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碳酸酐酶Ⅸ蛋白表达与纤维灶病变的关系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z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碳酸酐酶Ⅸ蛋白表达与纤维灶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1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碳酸酐酶Ⅸ的表达,同时镜下观察纤维灶。

结果

(1)乳腺癌伴纤维灶(45/80,56.3%)病例癌细胞碳酸酐酶Ⅸ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腺癌不伴纤维灶(25/87,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伴纤维灶病例中,纤维母细胞碳酸酐酶Ⅸ阳性组(35/40,87.5%)癌细胞碳酸酐酶Ⅸ的表达率明显高于阴性组(10/40,2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乳腺癌伴纤维灶病例中组织学3级病例(23/33,69.7%)的纤维母细胞碳酸酐酶Ⅸ阳性率明显高于(1+2)级(17/47,36.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纤维母细胞碳酸酐酶Ⅸ阴性组内,ER和PR的阳性率分别为72.5%(29/40)和65.0%(26/40),纤维母细胞碳酸酐酶Ⅸ阳性组中,ER和PR的阳性率分别为50.0%(20/40)和42.5%(17/40),纤维母细胞碳酸酐酶Ⅸ阴性组激素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阳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纤维母细胞碳酸酐酶Ⅸ阴性组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阳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纤维母细胞碳酸酐酶Ⅸ阳性组的纤维灶/肿瘤直径比明显大于阴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3)肿瘤最大径≤2 cm组、2 cm<肿瘤最大径≤5 cm组的纤维灶直径均小于肿瘤最大径>5 c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碳酸酐酶Ⅸ的表达与纤维灶有关,纤维灶中的纤维母细胞表达碳酸酐酶Ⅸ还与患者年龄、肿瘤细胞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表达和纤维灶直径/肿瘤直径有关,提示纤维母细胞表达碳酸酐酶Ⅸ可能是乳腺癌预后较差的标志。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两种细胞间黏附分子EpCAM及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PV 6000非生物素法检测EpCAM及E–cadherin在9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24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结果(1)EpCAM在24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病例均呈一致胞膜表达,在9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均有胞质表达100%(91/91),其中36.3%(33/91)同
期刊
期刊
目的寻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的组织学特征。方法按照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发布的肺腺癌国际多学科新分类的标准,对72例手术切除肺腺癌标本进行组织结构分类。同时还按照肺腺癌细胞形态的特点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别与EGFR基因的突变的关系。结果72例肺腺癌患者突变率为35/72(48.6%)。突变类型以19del和L858R为主,两者合计共占总突变例
目的分析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在ER阳性乳腺癌中的作用。方法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乳腺癌细胞MCF7、SKBR3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Runx3蛋白和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3例乳腺癌组织中ER和Runx3蛋白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CF7、SKBR3
目的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对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以人微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EGFL7过表达载体,转染入细胞。应用即时定量PCR法检测EGFL7 mRNA表达水平及Western blot检测EGFL7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采用划痕实验法、Matrigel法观察EGFL7对内皮细胞迁移及血管生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转染EGFL7过表达载体和空载
期刊
目的探讨直径≤2 cm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为指导个体化治疗及随访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治的475例直径≤2 cm乳腺癌患者,收集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病年龄≤40岁(P=0.000)、腋窝淋巴结转移(P=0.000)、组织学分级为3级(P=0.0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