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结核病防治所,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关键词】:肺结核病;CT检查的作用及意义。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090-01
肺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规以X光胸片为常用的诊断方法,一直以来,肺结核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前后比较依赖其X光胸片表现,由于X光胸片成像原理以及技术上的局限性,其对于肺结核病的诊断尤其是治愈后的评价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随着CT诊断水平的提高,很快成为肺结核病诊断及治愈的重要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搜集1994年~2007年经临床、实验室及病理证实的CT以及临床资料完整的肺结核病患者100例,对其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10岁~76岁,平均年龄为41.5岁,32例结核菌阳性,10例由纤维支气管镜及细菌病理学证实,其余为其他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疗效证实,临床表现、发热75例,其中低热38例,午后低热10例,消瘦15例,盗汗20例,乏力15例,咳嗽86例,咳嗽持续时间(3天~5个月),平均2~5个月,咯血10例,咳痰55例,胸痛15例,喘息13例,胸闷7例,初治81例,复治19例,每例均有胸部CT片,58例有3次随治片,29例有4次随治片,13例有4次随治片,随治最短一个月,最长者近3年,采用全程督导短程间歇化疗方案,最短4个月,最长3年,一般6个月可以治愈,CT治愈标准①病灶完全吸收;②病灶稳定,病变无变化连续6个月以上,空洞未闭合需要观察3年。
2 结果
临床治愈转归,100例治愈患者中22例CT检查显示肺部病灶完全吸收,78例CT检查显示肺部病灶尚未完全吸收,在动态观察3年期间,肺部病灶与治愈时比较,主要有4种结果:①病灶完全吸收;②病灶吸收好转;③病灶未见变化;④病灶增多,肺部病灶CT表现主要观察病灶的部位、分布、形态、大小、密度、边缘、空洞大小及周围改变,判断其属于哪种转归结果,其具体方法是在肺结核病开始治疗、疗程期满,及停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长36个月有完整CT资料片,显示肺部病灶逐渐吸收到稳定的过程。
3 讨论
全程督导短程间歇化疗(DOTS)管理是我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是当今肺结核病最有效的治疗管理方式。
3.1 标准化疗方案与DOTS管理实现了高治愈率 我们通常将治疗初治肺结核病的化疗方案称之为结核病的一线化疗方案,复治者称之为二线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方案称之为三线化疗方案。化疗方案中至少有4种药物,巩固期至少要有2~3种有效化疗药物,保证有足够的疗程,全疗程一般6~12个月,结核菌阴转后至少持续同一化疗方案6个月,该份病例表明所采用的化疗方案是一种可行、安全、高效、科学的治疗方法,全程督导也是保证病人完成全程规律服药较为可靠,而且是可行性的管理模式。
3.2 影响CT治愈与临床治愈时间差异的因素
3.2.1 抗生素后效应即细菌与抗生素接触 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自然受到持续抑制,抗生素后效应和药物作用后所产生的细菌延缓生长是抗结核药物间歇使用的理论基础。
3.2.2 合理用药 结核病的治疗是长期使用多种药物和病人免疫防御机制复杂系统共同参与的结果,根据药动力学与药效应学原理,虽然停止用药,但药物仍然呈现的浓度依赖杀菌作用,另外采用顿服与分次服用的方法,以求达到最佳的杀菌血药浓度。
3.2.3 肺结核的愈合特点 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理]变较为复杂,即使在规定的时间内,痰涂片呈阴性达到了临床治愈,但是坏死物质的分解、吸收、瘢痕组织的形成等,仍然是一个较为缓慢的修复过程,CT影像明显晚于临床,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肺部病灶虽然没有完全吸收,但仍可持续吸收好转,最终达到CT治愈。
3.2.4 重视肺结核病的CT检查 肺结核病的主要诊断手段和疗效判标准,以痰细菌学和X光胸片为依据,但是在目前,肺结核的患者中的菌阳率仅20~55%,绝大部分菌阴者仍然是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作出诊断,在影像检查中,X光胸片检查作为常规检查,可以对相当一部分肺结核病例的发现,观察疗效,治愈病例随访以及预防等方面起到作用,但由于X光胸片的成像原理和技术上的局限性,对肺结核病的诊断疗效及治愈的评价有一定的不足,CT可以完全取代X光胸片的诊断,而且对细节方面更优于X光胸片,因此肺结核病的CT检查更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收稿日期:2009.2.1)
