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交流演绎精彩小学科学课堂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x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交流中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一旦对所学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身心愉悦地投入其中。因此,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兴趣所在,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而交流互动非常关键,有效的课堂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导向,进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例如:在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教师让学生做一次小老师,老师做一次学生。首先由“小老师”预习教材,然后分组讨论本课的教学目标,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学习目标一经确定,课堂结束的时候也可以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听完教师的布置,学生对这种互动方式充满了兴趣,急于当一次小老师,展示自己的才能。在这种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制定了学习目标:了解动植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理解食物链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概念,掌握食物网与食物链之间的关系。教师没想到学生的学习目标制定得这样完备,交流起来很有小老师的样子。在这个案例中,师生平等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用心思考,明确学习目标,为接下来学习环节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交流中培养自主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动手操作,自主研究是掌握科学知识的必要途径。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前交流非常关键,教师布置研究任务,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明确学习重点;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以保证课堂活动中“敢说”“会说”“能说”,将课堂交流活动落到实处。例如:在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寻访小动物》一课教学中,教师以“狗”和“兔子”作为例子引入,让学生交流观察到的小动物的一些特征。此前教师做了课前安排,让学生通过观察分别将“狗”与“兔子”外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记录在表格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回家,通过仔细观察和详实记录,第二天课堂上,学生将彼此的记录进行交流。教师惊喜地发现,学生不仅完成了眼睛、尾巴这些已布置的观察项目,而且增加了爪子、胡须等没有布置的项目。在交流中,学生互相补充,彼此学习,课堂气氛活跃,交流效果极佳。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平台,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的意识,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学生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三、交流中唤醒探究精神,提升学习能力
  传统小学科学教学中,多是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探索,以教师的“给予”代替了学生的“需求”。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因此,新课程指导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必须注重合作交流,发掘学生自主探索精神,提升的不仅是知识素养,而且是能力素养。例如:在六年级下册《日食与月食》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弄清日食是怎样形成的,教师设置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请学生回忆影子的形成过程,设计一个实验,说明日食形成的原理。学生经过合作交流,便有小组同学做出了汇报,生1:用手电筒来充当太阳,用乒乓球来充当月球,然后用垒球代替地球,当手电筒的光照射在乒乓球上的时候,会发现影子投到垒球上,这样就会形成日食;生2:……师:从大家的影子实验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都认为月球是在地球与太阳之间进行直线运动,事实上是这样吗?请大家看大屏幕。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三球仪”,将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运动轨迹展现出来。学生此刻恍然大悟,原来月球围绕地球进行运动,而地球是围绕太阳运动的,这下学生主动调整实验方案,最后实验圆满完成。由此可见,交流与探索相辅相成,在探索的前提下实现交流,在交流中促进进一步探索,课堂也因此妙趣横生。
  四、交流中增强情感体验,塑造学习品质
  学习能力的提高得益于良好的学习品质,善于合作、敢于表达、积极向上、互相帮助等这些学习品质都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互动交流,激励性评价是促进这些良好品质形成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师执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时,学生在预习课本的基础上,教师请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其中很多同学受课本的影响,只能按照课本提示进行实验。然而,一个男生提出了不同看法:老师,我只需要一根吸管就能让水顺利流出来。此言一出,学生感到很惊讶,兴致大增,都想一睹为快,于是,这位学生在全班面前展示了他的实验过程。他将一根吸管插入瓶子之中,并将瓶口用橡皮泥封好,当用力捏瓶子的时候,大家发现水果然顺利地流了出来。看完实验,同学们投去了敬佩的目光,老师也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事实证明,交流可以打造精彩的课堂对话,可以增强情感体验,在鼓励与交流中学生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其他文献
语文课要改变那种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局面,必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半年来,我努力探究教学方法,力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乐学语文,会学语文,现总结如下。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语文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在情境设置上,我使用
新课程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对学生的赏识和尊重,提倡激励性评价,于是,课堂上经常能听到“棒、棒、棒,你真棒!”的表扬声,“啪、啪、啪,你真行!”的鼓掌声,只要学生回答问题,立即引来“好”声一片。  诚然,如果学生确实提出了有创见的问题,或者有明显的进步,这样的表扬很有必要。但有些学生仅仅是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甚至是重复别人的发言,老师却还如此兴师动众地“大张旗鼓”,长此以往,不但会造成学
围绕学生英语学习需要调整教学策略方法是教师备课中关键因素。鼓励教师和学生对各自的教和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不仅是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的需要,更是学生增强自主学习和主
大学生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其理想信念树立的正确与否影响我国未来的建设发展。本文在对4所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基础上,从高职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识、现状
恶性高热(malignant hyperthermia,MH)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吸入性麻醉药或氯化琥珀胆碱所触发的一种骨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临床表现为全身骨骼肌强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不少物理习题在编制时存有问题。现归纳如下:  一、对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错误  A.圆环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电流  B.圆环具有扩张趋势  C.圆环中感应电流大小为  D.图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kπr2  整个圆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是kπr2,没有理由认为磁场外那部分导体没有感应电动势。故本题应选B。  高中物理习题的命制犯科学性错误是最不应该的,它会干扰学生对正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进步过程中看得见的记录,写作教学对于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思维的方式,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大有益处。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启发、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英语书信的写作教学,在小学阶段还是首次接触,本文仅以笔者执教的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7 Part E为例,以指导写信为例,谈谈对小学英语写作教
目的:了解实习前护理本科学生对护理相关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选择西北民族大学、甘肃中医学院2006级实习前护理本科学生116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在EICU临床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方法:应用Roy适应模式分析EICU实习护生在生理、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4个方面的适应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然后采用
如今的语文课堂充盈着感性的体会,理性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普遍弱化和缺乏,导致课堂练习成了一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主要表现为“三缺”“三化”:  缺少指向性。一些老师没有明确的年段目标和课时目标的意识,不根据教学内容和重难点设计练习,而是随意地布置几题了事,练习的设计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缺少明确的指向性。  缺少选择性。一些老师一股脑儿将题目布置给全部的学生,忽略学生的差异性,对练习没有取舍、组