生产基地。拥有44家口罩、防护服等生产企业,2000多家经营卫材的企业,产品平时占据全国市场销量的50%以上。
  2003年“非典”时期,长垣的卫材企业成为全国医疗防护物资供应的“主力军”。
  曾有“长垣打喷嚏,全国卫材市场得感冒”之说。这句玩笑话,道出长垣在全国卫材市场的重要地位。
  疫情笼罩,我多次到口罩生产重镇——长垣市丁栾镇、张三寨镇采访,大大小小的企业门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救护车、面包车、商务车和大货车,或排队,或穿梭于并不宽敞的街道上。
  湖南、甘肃、四川、河北、辽宁等一些地方的商家、医院、卫健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直接把救护车开到厂门口,焦急等待着厂里生产线上刚刚下来的口罩、防护服、隔离衣。
  此时,除万众瞩目的武汉和湖北的医院外,长垣的卫材企业门口,是全国人员和车辆最集中、最擁挤的地方,是一道“风景线”。
  “每天来自全国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飘来,到厂提货的人几乎能站满两公里长的大街,口罩出厂一箱就拉走一箱。”河南飘安集团党委书记陈广法说。
  显然,口罩巨大的市场需求,像“井喷”一般,爆发了出来。
  1月24日,除夕。晚上11点30分。
  长垣第一批捐赠武汉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装载了满满一车,从河南亚都医疗公司缓缓驶出。其中,有20万只医用外科口罩、200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50万只医用帽、20万只医用手套共290万只急需医用防护类物资,紧急驰援武汉……   三
  一边是应接不暇的订单,一边是原材料严重短缺。
  站在口罩流水线旁,企业家们如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
  熔喷布告急,辅助胶条告罄,无纺布缺货……企业原本就储存有限的原材料,短短的几天,夜以继日的生产已将其消耗殆尽。
  原材料短缺,企业“无米下锅”,产量上不去……
  村庄被封,交通管制,车进不来,货运不走……
  人如潮涌,蜂拥而至,客户带着公函求口罩……
  长垣,这个后方保障的另一场战“疫”,全国防疫防控的生命与希望的主战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长垣停产,全国缺货。”
  1月30日,长垣市卫材生产重点企业,直接收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军令”:在防疫关键时期,希望你们能够克服困难,尽快实现满负荷生产,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扩大产能,为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派出特派员进驻企业,他们说:“原材料短缺、资金困难,国家调配,国家协调……一切为了疫情,一切为了防控。”
  河南省省长来了,一次性颁发了999个交通特别通行证。
  新乡市、长垣市委政府决定:“墙内”的事企业管,“墙外”的事政府办,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吃住行由政府统一保障供应。
  各大银行纷纷表态,授信“绿色通道”,贷款启动“抗疫贷”。
  长垣卫材企业家们表示:“疫情紧急,不停产、不涨价,保证质量,个人企业就是国家企业,一切归国家,全力为了人民生命。”
  1月30日,凌晨2点20分。一架由深圳飞往郑州的航班,缓缓降落在新郑机场,这架航班比原计划推迟了25分钟,他们在等待着5000米的医用防护服上的密封胶条。
  晚上11点,飘安集团的防护服密封胶条即将用尽,第二天将面临断货停产,党委书记陈广法火急火燎地给国家发改委领导打电话:“企业原材料没了,东莞的防护服密封胶条运不过来……”
  “让深圳飞往郑州的最后一个航班捎过来。”
  东莞厂方验货、装货,快速运往深圳机场。
  飘安集团的拉货车辆,也直奔新郑机场停机坪。
  飞机落地后,汽车拉着防护服密封胶条向长垣方向急驶……
  与时间赛跑,让生命接力。
  天还未亮,5点30分。汽车到达厂区,在车间等候的工人们,又快马加鞭地重新开机生产。
  长垣,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后方战场,是一场分秒必争的保障战,是一场国家意志与疫情较量的总体战。
  流水线上的工人们一次次吹响了冲锋号,一天天殚精竭虑地在拼搏,精神与精力“拼杀”,时间与产量“厮杀”。
  50万,300万……800万,口罩、防护服产量一天天在跳跃式地上升,一天天成几何倍数增长。其中,50%的口罩、防护服驰援武汉。
  阳春三月,随着全球疫情快速蔓延,几十个国家出现了疫情,长垣的口罩、防护服龙头企业开始生产“外贸”,支援全世界。
  3月1日,长垣捐赠的第一批12000个医用口罩、500套防护服,发往疫情严重的伊朗,第二批,第三批运往韩国、日本、欧洲等地。
  口罩,与前线白衣卫士一起,融入到世界前线“战斗”,融入到保卫人类生命和健康战疫之中,为世界人民赢得了生命保证。
  四
  这是一个特别的会议。
  1月25日,大年初一。
  长垣市医疗器械同业公会会长李明忠,召集44家口罩、防护衣等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开“商讨会”。
  “口罩原材料疯狂涨价,我们长垣的企业涨不涨价?”李明忠开场白直奔主题。
  “熔喷布、无纺布原材料价格暴涨。一天少则赔几万,多则赔几十万,真有点招架不住了。”
  “不停产、不涨价,保证质量,这是我们企业对国家和人民做出的承诺。”
  “国家危难中,我的企业属于国家,绝不能发‘国难财’。”
  “长垣企业家知道哪头重,哪头轻,春节前那次会议,不是讨论过了吗?还是那句话:不停产,不涨价!”
