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畜牧业是大农业中的一个“特殊兵种”,它上接种植业下联加工业,制约的条件很多,相比之下更具有不稳性、难控性和开放性,其风险性也很大。基于这一特点,发展畜牧业不仅要搞好宏观控制,还必须要解决好后劲问题。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发展后劲;产业链;永续型畜牧业结构
畜牧业是农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是一个上联加工业下接种植业的中间产业,这样的位置导致发展中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要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农业支柱产业必须搞好宏观控制,这就要求围绕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不断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1 拉长产业链
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想办法,不上加工业,产业链条短,永远只是提供原料的基地,养殖数量再多,也体现不出经济的优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也不大,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是贡献甚微,对工业反哺畜牧业根本无从谈起。因此,要进一步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加大对散养户整合力度,引进龙头企业,最大限度拉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加大畜牧品牌创建力度,有效提升企业附加值和综合社会效益;实现全链条的畜牧业产业,才能增加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畜牧业走上了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之路。
2 构建永续型畜牧业结构
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的供需矛盾日益凸现,要发展畜牧业就要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生态三方协调发展,共获利益。
2.1 加强草原生态建设
坚持“立草为业、草业先行、以草定畜”,不断加大天然草地的保护和改良力度,并积极鼓励养畜户种植专用青贮、粮饲兼用型玉米和优质牧草、饲用灌木,扩大人工草地建设规模。搞好草原更新复壮,在保护天然草原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增加沙打旺、草木犀、胡枝子等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青贮、氨化、微贮饲草饲料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应用木薯渣、木薯叶、芭蕉秆茎叶、香蕉秆茎叶生物发酵饲喂新技术。
2.2 搞标准化舍饲
抓舍饲,改变过去重数量轻质量的粗放低效型养殖方式,实现畜牧业经济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引领养畜户实行“舍饲圈养”,减轻畜牧业发展对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传统粗放型低效畜牧业快速向现代质量效益型畜牧业转型升级。标准化舍饲,可以进行集约化饲养,减少畜禽自由采食的消耗,节约更多的草料;便于环境保护,粪尿集中处理后还田,促进农业、草业的循环发展;还便于疫病的防控,减少疾病的发生,便于从源头生产上控制,减少畜禽的病死率,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建设青贮窖池、标准化棚舍,标准化舍饲还可以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必要经济损失,可加快畜禽的集中出栏,批量销售;应用饲料企业生产的各类饲料,满足畜禽配合饲料推广面,保证饲料的安全。
3 多方共举,共同开发
在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上,要争取社会各界的资金,向畜牧业及其加工、销售、运输、仓储等方面投资,鼓励和引导以农民为主体的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组建“参与广泛、自愿联合、平等互利、管理民主”的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技术推广、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联合龙头企业的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市场风险能力。实现合作社化经营,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式经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保护农民等弱小群体利益。
4 构建合理的发展布局
根据饲草、饲料的生产情况,确立发展的重点畜种。依据养殖产业发展现状,立足资源优势,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和提升,充分发挥好区域比较优势。粮食、农副产物丰富的地区,可以确立养殖生猪和发展禽业项目;草原资源丰富、秸秆产量多的地区则可发展草食性畜牧业为主的项目,实行草原的保护与改良相结合,管理与利用相协调。以提高牲畜质量为重点,不要以盲目发展养殖规模求发展。这样合理的布局,既保证了市民对肉、蛋、奶的基本需求,又可以实现畜牧业良性的发展。
5 注重科技应用
建立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加强畜牧业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基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纽带,加快畜牧业科技创新步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加大开展畜牧开发研究,增加科学技术含量,结合社会的需求,联系生产实际,在畜禽养殖业中把科技成果的效益发挥出来。建立健全“核心群—扩繁群—生产群—改良网点”三群一网畜禽良种繁育生产体系,加大品种改良与推广力度,扩大良种覆盖率。加大改良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和品质,优化畜牧业畜种结构,不断提高畜牧业增值水平。
6 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充分利用现有检测力量和检测资源,加大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执法监管。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实行备案制度,强化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产品的认证认定。通过兽医体制改革,理顺机构和人员关系,重点加强乡级畜牧兽医站建设,改善办公、生活条件,建设一支有较好业务素质的基层队伍。动物产地检疫到位,猪、牛、羊、禽产地检疫全面开展,屠宰检疫到位,流通环节监管到位,稳步开展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让群众吃上“放心肉”、喝上“安全奶”,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7 注重防疫安全
加強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动物疫病化验室,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始终把防疫作为事关畜牧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来抓,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依法治疫”的方针,在防疫工作中认真落实“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双轨运行机制,并采取加强宣传、规范免疫程序、强化集中免疫、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推进畜禽疫病集中免疫和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全力规避各类动物传染病给畜牧业经济带来的损失,为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护航”。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发展后劲;产业链;永续型畜牧业结构
