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8年高考,班里学生杨清嘉勇夺省文科状元,在她408的特征分中,语文141分。按照估分,作文接近满分。事后谈及,她笑言:“老师,我一直记着你说的乐扣。”
我也记得,虽然是文科班,进入高三了,写作文还是有着一样的痛苦:似乎腹中空空,无从提笔;或者是有些内容,但一时间组织不好。于是拼凑材料的议论,虚情假意的记叙,甚至是为文而文、以写满800字为目标的“四不像”文章,比比皆是。而这一道几门功课中分值最大的题目,得分也就总不如人意。无论怎样讲审题立意,讲布局文采,到头来,总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我对他们说:“准备好你的乐扣!”
乐扣杯盒是他们熟悉的物品,新鲜、简约是他们喜爱的风格。把新鲜的材料,做简单的加工,一份份分别放好,在需要的时候,精心的搭配,加上恰当的火候与佐料,成就佳作。这一个小小的比方,让他们对素材积累这个老话题发生了新的兴趣。
材料的来源很广,可以是生活的直接经验,用心感受生活、深入思考生活,认真记录下本不起眼的细节,转瞬即过的情绪,埋于心底的想法;也可以是从别处得来,课文、课外书、同学的习作,摘抄下那些有所启发有所触动的句子;或者是自己的联想与想象,去学那苦吟的诗人,随时记下自己智慧的火花。我提醒他们:要品质优良,需材料新鲜。所以,准备好的乐扣,也还需时常翻检、替换、补充,也就是说,积累了素材,我们还要不断回顾、修改、学习。
他们有些兴奋,也愿意尝试,当我们按课本编排的专题重温经典,很多同学就自发摘抄其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有的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点注。在后来的练笔、作文中,就涌现了许多有神采的片段。比如重读“月是故乡明”专题后,落笔写忘不了老家的桂树:
秋天的风,微凉。有细碎的花香。我吸一口夹杂着感伤气息的空气,冰冷便一丝丝渗进肺里,凉意一点点透进心里,酿成一场莫名的愁,莫名的怅然若失。我抬头望一望窗外开始变色的树叶,逐渐适应这似乎为怀念打造的天气——开始想念你。(姚倩《想念》)
写日日走过的小巷:
小巷蜿蜒,穿过密密的,屋檐重叠的老房,路过墙角边盛开的花、翠绿的草。青石板铺的路,总带着苔藓与水汽的味道,“咯噔咯噔”的声音,传到巷底井边女人们的耳朵里,静止在那棵大树的浓荫下,挥散不去。(徐雨晴《回味》)
写思乡的美丽和忧伤:
我有一根长竹竿,我骑着它,快活地穿过幽深的小巷,闻到了五月槐花的清香;我有一双虎头鞋,我穿着它,蹦跳着走过一个个寒冷的冬季;我有一片叫家的空地,我守着它,聆听时间滴答的步履,活过了一个被水蓝调了的年纪。
回忆是个说书的人,用带着乡音的口吻,跳过水坑,绕过小村,我等待着和他相遇的缘分。哪一天,我们在记忆中重逢,我会告诉他,我想回家,回到那个合欢树满院开花的早晨,再嗅一嗅糯米粥清甜的气息,再听一次那个软糯了一生的声音:
“乌龙盘香头,发根青青呐……”(王惟钖《回家》)
一部分同学的创作更激发了其他人学习、积累的热情,因为年龄、阅历和思想情感的接近,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犹记得杨清嘉的红楼心得、林挺的“我小小的林家湾”、 王惟钖的江南水乡系列,在班级交流后都引起了轰动,之后引来了一大批写读书心得、家乡回忆和吴地风韵的文章,其中佳作很多。
这样过了两三个月,他们的作文取得了让人吃惊的进步。“心里有底,开始敢写、想写。”这是一个原先作文平平后来在省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的话。他们不再耽于平铺直叙干瘪空洞的说辞,文字渐渐灵动,有了生气,展现出独特的个性魅力,出色的文章也渐渐成为他们语文取得高分的保障。而本就热爱阅读、勤于思考的杨清嘉,更是笔耕不辍。高山流水,囊萤映雪,尾生抱柱,屈原的奋身一跃,苏东坡的拄杖独行,张爱玲的决绝转身,还有她最爱的《红楼梦》,无不强烈地扣动着她的心弦;女儿的情怀,青春的梦想,人生的追问,郁于心,发于外,她与老师探讨,在纸上沉思。一段段、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源源不断地从笔端流淌出来,或校内交流,或见诸报端。这其中的许多文字,又被COPY到了其他同学的本子上。