  ……
  企业家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并一致达成共识:绝不涨价,绝不停产。
  李明忠直言告诉我:“口罩看似生产量很大,其实利润很薄。平时只有5厘钱的利润,面对这场疫情,大多数生产口罩和防护服的企业,不仅不向经销商涨价,也不允许经销商向医院涨价。为此,长垣卫材企业基本是生产一个亏一个。”
  2月3日,健琪公司熔喷布告急,无纺布也所剩无几,企业家底被掏空赔光了。田书增召集中高层管理人员共商办法。
  “从腊月二十六到现在,半个月时间,已经赔进去300多万元,主要是原材料涨价,物流开支,人员工资还没结算,财务资金已经空空……”财务总监含泪通报资金情况。
  “停产吧!”有人提议。
  “原材料蹭蹭往上涨,一天赔几十万。你说咋办?”
  “钱从哪里来?原材料从哪里购买?”
  “不能涨价,不能停产,做企业太难了。”
  面对着资金困难做赔本的生意,田书增压力巨大,他眼噙热泪说:“疫情面前,口罩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钱的事,我来想办法。绝对不能停产,而且还得增加产量。”
  聽到这话,全厂10多名高管委屈地哭了起来,那种酸楚、无奈、焦虑,无以言表,只有用哭声来宣泄……
  王国胜是驼人集团的董事长。这位身高仅有一米五,背部背着 “罗锅”的残疾企业家,疫情之初,在电视上看到武汉前线医务人员长时间“战斗”,面部被护目镜、口罩压出深深伤痕,有的甚至已经溃烂、脸部变形。他心如针刺,伤痛不已,当即决定成立一个由70人组成的抗“疫”攻关部,主攻防护类医疗产品研究。
  他和同事们不晓晨夜,不知疲倦,经过三天三夜,研究出一款头盔式“隔离帽”,经有关部门检测合格后,立即投入生产。   2月10日,驼人集团研制的5种防护类产品和价值2400万的医疗器材,组成庞大的车队,浩浩荡荡送往武汉。
  其中,“隔离帽”有效解决了前线医务人员饱受折磨的“最美勒痕”的困扰,并且“一炮走红”,成为“网红”,上了“热搜”。
  面对国家重托,长垣企业用双手托起使命。
  原材料价格飙升、速递价格暴涨……但长垣卫材企业仍然马不停蹄地在赔本生产。企业家豪迈地回答:“只要能生产出更多的口罩、防护服,支援武汉前线,赔钱都不是事儿。”
  长垣企业家们,用自身的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践行一个企业家的责任和良知。
  五
  “啊!春天来了……”
  陈广法一觉醒来,已是中午时分。太阳斜射进病房,春光明媚,春暖融融,窗外垂柳吐绿,迎春花竞相绽放。
  他从病床上爬起,走到窗台前,凝视窗外,不禁惊讶。
  68岁的陈广法,是河南飘安集团的党委书记。
  2015年,组织任命他担任集团党委书记时,他犹豫地说:“我年龄大了,身体不好……”
  “你当过乡党委书记,有党务经验啊!组织已经决定了。”
  “我是党的干部,一切听党的。”
  新冠病毒疫情暴发后,陈广法吃住在企业,不辞辛苦,日夜操劳,收拢职工,督促生产,协调资金,联系原材料……里里外外地忙碌。
  职工们看他越来越憔悴,走路步履蹒跚,精神疲惫,劝他说:“你就是一块钢铁,也有疲劳限度,年龄大了要格外注意,别硬拼。”
  “我是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国家有难,我不拼谁拼?”陈广法是个豁达乐观的人,乐呵呵地笑着说。
  2月8日,元宵节。陈广法到生产车间巡查,换完防护服,突然感觉胸闷、气喘,胸脯像针扎似的疼,额头直冒虚汗,他强支撑着看完车间,返回办公室,躺在沙发上休息。
  20分钟后,又一阵疼痛袭来,浑身有气无力。“不好,可能是心脏病复发。”陈广法曾经患过脑梗阻、冠心病。
  送到医院后,陈广法意识已经模糊,医生紧急抢救了2个多小时,才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陈广法躺在病床上,怎么也不踏实,职工们在流水线上披星戴月地拼命生产,“我怎么能舒舒服服躺在病床上呢?”
