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网络教育文献之计量分析

来源 :电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_77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网络教育方面文献随时间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特别是对2009年的文献从核心期刊发文与被引、合著情况,作者单位性质、所在地、所在单位及活跃作者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着重找出该年度的10大研究重点,且对每一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 2009; 网络教育; 文献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刘盈(1964—),女,安徽寿县人。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字图书馆建设与远程开放教育研究。E-mai:liuy@shtvu.edu.cn。
  
  网络教育引入中国大约有10余年的历史。由于网络教育具有受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教学活动的交互性、学习时间的任意性等特点,使得它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可与传统教育并存互补、分庭抗礼的教育形式,为大众教育、终身教育、个别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也因其新颖,在其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问题,包括教学质量不能有效保证、网络教育师生缺乏情感交流等。笔者试图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对有关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分析。
  一、文献研究随时间变化情况
  笔者首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按照“题名”(检索项)*“网络教育”(检索词)、“精确”(匹配)进行检索,得出该主题的整体发展轨迹。
  自1996年出现第一篇有关网络教育的文章(事实上这是一份新闻报道,实际应从1997年算起),伴随计算机的逐渐普及和网络条件的逐步完善,有关该主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加,2001年后,每年的研究成果均在200篇以上,说明对于该主题的研究内容在逐步深入,范围也在逐渐扩展(见表1)。
  二、近期研究情况
  鉴于上述样本过大,笔者重点选择了2009年的文献,进行进一步分析,以期得出有关该主题最新研究状况。
  笔者对2009年的268篇文献逐篇查看,去掉广告、介绍等非学术性文章以及重复性文章(如一稿多投等),剩余241篇学术研究文章。下面从多个角度对这241篇进行分析评价。
  (一)研究的总体情况
  1. 核心期刊发文与文章被引情况
  发表在核心期刊上面的文章数为该领域总体研究的近1/5,这个数字与其他领域核心文章比例大体持平。由于2009年的研究成果有相当数量尚未得到应用,或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本帮助,故其被引率较低,且多为被引1次,被引2次或以上的仅5篇(见表2)。
  2. 文章合著情况
  主要从合著者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四成多的文章为合著,说明就这个主题而言,研究者很注意合作性研究,这些合作既有本学科或本部门的合作,又有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应该说这些研究是有一定质量的。但此合作主要是高校内部,与其他机构间的合作较少,这与高校外的网络教育机构本身缺乏研究力量直接相关(见表4)。
  (二)作者情况研究
  1. 作者来源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近九成的研究者为大专院校,中小学与其他各类机构仅占了一成多点。说明高校作者是网络教育研究的主要撰稿者,拥有一批比较稳定的作者队伍,保证了该领域研究的研究质量和较丰富的稿源,同时也反映出高校人才济济,科研能力强,学术氛围浓,水平高,是网络教育研究的主力军;中小学和其他机构发文量虽少,但也是不可缺少的作者队伍。
  2. 作者地域分析
  从表5数据可见,北京、上海及沿海地区对这个主题的研究较多,这显然与这些地区经济发达、网络条件较好且相应的网络教育相对较为先进直接相关,但遗憾的是浙江、天津等却排名并不靠前。其中,仅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河南、陕西这7个省(区、市),发文量就占了全部文献的50%,而排名后7位的天津、福建、安徽、广西(4省市并列)、贵州、山西、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等10个省(区、市),发文量仅占全部文献的10.4%。说明研究的分化现象极其严重。
  3. 多产单位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中国教育学研究的主体,对于网络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方邮电大学作为网络教育实践较早且较有成效的学校,也有较多的教职员工对其规律进行深入探索;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专门从事网络教育的高校,也有较多的研究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排名并不靠前,这与广播电视大学普遍习惯于使用“远程开放教育”而不是“网络教育”作为研究术语有关(见表6)。
  4. 活跃作者分析
  笔者对2009年发表2篇或以上网络教育方面文章的作者进行了加权分析(公式为:加权后文章数=核心文章数×2+非核心文章数×1+非独著或非一著文章数×0.5),并仅留加权后文章数为2或以上的作者,得出2009年该领域的活跃作者(见表7)。这些作者中除个别没有标注具体部门外,其余大都属于实际业务部门,说明一线工作者对此问题均已关注并给予较深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分析
  (一)研究主题概述
  2009年网络教育论文主要围绕下面10个方面进行(如图1所示):网络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国外网络教育开展情况、与传统教育比较、硬软件与平台建设、课程设计与资源建设、学习模式与策略、学习过程与教师素质、管理与评估、作用与功能、专业课程教育等。