我从女孩儿们美丽的容貌看到了她们更为可爱的心灵,从一个家族的盛衰看到了一个社会兴亡的缩影,从“十年辛苦不寻常”看到了曹雪芹“纸上过日子”的执著,从《红楼梦》看到了语言中蕴藏着人类生活的全部记忆。黛玉,这位才冠群芳的女诗人,这个婀娜单纯的痴情人,这朵傲世高洁的芙蓉花,她所坚守的,就是一份纯粹和高贵,属于女子,也属于所有追梦人。(《我的琉璃世界》)
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当我停下脚步,思索我的人生,他们教会我何谓取舍,何谓价值。……当我看到那些站在世俗红尘之外,悠然生活着的先人时,我沉默了。我想起他们教会我的那些,何谓生命,何谓价值。我将找到那世俗之外,属于我的超然姿态。(《生命的姿态》)
撷一缕晨霞,背一筐诗意,踏一湾月影,我要去远方。……一切感知与情怀,都在走向远方的旅途中随脚步而延长,随眼界而宽广。一点一滴融会于胸的,是泱泱千年的沧桑与博大,是从诗意中超脱出的释然,和从释然中演化出的成熟。不去远方,如何才能让心变得广博,如何学会真正的成长,如何经历破茧成蝶的光辉蜕变。邀一缕清风,举一壶浊酒,挟一卷诗书,我要去远方。(《向往远方》)
当我后来看到她的高考作文,想起她说的“乐扣”,禁不住会心而笑。从这篇文质兼美的佳作里,我隐约看见了她那些品质优良的乐扣的影子。于是,我翻检她留下的习作,轻松地找到了上面的一些片段。
时间悄然翻过了新的册页,空白处等待填上新的光荣,号角已经吹响,即将踏上年轻的战场,你准备好你的乐扣了吗?
附:
好奇心
省常中 杨清嘉
从今天开始,撷一缕阳光,品一杯佳茗,做一个怀抱纯真好奇心的人。
若没有好奇,牛顿便不会从落下的苹果中发现宇宙运行的奥秘,人类将在中世纪的迷雾中彷徨失措,虚度更漫长的岁月;若没有好奇,便不会有女诗人佳贺千代在清晨时的蓦然回眸,与云蒸霞蔚的朝颜花儿的美丽撞个满怀,泉水里迸溅出行行清冽的诗句;若没有好奇,便不会有李清照听见客人来访时“袜刬金钗溜”,却禁不住“倚门回首”,装作“把青梅嗅”,面带红云是少女的娇羞。
曹雪芹用血泪书写红楼,是源于他对纯净无瑕的女子天地的好奇。他将男权世界的功名利禄视为粪土,却对水做的女儿多了一份出于自然的关怀。不然,谁会甘于“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贫,谁会坚守“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执著,谁会忍耐“满枝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孤独?红楼未完,而世人却千百年地续着雪芹的梦。
马克思数十年磨砺出《资本论》,是源于他对人类社会终极真理的好奇。正是因为这好奇,历史前进的迷题才得以被解开,时代航行的方向才得以被掌握。否则,大英博物馆地板上那两个深陷的脚印,又怎能引领人类走向解放的道路?
这些好奇,成为历史河流中欢唱奔腾的浪花,以清澈的心和激昂的力,推动着人类精神的升华。而这些好奇,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们有着同一种追求——对真、善、美的执著。我们决不能让好奇失却了它的本真。
当我们借助现代化的媒体将所谓名人的绯闻轶事炒得沸沸扬扬,当我们追逐着娱乐头条津津有味地窥探花边隐私,我们是否了解我们的好奇成为了对他人生活的侵犯,成为了为贪婪的欲望所寻找的借口?当我们浏览着一张张地震之后鲜血淋漓的照片,把悲惨和残忍的景象再度传播时,我们是否明白我们的好奇是在生者的伤口上洒盐,是对遇难同胞的再度宣判?所以当好奇偏离了它的初衷,成为盲目的追随和私欲的满足时,好奇便被肆意扭曲,失去了本真。而我们所要做的,是决不能让好奇滑入权钱欲的深渊,决不能忘记了好奇的初衷,决不能失却了对真、善、美的永远的追求。
从今天开始,邀一缕清风,擎一卷诗书,做一个怀抱纯真好奇心的人。
我也记得,虽然是文科班,进入高三了,写作文还是有着一样的痛苦:似乎腹中空空,无从提笔;或者是有些内容,但一时间组织不好。于是拼凑材料的议论,虚情假意的记叙,甚至是为文而文、以写满800字为目标的“四不像”文章,比比皆是。而这一道几门功课中分值最大的题目,得分也就总不如人意。无论怎样讲审题立意,讲布局文采,到头来,总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我对他们说:“准备好你的乐扣!”