【关键词】:肺结核病;CT检查的作用及意义。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090-01
肺结核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规以X光胸片为常用的诊断方法,一直以来,肺结核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前后比较依赖其X光胸片表现,由于X光胸片成像原理以及技术上的局限性,其对于肺结核病的诊断尤其是治愈后的评价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随着CT诊断水平的提高,很快成为肺结核病诊断及治愈的重要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搜集1994年~2007年经临床、实验室及病理证实的CT以及临床资料完整的肺结核病患者100例,对其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10岁~76岁,平均年龄为41.5岁,32例结核菌阳性,10例由纤维支气管镜及细菌病理学证实,其余为其他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疗效证实,临床表现、发热75例,其中低热38例,午后低热10例,消瘦15例,盗汗20例,乏力15例,咳嗽86例,咳嗽持续时间(3天~5个月),平均2~5个月,咯血10例,咳痰55例,胸痛15例,喘息13例,胸闷7例,初治81例,复治19例,每例均有胸部CT片,58例有3次随治片,29例有4次随治片,13例有4次随治片,随治最短一个月,最长者近3年,采用全程督导短程间歇化疗方案,最短4个月,最长3年,一般6个月可以治愈,CT治愈标准①病灶完全吸收;②病灶稳定,病变无变化连续6个月以上,空洞未闭合需要观察3年。
2 结果
临床治愈转归,100例治愈患者中22例CT检查显示肺部病灶完全吸收,78例CT检查显示肺部病灶尚未完全吸收,在动态观察3年期间,肺部病灶与治愈时比较,主要有4种结果:①病灶完全吸收;②病灶吸收好转;③病灶未见变化;④病灶增多,肺部病灶CT表现主要观察病灶的部位、分布、形态、大小、密度、边缘、空洞大小及周围改变,判断其属于哪种转归结果,其具体方法是在肺结核病开始治疗、疗程期满,及停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长36个月有完整CT资料片,显示肺部病灶逐渐吸收到稳定的过程。
3 讨论
全程督导短程间歇化疗(DOTS)管理是我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是当今肺结核病最有效的治疗管理方式。
3.1 标准化疗方案与DOTS管理实现了高治愈率 我们通常将治疗初治肺结核病的化疗方案称之为结核病的一线化疗方案,复治者称之为二线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方案称之为三线化疗方案。化疗方案中至少有4种药物,巩固期至少要有2~3种有效化疗药物,保证有足够的疗程,全疗程一般6~12个月,结核菌阴转后至少持续同一化疗方案6个月,该份病例表明所采用的化疗方案是一种可行、安全、高效、科学的治疗方法,全程督导也是保证病人完成全程规律服药较为可靠,而且是可行性的管理模式。
3.2 影响CT治愈与临床治愈时间差异的因素
3.2.1 抗生素后效应即细菌与抗生素接触 当药物清除后,细菌生长自然受到持续抑制,抗生素后效应和药物作用后所产生的细菌延缓生长是抗结核药物间歇使用的理论基础。
3.2.2 合理用药 结核病的治疗是长期使用多种药物和病人免疫防御机制复杂系统共同参与的结果,根据药动力学与药效应学原理,虽然停止用药,但药物仍然呈现的浓度依赖杀菌作用,另外采用顿服与分次服用的方法,以求达到最佳的杀菌血药浓度。
3.2.3 肺结核的愈合特点 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理]变较为复杂,即使在规定的时间内,痰涂片呈阴性达到了临床治愈,但是坏死物质的分解、吸收、瘢痕组织的形成等,仍然是一个较为缓慢的修复过程,CT影像明显晚于临床,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肺部病灶虽然没有完全吸收,但仍可持续吸收好转,最终达到CT治愈。
3.2.4 重视肺结核病的CT检查 肺结核病的主要诊断手段和疗效判标准,以痰细菌学和X光胸片为依据,但是在目前,肺结核的患者中的菌阳率仅20~55%,绝大部分菌阴者仍然是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作出诊断,在影像检查中,X光胸片检查作为常规检查,可以对相当一部分肺结核病例的发现,观察疗效,治愈病例随访以及预防等方面起到作用,但由于X光胸片的成像原理和技术上的局限性,对肺结核病的诊断疗效及治愈的评价有一定的不足,CT可以完全取代X光胸片的诊断,而且对细节方面更优于X光胸片,因此肺结核病的CT检查更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收稿日期: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