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K优818于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等特点,而且还是一个省肥节本增效的杂交水稻好品种。从播种、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 K优818;高产;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K优818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优质不育系K17A与R818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审,国审编号:国审稻2003055。该品种已申请国家新品种专利保护,公告号为CNA000548E。适宜在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通过近几年对K优818的推广经验、各种植地反映的种植情况及实地调查的总结,提出了新形势下K优818的高产栽培技术。
1产量表现
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23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83%;并提前参加2000年江苏省生产试验,产量为9.5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95%,增产均极显著。2001~2002年参加全国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42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46%。2002年破格参加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22t/hm2,比对照增产10.65%,居首位。
2特征特性
2.1品质表现
该组合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79.9%,精米率71.5%,粒长6.9mm,长宽比2.9∶1,垩白率30%,垩白度4%,透明度2级,碱消值5.8级,胶稠度71.5mm,直链淀粉含量22.5%,蛋白质含量9.2%,质量指数83分,4项指标达到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6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较好。
2.2农艺性状
该品种在江苏省全生育期145d,株高120cm左右,株型集散适中,叶片较挺,分蘖力强,抗倒性强,优于汕优63,成穗率高,生长繁茂,后期熟相好。一般有效穗为255~270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60~190粒,穗长23~25cm,结实率高达85%,千粒重30.5g。
2.3抗性表现
2005年江苏入秋时间比往年早,生育期长的品种迟播,抽穗后期结实率也下降。而且,水稻抽穗后期多处于阴雨天气,对水稻生长不利。许多杂交水稻品种均发生倒伏现象,结实率下降,病虫害(如稻飞虱)也严重;但K优818仍表现出抗倒伏性,而且结实率正常,抗性好。
3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近几年的推广种植发现,适当的少施肥料,不仅不会减产;而且成熟期要提前2~3d,可减轻抽穗后期的病虫害危害。植株剑叶变得挺而短、色淡,田间长相更清秀,抗病性、抗倒性更强,成熟时秆青籽黄、熟相清秀,千粒重变高,丰产还丰收。这主要是由于K优818属穗粒协调型组合,适当少施肥,培育适宜群体,增强群体的通风透光,发挥群体中个体的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千粒重高的产量结构优势,同时还能增强群体的抗病性、抗倒性。
3.1适时播种
各地应根据当地气候和栽培习惯适时播种。在江苏,K优818宜在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秧龄30~35d。
3.2合理密植
采用宽行窄株种植,适当稀植,株行距为13.3~16.7cm×27~30cm,栽22.5~25.5万穴/hm2左右,每穴1~2粒谷苗。最高苗控制在420万/hm2以内。这样有利于群体的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增强植株茎秆强度,增强植株的抗倒性,同时又可形成群体的高产态势。
3.3加强田间管理
在肥料运筹上应采用“前重后轻”的原则,增施磷钾肥。在施肥上,主要是抓前期,抽穗后期要严格控肥。重施底肥,用碳铵90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氯化钾150kg/hm2或施45%复合肥375kg/hm2加碳铵300kg/hm2。移栽1周后结合化学除草,施尿素75kg/hm2加除草剂撒施,后期不需要追肥。对于后期叶色绿或浓绿的田块,要严格控肥,同时要强化烤田质量,采取重烤措施。
水浆管理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苗、薄水分蘖、及时重烤田,后期干干湿湿灌浆,收割前1周断水。
通过严格的控水控肥,创造良好的株叶型和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植株的抗性,发挥群体中个体的产量潜能,从而获得高产。
3.4病虫害防治
注意防治二化螟、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建议使用强氯精、浸种灵等药剂浸种。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情预测并在他们的指导下对症下药,做好病虫防治工作。重点防治苗期秧田的稻蓟马,分蘖成穗期的螟虫和稻飞虱等虫害;在分蘖盛期和孕穗期各防水稻纹枯病1次;在稻瘟病轻发区,要注意防治稻瘟病1~2次。在水稻破口期前用富士1号、克瘟灵等防治1次稻瘟病,齐穗时再防治1次。