  我们发现,通过发文总数、核心期刊、被引用情况这三种方式得出的研究重点并不相同(见表8)。其中:软硬件建设、课程设计与资源建设两个方面,发文总数、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文章数和文章被引用数均较高,说明这两个方面是最受关注的;过程研究发文总量与核心期刊发文量均较高,但被引用情况不甚理想,这可能与之后对这方面的研究兴趣已经发生转移有关;国内外比较与传统教育的比较方面研究较成熟,故各个方面均不多。另一方面,作用与功能、管理与评估却呈现逆相关,即在作用与功能这方面,整体发文量较多,而在核心期刊上发文不多,被引用率也不高;而在管理与评估方面虽然发文总量不是很高,但核心期刊上发文数及文章被引用数却较高,说明部分普通期刊对网络教育的研究重点把握不是十分恰当。
  (二)研究主题分析
  1. 网络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该类主题共有25篇文章,大都直接使用了“误区与矫治策略”、“发展现状探讨”、“问题与对策”、“困境与探讨”等,主要论述了网络教育的优势与特点、现状与问题、对策与未来等。如郭朝明认为我国目前网络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偏低,教育资源匮乏,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多媒体、智能化、交互式教育网络资源少,设备和软件更新维护管理问题多等;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训问题,地区之间差异造成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化和信息化发展的科学评价与管理问题等。
  2. 国外网络教育开展情况
  9篇文章介绍国外网络教育进展情况,主要包括美国、英国、韩国等,既有关于高等教育方面的,也有研究基础教育的,如《印第安纳大学网络教育的开展及其启示》、《美国中小学网络教育评价述评》;既有关于网络教育一般问题的,也有关于其模式或评价的,如《美国高校网络教育合作模式研究》、《美国网络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和《英国高等网络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启示》。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将对中国网络教育提供借鉴作用。
  3. 与传统教育比较
  有10篇文章对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从两者的特点与规律、定位与机制、优势与劣势、共存与互动、分离与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如樊文强、靳会峰认为,[2]我国开展网络教育的67所普通试点高校,均采取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相分离的运行模式,作为国内优秀大学代表的试点高校,应将发展网络教育与建设高水平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结合起来,将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进行适当的整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4. 硬软件与平台建设
  这是网络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有37篇文章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探讨,涉及了网络教育硬软件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自动组卷算法、文本自动分类、系统规划与管理、数据挖掘、设备管理、技术应用、访问控制、平台应用、服务器控制、课件开发、管理系统、安全性等,说明人们既重视网络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很重视理论研究。
  5. 课程设计与资源建设
  38篇文章探讨这方面问题,足以说明该方面问题的受关注程度。大家讨论了课程设计与资源建设的现状与策略、原则与方法、建设目标与核心要素、技术策略与功能模块、栏目设计、课程应用、效益研究、共建与共享、与学习支持服务的关系等。如李林曙等[3]提出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一是高起点、高标准、可共享;二是构建符合远程学习者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三是突出课程的学科和远程学习特点;四是以课程导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五是采用合适的媒体呈现形式实现用户友好的交互界面;六是围绕自主学习的需要汇聚立体化资源;七是提供持续关注的学习支持服务。李思琼、肖明提出了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困境,[4]即资源分散、组织混乱;缺乏标准与规划,技术支撑少,服务不到位;网络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和机制尚未成熟,限制了资源建设工作;资源建设存在着城乡、地区失衡的矛盾;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网上教学资源缺乏;部分教师素质无法满足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需求。
  6. 学习模式与策略
  共有27篇研究文章,主要涉及认知学习与认知负荷理论、移情式教学设计、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彼得斯的工业化理论在网络教育环境中的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模型、协作式学习策略、个性化与自主式学习模式与环境构建、具体课程学习策略、交互式学习、情感教学策略、学生社区运营策略等。如张艮山等认为,[5]学生情感发展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应处理好真实化和虚拟化、情境化和直白化、人性化和物性化等关系。贾会彦提出,[6]网络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交互性等,它在一个自由而广阔的空间环境中发展教学,拓展了教学的宽度、深度;大量丰富的、优秀的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它与传统教学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同进步的关系。
  7. 学习过程与教师素质
  共有29篇研究文献,内容涉及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角色定位与转变、素质要求与专业发展、教育叙事与师生交流、网络教育的招生工作、学生流失率、教学设计、人性化研究、对学习者的激励、技术支持服务、后现代身份认同、主体性发展等方面。
  8. 管理与评估