乐扣杯盒是他们熟悉的物品,新鲜、简约是他们喜爱的风格。把新鲜的材料,做简单的加工,一份份分别放好,在需要的时候,精心的搭配,加上恰当的火候与佐料,成就佳作。这一个小小的比方,让他们对素材积累这个老话题发生了新的兴趣。
材料的来源很广,可以是生活的直接经验,用心感受生活、深入思考生活,认真记录下本不起眼的细节,转瞬即过的情绪,埋于心底的想法;也可以是从别处得来,课文、课外书、同学的习作,摘抄下那些有所启发有所触动的句子;或者是自己的联想与想象,去学那苦吟的诗人,随时记下自己智慧的火花。我提醒他们:要品质优良,需材料新鲜。所以,准备好的乐扣,也还需时常翻检、替换、补充,也就是说,积累了素材,我们还要不断回顾、修改、学习。
他们有些兴奋,也愿意尝试,当我们按课本编排的专题重温经典,很多同学就自发摘抄其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有的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点注。在后来的练笔、作文中,就涌现了许多有神采的片段。比如重读“月是故乡明”专题后,落笔写忘不了老家的桂树:
秋天的风,微凉。有细碎的花香。我吸一口夹杂着感伤气息的空气,冰冷便一丝丝渗进肺里,凉意一点点透进心里,酿成一场莫名的愁,莫名的怅然若失。我抬头望一望窗外开始变色的树叶,逐渐适应这似乎为怀念打造的天气——开始想念你。(姚倩《想念》)
写日日走过的小巷:
小巷蜿蜒,穿过密密的,屋檐重叠的老房,路过墙角边盛开的花、翠绿的草。青石板铺的路,总带着苔藓与水汽的味道,“咯噔咯噔”的声音,传到巷底井边女人们的耳朵里,静止在那棵大树的浓荫下,挥散不去。(徐雨晴《回味》)
写思乡的美丽和忧伤:
我有一根长竹竿,我骑着它,快活地穿过幽深的小巷,闻到了五月槐花的清香;我有一双虎头鞋,我穿着它,蹦跳着走过一个个寒冷的冬季;我有一片叫家的空地,我守着它,聆听时间滴答的步履,活过了一个被水蓝调了的年纪。
回忆是个说书的人,用带着乡音的口吻,跳过水坑,绕过小村,我等待着和他相遇的缘分。哪一天,我们在记忆中重逢,我会告诉他,我想回家,回到那个合欢树满院开花的早晨,再嗅一嗅糯米粥清甜的气息,再听一次那个软糯了一生的声音:
“乌龙盘香头,发根青青呐……”(王惟钖《回家》)
一部分同学的创作更激发了其他人学习、积累的热情,因为年龄、阅历和思想情感的接近,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犹记得杨清嘉的红楼心得、林挺的“我小小的林家湾”、 王惟钖的江南水乡系列,在班级交流后都引起了轰动,之后引来了一大批写读书心得、家乡回忆和吴地风韵的文章,其中佳作很多。
这样过了两三个月,他们的作文取得了让人吃惊的进步。“心里有底,开始敢写、想写。”这是一个原先作文平平后来在省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的话。他们不再耽于平铺直叙干瘪空洞的说辞,文字渐渐灵动,有了生气,展现出独特的个性魅力,出色的文章也渐渐成为他们语文取得高分的保障。而本就热爱阅读、勤于思考的杨清嘉,更是笔耕不辍。高山流水,囊萤映雪,尾生抱柱,屈原的奋身一跃,苏东坡的拄杖独行,张爱玲的决绝转身,还有她最爱的《红楼梦》,无不强烈地扣动着她的心弦;女儿的情怀,青春的梦想,人生的追问,郁于心,发于外,她与老师探讨,在纸上沉思。一段段、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源源不断地从笔端流淌出来,或校内交流,或见诸报端。这其中的许多文字,又被COPY到了其他同学的本子上。