关键词 K优818;高产;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K优818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优质不育系K17A与R818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审,国审编号:国审稻2003055。该品种已申请国家新品种专利保护,公告号为CNA000548E。适宜在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通过近几年对K优818的推广经验、各种植地反映的种植情况及实地调查的总结,提出了新形势下K优818的高产栽培技术。
1产量表现
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23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83%;并提前参加2000年江苏省生产试验,产量为9.5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95%,增产均极显著。2001~2002年参加全国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42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46%。2002年破格参加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22t/hm2,比对照增产10.65%,居首位。
2特征特性
2.1品质表现
该组合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糙米率79.9%,精米率71.5%,粒长6.9mm,长宽比2.9∶1,垩白率30%,垩白度4%,透明度2级,碱消值5.8级,胶稠度71.5mm,直链淀粉含量22.5%,蛋白质含量9.2%,质量指数83分,4项指标达到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6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较好。
2.2农艺性状
该品种在江苏省全生育期145d,株高120cm左右,株型集散适中,叶片较挺,分蘖力强,抗倒性强,优于汕优63,成穗率高,生长繁茂,后期熟相好。一般有效穗为255~270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60~190粒,穗长23~25cm,结实率高达85%,千粒重30.5g。
2.3抗性表现
2005年江苏入秋时间比往年早,生育期长的品种迟播,抽穗后期结实率也下降。而且,水稻抽穗后期多处于阴雨天气,对水稻生长不利。许多杂交水稻品种均发生倒伏现象,结实率下降,病虫害(如稻飞虱)也严重;但K优818仍表现出抗倒伏性,而且结实率正常,抗性好。
3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近几年的推广种植发现,适当的少施肥料,不仅不会减产;而且成熟期要提前2~3d,可减轻抽穗后期的病虫害危害。植株剑叶变得挺而短、色淡,田间长相更清秀,抗病性、抗倒性更强,成熟时秆青籽黄、熟相清秀,千粒重变高,丰产还丰收。这主要是由于K优818属穗粒协调型组合,适当少施肥,培育适宜群体,增强群体的通风透光,发挥群体中个体的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千粒重高的产量结构优势,同时还能增强群体的抗病性、抗倒性。
3.1适时播种
各地应根据当地气候和栽培习惯适时播种。在江苏,K优818宜在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秧龄30~35d。
3.2合理密植
采用宽行窄株种植,适当稀植,株行距为13.3~16.7cm×27~30cm,栽22.5~25.5万穴/hm2左右,每穴1~2粒谷苗。最高苗控制在420万/hm2以内。这样有利于群体的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增强植株茎秆强度,增强植株的抗倒性,同时又可形成群体的高产态势。
3.3加强田间管理
在肥料运筹上应采用“前重后轻”的原则,增施磷钾肥。在施肥上,主要是抓前期,抽穗后期要严格控肥。重施底肥,用碳铵900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氯化钾150kg/hm2或施45%复合肥375kg/hm2加碳铵300kg/hm2。移栽1周后结合化学除草,施尿素75kg/hm2加除草剂撒施,后期不需要追肥。对于后期叶色绿或浓绿的田块,要严格控肥,同时要强化烤田质量,采取重烤措施。
水浆管理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苗、薄水分蘖、及时重烤田,后期干干湿湿灌浆,收割前1周断水。
通过严格的控水控肥,创造良好的株叶型和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植株的抗性,发挥群体中个体的产量潜能,从而获得高产。
3.4病虫害防治
注意防治二化螟、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等病虫的危害。建议使用强氯精、浸种灵等药剂浸种。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情预测并在他们的指导下对症下药,做好病虫防治工作。重点防治苗期秧田的稻蓟马,分蘖成穗期的螟虫和稻飞虱等虫害;在分蘖盛期和孕穗期各防水稻纹枯病1次;在稻瘟病轻发区,要注意防治稻瘟病1~2次。在水稻破口期前用富士1号、克瘟灵等防治1次稻瘟病,齐穗时再防治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