  5天后,他执意出院,医生劝他:“心脏病是劳累过度引起的,你安安静静休息半个月,才能完全康复。”
  老伴听说后,急急忙忙跑来,痛哭道:“你这么大年龄了,要出个意外……”
  “我的身体很棒,还能折腾几年。”他用拳头捶捶胸脯,开玩笑说。
  陈广法回到厂里,正是恢复熔喷布生产线的关键时刻,他一头钻进车间又忙碌起来。
  3月1日,飘安集团接受了20万只口罩,5000套防护服的“外贸”任务,这批救援物资将被紧急运往国外。他深知这批物资的重要,事关国家形象和信誉。为把好质量关,他三番五次到车间,到消解库房巡查。
  下午3点,陈广法与前来督查工作的长垣市委书记秦保健、市长赵军伟商谈生产“外贸”口罩、防护服事宜。突然,陈广法脸色煞白,咳嗽不止,餐巾纸上留下一片鲜血,书记市长立即把他送到了医院……
  3月7日,我再次去企业采访,陈广法依然活跃在生产一线。
  张伟是亚都公司防护服车间的女工,丈夫刚刚去世,还没有从悲痛阴影中走出。企业放假后,她带着一双儿女,回南阳老家过年,想换换环境,疏解心情。
  农历腊月二十九,她前脚到家,还没有喘口气,公司打电话动员返岗。张伟匆匆扒了几口饭菜,拎着衣服就往外走。母亲见她慌里慌张带着孩子出门,就劝说:“能不能通融通融,你毕竟刚刚送走丈夫啊!”
  张伟含着泪解释说:“武汉疫情这么严重,我个人的事小,国家的事大,况且,我们做的是救命东西,多生产一个口罩,就多一份抗‘疫’力量。”
  就这样,娘儿仨又火速行程300多公里返回了长垣。白天,张伟在车间里忙碌,两个孩子就待在职工宿舍,等着妈妈下班。
  “妈妈,你去上班吧,我俩在这里等你,陪着你!”孩子们稚嫩的话语,让张伟心疼难过,却又充满了力量。
  1月29日,凌晨3點,一辆9.6米长的卡车驶出了华西卫材厂区。这辆卡车需要连夜把10万只口罩、2000套防护服,紧急送往武汉。
  这是一项特殊任务,河南境内大雾锁境,路况复杂,需要有经验的驾驶员和有责任心的人押车。
  “我去!我是驾驶员出身,再拉上俺战友,在部队啥样的复杂环境和路段都跑过。”长垣市工信局的蔡国强主动请缨。
  蔡国强是一名退伍军人,老共产党员,深知跑这趟武汉的复杂和危险,也知晓执行这项艰巨任务的艰难。“我是军人出身,就应该上前线,打硬仗!”
  在这特殊时期,去武汉疫区,同事们都替他捏把汗,蔡国强只说了一句:“放心吧,我保证完成任务,还要保护好自己。”
  汽车沿大广高速急速南下,一路浓雾弥漫,车下缭绕,路旁一团漆黑,只有两束巨光穿越茫茫大雾,像奔驰在苍茫的黑洞。
  蔡国强和战友轮流驾车,小心翼翼,谨慎行驶,路过服务区时,跳下车迎着凛冽寒风,透透空气,清醒头脑,活动筋骨。
  第二天中午,蔡国强历经艰难终于抵达武汉,顺利将口罩、防护服送到医护人员手中。
  一个个紫外线灯下的不眠之夜,一个个流水线前的疲惫身影,一双双充满血丝的眼睛,演绎着用良知保护生命,用信念战胜疫情的无数精彩故事……
  疫情是花开的伏笔,冬天是春天的序章。
  疫情正在过去,也终将过去,春天阳光必然会洒满中国大地。
  长垣卫材企业,也将在中国抗疫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他文献
见到戚琳之前,从新乡市文联那里得知,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戚琳在整个新乡市文艺家协会主席中最为“独特”——唯一的女主席,唯一的三届市政协常委,唯一的民建市委委员,美丽而有能力。  戚琳从事的是医疗行业,与摄影的跨度大了些。但在新乡市文艺家协会错综复杂的换届历程中,戚琳凭借多年来在新乡市摄影界的优势,在会员大会选举中脱颖而出,全票通过。  2019年5月18日,戚琳走马上任,成为新乡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开启
期刊
在新乡市文艺界,娄兴华是一个有文化传承的人。  由他执掌的“善也堂”(创始于道光二十九年)即将在北京前门外的文玩牙角木石雕刻店立号,一百多年的根雕艺术血脉在他身上汩汩流淌。  作为善也堂的第五代掌门人,他使善也堂成为新乡的“名堂”,成为省商务厅授予的河南老字号。2018年,善也堂又被省文旅厅命名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文化产业专项扶持项目。  一  1971年出生的娄兴华,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
期刊
