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地区午后热对流天气过程特征

来源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那曲市2017~2019年6~8月发生的热对流降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三年出现了27d的热对流天气,午后热对流降水最集中的时段是15~17时;出现热对流天气时最高气温(Tmax)、最高地温至少分别达到14.2℃、32℃,日最高气温、最高地温与08时的数值相比较,平均高出10.4℃、37.3℃;从对流温度(Tg)看,当Tmax-Tg处于(1.5~5.5)℃区间时,出现热对流的频率最高,当Tmax-Tg值<1℃或>8℃时,出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低压可靠性管理中存在的低压用户规模庞大,台账及运行数据人工维护工作量巨大以及现有业务系统通讯效率低等问题,采取大数据、人工智能、流处理和微服务等现代化数据处理技术,融合营销系统、PMS系统、中压可靠性系统等数据,构建了一套低压电网拓扑模型自动生成、运行数据自动采集、停电原因智能研判的低压可靠性信息系统,并在合肥、淮南、蚌埠等单位进行了试点应用,为低压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文章首先分析云计算与监控体系关联,包括云计算与监控体系数据存储的关联、云计算技术概念和监控体系概念;然后具体阐述传统智能楼宇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包括孤岛架构低可靠性问题、管理复杂且高能耗和投入成本较高且维护效率低;再具体阐述智能化楼宇系统中云计算的优势,包括云计算中IaaS在智能化楼宇系统的优势和云计算在智能化楼宇弱电管理系统的优势;最后分析楼宇智能化监控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包括云计算技术在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具体应用和楼宇视频监控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得以实现。以期使得智能化楼宇管理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人员对云计
基于台站降水观测数据和MERRA-2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4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降水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并从位涡角度重点研究了与之相关的环流演变。结果表明:2014年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季节内变率以10~20d的准双周振荡为主。在降水准双周振荡的极端湿位相,受对流层高层随中纬度波列东传的正异常位涡和南亚高压东侧西南向传播的正异常位涡的共同影响,南亚高压呈“马鞍型”分布,在长江流域形成高空辐散环流;在对流层中低层,当中纬度波列的异常气旋向东南传播至长江流域以北时,西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延伸至中国东南沿海,二者共同导致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在各大网络影视平台观看影视作品。但是由于在大数据背景下,存在着海量弹幕文本,用户无法客观得知该影视作品是否值得观看,因此文章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对影视弹幕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得出实验结果。文章首先使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对弹幕文本数据进行获取,然后经过数据清洗等一系列操作,借助第三方库pyecharts库、WordCloud库等分别进行可视化展示,再利用Bi-LSTM模型完成对弹幕文本情感倾向的分析以及正负面分类,计算出影视弹幕评论的情感倾向分值,最后通过实验结果分析
文章围绕安全仪表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的要点,即选型管理、施工管理、规格化管理进行论述。首先,介绍了安全仪表系统选型管理的关注点,其次,从安装管理、接线管理、引线管理三方面论述了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最后,从防止仪表环境温度超温、防止台风暴雨天气对仪表造成影响和防止冰冻极端天气对仪表造成影响三个方面,全面探讨了安全仪表系统的规格化管理。
选取2010~2019年FY-2E静止气象卫星相当黑体亮温(TBB)资料、攀西地区南部24个自动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对影响攀西地区南部的MCC活动特征及发生环境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攀西地区南部的MCC出现在6~9月,6月出现频次最高,具有生消迅速、生命史短和空间尺度较小的特点;这类MCC主要初生于川西高原南部和攀西西北部,消亡于攀西南部和云南北部,其移动路径以西北东南向为主,时间上初生于午后,形成于傍晚至前半夜,消亡于次日凌晨至上午;MCC发展形成于高温高湿高能环境中,
利用1951~2016年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及台站降水资料,研究了极涡与南亚高压的关系及其对我国降水的协同影响。结果表明:极涡和南亚高压在夏、秋、冬季周期变化的时间尺度基本一致,夏季为准9a尺度变化,秋季为准8a尺度变化,冬季为准4a尺度变化;极涡和南亚高压的相关性在夏季最强,在春季最弱,其同期变化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十分显著;根据同期的极涡和南亚高压各自面积指数标准化距平的正负,将“正-正、正-负、负-正、负-负”四个模态分别定义为SS型、SW型、WS型、WW型,其中SW型与WS型占比较多,表明极涡与南
针对冕宁“6.26”突发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了不同水平分辨率的西南区域业务模式对此次山区突发性强降水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复杂下垫面区域突发性强降水的落区和强度对模式分辨率均较为敏感;模式分辨率的提高可以更加精细地刻画复杂地形,使之更接近真实地形状况,进而得到更加精准的局地热力和动力状况,因此能更好地模拟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提高模式分辨率对预报结果的改进具体表现为雨带特征更加清晰、强降水中心增多且更加细化,以及降水强度明显增大。
利用1971~2017年新疆100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雨资料,在降水分级的基础上,采用EOF分解、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新疆夏季降水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天山山脉影响,新疆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天山山脉附近,呈由北向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近47年新疆区域平均的夏季降水呈持续增长趋势,存在明显的多时间尺度波动,并在1987年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EOF分析的前四个模态依次反映出新疆夏季降水具有整体一致、南-北向相反、东-西向相反以及中部与周边地区相反的变化特征;从空间分布看,新疆夏季各
采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4年5月21日17:40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一次西风带龙卷的环流背景场进行分析,并利用FNL和ERA5再分析资料作为背景场模拟该龙卷过程,研究了不同再分析场对模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雷达回波、垂直速度、水平风场及水成物,FNL资料作为初始场对西风带龙卷的模拟优于ERA5资料。FNL再分析资料作为初始场、边界场能有效地模拟出西风带龙卷的超级单体结构。5月21日17:45对流风暴与经典超级单体结构相似,出现了钩状回波特征与入流缺口,其垂直结构上强回波向东倾斜,形成穹窿结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