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移动“最后一分钟”决定得到了市场的支持,不过其交易风格受到一些投行腹诽
“最后一分钟”决定
这是一桩被称为“国有企业最大海外并购案”的交易。总金额高达56亿美元。就在卢森堡电信运营商Millicom公司宣布“结束(与中国移动集团之间)出售全部股本所有谈判”的那一天,有关这笔交易失败的报道,几乎占据了世界上主要媒体的头条位置。
在近年来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海外扩张的“失败案例”中,中移动是惟一在交易达成的最后一刻,主动放弃收购行动,而非被动出局的。
谈判业已终止,交易双方对细节问题依旧三缄其口,所有公开的信息只有Millicom在7月3日发布的声明,以及中移动集团“以新兴市场为目标、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继续拓展海外战略”的表态。尽管如此,随着时间推移,隐藏在交易幕后的故事脉络渐次显现。
接近中移动集团高层的消息人士表示,在7月2日晚做出最终决定前,中移动集团并未对这笔交易作过任何表态,所有媒体上披露的信息——包括56亿美元(53亿美元收购价及承担3亿美元的债务)的出价——均来自于Millicom或第三方。
與此前海外媒体报道的情况不同,56亿美元并非中移动集团的出价,而是Millicom的索价,“在尽职调查完成之前,我们(中移动集团)没有办法对这个价格表示意见。”该消息人士表示。
事实上,直到6月底、7月初,中移动集团最高管理层才最终拿到由财务顾问(中金公司、美林证券)、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及公司高管共同做出的尽职调查报告。也直到这个时候,中移动集团决策层才开始真正审视这桩高达56亿美元的交易。
“拿到尽职报告后,中移动集团董事会连夜开会讨论研究,最终还是觉得这个价格太高,决定放弃收购。”该消息人士透露,拍板决定放弃的,正是中移动集团董事长王建宙。
在7月3日交易终止的消息刚公布时,由于事发突然,中移动集团放弃收购的行为,被不少舆论猜测为收购遭到了“某些政府部门的不同意见”。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移动最后关头放弃收购,起决定作用的,是尽职调查报告让中移动管理层感到,很难控制这桩交易未来在管理上的挑战和风险。
有消息说,在收购过程中,国家发改委主管通信行业的高技术产业司曾表示关注,并发表了不同意见。但该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财经》记者,由于(中移动集团与Millicom)未达成收购协议,该交易并未正式上报至发改委;“发改委没有对这起交易出具过正式的意见,最终的决定还是企业自己做的。”
罕见的“现场尽职调查”
从4月20日英国《金融时报》率先披露中移动集团的收购意向,到7月3日作出最终决定,中移动集团的决策过程至少走了两个多月。事实上,中移动集团与Millicom之间开始接触,很可能早在今年一二月间就已经开始。
在此期间,中移动集团从未轻易对交易表态,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完成“现场尽职调查”上。在国际购并市场上,对于上市公司的“现场尽职调查”罕有先例,尤其是对Millicom这样一家有着16年上市历史、同时在瑞典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一般的尽职调查仅限于对公司财务账目的核查。
作为一家以“新兴市场”为主的电信运营商,Millicom业务遍布亚非拉16个发展中国家,其中包括巴拉圭、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未与中国建交的中美洲国家。要对这样一家公司进行“现场尽职调查”,难度可想而知。
此外,对于Millicom这样业务分布于多个国家的被收购方,“现场尽职调查”既会使谈判时间无限期或大幅延长,亦隐晦地表达了收购方对其财务账目的不信任。因此,一般此类被收购企业很少愿意接受“现场尽职调查”。
中移动集团则坚持要求并认真完成了“现场尽职调查”。在业内观察家看来,这表现了其对谈判的把握能力,亦反映这家中国最大的电信企业在海外扩张中“审慎决策”的方针。
知情人士透露,在Millicom今年初表达了出售意向之后,曾有人向纳斯达克及瑞典的上市公司监管部门举报Millicom在某些国家有违规经营的行为,并指Millicom有操纵股价、虚拟利润数字的嫌疑。“中移动集团同样收到了这些举报信息,这也是促成‘现场尽职调查’的动因之一。”前述业内观察家表示。
此外,中移动集团坚持要求“现场尽职调查”,也出于对未来经营管理风险缺乏把握,“如果现在连个尽职调查都没法做,将来怎么在这里开展业务?”