王文洋,青年戏剧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新乡广播电视台艺术总监,新乡市政协委员,新乡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2019年12月, 新乡市戏剧家协会换届,王文洋连任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很多艺术家感言:“新乡戏剧有文洋,就有希望。”  王文洋说:“我一定要让豫剧走上时尚化、殿堂化的新豫剧之路!”  轻轻推开那扇门,门里是梨园戏剧梦,梦里有真实的风景,百花齐放,万家争鸣。纤纤细腰兰花指,
期刊
那朵云飘过来  个头偏高,过了发福年龄却依然身材匀称;已届中年,却迸发着青年人的蓬勃朝气!  这就是新乡市舞蹈家协会主席闫晨旭。  今年54岁的闫晨旭出生于文艺世家,父母都在县剧团工作,今年年近八旬的母亲朱巧云还是豫剧名旦阎立品大师的亲传弟子,新乡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祥符调代表性传承人。  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艺术也对他有着特别的吸引力。母亲年轻时喜欢艺术,也更爱孩子,把孩子放在家里不放心,演出
期刊
2020年1月16日上午,新乡市美术家协会换届工作代表大会在河南科技學院艺术学院行政楼会议厅举行。这一天,李晓雷走马上任新乡市美协主席。  在就职演说中,李晓雷满怀激情地朗诵了自己改编的励志诗歌《狮子山下》:人生有欢喜难免亦有泪/我与诸君在美协偶相遇/望今后欢笑多于唏嘘让业绩洗洁浮沉/人生不免崎岖难以绝无挂虑/既是同舟在美协且相共济/求大同放开彼此心中芥蒂/我们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
期刊
二胡情结 伴随人生成长  生命是一条河,在不断向前流淌的时候,总会有令人难忘的闪光记忆。1968年,张新军出生在河南沁阳,在父亲指导学习二胡的初学阶段就已显示出音乐天赋,后得到名师指导,琴艺日渐提高,于198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乡市文化艺术学校。在校期间,他苦练基本功,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三年的学习让他的演奏技艺日臻成熟,毕业后被分配到新乡市豫剧团工作。  豫剧团的实践锻炼,为他以后的演奏夯实
期刊
走马上任 春风催得马蹄疾  2018年的11月,李绍君接棒新乡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为了纪录片《大相国寺梵乐》的摄制,这一年春节,他是在开封大相国寺过的夜。毕竟,春节这样的节庆,更能表现出大相国寺的独特之处。  在去相国寺的路上,他有感而发,赋诗曰:“冬随昨夜去,春伴今晨生。河畔柳枝软,旷野麦苗青。恰逢除夕日,离家又东行。汴梁虽不远,孤身如飘蓬。”这是他当时的心理写照,之后,在大相国寺,他又写下了
期刊
自10岁进入封丘杂技文工团,付卫华主演过很多节目,可以说,“所有男生能演的,我都演过”。但他最拿手的项目,还是车技,“一台车上16个人,我骑的”。27岁那年,付卫华凭借车技在河南省获得银牌,两个月后参加中南五省比赛,摘得铜牌。这是他一生中风华正茂的最好时光。  1992年,杂技文工团换届,31岁的付卫华通过民选当上了副团长,后来主持工作,干了近20年的团长。也是在这一年年底,时任河南省文化厅厅长王
期刊
“很早以前,我有个舞台梦,只要能让我站到台上表演,我就满足了。到部队后,我站上了小舞台,又发现了大舞台,我又想,我得站到那个大舞台上表演,哪怕让我在上面表演一分钟,也不算虚度此生。没有想到,命运对我开的是一路绿灯,小舞台、大舞台、更大的舞台,不知不觉,我在舞台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  听李明建讲故事,仿佛看他在穿糖葫芦,一个一个地穿,一个一个地往下流糖水。  李明建,高高的个子,敦实的身材,
期刊
一  大年初三,2020年1月27日,夜11点30分,喜欢夜生活的人们、沉浸于节日欢乐中的人们、尚在烛光灯影里流连的人们、早睡的人们或已进入节日疲惫的酣梦中。河南豫东第一大矿,永煤集团城郊煤矿工业广场上灯火通明,霓虹闪亮,五彩花树映衬得高广夜空缤纷灿烂。庆祝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庆祝2019年城郊煤矿取得安全生产双胜利,庆祝广大员工过上幸福生活的节日氛围正浓,周遭景色正美。  缤纷灯光里一队队穿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