  共有18篇文章,涉及了校外学习中心建设与管理、办学模式的政府与政策监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质量提升的办法与路径、服务质量因子研究、学生满意度分析、毕业率研究、逆淘汰现象、网络教育学院竞争力分析、模糊评价、“以人为本”服务管理模式。如钱晓群提出,[7]网络教育学生感知服务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有:网络技术(主要是指网络教育中的软硬件技术)、品牌(主要是美誉度和知名度)、资源(包括学习资源和师资,前者主要是指学生可从网络获得的各种教育教学信息和资源,后者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和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管理和关怀性,它们分别指:对学生导学、答疑等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与过程,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规定与流程,网络教育系统本身使用上提供的关怀性和教师对学生的个性服务的关怀)。曾海军等认为,[8]政策法规及监管措施是高校网络教育“规范管理、依法治教”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其发展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保障。高校网络教育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质量监管,并在基于政策分析的前提下探讨了构建社会化和立体化网络教育质量监管体系的思路。
  9. 作用与功能
  有30篇研究文献,内容包括网络对于干部素质、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对提高思政工作实效性,对青少年心理辅导、企业培训、运动员文化学习、德育工作、传统考试、心理健康等的作用,对促进教育公平的功能及促进因素、现状与对策等,特别要重视网络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10. 专业课程教育
  18篇文献分别涉及了网络教育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电脑美术教学、社会考试、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等方面的应用。如汪顺来[9]提出,网络教育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是可弥补大学公共英语师资短缺的问题,且对于英语教学中大量的需要重复操练的内容,用计算机交互式的反馈可代替教师的重复劳动;二是创造了全新的语言学习与交流环境,促使教学模式从教师的课堂灌输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转变;三是网络上教学资源极其丰富,是一个用之不竭的英语资源库。
  四、结 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们对网络教育的规律逐步掌握,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涉及的内容也愈来愈深入,正处于成熟与稳定的高位盘整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更加关注对其规律与细节的研究,让网络教育真正达到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朝明.我国网络教育的发展与存在问题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9,(2):81~83.
  [2] 樊文强,靳会峰.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的分离与整合——试论传统高校的网络教育开展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09,(7):74~76.
  [3] 李林曙等.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和方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2):34~38.
  [4] 李思琼,肖明.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存问题探析[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9,(1):54~58.
  [5] 张艮山.网络教育环境下的情感教学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112~113.
  [6] 贾会彦.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探讨新的教学模式[J].光盘技术,2009,(3):58.
  [7] 钱晓群.网络教育服务质量因子探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9,(4):54~56.
  [8] 曾海军.论高校网络教育管理的政策与监管[J].开放教育研究,2009,(3):29~35.
  [9] 汪顺来.网络教育:“教”和“学”的革命——谈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改革[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7):152~153.
其他文献
[摘 要] 智能导师系统是提高网络学习者学习效率的辅助教学系统,知识表示和教学推理机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一种全局知识关系图和局部知识关系树的多策略混合知识表示结构,并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循序渐进原则,设计出学生个性化学习内容的生成算法。最后,基于此策略开发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原型,试验表明,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网络学习效率。  [关键词] 智能导师系统; 知识表示; 拓扑排序; 个性化学
光子学技术是继电子学技术之后对信息高科技将产生重大影响的一门新技术。本文回顾了它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当代光子学及其应用领域的最新成就以及它在国际高科技竞争中的重要地
近代洞庭湖的演变以六个三角洲的迅速发育为特色。三角洲具有不同的发育规模、平面形态和生长模式 ,河流特征和沉积盆地是控制三角洲发展的主要因素。洞庭湖三角洲受四口、四
基于国内外污染生态化学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对污染生态化学的学科定义与基本内涵进行了论述,探讨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应用及其前景问题,分析了它对应用生态学学科发展的作用以及
香料烟是我国热区新兴的特色烟草产业之一,目前国内有云南保山、新疆伊宁、湖北十堰、浙江新昌四个香料烟主产区,新疆伊宁、湖北十堰、浙江新昌三个产区的烟叶产品主要销往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