在与Millicom管理层沟通后,中国移动派出了15人小组,实地调查了Millicom的经营状况。“这16个国家,我们几乎都走遍了,尤其是还没有与中国建交的五个中美洲国家,我们坚持每一个都要进行现场尽职调查。”
通过调查,中移动集团发现,Millicom公司的业务在管理上有相当的难度,“它分散在全球16个国家,而且都是发展中国家,经营环境总体来说是比较恶劣的;在监管和执法上,也都不那么规范。”
调查小组还发现,Millicom在经营中确实存在一些风险,比如纳税方面。“在发展中国家经营时,这样那样的问题确实难免。”一位接近中国移动的消息人士表示,“但这也是一种风险,必须在价格上有所反映。”
“现场尽职调查”还验证了中移动集团高层此前的担心——在未建交国经营移动网络,确实是不小的风险。“光办理签证就费了很大气力。我们有一位调查人员为了等待签证,在第三国等候了五天。”为了办理签证,中移动调查小组有时需要通过与所在国高官甚至总统进行直接沟通才能解决。
“所有这些,都是风险因素。中移动充分考虑到风险因素之后做出决定:只有在一个合理的价位上,我们才会去做这笔交易。”一位接近中移动集团的消息人士称。
放弃未尝不是好事
在宣布结束谈判的7月3日当天,Millicom在瑞典的股价便应声下跌26%;其在纳斯达克的股价收盘于每股33美元,跌幅超过30%,此后并一直在36美元以下徘徊。
与此相对,中国移动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941)的股价自7月3日以来一路走高,目前已经接近历史最高价位。
早在中移动竞购Millicom的消息披露后不久,国内专业电信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就发表一份分析报告指出,如果中移动以56亿美元收购Millicom,即使这一业务未来十年内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在40%左右,中移动亦需要十年左右才能够收回投资。报告同时表示,Millicom公司负债率高达87%,这将使收购方承担较高的资金运营风险。
电信分析机构BDA的分析师张宇也认为,交易失败未尝不是件好事。“美国的移动电信普及率已经做到60%,而美国四家主要的运营商都没有参与海外市场竞争;中国现在移动电话普及率只有30%,还有很大的潜力,中国移动更应该在国内精耕细作。”
中国移动在中国已经有2.65亿用户,而Millicom的用户不足1000万,且分散在16个国家。张宇认为,对于这1000万用户,中移动需要根据每个国家的政策、环境不同,制定出16种产品和市场策略,这将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并大大分散中国移动的精力。“毕竟,国内3G牌照发放在即,移动运营商将从两家变成三到四家,这将给中国移动带来激烈的竞争和大规模的投资。若在此时分散注意力用于海外市场,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
在业内观察家看来,从另一个角度,中移动此次主动放弃,显示了国有企业的决策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过多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干扰。以此次收购为例,MILICOM业务所在的16个国家中,有五个与台湾而不是中国“建交”,中移动的收购对于密切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联系,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固然大有好处,“从政治上来说,是很积极的。”一位接近交易的业内资深人士评价,“但是,中移动决策层还是将企业风险放在了第一位,没有拿企业的钱去获取政治资本。”
尽管如此,在此次交易中,中移动集团依然有不少经验教训需要总结。《纽约时报》援引一位欧洲电信分析师的意见说,“在中国,中国移动最后一刻的退出,也许会被视为聪明机智的策略,但这一点正凸现了中国企业与欧美企业在交易风格上的鸿沟。”
该分析师表示,欧美企业在同样情况下,一般会通过各种渠道放出风声;一方面是为己方造势,另一方面也是通过非正式的途径向交易对手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为交易对手及市场各方创造一个缓冲的过程。
回顾整个交易过程,Millicom不断透过西方媒体放出各种积极的信号,正是出于这一考虑;而中国移动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沉默,给市场各方制造了“默认”的假象,并不断提升积极的预期。而中国移动在最后一刻忽然宣布退出,不仅让媒体与市场分析机构大跌眼镜,甚至连交易对手、投资银行等相关利益方均措手不及,备感受挫。据悉,在接到终止交易的通知时,Millicom的高管人员已经打点好行装,准备几个小时后赴北京签约了。