我从女孩儿们美丽的容貌看到了她们更为可爱的心灵,从一个家族的盛衰看到了一个社会兴亡的缩影,从“十年辛苦不寻常”看到了曹雪芹“纸上过日子”的执著,从《红楼梦》看到了语言中蕴藏着人类生活的全部记忆。黛玉,这位才冠群芳的女诗人,这个婀娜单纯的痴情人,这朵傲世高洁的芙蓉花,她所坚守的,就是一份纯粹和高贵,属于女子,也属于所有追梦人。(《我的琉璃世界》)
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当我停下脚步,思索我的人生,他们教会我何谓取舍,何谓价值。……当我看到那些站在世俗红尘之外,悠然生活着的先人时,我沉默了。我想起他们教会我的那些,何谓生命,何谓价值。我将找到那世俗之外,属于我的超然姿态。(《生命的姿态》)
撷一缕晨霞,背一筐诗意,踏一湾月影,我要去远方。……一切感知与情怀,都在走向远方的旅途中随脚步而延长,随眼界而宽广。一点一滴融会于胸的,是泱泱千年的沧桑与博大,是从诗意中超脱出的释然,和从释然中演化出的成熟。不去远方,如何才能让心变得广博,如何学会真正的成长,如何经历破茧成蝶的光辉蜕变。邀一缕清风,举一壶浊酒,挟一卷诗书,我要去远方。(《向往远方》)
当我后来看到她的高考作文,想起她说的“乐扣”,禁不住会心而笑。从这篇文质兼美的佳作里,我隐约看见了她那些品质优良的乐扣的影子。于是,我翻检她留下的习作,轻松地找到了上面的一些片段。
时间悄然翻过了新的册页,空白处等待填上新的光荣,号角已经吹响,即将踏上年轻的战场,你准备好你的乐扣了吗?
附:
好奇心
省常中 杨清嘉
从今天开始,撷一缕阳光,品一杯佳茗,做一个怀抱纯真好奇心的人。
若没有好奇,牛顿便不会从落下的苹果中发现宇宙运行的奥秘,人类将在中世纪的迷雾中彷徨失措,虚度更漫长的岁月;若没有好奇,便不会有女诗人佳贺千代在清晨时的蓦然回眸,与云蒸霞蔚的朝颜花儿的美丽撞个满怀,泉水里迸溅出行行清冽的诗句;若没有好奇,便不会有李清照听见客人来访时“袜刬金钗溜”,却禁不住“倚门回首”,装作“把青梅嗅”,面带红云是少女的娇羞。
曹雪芹用血泪书写红楼,是源于他对纯净无瑕的女子天地的好奇。他将男权世界的功名利禄视为粪土,却对水做的女儿多了一份出于自然的关怀。不然,谁会甘于“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贫,谁会坚守“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执著,谁会忍耐“满枝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孤独?红楼未完,而世人却千百年地续着雪芹的梦。
马克思数十年磨砺出《资本论》,是源于他对人类社会终极真理的好奇。正是因为这好奇,历史前进的迷题才得以被解开,时代航行的方向才得以被掌握。否则,大英博物馆地板上那两个深陷的脚印,又怎能引领人类走向解放的道路?
这些好奇,成为历史河流中欢唱奔腾的浪花,以清澈的心和激昂的力,推动着人类精神的升华。而这些好奇,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们有着同一种追求——对真、善、美的执著。我们决不能让好奇失却了它的本真。
当我们借助现代化的媒体将所谓名人的绯闻轶事炒得沸沸扬扬,当我们追逐着娱乐头条津津有味地窥探花边隐私,我们是否了解我们的好奇成为了对他人生活的侵犯,成为了为贪婪的欲望所寻找的借口?当我们浏览着一张张地震之后鲜血淋漓的照片,把悲惨和残忍的景象再度传播时,我们是否明白我们的好奇是在生者的伤口上洒盐,是对遇难同胞的再度宣判?所以当好奇偏离了它的初衷,成为盲目的追随和私欲的满足时,好奇便被肆意扭曲,失去了本真。而我们所要做的,是决不能让好奇滑入权钱欲的深渊,决不能忘记了好奇的初衷,决不能失却了对真、善、美的永远的追求。
从今天开始,邀一缕清风,擎一卷诗书,做一个怀抱纯真好奇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