畜牧业是农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是一个上联加工业下接种植业的中间产业,这样的位置导致发展中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要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农业支柱产业必须搞好宏观控制,这就要求围绕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不断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1 拉长产业链
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想办法,不上加工业,产业链条短,永远只是提供原料的基地,养殖数量再多,也体现不出经济的优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也不大,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是贡献甚微,对工业反哺畜牧业根本无从谈起。因此,要进一步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加大对散养户整合力度,引进龙头企业,最大限度拉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加大畜牧品牌创建力度,有效提升企业附加值和综合社会效益;实现全链条的畜牧业产业,才能增加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畜牧业走上了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之路。
2 构建永续型畜牧业结构
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的供需矛盾日益凸现,要发展畜牧业就要开发新的饲料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生态三方协调发展,共获利益。
2.1 加强草原生态建设
坚持“立草为业、草业先行、以草定畜”,不断加大天然草地的保护和改良力度,并积极鼓励养畜户种植专用青贮、粮饲兼用型玉米和优质牧草、饲用灌木,扩大人工草地建设规模。搞好草原更新复壮,在保护天然草原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增加沙打旺、草木犀、胡枝子等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青贮、氨化、微贮饲草饲料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应用木薯渣、木薯叶、芭蕉秆茎叶、香蕉秆茎叶生物发酵饲喂新技术。
2.2 搞标准化舍饲
抓舍饲,改变过去重数量轻质量的粗放低效型养殖方式,实现畜牧业经济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引领养畜户实行“舍饲圈养”,减轻畜牧业发展对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传统粗放型低效畜牧业快速向现代质量效益型畜牧业转型升级。标准化舍饲,可以进行集约化饲养,减少畜禽自由采食的消耗,节约更多的草料;便于环境保护,粪尿集中处理后还田,促进农业、草业的循环发展;还便于疫病的防控,减少疾病的发生,便于从源头生产上控制,减少畜禽的病死率,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建设青贮窖池、标准化棚舍,标准化舍饲还可以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必要经济损失,可加快畜禽的集中出栏,批量销售;应用饲料企业生产的各类饲料,满足畜禽配合饲料推广面,保证饲料的安全。
3 多方共举,共同开发
在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上,要争取社会各界的资金,向畜牧业及其加工、销售、运输、仓储等方面投资,鼓励和引导以农民为主体的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组建“参与广泛、自愿联合、平等互利、管理民主”的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技术推广、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联合龙头企业的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市场风险能力。实现合作社化经营,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式经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保护农民等弱小群体利益。
4 构建合理的发展布局
根据饲草、饲料的生产情况,确立发展的重点畜种。依据养殖产业发展现状,立足资源优势,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和提升,充分发挥好区域比较优势。粮食、农副产物丰富的地区,可以确立养殖生猪和发展禽业项目;草原资源丰富、秸秆产量多的地区则可发展草食性畜牧业为主的项目,实行草原的保护与改良相结合,管理与利用相协调。以提高牲畜质量为重点,不要以盲目发展养殖规模求发展。这样合理的布局,既保证了市民对肉、蛋、奶的基本需求,又可以实现畜牧业良性的发展。
5 注重科技应用
建立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加强畜牧业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基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纽带,加快畜牧业科技创新步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加大开展畜牧开发研究,增加科学技术含量,结合社会的需求,联系生产实际,在畜禽养殖业中把科技成果的效益发挥出来。建立健全“核心群—扩繁群—生产群—改良网点”三群一网畜禽良种繁育生产体系,加大品种改良与推广力度,扩大良种覆盖率。加大改良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和品质,优化畜牧业畜种结构,不断提高畜牧业增值水平。
6 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充分利用现有检测力量和检测资源,加大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执法监管。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实行备案制度,强化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加快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产品的认证认定。通过兽医体制改革,理顺机构和人员关系,重点加强乡级畜牧兽医站建设,改善办公、生活条件,建设一支有较好业务素质的基层队伍。动物产地检疫到位,猪、牛、羊、禽产地检疫全面开展,屠宰检疫到位,流通环节监管到位,稳步开展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让群众吃上“放心肉”、喝上“安全奶”,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7 注重防疫安全
加強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动物疫病化验室,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始终把防疫作为事关畜牧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来抓,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依法治疫”的方针,在防疫工作中认真落实“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双轨运行机制,并采取加强宣传、规范免疫程序、强化集中免疫、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推进畜禽疫病集中免疫和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全力规避各类动物传染病给畜牧业经济带来的损失,为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