由此而来的Millicom股价的大起大落,给其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果中国移动能够早一些透过各种途径对Millicom发出警告,也许股价就不会出现如此大幅的波动了。”一位分析师说。■
本刊记者卢彦铮、本刊香港特派记者陈慧颖对此文亦有贡献
“最后一分钟”决定
这是一桩被称为“国有企业最大海外并购案”的交易。总金额高达56亿美元。就在卢森堡电信运营商Millicom公司宣布“结束(与中国移动集团之间)出售全部股本所有谈判”的那一天,有关这笔交易失败的报道,几乎占据了世界上主要媒体的头条位置。
在近年来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海外扩张的“失败案例”中,中移动是惟一在交易达成的最后一刻,主动放弃收购行动,而非被动出局的。
谈判业已终止,交易双方对细节问题依旧三缄其口,所有公开的信息只有Millicom在7月3日发布的声明,以及中移动集团“以新兴市场为目标、以盈利为首要目的,继续拓展海外战略”的表态。尽管如此,随着时间推移,隐藏在交易幕后的故事脉络渐次显现。
接近中移动集团高层的消息人士表示,在7月2日晚做出最终决定前,中移动集团并未对这笔交易作过任何表态,所有媒体上披露的信息——包括56亿美元(53亿美元收购价及承担3亿美元的债务)的出价——均来自于Millicom或第三方。
與此前海外媒体报道的情况不同,56亿美元并非中移动集团的出价,而是Millicom的索价,“在尽职调查完成之前,我们(中移动集团)没有办法对这个价格表示意见。”该消息人士表示。
事实上,直到6月底、7月初,中移动集团最高管理层才最终拿到由财务顾问(中金公司、美林证券)、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及公司高管共同做出的尽职调查报告。也直到这个时候,中移动集团决策层才开始真正审视这桩高达56亿美元的交易。
“拿到尽职报告后,中移动集团董事会连夜开会讨论研究,最终还是觉得这个价格太高,决定放弃收购。”该消息人士透露,拍板决定放弃的,正是中移动集团董事长王建宙。
在7月3日交易终止的消息刚公布时,由于事发突然,中移动集团放弃收购的行为,被不少舆论猜测为收购遭到了“某些政府部门的不同意见”。
据《财经》记者了解,中移动最后关头放弃收购,起决定作用的,是尽职调查报告让中移动管理层感到,很难控制这桩交易未来在管理上的挑战和风险。
有消息说,在收购过程中,国家发改委主管通信行业的高技术产业司曾表示关注,并发表了不同意见。但该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财经》记者,由于(中移动集团与Millicom)未达成收购协议,该交易并未正式上报至发改委;“发改委没有对这起交易出具过正式的意见,最终的决定还是企业自己做的。”
罕见的“现场尽职调查”
从4月20日英国《金融时报》率先披露中移动集团的收购意向,到7月3日作出最终决定,中移动集团的决策过程至少走了两个多月。事实上,中移动集团与Millicom之间开始接触,很可能早在今年一二月间就已经开始。
在此期间,中移动集团从未轻易对交易表态,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完成“现场尽职调查”上。在国际购并市场上,对于上市公司的“现场尽职调查”罕有先例,尤其是对Millicom这样一家有着16年上市历史、同时在瑞典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一般的尽职调查仅限于对公司财务账目的核查。
作为一家以“新兴市场”为主的电信运营商,Millicom业务遍布亚非拉16个发展中国家,其中包括巴拉圭、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未与中国建交的中美洲国家。要对这样一家公司进行“现场尽职调查”,难度可想而知。
此外,对于Millicom这样业务分布于多个国家的被收购方,“现场尽职调查”既会使谈判时间无限期或大幅延长,亦隐晦地表达了收购方对其财务账目的不信任。因此,一般此类被收购企业很少愿意接受“现场尽职调查”。
中移动集团则坚持要求并认真完成了“现场尽职调查”。在业内观察家看来,这表现了其对谈判的把握能力,亦反映这家中国最大的电信企业在海外扩张中“审慎决策”的方针。
知情人士透露,在Millicom今年初表达了出售意向之后,曾有人向纳斯达克及瑞典的上市公司监管部门举报Millicom在某些国家有违规经营的行为,并指Millicom有操纵股价、虚拟利润数字的嫌疑。“中移动集团同样收到了这些举报信息,这也是促成‘现场尽职调查’的动因之一。”前述业内观察家表示。
此外,中移动集团坚持要求“现场尽职调查”,也出于对未来经营管理风险缺乏把握,“如果现在连个尽职调查都没法做,将来怎么在这里开展业务?”
在与Millicom管理层沟通后,中国移动派出了15人小组,实地调查了Millicom的经营状况。“这16个国家,我们几乎都走遍了,尤其是还没有与中国建交的五个中美洲国家,我们坚持每一个都要进行现场尽职调查。”
通过调查,中移动集团发现,Millicom公司的业务在管理上有相当的难度,“它分散在全球16个国家,而且都是发展中国家,经营环境总体来说是比较恶劣的;在监管和执法上,也都不那么规范。”
调查小组还发现,Millicom在经营中确实存在一些风险,比如纳税方面。“在发展中国家经营时,这样那样的问题确实难免。”一位接近中国移动的消息人士表示,“但这也是一种风险,必须在价格上有所反映。”
“现场尽职调查”还验证了中移动集团高层此前的担心——在未建交国经营移动网络,确实是不小的风险。“光办理签证就费了很大气力。我们有一位调查人员为了等待签证,在第三国等候了五天。”为了办理签证,中移动调查小组有时需要通过与所在国高官甚至总统进行直接沟通才能解决。
“所有这些,都是风险因素。中移动充分考虑到风险因素之后做出决定:只有在一个合理的价位上,我们才会去做这笔交易。”一位接近中移动集团的消息人士称。
放弃未尝不是好事
在宣布结束谈判的7月3日当天,Millicom在瑞典的股价便应声下跌26%;其在纳斯达克的股价收盘于每股33美元,跌幅超过30%,此后并一直在36美元以下徘徊。
与此相对,中国移动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941)的股价自7月3日以来一路走高,目前已经接近历史最高价位。
早在中移动竞购Millicom的消息披露后不久,国内专业电信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就发表一份分析报告指出,如果中移动以56亿美元收购Millicom,即使这一业务未来十年内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在40%左右,中移动亦需要十年左右才能够收回投资。报告同时表示,Millicom公司负债率高达87%,这将使收购方承担较高的资金运营风险。
电信分析机构BDA的分析师张宇也认为,交易失败未尝不是件好事。“美国的移动电信普及率已经做到60%,而美国四家主要的运营商都没有参与海外市场竞争;中国现在移动电话普及率只有30%,还有很大的潜力,中国移动更应该在国内精耕细作。”
中国移动在中国已经有2.65亿用户,而Millicom的用户不足1000万,且分散在16个国家。张宇认为,对于这1000万用户,中移动需要根据每个国家的政策、环境不同,制定出16种产品和市场策略,这将有一定的市场风险,并大大分散中国移动的精力。“毕竟,国内3G牌照发放在即,移动运营商将从两家变成三到四家,这将给中国移动带来激烈的竞争和大规模的投资。若在此时分散注意力用于海外市场,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
在业内观察家看来,从另一个角度,中移动此次主动放弃,显示了国有企业的决策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过多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干扰。以此次收购为例,MILICOM业务所在的16个国家中,有五个与台湾而不是中国“建交”,中移动的收购对于密切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联系,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固然大有好处,“从政治上来说,是很积极的。”一位接近交易的业内资深人士评价,“但是,中移动决策层还是将企业风险放在了第一位,没有拿企业的钱去获取政治资本。”
尽管如此,在此次交易中,中移动集团依然有不少经验教训需要总结。《纽约时报》援引一位欧洲电信分析师的意见说,“在中国,中国移动最后一刻的退出,也许会被视为聪明机智的策略,但这一点正凸现了中国企业与欧美企业在交易风格上的鸿沟。”
该分析师表示,欧美企业在同样情况下,一般会通过各种渠道放出风声;一方面是为己方造势,另一方面也是通过非正式的途径向交易对手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为交易对手及市场各方创造一个缓冲的过程。
回顾整个交易过程,Millicom不断透过西方媒体放出各种积极的信号,正是出于这一考虑;而中国移动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沉默,给市场各方制造了“默认”的假象,并不断提升积极的预期。而中国移动在最后一刻忽然宣布退出,不仅让媒体与市场分析机构大跌眼镜,甚至连交易对手、投资银行等相关利益方均措手不及,备感受挫。据悉,在接到终止交易的通知时,Millicom的高管人员已经打点好行装,准备几个小时后赴北京签约了。
由此而来的Millicom股价的大起大落,给其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果中国移动能够早一些透过各种途径对Millicom发出警告,也许股价就不会出现如此大幅的波动了。”一位分析师说。■
本刊记者卢彦铮、本刊香港特派记者陈慧颖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